日期:2022-05-19
這是超越自我,珍視自我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班會背景
初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知識的增多、社會交往的復雜,自我意識進一步得到發展。他們在自我認識方面已由童年期借助家長、老師轉為以自己為主體來認識、評價自己;在自我態度方面,他們也有了明顯進步,不再盲目聽從別人的議論;在自我評價方面,他們的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自我改正等品質是逐步提高的;但作為未成年人,他們在自我認識、自我態度、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改正方面仍有較大的不足,具體表現為:
自意識盲目膨脹,以自我為中心,與父母、老師、同學關系緊張,遇事易偏激; 對于自身的不足,不能坦然接受,更不能積極主動地去改變自我、超越自我。
作為老師,我們一方面應當肯定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為他們的成長而歡呼,同時又要耐心教育,積極引導,使學生的自我意識向良性方向發展,做到悅納自我、超越自我、消除自我中心。
二、班會目的
1、引導學生的自我意識向良性方向發展,做到悅納自我、消除自我中心。
2、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
三、班會準備
1、召開班委會商量班會的策劃組織。
2、布置學生以“珍視自我”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3、指導學生排練節目。
4、班會主持:班主任
四、班會過程
(一)程序
1、導入:先讓學生對自我進行評價,然后進行心理成熟自測。老師在學生初步體驗的基礎上,指出認識自我的重要意義。
2、第一環節:展示《白紙黑點與黑紙白點》的故事,引導學生討論,使學生感悟到認識自我首先要悅納自我,敢于表現自我。
3、第二環節:相聲表演,使學生在笑聲中明白如果自我意識盲目擴大,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心態,從而影響到自己的發展。
4、第三環節:觀看錄像《心靈的舞蹈》,讓學生感悟認識自我的最終目的是超越自我,只有超越了自我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學生演講《超越自我》,尋找超越自己的方法。
5、結束:欣賞詩歌朗誦《我就是我》。
(二)活動紀實
導入
主持人:古希臘人把“能認識自己”看作是人類的最高智慧。“認識自我”這句鐫刻在古希臘德菲爾城阿波羅神廟里唯一的碑銘,猶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達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自我認識的程度,對其自身發展而言,尤顯重要。
也許很多同學會說,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過于自己,我當然認識自己了。但事實是否如此呢?下面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測試。(首先請每位同學對自己是否成熟作出評價,學生完成后,發《心理成熟度自測表》,學生的自測情況是三分之二與預測不符合)
文學家蘇軾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認識自己有時比認識別人可能更要困難。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能否真正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如何抉擇積極或消極的
自我意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一個人的前程與命運。換句話說,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能否正確認識自己。
第一環節:悅納自我,表現自我
主持人:首先我們請謝_同學給我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白紙黑點與黑紙白點》。 謝_拿著一張白紙一張黑紙走上講臺:那是在非洲加納的一所寄宿制中學里,一位老師走進了教室。他先拿出了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問他的學生:“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們盯住黑點,齊聲喊到:“一個黑點”。老師非常沮喪。“難道你們誰也沒有看到這張白紙嗎?眼光集中在黑點上,黑點會越來越大。生活中你們可不要這樣啊!”
教室里鴉雀無聲。老師又拿出一張黑紙,中間有一個白點。他問他的學生“孩子們,你們又看到了什么?”學生齊聲回答:“一個白點”。老師高興地笑了:“孩子們太好了,無限美好的未來在等著你們。”
學生聽完后展開熱烈討論。
學生A:第一次孩子們只看到了白紙上的黑點,老師很沮喪,因為這表明孩子們對自身認識不夠,遇到挫折時容易自卑。第二次孩子們看到了黑紙中的白點,說明學生遇到挫折時還能看到自己好的一面,是樂觀的、不畏挫折的,因此老師高興地笑了。
學生B: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發是,我們應多關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要用欣賞的目光來看自己,即使你可能有很多不足,因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確認識自己。
學生C:我對“勇于表現自己”這一話題,有比較深刻的體會,在小學時,我在課堂上很活躍,經常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我知道這樣能提高聽課效率,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但上初中后,我的心理發生了一些變化,覺得自己懂就行了,沒必要刻意出風頭,于是,我的聲音在課堂上消失了。隨之,我的成績逐漸變得不穩定,甚至開始下滑。現在我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并且我也發現這個問題在很多同學身上存在。最后我想對大家說:在小學曾輝煌一時,并以特長生的身份自豪地邁入省實實驗班的我們,就甘愿這樣庸庸碌碌過完三年,然后離開省實嗎?現在該是發奮的時候了,機會就在眼前,勇敢的去表現自己吧!即使遇到挫折,記住,堅持就是勝利!
主持人總結:面對紛繁復雜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煩惱上,生命就會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轉移到快樂之中,你將會得到幸福。同樣的道理,面對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足,你將會悲觀絕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你將會充滿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戰。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首先就要悅納自己,敢于表現自己。
第二環節:消除盲目自信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主持人:當然,如果自我意識盲目擴大,就會走入另一個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極端——以自我為中心。那么自信與自大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請欣賞相聲表演《自信與自大》。
甲:大家好!好久沒見大家了!沒想念我們吧?
乙:或許大家都只在想念我呢!
甲:是不是啊?
(同學們:不是!)
甲:聽說你知識淵博,想必你對一些問題肯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吧。
乙:有眼光!你說!
甲:聽老師說,自大就是自以為了不起,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因此,自大和自信其實是一回事嘛。
乙:NO!NO!NO!自大和自信有著根本的不同。舉個例子,像英國曼聯足球隊的貝克漢姆其實就不夠我帥,但英國人沒眼光,竟選他為英國最性感的男士。結果他以為自己真有魅力,誰知一上街,一大群人把他臭揍了一頓。這就是自大的后果,明白了沒?
甲:那么自信呢?
乙:自信嘛!就好像我!一個英俊瀟灑、玉樹臨風、風度翩翩、人見人愛的大帥哥,你看!(作自我陶醉狀)
甲(抱著肚子大笑):你是大帥哥?咯„„
乙:你不信(整整衣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甲:廣告時間到了。請喝杯茶,吃個包,不要走開哦。
乙(作甩頭狀):飄柔,就是這樣自信,洗你頭發更洗你體發。真的不傷手喲。
甲:好惡心啊,這么多頭皮!
乙:你說什么?!
甲:自大狂。其實我一直有點事想跟你說„„但又怕說了沒朋友做„„你愿意聽嗎? 乙:說吧!
甲:就四個字„„
乙:快說。
甲:準備好了嗎?
乙:再不說,我就走人了。
甲:你好樣衰!(廣州話,你好難看)
乙:(暈倒在地上,身體不停顫抖,呈癲癇狀)
甲:暈得都特別惡心。
乙(爬起來):我不演了!bye-bye
甲:哎哎,你不要走啊。我不是故意刺激你,主要是你太自大,大家都受不了了。 乙:沒有啊,我只是自信而已。
甲:自信是什么呢?見政治書第n行第_頁。自信是件好事,但不可以盲目自信,做什么事都要有個度。過了頭就是自大。
乙:你又在騙人。
甲(指著同學們):不信你問問他們。
(同學一起大聲說:“當然是了。”)
甲:看看我們的班長lulu,雖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可人家卻在各方面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比你的洗廁所帥哥獎實用多了。
乙:看來,我真的好失敗„„
甲:說了這么久,廣告時間又到了,請喝杯茶,吃個包,不要走開哦。
甲乙(渴望的樣子):我只要lulu。
主持人:兩位同學精彩的表演給我們帶來了笑聲,相信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啟發和思考。請同學們簡單討論一下,然后說說你們的看法。
學生圍繞“自大與自信”、“以自我為中心的危害性”、“我們應采取的措施”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學生D:一個狂妄自大的人,會蔑視別人的存在,從而使他人疏遠他,他自己也會慢慢地把自己封閉在一個自我的圈子里不能自拔。并且當他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又很容易產生嫉妒心理。莎士比亞說過“嫉妒是一只綠眼睛的魔鬼,他會吞噬你的身心。”
學生E:在現今社會中,人際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性格是狂妄自大的,他肯定沒有好的人緣,他也很難在社會中立足,因為大家都不愿和他合作。
學生F:我最大的毛病就是有時只顧及自己的感受而沒有顧及別人,比如講話比較偏激,遇事不夠理智,得罪了不少人。記得這個學期的一個星期六,我和幾個回校體檢的同學違反學校規定,在學校踢足球。一位在場的老師批評制止了我們。當時我只考慮到自己,而沒顧及其它,就當場和這位老師頂撞起來,并講了一些過激的話。后來在班主任的幫助下,我認識
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我也逐漸成熟起來,尤其是在和他人交往這方面。我覺得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第一不能太自我,要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想問題;第二遇事要理智,保持清醒的頭腦;還有就是要心胸寬廣。
主持人總結:自我為中心者為人處事總以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只關心自己的得失,總是生活在自我的小圈子中。由于自我中心者總跳不出自己的小圈子,很容易形成心胸狹窄、孤僻偏執等不良人格特征。
要消除自我中心,一是要主動和他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平時,主動關心、幫助他人,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二是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集體活動,主動擔當各種社會角色,通過各種活動鍛煉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環節:超越自我
要正確認識自己,除了要悅納自我,消除以自我為中心外,還應該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是在客觀分析自己不足的基礎上,針對不足,主動彌補。下面我們看一段錄像《心靈的舞蹈》,也許你會受到一些啟發。
(錄像主要講的是一位高位癱瘓的女孩田甜面對生活的磨難,勇于拼搏,用嘴叼著筆學完中學課程,并掌握了熟練的電腦技術,在全國性的動畫制作比賽中獲得金獎,還出版了有關動畫制作方面的專著。錄像來源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
主持人:田甜的事跡告訴我們,只有勇于超越自我的人,才能最終實現自我價值,這也是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我們應怎樣超越自己呢?看看邵韻怡同學是怎么說的?
邵韻怡演講《超越自我》:
大家好,在我演講之前我想大家先聽一段音樂„„從音樂中你領略到了那種讓人振奮的雄壯嗎?你感受到那種激昂的氣勢嗎?猜得出是誰的音樂嗎?對!就是貝多芬。從貝多芬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堅強的、不怕困難的音樂家的進步,我們看到了他成功地在困難中超越了自己。 講到超越,其實就是提高、進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是一場比賽,必須不停地前進,一步一步跨向目標,實現理想。在這場比賽中,我們必須經常調整自己的狀態,以最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挑戰,時時求進,才能取得勝利。并且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超越了自己的人,才能最終取得勝利。
記得上初中后有段時間,我常常埋怨自己每次測驗總是粗心大意丟分。那時,爸爸就跟我說:你埋怨有啥用呢?能改變事實嗎?為什么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改造自己呢?是啊,遇到困難只懂得埋怨,不懂得克服就沒有用。爸爸還說:“即使你已經很成功了,你也要去不斷完善自己呢!不進步就是退步,明白嗎?”
是的,運動員鄧亞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她的乒乓生涯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她的成功就是從每天的超越開始的。大家都知道鄧亞萍是一個矮小的人,手短腳短,打起乒乓球來的確是挺吃虧,她當初進國家隊,并沒有誰看好她,然而她非常刻苦,她抓緊了每一個機會練習,每天地積累技巧經驗,克服一切困難。她說:每天我都要自己的技術有所提高,有所進取,即使是我拿了多少個世界冠軍,我依然要超越自己。
從這句話中或許就可以看到鄧亞萍保持成功的秘訣。永不驕傲不自大,永遠謙虛地學習,追求進步,成功的大門就永遠向你敞開,因為你有了那把金鑰匙。所以,我呼吁意志上的超越,心理上的超越,行動上的超越。去越,越過一道一道坎,不斷向前留下你的足跡吧!
怎樣超越自我呢?我覺得首先要認識自我,心中要永遠有一面鏡子,時常照照自己,找找自己的不足,去改進。每天改進一點,克服一個小困難,那就是超越了自己。同時還要以 一個非常公正的眼光去審視自己,也要去相信自己,因為,如果你覺得你自己沒有優點,全身上下只有缺點,那似乎就難以超越什么了。
人生就像一所學校,我們永遠都在這所學校學習,每一個生活上的困難就是一個測試,在這
些測試中,你能拿多少分呢?這次你拿了80分,下次你不希望那90分嗎?努力吧!去超越自己!
主持人:請記住,認識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礦,擁有自信、自主、自愛,你就一定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展出現應有的風采。
最后請聽徐鶄和趙韻的詩朗誦《我就是我》,并以此結束我們的班會吧。
我就是我
一
我就是我
女孩的體魄
男孩的性格
十四歲肆意揮霍
喜怒哀樂
二
腳下的路
無論多么坎坷
摔倒爬起
依然是
灑脫的我
即使置身于痛苦的世界
也不乞求憐憫與施舍
寧愿用稚嫩的手
把未來的道路開拓
三
失敗與成功
——黎明與黑暗的拼搏
每天的太陽
都在我手中捧出
微笑與歡樂
不會無償地給予
陽光和草地
可供我小憩
歲月和年華
在急劇流失
不去貪戀 逗留
也不曾 沉沒
因為 明天
還有片片荒漠
讓我去播種綠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