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1
這是我愛我班班會教案設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 班會目的:
1、通過開展以“我愛我班”為主題的班會,增強班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形成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2、明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團隊精神,增強班級凝聚力,同心協力促進團體的進步。
二、活動準備
1、搜集相關文章和小故事、有關集體合作的游戲。
2、學生準備損害班級形象為主題的小品。
三、活動設計:
(一)小故事——《他的肩膀你的高度》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六只猴子分別關在三間空房子里,每間兩只。房子里分別放著一定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樣。第一間房子里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見房子的食物懸掛在屋頂,第三間房子的食物則分別從易到難掛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幾天后,當工作人員打開房間時發現,六只猴子的生存狀態迥異:第一間房子里的猴子一死一傷;第二間房子里的猴子全死了。惟獨第三間房子里的猴子安然無恙。
原因不難明白。擺放在第一間房子地上唾手可得的食物,激起了膨脹的私欲,讓兩只猴子大動干戈,結果非死即傷;第二間房子
1 里懸掛在屋頂的高不可攀的食物,讓兩只猴子無望中互相感染著悲觀的情緒,彼此孤立地在饑餓和絕望中死去;只有第三間房子里的猴子,在獨自跳躍取食難以奏效時,同時想到了對方。于是一只猴子站在另一只猴子的肩上,取下了食物,兩只猴子在“疊羅漢式”的組合中,驚奇的發現了一種新的高度,這種高度讓他們飽食生存,以致后來離開了這間房子還相親相愛。 討論發言:這則故事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其實,人與人的相處,有類于六只猴子的景況。互相撕咬和孤立,都會加速災難的來臨。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局限,當感覺到自己的高度不夠時,借肩膀給別人用一下,會贏的你新的高度。你的存在,無形中就成了他人存在的重要前提。當困難襲來時,需要記住的是:你需要他的肩膀,他需要你的高度。
(二 )學生小品:這樣的行為要不得
反應的主題是學生中出現的問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集體榮譽感差。
討論:小品中的行為有什么危害?個人利益與班級利益之間是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得出結論:每個人作為班級的一分子,與班級利益密不可分。良好的班風才能保證個人的健康成長。必須樹立起高尚的集體觀念。和諧班級的創建大家的共同的努力。
(三)合作游戲
1、五人一組:當主持人喊停后,必須配合好,地下只能留下兩只腳。
2、從前有一群打仗回來的士兵,他們走到一片沼澤地的時候,又累又困,可是條件卻并不容許他們休息,這時他們的頭領想出了一個辦法,即能讓大家都休息,又不會弄濕了大家的衣服,請你想想:是什么樣的辦法,并請你的組員配合,將你的辦法演示給大家。
討論:通過游戲,大家有什么感想?
學生討論,教師強調:合作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能離開別人的幫助單獨的學習和生活。拋棄自私的觀念,大家一起攜手創建良好班級體。
(四)小故事“狼來了”
甲乙兩人結伴去郊游,在森林里玩的正高興,忽然聽到狼叫聲。哎呀,不好了,狼來了,怎么辦?兩人慌了。甲趕快從背包里取出了跑鞋。乙很不解的問他:“想干嘛”?甲說:“換上運動鞋好跑啊”乙不解的問“狼跑的比人快,換鞋有什么用啊”甲回答:“只要我跑的比你快就行了!”于是甲換上跑鞋就逃跑了。乙卻不慌不忙,他把鞋脫掉,爬到樹上去。狼很快追上來,狼不會爬樹,于是向前猛追,把穿跑鞋的甲給吃掉了。
學生討論:這個故事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啟示 ?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自私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但最終害的只能是自己。
3 學生討論發言:我班現在存在哪些不愛護班級體的行為?我們應該怎樣做來愛護我們的班級體?
(五)結題:三個和尚有水喝
“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傳說震動了某地三座廟內的和尚,他們決心用實際行動改變人們對和尚的看法。第一個廟的小和尚原先是輪流挑水,路太遠了,挑水回來很累。于是三個小和尚商量,咱們把路程分成三段接力挑,水缸很快就滿了,人也輕松。第二個廟,老和尚把廟里的規矩給改了,鼓勵三個小和尚都去挑水,誰的水挑的最多,晚上吃飯給加一道菜;誰的水挑的最少,菜減半或者吃白飯。于是,三個小和尚你追我趕,一會兒,就把缸里的水挑滿了。第三個廟里小和尚商量后認為,山上竹子很多,何必費力挑呢。于是他們把竹子砍來打通節,連成一個輸水管道,河邊裝上一個轱轆,第一個和尚把裝水的桶搖上去,第二個和尚把水灌入水槽,第三個和尚在廟里積水裝缸。三個輪流,三天一換,保證了廟里的用水。
教師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去解決,犯了錯誤也要及時的去糾正。我們班級體里有許多學生以前不知道愛護我們的班級體,現在改正也為時不晚。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筆來,寫下自己的決心:以后我應該怎樣愛護我們的班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