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下學期教養筆記《我們來拍拍球》,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我們來拍拍球
活動來源:前些天,徐博浩從家里捎來了幾個大小不同的球,孩子們圍在一起一邊玩兒一邊說:“我家里也有個足球”、“我家里有一個跳跳球,它可以跳很高”……,以后幾天,孩子們陸續把家里各種各樣的球帶到幼兒園。戶外活動時,我也不時的引導孩子運用多種方法玩兒球。活動后我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球、你是怎么玩兒的?
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兒大一點的籃球,于是我請孩子們講講自己最喜歡的球、為什么喜歡?孩子們說這種球可以扔、可以拍、還可以踢;可以一個人玩,還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從觀察、談話中我了解到幼兒喜歡這種球的原因,是因為這種球玩兒的方法比較多,而且這種球的大小也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了解到幼兒的興趣后,我仔細觀察幼兒在拋、拍、踢球的動作中對哪種動作更感興趣,且需要教師予以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呢?
經過價值判斷后,我感覺幼兒在拍球的動作難度最大,同時小班孩子們也比較感興趣。在參考了一些小班幼兒發展特點的理論書籍后,我將該主題活動的核心價值定為:喜歡玩兒球,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初步掌握單手連續拍球的動作,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核心價值確立后,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無壓力的氛圍中學習拍球。
一、我們學拍球拍球
戶外活動時,王xx羨慕的看著大班哥哥拍球,并不由自主地數著1、2、3…,回到活動室后,他告訴大家“哥哥拍了好些個球”他邊說邊做著動作,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我不失時機的說:“哥哥還會排好多花樣兒呢?”“怎么拍呀?”孩子們好奇的問。“你們想不想看看?”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想。第二天戶外活動時,大班的哥哥姐姐為孩子們表演拍球,他們有的跑著拍球,有的從腿下運球、有的從胯下運球、還有的繞著輪胎運球,連平時不怎么愛玩球孩子們都興奮的拍手。哥哥姐姐表演后,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球學著哥哥的樣子,球到孩子們的手里變的不聽話了,有的小朋友的球越拍越低最后干脆拍不起來了,濤濤兩只手緊忙乎不知怎么的球還是總從他的胯下溜過去,還有的孩子剛拍一下球,這球就像長了腿一樣跑掉了;還有的孩子東追西跑地拍球……戶外活動結束后,我引導孩子們講講自己拍球的經歷。
●爺爺教我們學拍球
這時,趙xx嘟囔著:“我爺爺能拍球,明天我讓爺爺來教我”孩子的話提醒了我,何不把教體育的爺爺請到我們班。為了弄清楚幼兒拍球的問題,我首先向陳爺爺請教了拍球的動作要領,并把孩子在拍球中遇到的滾球、拍不起來的問題和爺爺進行了溝通,還和爺爺分析了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由于幼兒運球時手沒有拍到球的上部;二是幼兒還不會屈臂壓腕、五指自然張開手指用力的動作。
分析了幼兒的難點以及困難后,爺爺來到幼兒園和我一起組織活動,爺爺那精湛的球技吸引著孩子們,他們圍著爺爺問這問那“爺爺我的球為什么老跑呀”、“爺爺為什么我的球拍不高?”…….爺爺耐心的邊示范邊教給孩子拍球時:兩腿要分開,身體要前傾,拍球時要拍球的頂部這樣球才不會跑。孩子們隨著爺爺邊學邊做,有的還相互提醒“你那五個手指頭分開,要不球就滾了”。
為了讓孩子更加體會拍球時的手部動作,爺爺組織孩子們玩“拍皮球”的游戲,運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手的姿勢,孩子們隨著兒歌一手托著球,一手拍球的頂部:“拍、拍、拍皮球,你來拍、我來拍”當說完兒歌后,托球的手自然松開,鼓勵孩子們嘗試著拍球,孩子們隨著拍皮球的兒歌邊說邊玩。
●我們來拍球
為了幫助幼兒理解屈臂壓腕的動作,我和孩子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玩“敲小鼓”的游戲,在游戲中幼兒感受到了只壓腕和屈臂壓腕的力度不同,我告訴孩子們拍球也是這樣,只有用小臂帶動你的手腕才有力量,球才會拍起來。幼兒有了親身的感受后,我還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放一些輕快的音樂和孩子們邊說兒歌邊玩兒“拍皮球”的小游戲。
我還用網兜、皮筋和小籃球作成懸掛材料系在暖氣管子和戶外活動場地邊,讓球的高度與幼兒屈臂的高度一致,并把拍球的動作拍成大照片貼在上面,幼兒在摁壓球的時候隨著皮筋的彈力會自然掌握屈臂壓腕的動作要領。
二、我會拍球真高興
戶外活動時,觀察孩子的游戲情況,針對孩子的個別問題進行著個別指導,幾天來,我明顯的發現了孩子們的點點進步,孩子們也欣喜的告訴我:“老師,我今天拍了兩個球”、“老師,我的球沒跑”、“老師,我都會拍球了”我鼓勵孩子與同伴、家長交流分享自己的進步。同時向幼兒提出問題“怎么記錄自己進步了”,有的孩子說“我第一天拍球的時候總跑,我畫一個跑的球,今天我能拍三個了,我就貼上三個標記”,有的孩子說可以畫下來請老師幫助寫上字。就這樣,孩子們運用標記、繪畫、粘貼等多種形式記錄了自己學會拍球的經歷。
總之,在玩球的過程中,我從觀察幼兒興趣點入手,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幫助老師解決幼兒拍球中的問題,過程中通過為幼兒創設適宜的環境、游戲、兒歌、記錄自己的進步等策略調動了小班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幼兒的戶外活動的興趣,促進了幼兒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樹立了幼兒的自信心。
在引導幼兒學拍球的過程中我也注重利用“好玩的球”這一主題活動來發展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如引導幼兒把自己玩球的經歷運用繪畫、粘貼、照片記錄的形式表現出來并裝訂成冊,孩子們很喜歡翻看、喜歡向同伴講解,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教育筆記:地墊哭了
班里區角鋪上了地墊,但孩子們去取東西的時候總是踩在上面,慢慢的地墊上就有點點污漬,說了幾次不要踩在地墊上可總有人忘記。有一次,又有幾個小朋友踩了上去,剛想說:“說好幾遍了不能踩地墊怎么又忘了?”突然一想,我用夸張的語氣說:“誒呦喂,我可憐的地墊怎么成了這個樣子,你看看這上面,誒,心疼的我啊。。。”孩子們一看我的表情,笑了,我又說:“地墊是用來坐的可不是踩的。可憐的地墊!”說完,我搖了搖頭,愁眉苦臉的離開了。剛走兩步就聽見有人說:“地墊是用來坐的,不是踩得,快點下來。”再后來,很少人再忘記了,就算有人不小心忘了,也會有人在一旁提醒:“不能踩地墊,地墊是用來坐的,不是踩的。”不用我再一遍遍說教了。
其實我們的教育有的時候需要改變策略,一味的說教有時會讓幼兒麻痹,換個方式,換個語氣,讓孩子不僅知道不能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應該怎么做,正面的教育讓孩子知道如何下手。
教育筆記:老師我分享
在小班孩子的心中獨霸意識比較強烈,什么東西都搶著霸占說是自己的,在我們班就有幾個小朋友非常的自私,什么也不分享,拿來吃的就自己吃,一分享就哭,有事就找各種理由說:老師太少了分不過來還是我自己吃吧,就這樣,我班小朋友帶好吃的都不愿給他吃,有的小朋友就說他帶好吃的來都不分享我也不給他吃,就這樣我給那個小孩說明了道理,小孩給了他分享了,過了一會我就把這個小朋友叫道一邊給她疏導了一下說小朋友帶好吃的來都給你分享,如果他不給你分享你怎么想,他不說話,我說你是不是不高興啊,他點頭,我說你想一想如果你哪來好吃的不分享,她們會高興嗎?他好像明白了一些。
過了幾天,他拿來了一些雪餅說要一塊分享,進門的第一句話是老師我要分享,和小朋友們一塊吃,到了中午,他又主動說老師我要分享,分享的時候小朋友說謝謝xx,xx辛苦了,小朋友都很高興,xx也開心的笑了。
教育筆記:善待調皮的幼兒
在大多數人眼中,文文無疑是一個調皮的孩子,我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班級中那幾個小調皮的身影,這樣的孩子有時的確讓老師很頭疼,但他們同樣也很可愛,我們應該用愛來包容他,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案例中文文很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但卻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所以他常用肢體語言代替口頭語言,他這種表示友好的方式并不被小朋友接受,文文想引起大家的關注,他需要朋友一起游戲,文文在玩玩具時搶奪小朋友的玩具,這是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別人有的東西他也希望自己擁有,甚至通過搶奪的方法獲得自己喜歡的東西,忽視其他小朋友的感受,文文缺乏最基本的規則意識,喝水時不懂得排隊,推擠他人。文文有強烈的好奇心,他把小椅子當蹺蹺板正是他好奇探究心理的表現,他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探索,文文的這些行為并不是真的壞行為,但卻是一種不利于他人的行為。
對待調皮的幼兒我們應該采用鼓勵,激勵的方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等,讓幼兒懂得謙讓有禮貌的孩子大家都會喜歡,教師要善于傾聽幼兒的心聲,當幼兒犯錯時不能用簡單命令的口吻制止他,這樣反而會讓幼兒產生逆反心理,同時我們可以用兒童的閃光點來建立他的自信心,案例中文文喜歡勞動,教師可以在勞動時提出表揚,并告訴他如果以后他和小朋友好好相處,聽老師的話,上課認真聽講,老師和小朋友會更喜歡他。教師可以利用放學時和文文的父母交流,告訴家長文文在園的表現,引起家長的重視,用科學的育兒知識教育幼兒。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是任何一個孩子生理心理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出現的必然現象,是孩子不斷走向成熟必然演出,教師應該用愛和耐心關注幼兒的成長,了解他們的內心,尊重他們的個性,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教育筆記:學會換位思考
一天晨間活動時,孩子們正在玩積木,我站在門口接待家長,忽然聽見一聲大叫,我回頭一看,是孔xx在哭,孩子們聽到他的吼叫聲都圍了過去,只見他端起面前裝有積木的塑料筐用力朝地板上一砸,瞬間,積木四散。我連忙走了過去,問他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發這么大的脾氣!他邊哭邊大聲說:“他們不給我玩具玩。”接著他便低頭閉口不語了。
這時,我突然想:如果我是他的話,我會希望老師怎樣處理這件事呢?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一定希望老師能接納我的情緒,在我悲傷,難過的時候給予我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用和藹、寬容的語氣對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明道理,指出我的錯誤,那么我一定會接受老師的批評。
于是,囑咐其他孩子把地上的積木整理好。輕輕地把孔xx拉到一邊,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小男子漢別哭了,有什么委屈跟老師說說,邊說著邊遞給他一張紙巾,他沒有不理睬我,而是接過紙巾擦掉了鼻涕和眼淚。我看他情緒稍稍穩定了些,就拉起他的小手輕聲地問他:“發脾氣摔玩具這樣做對嗎?”他抬起頭望著我說:“不對。”我又問道:“小朋友不和你玩,你就摔玩具大哭,他們就更不喜歡和你玩了。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你覺得該怎么辦呢?”他不好意思地說:“好好地和他們說,讓他們和我一起分享。”我笑了:“說的好!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這樣做的。”他也笑了,笑的很靦腆也很好看。
做為老師,我們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時,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所思所想,以及他們的各種行為所產生的原因,學會換位思考,用寬容和愛心化解孩子們內心中的“結”。
教育筆記:我們來拍拍球
活動來源:前些天,徐博浩從家里捎來了幾個大小不同的球,孩子們圍在一起一邊玩兒一邊說:“我家里也有個足球”、“我家里有一個跳跳球,它可以跳很高”……,以后幾天,孩子們陸續把家里各種各樣的球帶到幼兒園。戶外活動時,我也不時的引導孩子運用多種方法玩兒球。活動后我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球、你是怎么玩兒的?
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兒大一點的籃球,于是我請孩子們講講自己最喜歡的球、為什么喜歡?孩子們說這種球可以扔、可以拍、還可以踢;可以一個人玩,還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從觀察、談話中我了解到幼兒喜歡這種球的原因,是因為這種球玩兒的方法比較多,而且這種球的大小也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了解到幼兒的興趣后,我仔細觀察幼兒在拋、拍、踢球的動作中對哪種動作更感興趣,且需要教師予以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呢?
經過價值判斷后,我感覺幼兒在拍球的動作難度最大,同時小班孩子們也比較感興趣。在參考了一些小班幼兒發展特點的理論書籍后,我將該主題活動的核心價值定為:喜歡玩兒球,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初步掌握單手連續拍球的動作,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核心價值確立后,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無壓力的氛圍中學習拍球。
一、我們學拍球拍球
戶外活動時,王xx羨慕的看著大班哥哥拍球,并不由自主地數著1、2、3…,回到活動室后,他告訴大家“哥哥拍了好些個球”他邊說邊做著動作,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我不失時機的說:“哥哥還會排好多花樣兒呢?”“怎么拍呀?”孩子們好奇的問。“你們想不想看看?”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想。第二天戶外活動時,大班的哥哥姐姐為孩子們表演拍球,他們有的跑著拍球,有的從腿下運球、有的從胯下運球、還有的繞著輪胎運球,連平時不怎么愛玩球孩子們都興奮的拍手。哥哥姐姐表演后,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球學著哥哥的樣子,球到孩子們的手里變的不聽話了,有的小朋友的球越拍越低最后干脆拍不起來了,濤濤兩只手緊忙乎不知怎么的球還是總從他的胯下溜過去,還有的孩子剛拍一下球,這球就像長了腿一樣跑掉了;還有的孩子東追西跑地拍球……戶外活動結束后,我引導孩子們講講自己拍球的經歷。
●爺爺教我們學拍球
這時,趙xx嘟囔著:“我爺爺能拍球,明天我讓爺爺來教我”孩子的話提醒了我,何不把教體育的爺爺請到我們班。為了弄清楚幼兒拍球的問題,我首先向陳爺爺請教了拍球的動作要領,并把孩子在拍球中遇到的滾球、拍不起來的問題和爺爺進行了溝通,還和爺爺分析了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由于幼兒運球時手沒有拍到球的上部;二是幼兒還不會屈臂壓腕、五指自然張開手指用力的動作。
分析了幼兒的難點以及困難后,爺爺來到幼兒園和我一起組織活動,爺爺那精湛的球技吸引著孩子們,他們圍著爺爺問這問那“爺爺我的球為什么老跑呀”、“爺爺為什么我的球拍不高?”…….爺爺耐心的邊示范邊教給孩子拍球時:兩腿要分開,身體要前傾,拍球時要拍球的頂部這樣球才不會跑。孩子們隨著爺爺邊學邊做,有的還相互提醒“你那五個手指頭分開,要不球就滾了”。
為了讓孩子更加體會拍球時的手部動作,爺爺組織孩子們玩“拍皮球”的游戲,運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手的姿勢,孩子們隨著兒歌一手托著球,一手拍球的頂部:“拍、拍、拍皮球,你來拍、我來拍”當說完兒歌后,托球的手自然松開,鼓勵孩子們嘗試著拍球,孩子們隨著拍皮球的兒歌邊說邊玩。
●我們來拍球
為了幫助幼兒理解屈臂壓腕的動作,我和孩子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玩“敲小鼓”的游戲,在游戲中幼兒感受到了只壓腕和屈臂壓腕的力度不同,我告訴孩子們拍球也是這樣,只有用小臂帶動你的手腕才有力量,球才會拍起來。幼兒有了親身的感受后,我還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放一些輕快的音樂和孩子們邊說兒歌邊玩兒“拍皮球”的小游戲。
我還用網兜、皮筋和小籃球作成懸掛材料系在暖氣管子和戶外活動場地邊,讓球的高度與幼兒屈臂的高度一致,并把拍球的動作拍成大照片貼在上面,幼兒在摁壓球的時候隨著皮筋的彈力會自然掌握屈臂壓腕的動作要領。
二、我會拍球真高興
戶外活動時,觀察孩子的游戲情況,針對孩子的個別問題進行著個別指導,幾天來,我明顯的發現了孩子們的點點進步,孩子們也欣喜的告訴我:“老師,我今天拍了兩個球”、“老師,我的球沒跑”、“老師,我都會拍球了”我鼓勵孩子與同伴、家長交流分享自己的進步。同時向幼兒提出問題“怎么記錄自己進步了”,有的孩子說“我第一天拍球的時候總跑,我畫一個跑的球,今天我能拍三個了,我就貼上三個標記”,有的孩子說可以畫下來請老師幫助寫上字。就這樣,孩子們運用標記、繪畫、粘貼等多種形式記錄了自己學會拍球的經歷。
總之,在玩球的過程中,我從觀察幼兒興趣點入手,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幫助老師解決幼兒拍球中的問題,過程中通過為幼兒創設適宜的環境、游戲、兒歌、記錄自己的進步等策略調動了小班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幼兒的戶外活動的興趣,促進了幼兒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樹立了幼兒的自信心。
在引導幼兒學拍球的過程中我也注重利用“好玩的球”這一主題活動來發展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如引導幼兒把自己玩球的經歷運用繪畫、粘貼、照片記錄的形式表現出來并裝訂成冊,孩子們很喜歡翻看、喜歡向同伴講解,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中班保教筆記30篇》:中班保教筆記第1篇中班保教筆記【篇一】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
《幼兒園聽課健康筆記40篇》: 第1篇、大班健康活動中國功夫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對武術有濃厚的興趣,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力量等。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學習簡單的武術組合動作。 3、有謙虛好學、團結
《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第1部分小議“告狀”又到了我們的區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