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養筆記《面對不太守規則的孩子時》,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面對不太守規則的孩子時
XX是一個聰明好動、不受約束的孩子。早操時興奮地滿場跑,當老師好不容易把他拉到圓點時,他又發出怪叫的聲音,做著怪臉前后碰撞小朋友。
集體活動中,孩子們都在安靜地聽老師講故事,突然坐在旁邊的萌萌大聲說:老師,XX用腳踢我。我嚴厲的對XX說:“不許欺負小朋友!”“我碰一下有什么關系。他還碰我那。小氣鬼!”課堂紀律可想而知。音樂課上,大家唱著歌,你要是聽到了不和諧的聲音,一定是XX發出來的。
為了改變他的行為,我經常與XX的媽媽溝通、交流,并不厭其煩用各種方式給他講道理,但其還是我行我素。有一次外班老師到班上借孩子上課,知道他調皮沒有讓他去,他大發脾氣,嚎啕大哭,眼淚流的嘩嘩的,看著他哭得那么傷心,我一陣心酸,孩子就是孩子呀,犯了再多的錯,也只是脆弱的孩子。我讓他坐到寢室,陪著他,等到他安靜下來,把他摟在懷里,讓他自己講一講:為什么老師不要他去上課?“我管不住自己,我改。黃老師,下次你讓我去吧,我一定表現好。”看著他含淚的一雙眼睛,我肯定的點了點頭。第二天,又有老師借班上課,我履行了承諾,孩子課上表現的非常好。
XX現在還會犯錯,每當小朋友告狀,我會耐心聽他解釋,告訴他解決的方法;當他再擾亂其他小朋友,讓他告訴我為什么這樣做,會告訴他怎么做會更好。經常請他給小朋友講故事,為老師、小朋友做事,讓他的精力有地方釋放,又滿足了他愛當值日生的心愿。
面對不太守規則的孩子,我們應該多一些包容、了解,理解其內心的情感需要,與孩子建立愛的橋梁,讓孩子從內心接受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童真的心!
教育筆記:怎么樣讓孩子遵守規則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幼兒的常規,不論孩子在上教學活動也好,在區域活動及游戲活動也好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但是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并不是說做就能夠做到的,都是得靠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今天在看幼兒教育的書本中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題目并吸引了我的眼球,看完后讓我覺得對幼兒這種規則意識的培養又有了新的一個想法。
在平時生活中有時覺得我們大人對遵守某些規則都比較困難更何況是幼兒了,而且孩子現在的記憶力和專注力都尚在發展之中,控制他們的情緒確實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情,在文中提到了幾個重要的措施,一、守規則,要幫助孩子自律。首先我們老師要堅定自己的立場,要讓孩子有這樣的意識,并非只要哭鬧就可以達成自己的愿望,那么他們以后就會一直以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一個目的。相反如果他們發現只有自己聽話守規則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他們會學會守規則。二、通過建設性的意見比批評更加有效。就像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嗎,如果孩子犯錯誤了,我們往往第一個反應就是:“你怎么可以這么做,不知道如果食物放太多,小魚就會死嗎?往往某些批評的話語對幼兒來講他們并不能夠真正理解,就像是有一次孩子將過多的魚食放到魚缸里,我知道孩子的這種做法會使金魚死亡,而我當時或許因為太緊張對孩子的語氣就不是很好,只是一直的在質問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并沒有告訴她正確的做法,在事后我才想到,其實如果這樣對他說的一個效果會更好。小魚寶寶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它吃的食物也不一樣,每天我們只要給它喂養兩三粒魚食它就能夠吃飽了,如果你喂的這么多會把金魚寶寶的肚子撐壞的,我們一起去給它重新換上清水吧。這樣一來孩子也能夠理解真正的做法,也比較樂意這樣去做。三、巧妙應對孩子的哭鬧對孩子的這種哭鬧家長不能心軟,嚴肅平和的心態是對付孩子哭鬧的最好方式。四、多關注孩子守規則的行為。孩子的遵守規則和他們每一點的進步都來之不易,所以教師應給予及時的鼓勵及支持,讓孩子更有自信,更讓孩子明白他們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這樣他們才能學習更好、更快地成長。
教師的發現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進步的點滴中給予他們鼓勵以及支持,通過一位幼兒的這種激勵讓其他的孩子也能夠更加有效地向他學習及模仿。
教育筆記:面對孩子的過失
案例:
早入院時,長宇的媽媽拿來一小袋東西,對老師說:“這是長宇昨天從幼兒園拿回家的玩具,我昨天在家已經批評他了,他爸爸氣得要打他。”我接過小袋子一看,是活動區的小玩具。我沒有馬上批評長宇,而是安慰她媽媽一番,讓家長放心老師會解決好的。我覺得,面對孩子的過失,不能簡單的給孩子扣上“偷”的帽子,應理解孩子,孩子年齡小,自控力差,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悄悄拿走,這并不是品質上的問題。我利用活動區的時間,把他叫到我跟前,小聲地與他交流,你喜歡活動區的這個小玩具是嗎?他點點頭,“喜歡可以和媽媽說,讓媽媽給你買,也可以和老師說,準許你拿回家玩一次轉天再帶回來,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喜歡也不能悄悄地帶走,那樣是不對的。今天媽媽把玩具拿回來,做得非常對,老師相信你以后不是自己的東西再也不會拿回家了,你能做到嗎?”他用力地點點頭。老師沒有過多的指責他,而是以談話的方式引導他與其分析是與非,最終明白自己哪里錯了。
分析:
面對孩子的過失,不能強加批評,而要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讓他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今后應該怎樣做。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更容易讓幼兒接受,從而能更好的改正自己的錯誤。
教育筆記:孩子也是有規則意識的
幼兒的結構游戲是創造游戲之一,游戲中幼兒動手動腦,開發智力,大人孩子都喜歡。案例中孩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像開了鍋似的熱鬧起來:有的男孩手里拿著插好的“沖鋒槍”“噠噠噠”地對著伙伴掃射;有的假裝被射中,倒在了地上;有的跪在地板上推著“坦克”匍匐前進;還有的在活動室里到處跑動,邊跑還邊喊“沖啊——殺啊——”整個活動室霎時成了“沖鋒陷陣的戰場”……
在結構游戲中,不僅是大班的孩子,就連小班的男孩子也會出現用機槍“掃射”的場面。如果老師阻止了孩子們,就干涉到孩子們自發創造性游戲的能力,如果老師不加阻止的話,不僅影響到別的孩子,甚至會出現磕碰等不安全事件。
《綱要》中出:“教師應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基于此,認為教師要發展幼兒的興趣,既不能干涉到孩子們自發創造性游戲,又不能影響到另外一部分孩子。在平時教學中如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以尊重的態度與幼兒商量:能不能現在安靜地搭積木,等我們把積木變成一把把沖鋒槍、一輛輛坦克、一個個炸藥包的時候,我們再到戶外去設置場景,盡情“殺敵”。可這不過只是解決了一次游戲活動中的問題。僅僅只是治了表面的標。要想治本,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在玩前定好規則,玩時不能影響別人。如果定了規則就一定要遵守,幾次下來,就會慢慢地形成規則意識。有了規則就為全體幼兒營造一個合諧的游戲環境,在合諧中盡情地玩耍。
本著尊重幼兒的態度,創設一個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被信任的,是能夠與大人們一樣遵守規則的。以此來獲得滿足和成功,得到更好地,更長遠有效地發展。
教育筆記:面對不太守規則的孩子時
XX是一個聰明好動、不受約束的孩子。早操時興奮地滿場跑,當老師好不容易把他拉到圓點時,他又發出怪叫的聲音,做著怪臉前后碰撞小朋友。
集體活動中,孩子們都在安靜地聽老師講故事,突然坐在旁邊的萌萌大聲說:老師,XX用腳踢我。我嚴厲的對XX說:“不許欺負小朋友!”“我碰一下有什么關系。他還碰我那。小氣鬼!”課堂紀律可想而知。音樂課上,大家唱著歌,你要是聽到了不和諧的聲音,一定是XX發出來的。
為了改變他的行為,我經常與XX的媽媽溝通、交流,并不厭其煩用各種方式給他講道理,但其還是我行我素。有一次外班老師到班上借孩子上課,知道他調皮沒有讓他去,他大發脾氣,嚎啕大哭,眼淚流的嘩嘩的,看著他哭得那么傷心,我一陣心酸,孩子就是孩子呀,犯了再多的錯,也只是脆弱的孩子。我讓他坐到寢室,陪著他,等到他安靜下來,把他摟在懷里,讓他自己講一講:為什么老師不要他去上課?“我管不住自己,我改。黃老師,下次你讓我去吧,我一定表現好。”看著他含淚的一雙眼睛,我肯定的點了點頭。第二天,又有老師借班上課,我履行了承諾,孩子課上表現的非常好。
XX現在還會犯錯,每當小朋友告狀,我會耐心聽他解釋,告訴他解決的方法;當他再擾亂其他小朋友,讓他告訴我為什么這樣做,會告訴他怎么做會更好。經常請他給小朋友講故事,為老師、小朋友做事,讓他的精力有地方釋放,又滿足了他愛當值日生的心愿。
面對不太守規則的孩子,我們應該多一些包容、了解,理解其內心的情感需要,與孩子建立愛的橋梁,讓孩子從內心接受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童真的心!
教育筆記:面對不支持排隊接孩子的家長
珠珠的家長總是不按離園時間接,說了許多次也不管事。聽同班張老師說上次來晚了不排隊,擠不進隊伍中,就在后面大喊自己孩子的名字,見孩子因為老師沒有叫到自己的名字不過去,還大聲指責老師不叫她家孩子,在后面嚷嚷不停,輪到接珠珠時一臉的不耐,根本不聽老師的主動交流,對張老師建議家長排隊接送也表現出不耐,走時還甩了一句:“下次我還不早來。”
今天張老師我們兩個送孩子,王xx媽媽來了,又不排隊,小臉一板,估計又在想:我就站這兒,看老師喊不喊我家孩子。我想和她較勁不值得,我就故意提高聲音說:“王xx,看媽媽看媽媽今天來得真早,和你一起爭第一呢,對不對?”王xx聽了高興的說:“媽媽爭第一!媽媽爭第一!你去排隊去。”王xx媽媽雖然沒有聽王xx的話去排隊,但看到孩子那樣高興,也露出了笑臉,這次她沒著急,而是在門邊等著老師叫孩子,快叫完了她才湊過來,哎,有進步,知足吧!誰讓她不知道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呢1
教育筆記:面對幸災樂禍的孩子
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復習歌曲。這時,有兩位坐在后邊的小朋友趁老師沒看見,大伙兒唱歌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你。等活動結束后,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在干什么?”他們倆知道要挨批評了,開始都沉默不語。過一會兒過來跟我說:“老師我再也不打架了。”這時有幾個小朋友大聲說道:“老師,他們在打架,他們不聽話,批評他們”等等,還很興奮的笑著。
我馬上要孩子們安靜下來,說:“他們兩個已經向老師承認了錯誤,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以后上課的時候老師不希望再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其他小朋友也有不對的地方,看到你旁邊小朋友沒有專心上課,應該是提醒他,而不是等老師發現了,到旁邊笑話別人,這是不對的。如果現在是你,你會怎么想?
課后,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我的教育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于我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表現出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留下了印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于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為了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里會覺得自卑,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并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幸災樂禍、告狀等的行為也會接踵而至。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要提醒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齊齊,加油
齊齊是個特別的孩子,入園第一個月,她每天都在哭:入園哭,尿尿哭,玩玩具也會哭,自己玩哭,小朋友和她玩還是哭;就連離園,見了媽媽,她還是哭。一個月沒有說過一個字。幾次想與齊齊媽談談,媽媽都只是笑著說“她很壞!”就離開了。
通過與齊齊鄰居了解才知道,齊齊的家庭有些特殊,爸爸憨厚老實,在外打工,媽媽有點智障,很少與孩子交流,齊齊只會說一些再簡單不過的字,根本連不成話。我認定齊齊的智力沒有問題,我一定要幫助齊齊開口說話。每天的晨午檢查,我都與齊齊交流:齊齊吃飯了嗎?吃的饅頭還是油餅?齊齊喜歡吃餃子吧?齊齊的衣服真好看……雖然每次的談話都以我的單口相聲告終,但我還是堅持,點名時為了讓她說一個“到”字,我會點三次或是四次,甚至五六次“齊齊”,一天,兩天,三天五天,十天八天,終于那一天,區域活動時,我問齊齊:“媽媽在家干啥?”擺弄玩具的她使勁兒說出“坡了。”我興奮了一個下午,逢人就說:“齊齊說話了!”“齊齊說話了!”同事們笑我:“齊齊說一個字,比晨晨(我兒子)考上大學還高興。”
一個月下來,齊齊不哭了,學會了說“到!”兩個月下來,齊齊學會了小便,加餐時會跟我要奶喝,三個月下來,浩宇搶她的玩具,她還會告狀:指著浩宇說“他搶去了。”
作為一個幼兒老師不僅僅要心中有愛,更要想到要如何去愛,無論他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還是內向遲鈍的孩子;無論她是天生麗質,還是長相平平;無論他是權貴之家,還是平民之子,我們都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因為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呵護。
“金鳳凰”可愛,“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去贊揚、去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一定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教育筆記大班3篇》:教育筆記大班第1篇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
《幼兒園大班教育筆記經典篇》:幼兒園大班教育筆記經典篇第1篇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用心舉手發言并且思維活躍的就那么幾個孩子
《保育筆記小班5篇》:第1部分這天區角活動,孩子們選取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取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著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ldqu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