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隨筆《多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機會》,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多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機會
早上,小雅的媽媽送孩子來幼兒園時,突然悄悄地說:“老師,你出來一下,我有點事想跟你說。”我出去之后,小雅媽媽便對我說:“郭老師,小雅的一對發卡找不到了,她說是被樂樂小朋友拿走了,可是那個小朋友帶回家了就是不給她,你能幫她要一下嗎?”我聽了之后,就對小雅媽媽說:“小雅怎么沒有告訴我呢?她只是說找不到了,然后我幫她在班里找了找沒有找到,她完全沒有告訴我是被別人拿走了啊?”于是,她媽媽就跟我說,其實,小雅是想自己跟小朋友解決的,不想告訴老師,可是沒有想到那個小朋友就是不還給她,所以才讓她媽媽告訴我的。
于是,一會我便問小雅,我說:“你的發卡是被樂樂小朋友拿走了嗎?”她說是。我說:“那怎么一開始沒有告訴老師呢?”她說:“我想自己跟她要來,可是她放家里了,就是不還給我。我怕告訴老師,老師跟她要,她就不跟我玩了。”我說:“自己想要去解決一些跟小朋友之間的事情是好事,這說明你長大了,可是,要是在自己解決不了了的情況下就得要尋求老師的幫助了。這樣,才能將事情順利解決。”過了一會,我便將樂樂小朋友叫到了身邊:“為什么要將小雅小朋友的發卡拿回家呢?”她一直不說話,我見她不說話,就感到很生氣,可是,想了想,我應該等她一下,也許她會說的,大約過了兩分鐘,她說:“我是看見她的發卡好看,就拿來玩了玩,帶回家忘記帶回來了。”于是我便說:“拿了別人的東西要記得歸還別人,這樣才能一起做好朋友不是嗎?”聽了我的話,她點了點頭,說:“老師,我會把發卡帶回來的。”
有時候,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做的更多的應該是去聽孩子怎么說,她的問題出在哪,這樣更有利于我們去了解孩子。犯了錯的孩子可能本意并不是壞的,也有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覺得他可能是故意搞破壞等等,其實,她們犯錯的原因只要我們去認真傾聽一下讓他們自己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等聽過之后也許會有另外一番感觸。多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機會,讓他們吐露一下自己的心聲吧!
教育筆記: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
作為老師,我常常聽到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么歌曲。可是,我也經常聽到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什么,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還有的家長們常會問老師:我家孩子膽子很小,是不是在班級里不敢和小朋友說話?
我班的璐璐小朋友膽子就很小,在班級里不怎么和小朋友們說話,經常也會聽見璐璐小朋友的媽媽和我們老師說起,女兒在家里膽子很大,說話也說個不停,就是在學校和家里完全兩樣,之后,在了解了情況之后,我確定不是孩子不愿去說,而是平常給她鍛煉的機會少了點。為了提高她的積極性,我經常在活動課上叫她上黑板來表演兒歌什么之類的,孩子慢慢得到了鍛煉,變化也非常明顯。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我不斷試新的方法,我經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兒歌、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午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然后布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自己的家人,并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調查,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除了老師要給孩子們多一些鍛煉機會之外,我們的家長也要給孩子們多一些鼓勵,這樣孩子的主動性會越來越強的。
教育筆記:多給這樣的孩子一些機會
今天的語言課上,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大家聽,提問了幾個小朋友后,我想把下一個機會讓給從不舉手的小朋友。
我走到小宇跟前蹲下:“老師想請你來說說。”她緊張地看著我,別扭著不愿站起來。看著她緊張的樣子,我沒有強求她,而是握住她的小手,輕輕地說:“你也會講故事,是嗎?”我明顯感覺到她的身體開始僵硬起來,繼而有些顫抖。我微笑著平視她,而且更用力地握住她的雙手,想把我的力量傳遞給她:“沒關系,把你想的說出來好嗎?”她的臉漲得通紅,嘴巴一張一合。
突然,旁邊的于xx告訴我:“她不會,她從來不舉手。”她低下了頭,身體顫抖得更厲害了。又有幾個孩子叫了起來,我輕輕摟著她,示意吵鬧的孩子安靜下來:“告訴你們,老師已經聽到她的答案了。”孩子們安靜了下來。“以前也許她不敢發言,但是今天她非常勇敢,老師已經聽到她的答案了。我們要表揚她,你們同意嗎?”“同意!”孩子們大聲地說。小宇的臉漲得更紅了。我輕輕摸了摸她的頭,讓她平靜下來。
“剛才你們聽到她的回答了嗎?”“沒有。”“你們為什么沒有聽到呢?”我決定抓住這個機會教育一下那些自以為是的孩子。“她說得太輕了。”“她說得是很輕,可你們也太吵鬧了。”說到這里,我故意停頓了一下。只見孩子們一個個把嘴巴抿了起來,我繼續道:“別人在回答問題時,我們應該仔細聽,你們做到了嗎?”幾個驕傲的小腦袋低了下去。“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應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讓自己進步,對嗎?”“對。”“小宇的優點是能一直安靜地傾聽別人的回答,老師相信她以后會勇敢地把答案說出來。你們相信嗎?”“相信!”這時,我微笑著看著她,她不斷地扯著自己的衣服,眼睛里卻閃爍著亮光。
回答問題是每個孩子的權利,我們老師在平時上課不應該只看到高舉的小手,更應把答題機會給予沉默寡言的孩子,讓他們也來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相信他們在不斷的鼓勵下也能勇敢地說出心中的回答。
教育筆記:多給孩子發言的權利
幼兒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不僅要發展聽的能力,還要發展說的能力,在平時,教師要利用幼兒接觸的機會,多進行交流,也要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是他們無拘無束的把話說出來。
像我班很多小朋友在家發生了什么事明天一來就都告訴你,當我與他們分享的時候,他們總是說,吳老師,我拿來好好給你吃,雖然只是隨口說的,但我聽了之后還是感覺心里暖暖的,我們平時要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孩子就會慢慢的把自己展現在眾人面前
教育筆記:不愛說謝謝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是幸福的。每當跟孩子一起欣賞三毛的故事就會借此跟孩子一起回想當時的環境。
他們不會體會到那個時代的生活,就連我也沒有體會過。
正是因為現在他們的生活衣食無憂。才會導致他們真正的不懂憶苦這兩個字眼。
從衣著類說起。班里孩子的小鞋子真的是琳瑯滿目,各種各樣的都有。
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有系鞋帶的,還有不系鞋帶的。
那不系鞋帶的對于孩子來講穿鞋就簡單多了。而需要系鞋帶的孩子,就會有一個顧慮就是鞋帶老是開。
這不子洋小朋友今天就穿了一雙這樣的鞋子。今天中午孩子起床后又因為系上鞋帶,正等著實習老師幫忙系鞋帶呢,老師還沒走過來,這時,果果小朋友走過來主動表示幫他系鞋帶,子洋見狀馬上伸出一只腳,看都不看果果一眼,嘴里還不停的跟一旁的小朋友說笑打鬧,一只系完了,接著又伸出另一只腳,最后,還沒等果果起身。系好鞋帶子洋卻早已跑出去了。
就是這樣的一個小案例,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禮貌存在著問題。
果果小朋友是一個樂啊于助人的小朋友,而子洋卻連一句謝謝都沒有。反而會讓他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就不會意識到是別讓在幫助他。
沒有人會欠自己什么,只是他們把美的東西傳遞了下去。
幫助了就需要一些回應,朋友,同學,同事之間都不會存在理所應當這個詞。
所以當別熱人幫助自己的時候要學會感謝,是罪起碼的禮貌。
教育筆記:多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機會
早上,小雅的媽媽送孩子來幼兒園時,突然悄悄地說:“老師,你出來一下,我有點事想跟你說。”我出去之后,小雅媽媽便對我說:“郭老師,小雅的一對發卡找不到了,她說是被樂樂小朋友拿走了,可是那個小朋友帶回家了就是不給她,你能幫她要一下嗎?”我聽了之后,就對小雅媽媽說:“小雅怎么沒有告訴我呢?她只是說找不到了,然后我幫她在班里找了找沒有找到,她完全沒有告訴我是被別人拿走了啊?”于是,她媽媽就跟我說,其實,小雅是想自己跟小朋友解決的,不想告訴老師,可是沒有想到那個小朋友就是不還給她,所以才讓她媽媽告訴我的。
于是,一會我便問小雅,我說:“你的發卡是被樂樂小朋友拿走了嗎?”她說是。我說:“那怎么一開始沒有告訴老師呢?”她說:“我想自己跟她要來,可是她放家里了,就是不還給我。我怕告訴老師,老師跟她要,她就不跟我玩了。”我說:“自己想要去解決一些跟小朋友之間的事情是好事,這說明你長大了,可是,要是在自己解決不了了的情況下就得要尋求老師的幫助了。這樣,才能將事情順利解決。”過了一會,我便將樂樂小朋友叫到了身邊:“為什么要將小雅小朋友的發卡拿回家呢?”她一直不說話,我見她不說話,就感到很生氣,可是,想了想,我應該等她一下,也許她會說的,大約過了兩分鐘,她說:“我是看見她的發卡好看,就拿來玩了玩,帶回家忘記帶回來了。”于是我便說:“拿了別人的東西要記得歸還別人,這樣才能一起做好朋友不是嗎?”聽了我的話,她點了點頭,說:“老師,我會把發卡帶回來的。”
有時候,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做的更多的應該是去聽孩子怎么說,她的問題出在哪,這樣更有利于我們去了解孩子。犯了錯的孩子可能本意并不是壞的,也有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覺得他可能是故意搞破壞等等,其實,她們犯錯的原因只要我們去認真傾聽一下讓他們自己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等聽過之后也許會有另外一番感觸。多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機會,讓他們吐露一下自己的心聲吧!
教育筆記:孩子的面子也要顧及
周五下午分享課,琪琪上星期帶的果然多卻找不到了。她的是兩個連在一起的。后來我發現有一個被撕開了還以為是琪琪自己撕了吃了呢。今天卻發現一個都沒有了。問琪琪,她說自己沒動。原來是有人偷偷拿了吃了。可是是誰呢?
于是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坐好了準備分享的小朋友們,大家都說不是自己。在我一再聲明:只要拿了的小朋友自己站出來并保證下次不再這么做了,我就原諒他,他只要再給琪琪買兩個果然多就行了,如果自己不承認被老師認出來,那老師就不會那么容易原諒你。可還是沒人站出來。最后我想了想,說:“現在所有的小朋友閉上眼睛。”看著每一個孩子都乖乖的閉上眼睛了,我又說:“這次,老師數三個數,誰拿了就在老師數到三之前把手舉一下,只要舉一下老師看到了就行了,老師就知道你知道錯了,而且,也不用你給小朋友買,老師幫你買,你只要以后不再隨便拿別人東西就行了。好,現在所有的小朋友誰也不能把眼睛睜開,老師可看著呢。1…2…”每一個孩子都緊緊閉著自己的眼睛。這時,我看到有只手舉了起來,同時一雙眼睛盯著我,一眨不眨。我知道,我對了。我向他點點頭示意我知道了,他可以放下手了。可是他似乎沒看懂,還是舉著手,眼睛就那么看著我,等待我的肯定。“還有最后一個數,請舉起手的小朋友把手放下。”說著我看了他一眼,他把手放下了。“好,三!所有的小朋友請把眼睛睜開。”小朋友們一齊睜開了眼睛。“我已經知道是誰了。”“老師是誰啊?”孩子們一聽我說知道是誰了,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不管是哪一個小朋友,既然舉手了就說明你認識到自己錯了,那么老師也會說到做到,下次老師買兩個果然多給琪琪。琪琪下次再分享好不好?”琪琪點了點頭。“那其他小朋友也答應老師,以后絕對不能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了,好不好?”“好!”我看到他和每一個小朋友都大聲答應著。
之后,我想:這次應該也算一個教訓吧,應該會記住的。緊接著我又想到:孩子不是不想承認錯誤,只是顧及面子。他也很想和老師說:老師,我錯了,我再也不這樣了。只是他也害怕被別的小朋友知道了,以后就被叫做“小偷”了。大人尚且不敢在公眾面前承認錯誤,更何況是孩子呢。孩子的面子,大人一定要給!
《中班幼兒教育筆記200篇》:中班幼兒教育筆記第1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一): 特殊孩子特殊照顧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歡樂的小鳥活躍
《幼兒園聽課筆記30篇》:幼兒園聽課筆記第1篇第一篇執筆教師:馬老師 聽課時間:12月4日 聽課老師:本人活動名稱:花手套 班級:小班 活動領域:美術活動目標:1、讓幼兒嘗試滾畫2、對色彩感興趣,愿意參與
《小班吃飯教養筆記30篇》: 第1篇、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吃飯不挑食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有些幼兒吃飯時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或不吃,還有的幼兒不吃菜,為了使幼兒懂得不挑食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