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養筆記《要培養孩子各種蔬菜都要吃》,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吃中午飯了,李XX寶貝吃完了,還要,我一看,沒有了,就對他說:“寶貝,什么也沒有了,吃那么多差不多了,等晚上再吃好嗎?”“他瞪著小眼睛看著我,沒有表情的說:”不行!”
還不行啊?我當時沒有多想,就去旁邊的班級要了飯。
第二天,中午吃魚,吃了魚,昊陽還要魚,我說:“每個小朋友只有一塊魚,吃完了再吃別的菜。要什么菜都吃,才有營養啊!”
他又是面無表情,很嚴肅的說:“不行!“
我說:“這不是你說不行就不行的,每個人就是一塊啊。”
他還是堅持說不行,我告訴他,可以晚上讓媽媽做著吃。
他說:媽媽不做。我說:“我告訴媽媽,今晚一定做魚。”
他說:“不管用。”
我說:“管用,我一會跟媽媽說,一定做魚。”
“我們那邊超市沒有賣的。”
我說:“讓媽媽開車去買。”“媽媽不會開車”又出來理由了,
“那就讓爸爸去買。”“爸爸開車可快了,很嚇人的呀。”這回昊陽臉上出來表情了,他經常說話眉飛色舞的那種感覺,說起爸爸開車就來勁頭了。
吃了飯,我值班的時候,趕快在網上把這是跟媽媽說了,要媽媽晚上一定做魚。
反思:其實昊陽再要一塊魚,我或許去廚房還是可以要到的吧?但是我想,這樣對孩子養成一種什么習慣啊?大家都是一塊魚,也應該培養孩子和大家同等的待遇習慣。而且要培養孩子各種蔬菜都要吃。
教育筆記:教師培養幼兒交往能力時的行為誤區
——讀《幼兒教育》有感
整天和孩子接觸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發生一些錯誤,在糾正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這孩子的錯誤告訴各位小朋友并希望其他小朋友不要這樣去做,但是老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誤區,當我在幼兒教育中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等我看完整個內容,真的是讓我目瞪口呆。
在文中提到特別是對于我們小班的老師要慎重用當眾批評的這一教育手段。因為年齡越小的孩子在受批評的負面影響很大,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講一旦形成受拒絕的同伴地位,淪為受拒絕的對象,之后想改善就很難,在我的教學過程中也遇到過此類現象,因為孩子犯錯了,我覺得不對就應該要進行指導和教育,同時我也更想讓其他小朋友知道這么做不對,下次避免孩子再次發生此類錯誤,下次在這中問題上還是要妥善處理的啊。
在這本書中對于教師培養幼兒交往能力中的行為誤區一共指出了五個大點:1、多次當眾批評2、一味進行口頭指正3、重現不良行為4、注重短期效果5、急于求成。在這五大誤區中我覺得更深入了解的就是“一味進行口頭指正”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在孩子生活常規的培養中我也會發現孩子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就像是排隊的時候有小朋友在推前面那個幼兒了,或是一些區域角內容事物不允許幼兒去碰的物體,我們都會對孩子說:“不可以去推小朋友,不可以去碰那個玩具,不要亂扔垃圾,”等這樣的信息,而幼兒聽到的卻是“推”“碰”“扔”等這樣的信息,而且還會繼續做出這樣的動作,反而會更加的嚴重。像此類現象該如何解決呢?在書中給了我們很有效的答案,面對此類情形時,應該由教師指出個別表現好的幼兒,并讓其在集體中樹立榜樣,鼓勵幼兒向榜樣學習,以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與強化。
這本書很多的文章讓我都了解了一些有關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教育幼兒的一些信息,包括是這一個內容,它讓我懂得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時更要注重幼兒交往能力上的培養,且在培養的過程中所存在的誤區又該如何更好地去解決。
教育筆記: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表揚
今天,在上音樂課時,我發現xx小朋友在唱歌的同時還自己創編了動作,而且唱得也非常好。于是,我就對其他小朋友說:“你們看,xx小朋友自己創編了動作,邊唱邊跳,多好啊,你們也應該向xx小朋友學習才對啊。”這個時候,小朋友聽到了我對xx小朋友的夸獎,也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表現自己,而且出奇的比以往更加積極。xx小朋友因為我的一句不表揚,一整天下來表現都非常積極,好像總想讓我能再次表揚她一樣。我一看,原來我的一句不經意的表揚,就可以給孩子們這么大的鼓勵,不僅可以給其他小朋友樹立好榜樣,好可以增強上課時的效率。有時候,一句表揚勝過十句的批評,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不僅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
教育筆記:對待孩子要用心
剛帶托班的時候,因為她們都是些剛入園的孩子,所以有很多孩子早上來的時候都不讓你碰,見到老師就哇哇大哭,我班陽陽就是這樣
他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幼兒,每天早上來了之后抱著媽媽不放手,怎么哄也不下來,還好,他媽媽很配合老師的的工作,每次都是放下就走,走了之后,陽陽的情緒還是不能穩定,根本就不讓我們動,抱著他的小被子,還有我班的球就在那趴著….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星期,還不不讓我們碰,我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主動的找他談心,才開始她都不落落你,就這樣經過我2天的女里終于給我說了第一句話,雖然只是一個:“不”子,但聽了我心里很高興,閑雜我班陽陽能主動的找你聊天,我們作為老師需要的就是孩子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我認為只要我們用一顆愛心對待孩子,他們就會喜歡上你,隨時隨地都會給你需要的眼神和微笑…
環境暗示在培養幼兒一日生活環節中的價值體現
小班幼兒主要是直觀形象思維,充分利用環境與幼兒互動,將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使幼兒更直觀的了解每個環節的內容、要求、方法及各環節之間的銜接順序,我們結合幼兒的需要在活動室內創設了常規墻,內容圖文并茂,易于幼兒理解。
常規墻飾“寶寶開飯啦”,是要告訴幼兒進餐環節包括餐前洗手、進餐、餐后漱口、擦嘴四個步驟,每個步驟都采用形象的圖片告訴幼兒怎樣做,并配以有趣的兒歌進行輔助,教師為了鼓勵幼兒還將正確的做法用數碼相機拍下來貼到墻飾上,激勵幼兒積極效仿,幼兒經常的反應是:“老師我和照片上的小朋友做得一樣了。
為了促進幼兒飲水,我們開展了許多關于水的系列主題活動,如:《口渴了,怎么辦?》《白開水我愛喝》《多喝水身體棒》等等。幼兒從這些活動中懂得了白開水對人體的重要性,為了鞏固這一目標激發幼兒多和白開水,我們在盥洗室布置了“小草要喝水,小狗要喝水,小朋友也要喝水”。每次喝水時,幼兒都會指著念一念;我們還采取了“喝水掛牌”的方法,根據幼兒的人數,在低矮墻上掛上塑封好的小水杯圖片,引導幼兒喝一杯水,就在小水杯里插一個牌,幼兒對此很感興趣,真正起到了促進幼兒飲水的作用,此舉措同時受到了家長的認可,他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幼兒在園的飲水量,真是一舉兩得。在此基礎上,我們初步給幼兒講解了每天喝6杯水的重要性,我們還投其所好,對于每天喝6杯水的幼兒,離園時,教師會送一個幼兒喜歡的粘貼作為獎勵。起初只有一小部分幼兒可以得到獎勵,可是沒過多久,全班幼兒基本上都能得到了,可見此種方法是成功的。
教育筆記: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從事幼教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這期間有過歡笑,也有過淚水。許多事情像飛逝的流星一樣一晃而過有些事情卻像種子一樣深深的埋在了我的腦海里永遠難忘。
我們班是出了名的“野小子”班,班內一共有幼兒34名,其中男生25名而且個個像“水滸傳”里面的英雄好漢,天天給你制造麻煩。陸xx是我們班也是整個幼兒園都出了名的“野小子”。一天我剛走進教室,孩子們就接二連三地報告陸xx的種種不是。這個說陸xx帶頭攔住女孩子不讓進門,那個說陸xx拿了他的玩具車,再瞧瞧,陸xx正滿不在乎的沖著大伙嚷嚷。我讓大家安靜下來說:“老師和小朋友一樣討厭他身上的缺點,我想他已經知道自己錯了,大家能不能想想他有什么優點呢?”一陣沉寂過后,大家爭先恐后地說陸xx的優點,什么“他每天第一個來,而且每天早上班里的小椅子多是他翻下來的,”“他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最響亮。”“他腦子最聰明總是能回答出我們不知道的問題。”······總之,最小的細節多讓孩子們發現了。最后,我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對陸xx說:“老師很高心,我們都希望你能努力讓自己身上的優點越來越多,缺點越來越少。陸xx你說好嗎?”陸xx低著頭輕聲的說:“老師我知道錯了!我向大家道歉,對不起,以后我要讓自己的優點越來越多缺點越來越少。”“老師又發現了陸xx的一個優點就是知錯就改。”我補充道。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回蕩在教室里·······
其實老師和家長都應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面對“壞”孩子,更需要竭力去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都需要出自真心地去贊揚、鼓勵和引導。
教育筆記:要給孩子更多的愛
幼兒教師是人生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第一開智者,是教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
從事幼兒教育,要會用心與孩子們交流。既要耐心細致,又要靈活多樣。無論是在生活的照顧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對孩子的愛、理解、傾聽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對孩子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兒教師是通往孩子心靈的橋梁。教師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關注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下是我平時關注的一些案例。
【案例】
一次美術活動中,我示范講解后讓幼兒練習時,有幾個幼兒便接二連三說:“老師我不會畫”,很自然我便挨個去幫助這些幼兒。一節繪畫課結束了,孩子們認真地將自己的物品收拾整齊,“陳老師,桌子上不知誰畫上了一些畫!”瑤瑤跑過來告訴我。可不是,桌上被畫了一些小魚狀、水草狀的水彩筆圖案。孩子們都用眼睛盯著我,仿佛在等著我的批評。
我穩穩情緒,“是誰畫的呀?”那時薇薇小朋友不敢抬頭看我,我便笑著說“小朋友們,你們看這畫像什么?”“像小魚!”“像水草!”“像云彩!”這么好看的畫如果畫在紙上,那該多好呀!”聽我這么一說,薇薇小朋友不好意思了,趕緊找來抹布邊擦邊難為情地說:“老師,這畫是我畫的,我再也不往桌子上畫畫了。”我和孩子們都為她鼓掌。
【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反復思考,為什么有的孩子動手能力那么差?有些幼兒說:“不會?”幼兒說“我不會”時我應該怎么做?為什么有的孩子把水彩筆畫在桌上,甚至還把水彩筆畫在手上、臉上、嘴上,有時還手舞足蹈。是我的示范講解不夠清楚呢?還是幼兒不感興趣?等等,一連串的問題令我整夜輾轉反側:幼兒不會時敢對老師說,他們沒有錯,可是講解得那么清楚還是不會,是真不會還是假不會呢?其實幼兒對畫畫是感興趣的,于是我對這些叫“不會”的幼兒進行分析,這些幼兒中有:1、真的不會的。2、缺乏信心不敢動手的。3、有惰性的。要想改變這一現象,我改變了教學模式和指導方法,在語言上更多的用“誰來玩”、“誰想來試”、“誰來教大家”等商量激勵的語氣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從而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針對用水彩筆亂畫畫的現象,我也反復思考,孩子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想試試看,但是由于經驗不足,不善于調節自己的行為,于是出現亂涂亂畫現象。
【措施】
針對這些情況,老師訓訴、批評,都會影響孩子們的情緒,每次美術課總有幾個小朋友像小花貓一樣。因此,我在區角里設立了美術區,給孩子提供紙、彩筆、油畫棒,讓孩子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想畫什么就畫什么,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繪畫的能力。對孩子們的作品及時的鼓勵。一段時間后,我們的活動中叫“我不會”的聲音將逐漸被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氛圍所取代了。孩子們亂涂亂畫的現象明顯少了。知道了怎樣是講衛生的。
吃中午飯了,李XX寶貝吃完了,還要,我一看,沒有了,就對他說:“寶貝,什么也沒有了,吃那么多差不多了,等晚上再吃好嗎?”“他瞪著小眼睛看著我,沒有表情的說:”不行!”
還不行啊?我當時沒有多想,就去旁邊的班級要了飯。
第二天,中午吃魚,吃了魚,昊陽還要魚,我說:“每個小朋友只有一塊魚,吃完了再吃別的菜。要什么菜都吃,才有營養啊!”
他又是面無表情,很嚴肅的說:“不行!“
我說:“這不是你說不行就不行的,每個人就是一塊啊。”
他還是堅持說不行,我告訴他,可以晚上讓媽媽做著吃。
他說:媽媽不做。我說:“我告訴媽媽,今晚一定做魚。”
他說:“不管用。”
我說:“管用,我一會跟媽媽說,一定做魚。”
“我們那邊超市沒有賣的。”
我說:“讓媽媽開車去買。”“媽媽不會開車”又出來理由了,
“那就讓爸爸去買。”“爸爸開車可快了,很嚇人的呀。”這回昊陽臉上出來表情了,他經常說話眉飛色舞的那種感覺,說起爸爸開車就來勁頭了。
吃了飯,我值班的時候,趕快在網上把這是跟媽媽說了,要媽媽晚上一定做魚。
反思:其實昊陽再要一塊魚,我或許去廚房還是可以要到的吧?但是我想,這樣對孩子養成一種什么習慣啊?大家都是一塊魚,也應該培養孩子和大家同等的待遇習慣。而且要培養孩子各種蔬菜都要吃。
《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開學篇》: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開學篇第1篇 愛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這一點。我對孩子的愛,可以變成家長對我的信任,因為我和家長都把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來幼
《大班下學期教養筆記大全30篇》: 第1篇、大班社會活動快樂端午節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3、鼓
《幼兒園聽課筆記40篇大班》: 第1篇、小班數學星星找朋友教案反思聽課記錄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學游戲活動,并能遵守游戲規則。 2、在游戲中觀察,比較發現兩顆星星之間的相同之處,并樂意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