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養筆記《在實踐中成長鍛煉》,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中午吃飯時,小朋友都很安靜,忽然不知誰大聲喊道:“老師,心怡的湯翻掉啦!”一雙雙眼睛都看著我,好像在看我怎么“處理”這件事。心怡則用緊張的眼神看著我,任憑那湯水灑在身上,也沒起來。我怕燙著孩子,連忙說:“心怡,快站起來!”而她仍然沒反應,于是我趕緊將她拉起來離開座位。
這時我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孩子看著湯被打翻,連最起碼的自我保護都沒有。同樣的情況在家里肯定也會發生,只是這些都被父母“承包”了。
其實老師和家長都不能成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承包者”。要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不能事事都要靠家長或老師,沒有人能幫自己孩子一輩子。我們老師家長不能太嬌慣孩子,要多給孩子一些引導,多給他們一些實踐鍛煉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成長。
教育筆記:在告狀中穿插教育
到了大班,小朋友的告狀現象越來越多,為了讓幼兒學會自己化解矛盾、學會解決問題,老師的引導非常的重要。
一次, 小朋友們在盥洗室里洗手,準備吃加餐,冬冬跑過來說:“老師,他們都在里面玩水。”我聽到后,馬上到里面制止了他們,并給小朋友們上了一課,在課上我引導全體小朋友討論:他們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不對,他們這樣做結果會怎么樣,如果你看到他這樣做應該怎么辦?通過討論,小朋友都知道了應該怎么和別人溝通、解決問題。
那天早上出來站隊做操,這時,田田一臉委屈的跑過來說:“老師,韓龍旭踩我腳了,他還不說對不起。”這時我就組織孩子討論:這樣的狀,該不該告?小朋友站隊難免會碰著擠著,我們應該學會寬容別人,諒解別人;那犯了錯的小朋友應該馬上道歉,是不是?通過這樣的教育,小朋友都明白了應該如何跟別人相處。
幼兒園里,經常有這樣類似的事情發生,老師一定不能置之不理,要馬上進行解決,更重要就是要引導幼兒學會自己化解矛盾,學會解決問題。
教育筆記:在賞識教育中讓孩子長大
先接納后升華,接納的關鍵就是讓自己的新心靜下來,心不靜處理事情就會出現偏差,心靜下來才能生出智慧來,才能從接納的現狀升華,達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在一次快上課的時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做好了,只有澤澤一個人在墻角玩的不亦樂乎,我叫了他幾遍,他看看我又繼續玩,無名的火在我的心里一下沖了出來,就要快爆發的那一剎那,突然打住了,不行不能急。于是我換了一副笑臉,真誠的對他說:澤澤,玩好了嗎?沒玩好就在玩一會吧。這是他又看看我說:不玩了,該上課了。
老師不接納孩子身上的缺點,則必然會有意無意的盯著它,老師的眼光向陽光,照到哪里哪里旺,那缺點在陽光的滋潤下一路勁長。接納是老師自己的一個情緒調整的過程,將自己的情緒調離焦急、憤怒、絕望,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想到事情還可以挽回。讓孩子明白你的寬容大度,并讓我成為孩子的朋友。
教育筆記:成長需要適時地放手
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卻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是否如我們想象般的無助?
一天的午睡起床后,我在整理床鋪時發現班上一個寶貝居然在主動地幫忙整理自己的小被子。我問她:“馨馨,你在干嘛呀?”她回答我說:“我在疊自己的小被子。”我很奇怪,因為每天都是我幫寶貝們疊小被子的,于是我問:“每天都是老師在疊小被子,怎么今天會自己要疊小被子呢?”馨馨笑著對我說:“老師說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呀!”說完沖我做了個鬼臉就走開了。
我想,很多時候我們都有這樣又或那樣的擔憂。孩子太小,這件事情他不能做,那件事情他做不了,這個又太危險,那個又會累。其實我覺得,有時候我們過多的擔憂是會抑制孩子的成長的。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做”的過程,也是“經驗”的過程。即所謂“從做中學”和“一切學習都來自經驗”。放手讓幼兒去做,哪怕失敗了,也是一種經驗的累積,也許下一次就會成功。只看而得不到模仿的機會,是永遠學不會的。就正如雄鷹不放手,雛鷹永遠學不會飛翔一樣,孩子也一樣。得不到做的機會,沒有體驗過某件事,是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能不能做,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成長。真正的知識永遠不是書本是教來的,而是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的。其實也許在不經意間一次適時地放手后,你就能發現一些讓你意料之外的驚喜。
放開那一雙束縛了幼兒太多太多的雙手吧,幼兒的成長需要您適時地放手。
環境暗示在培養幼兒一日生活環節中的價值體現
小班幼兒主要是直觀形象思維,充分利用環境與幼兒互動,將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使幼兒更直觀的了解每個環節的內容、要求、方法及各環節之間的銜接順序,我們結合幼兒的需要在活動室內創設了常規墻,內容圖文并茂,易于幼兒理解。
常規墻飾“寶寶開飯啦”,是要告訴幼兒進餐環節包括餐前洗手、進餐、餐后漱口、擦嘴四個步驟,每個步驟都采用形象的圖片告訴幼兒怎樣做,并配以有趣的兒歌進行輔助,教師為了鼓勵幼兒還將正確的做法用數碼相機拍下來貼到墻飾上,激勵幼兒積極效仿,幼兒經常的反應是:“老師我和照片上的小朋友做得一樣了。
為了促進幼兒飲水,我們開展了許多關于水的系列主題活動,如:《口渴了,怎么辦?》《白開水我愛喝》《多喝水身體棒》等等。幼兒從這些活動中懂得了白開水對人體的重要性,為了鞏固這一目標激發幼兒多和白開水,我們在盥洗室布置了“小草要喝水,小狗要喝水,小朋友也要喝水”。每次喝水時,幼兒都會指著念一念;我們還采取了“喝水掛牌”的方法,根據幼兒的人數,在低矮墻上掛上塑封好的小水杯圖片,引導幼兒喝一杯水,就在小水杯里插一個牌,幼兒對此很感興趣,真正起到了促進幼兒飲水的作用,此舉措同時受到了家長的認可,他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幼兒在園的飲水量,真是一舉兩得。在此基礎上,我們初步給幼兒講解了每天喝6杯水的重要性,我們還投其所好,對于每天喝6杯水的幼兒,離園時,教師會送一個幼兒喜歡的粘貼作為獎勵。起初只有一小部分幼兒可以得到獎勵,可是沒過多久,全班幼兒基本上都能得到了,可見此種方法是成功的。
我與郡郡初相識是在家訪中,那天我與同伴老師冒著酷暑去郡郡家家訪,她的家境殷實,那天她就安靜地蜷縮在沙發里,傾聽著我們和她奶奶的談話。她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感覺是個乖巧、文靜的孩子,開學后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她居然成了開學后最讓老師頭疼的孩子。小班剛入園的孩子,由于不適應新的集體環境,哭鬧總是不可避免的,郡郡也一樣,她哭喊著要奶奶,任我們如何安慰都無濟于事。午睡更是困難,別的孩子連哄帶騙地還能睡到小床上,她可不吃我們這一套,就是喊著要奶奶,哭鬧不止。在安靜地午睡室里,她的哭喊聲“我要奶奶”,猶如緊箍咒,把我們每一個人念叨地心煩意亂,其他的孩子也不能入睡。我想對于這樣的孩子,我需要多一點的耐心,先和她成為朋友,讓她先熟悉老師,再慢慢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起初為了不影響別的孩子正常午睡,我會陪她在教室里玩一會,和她一起畫畫,談一些可以交流的話題,轉移她想念奶奶的注意力。效果還不錯,幾天后,她愿意睡到小床上了,但是要我在旁邊陪著她,我心里也是暗自高興,心想她是信任我了,有進步了。
某一天,看到郡郡來午睡室睡覺,便對她說:“郡郡,你可以睡覺了。”沒想到她用嬌滴滴的聲音馬上回應我:“老師,你和我一起睡。”哈哈,真是可愛的孩子,看來她已經對我有依賴了,心想也不錯,至少她愿意午睡了,不再哇哇大哭了,別的孩子也就不會受影響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郡郡也有了一點進步,哭鬧的次數比以前少多了,開始慢慢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她對小伙伴開始有攻擊性的行為,她會追著一個孩子,然后用力的捏那個孩子的臉。有幾個孩子不堪忍受她的連追帶捏,委屈地來向我告狀,我體諒她可能是因為心里有不滿的情緒,不想在幼兒園學習生活而做出的發泄行為,每次都是找她談話,用溫柔的語言教導她應該怎樣和小伙伴相處。
沒想到更嚴重的事情發生了,那天我看到郡郡在和小俞搶一個毛絨玩具,我馬上上前阻止,并問他們誰先拿到的,先拿到的人玩。小俞說是她先拿到的,我看郡郡沒有辯解,便把玩具給了小俞。沒想到在我轉身時,意外發生了,郡郡用小手抓了一把小俞的鼻子,把他鼻子上的皮抓破了。放學時,我把郡郡和小俞留了下來,想和他們的家長把這件事溝通下,該教育的教育。沒想到那天成了我工作以來最難堪的一天,小俞的爺爺板著臉,氣沖沖地對我說:“孩子受傷了,應該第一時間通知他們,小孩吵鬧是正常的,不怪那個孩子,但老師不能不及時通知,萬一孩子毀容了怎么辦?”我在一旁和小俞爺爺解釋著:“以我的工作經驗,孩子就是皮外傷,也帶她去校醫那看過了,不至于那么嚴重的。”但我的臉已經紅得不行了,真想找個地洞鉆進去。同班的老師也過來幫著解釋,那一天我在小俞爺爺的吹胡子瞪眼下,帶著落寞的心情回到了家。
因為郡郡,我第一次嘗到了被家長責難的味道,說實話那滋味真是不好受,第一次感受不被家長理解的痛苦。因為這個孩子,我丟掉了做老師的那點寶貴的尊嚴,但是我想我不能因為面子上的事,而對這個孩子有不同的對待,放棄對這個孩子的教育,畢竟她還是信任我的。
意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一書中,安利柯的老師給了孩子最深刻的愛,那就是:“只要學生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他絕不會責怪他們”。那天以后,我給了郡郡更多的關心,把她抓傷小伙伴的后果跟她娓娓道來。我表達了對她的體諒,在家里奶奶寵慣了,來幼兒園是會不適應的。但是不能用傷害小伙伴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因為受傷的孩子會很痛,她的家人會擔心,另一方面老師也很為難,被小俞的爺爺要兇的。她聽著我的訴說,似乎有點明白了。我還開玩笑地跟她說:“以后你不高興了,想抓人了,就抓老師吧,千萬別抓小朋友了。”她也樂了,我想那一次我推心置腹的和她交談,她是記在心里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郡郡打人的事情沒再發生過了,她也和小俞成為了朋友,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毛絨玩具。
再后來,我出去培訓一周,聽丁老師和阿姨對我說,郡郡一直在問:“張老師呢?去哪里了?什么時候回來。”再后來,她唯一一次感冒請假一周,期間她讓媽媽給我打電話,說要和我請假。聽著她電話那頭嬌滴滴的聲音,我知道我們已經成了互相想念的朋友。
中午吃飯時,小朋友都很安靜,忽然不知誰大聲喊道:“老師,心怡的湯翻掉啦!”一雙雙眼睛都看著我,好像在看我怎么“處理”這件事。心怡則用緊張的眼神看著我,任憑那湯水灑在身上,也沒起來。我怕燙著孩子,連忙說:“心怡,快站起來!”而她仍然沒反應,于是我趕緊將她拉起來離開座位。
這時我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孩子看著湯被打翻,連最起碼的自我保護都沒有。同樣的情況在家里肯定也會發生,只是這些都被父母“承包”了。
其實老師和家長都不能成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承包者”。要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不能事事都要靠家長或老師,沒有人能幫自己孩子一輩子。我們老師家長不能太嬌慣孩子,要多給孩子一些引導,多給他們一些實踐鍛煉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成長。
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將班里的孩子分為六組。每個組都由幼兒自己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并由他們推選出可信賴的人當小組長。每兩周我們就要進行“優秀隊”的的評選看看哪個隊的得分高或小紅花多,哪個隊就是優勝隊。優秀隊不僅會發獎狀鼓勵而且每位幼兒還會得到物質獎勵,因此幼兒的興致極高。
經過一階段時間的評選,我發現每位孩子都表現的很極主動。而且他們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正體驗了新綱要中“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新理念。自從展開評選活動以來,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習積極性也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而且有了質的突破。
美國著名的巴爾博士曾經說過:“給他人一個機會,他將會創造一個奇跡。”相信我們大一班的每一位幼兒都能創造一個奇跡。
《幼兒教育讀書筆記3篇》:幼兒教育讀書筆記第1篇 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 對孩子們沒有
《中班教育筆記大全3篇》:中班教育筆記大全第1篇 “玩”出來的智慧 一天早上辰辰天真的問我:“老師,昨天晚上我折了很多的小紙船,有的浮起來,有的全濕了沉到水底”?仔細一問,原
《幼兒園讀書筆記200篇》:幼兒園讀書筆記第1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1 最近讀了《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一書,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細節描述將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容易產生的一些教育現象記錄下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