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教育筆記案例《面對挑食偏食,是堅持還是妥協?》,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面對挑食偏食,是堅持還是妥協?
面對幼兒的挑食偏食,一直是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常常為了幼兒能吃下不愿吃的食物,我們總會積極地開動腦筋,家園配合,了解幼兒挑食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其一點點改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在面對孩子挑食偏食的這個問題時,我認為既要堅持也要妥協,這點常常是很難把握的,就要看老師怎么來處理這件事,我這里所說的妥協,并不是一味的讓步、遷就幼兒,當然堅持也不是一味的按成人的觀點,來幫助幼兒改掉挑食的壞習慣,而不考慮到幼兒本身是否能夠接受。下面談談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是如何處理的。
關于挑食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們小四班的美女小冉,有一次在吃午飯時,已經開飯15分鐘了,小冉一口未動地坐在桌子前,一臉痛苦地表情,我走到她面前拿起勺子,準備喂她,她哭著說“有肥肉……”,怎么也不愿張口吃飯,哭得好傷心,還吐了出來,為了暫時的安撫她的情緒,我允許了她不吃肥肉,她才安靜下來。晚上放學時,我及時地同媽媽進行了溝通,了解到小丫頭不愿吃肥肉,原來是怕長胖、不漂亮了。第二天早晨入園時,我找時間同她對昨天不吃肥肉的挑食情況,進行了談心。告訴她小肥肉昨天聽了小冉不喜歡它的話,回家后可傷心了,特地讓周老師來同小冉談談,讓我問問你,為什么不喜歡它,不愿和它做朋友呢?見我這么說,小丫頭說出了怕變胖的想法,我接著她的話往下說,“誰說吃肥肉會長胖的?你看看,周老師胖不胖?”她搖搖頭,“周老師這么瘦,就是因為我喜歡吃肥肉,悄悄告訴你,不吃肥肉的人,才會變胖。你看看,從昨天到現在,你的小臉上長了一圈肉,就是因為沒有吃肥肉。”我又問道:“周老師是不是很苗條?”她點點頭。“那你想不想像我一樣?”她又點點頭。“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吃肥肉會變漂亮的,你想不想比萱萱(我們班公認的小美女)還漂亮?”這次她終于開口說道:“想。”“那你下一次一定要吃肥肉哦,這樣你就會越來越漂亮,到時我就叫你‘小美女’好不好?”她點點頭,開心的上位玩玩具去了。到了下一次吃蘿卜燒肉時,當我走到她身邊,她笑著對我說,“老師,我把小肥肉吃下去了。”聽了她的話,我立即在全班面前說道:“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小冉現在越來越漂亮了?還成為了小四班的‘小美女’,你們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那是因為她吃飯從來不挑食,特別喜歡吃肥肉。”小丫頭越聽越開心,一勺一勺的把肥肉和米飯直往嘴巴里送,臉上全是得意的笑容。從此以后,小丫頭不再拋棄小肥肉,也開始慢慢接受它了。
通過小冉挑食事件的處理,我想說的是,在出現任何問題時,我們老師要善于引導幼兒,即使有時說了“善意的謊言”,也是可以原諒的。在處理幼兒挑食偏食問題時,一定要善于同家長、小朋友兩方面做好溝通,用童趣化的語言,去同幼兒交流,對于他做出的點滴進步,我們都要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表揚。有時候妥協,并不是意味著讓步,而是給我們下一次接觸幼兒時的聊天和勸說,打開了方便之門,不是嗎?讓孩子更加愿意親近老師,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便于我們進一步的對癥下藥。而這里所說的堅持,我認為應該是在幫助幼兒改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的這條漫長的道路上,我們老師會面對一次次的失敗,肯定會有想放棄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決心,堅持、堅持、再堅持了,不是嗎?
教育筆記:老師,請幫幫我
新學期開學了,由于我們班是新進的小班,因此在開學幾天內一直哭鬧不休,以楊毅,家樂,婷婷哭鬧最厲害,而且他們什么都不去弄,婷婷甚至老是小便解身上。看著他們傷心的樣子,我有點無奈。為什么他們會一直這樣的呢?學校有那么多的小朋友,那么多的玩具,可以做好玩的游戲,很多小朋友都已經停止哭鬧,開始尋找自己的好伙伴,他們怎么還這樣呢?后來詢問了下他們的家長才知道平時都是太粘爸爸媽媽的,對他們依賴強了,所以才這樣。
對于這種情況我想了很多好辦法,一開始效果不大,還是出現吵鬧的樣子。后來我讓家長在家也幫我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隨著上學日子的延長,他們慢慢的好起來了。會和小朋友開心的玩耍,會坐著認真聽課,家樂還會幫老師做事情,他們學乖了。我由衷得開心。
只是在他們好轉的同時,我又遇到了問題。我們班還有個別幼兒不會脫褲子,解小便老是憋的很急,而且他們又不告訴老師,為此我很苦惱。
正巧在《哭哭笑笑》主題中,有個活動《有話就請說出來》,活動中,孩子們知道有話不應該自己藏著,而應該大聲說出來,這樣人家才會知道你的想法。并且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要有禮貌,會說:“請幫幫我。”上完這個活動后,我們便去解小便喝牛奶。浩軒紅著臉過來,悄悄地對我說:“老師,請幫幫我。”我詢問后知道他要解小便不會脫褲子。我表揚了他,并且大聲地告訴小朋友,他的行為很好,他遇到困難會主動尋求幫助,老師表揚他,而且他會大聲說:“老師,請幫幫我。”真棒,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于是,在今后面的一段時間里,我總能聽到他們尋求幫助時說的一句話“請幫幫我“。真不錯。我為我們的孩子良好的轉變感到開心。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使自己更能干。
教育筆記:老師,什么是很美啊?
在散文詩《秋天的顏色》教學活動中,我根據原定的計劃步驟一步一步實施下來,感覺還是比較順利的,孩子們在了解詩歌格式的基礎上,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編詩歌。
對于“秋天”這個主題,孩子從小班到中班到現在大班都在認識,而這首散文詩通過“顏色”這一特點來講述秋天的故事,孩子積累的經驗比較多,仿編詩歌也比較輕松。因此,我認為許多題材的選擇還是要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的,這樣幼兒才“有話可說”,才不會只做“傾聽者”的份。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讓我印象最深、最值得我反思的是一個孩子的發問——老師什么是很美的聲音啊?這個發問來自我讓孩子完整欣賞散文詩的時候,我建議孩子們跟著音樂,用美美的聲音來念這首詩歌,孩子念了,念的聲音很大,我感覺孩子在吵架,于是我說“用美美的聲音念”。是啊,什么樣的聲音是美美的?我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只是給了一個很抽象的指令,怪不得孩子們不能理解。為什么要美美的聲音?孩子們不理解不明白,我想這可能是孩子還是停留在單純的學習詩歌上,對于詩歌的理解和體會不是很深刻,沒有感觸,沒有共鳴,哪里來的感情?由此可見,散文欣賞之類的教學活動,我們老師應該更注重情感的交流,而不是單純地了解孩子學會詩歌了沒有!
教育筆記:面對挑食偏食,是堅持還是妥協?
面對幼兒的挑食偏食,一直是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常常為了幼兒能吃下不愿吃的食物,我們總會積極地開動腦筋,家園配合,了解幼兒挑食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其一點點改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在面對孩子挑食偏食的這個問題時,我認為既要堅持也要妥協,這點常常是很難把握的,就要看老師怎么來處理這件事,我這里所說的妥協,并不是一味的讓步、遷就幼兒,當然堅持也不是一味的按成人的觀點,來幫助幼兒改掉挑食的壞習慣,而不考慮到幼兒本身是否能夠接受。下面談談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是如何處理的。
關于挑食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們小四班的美女小冉,有一次在吃午飯時,已經開飯15分鐘了,小冉一口未動地坐在桌子前,一臉痛苦地表情,我走到她面前拿起勺子,準備喂她,她哭著說“有肥肉……”,怎么也不愿張口吃飯,哭得好傷心,還吐了出來,為了暫時的安撫她的情緒,我允許了她不吃肥肉,她才安靜下來。晚上放學時,我及時地同媽媽進行了溝通,了解到小丫頭不愿吃肥肉,原來是怕長胖、不漂亮了。第二天早晨入園時,我找時間同她對昨天不吃肥肉的挑食情況,進行了談心。告訴她小肥肉昨天聽了小冉不喜歡它的話,回家后可傷心了,特地讓周老師來同小冉談談,讓我問問你,為什么不喜歡它,不愿和它做朋友呢?見我這么說,小丫頭說出了怕變胖的想法,我接著她的話往下說,“誰說吃肥肉會長胖的?你看看,周老師胖不胖?”她搖搖頭,“周老師這么瘦,就是因為我喜歡吃肥肉,悄悄告訴你,不吃肥肉的人,才會變胖。你看看,從昨天到現在,你的小臉上長了一圈肉,就是因為沒有吃肥肉。”我又問道:“周老師是不是很苗條?”她點點頭。“那你想不想像我一樣?”她又點點頭。“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吃肥肉會變漂亮的,你想不想比萱萱(我們班公認的小美女)還漂亮?”這次她終于開口說道:“想。”“那你下一次一定要吃肥肉哦,這樣你就會越來越漂亮,到時我就叫你‘小美女’好不好?”她點點頭,開心的上位玩玩具去了。到了下一次吃蘿卜燒肉時,當我走到她身邊,她笑著對我說,“老師,我把小肥肉吃下去了。”聽了她的話,我立即在全班面前說道:“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小冉現在越來越漂亮了?還成為了小四班的‘小美女’,你們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那是因為她吃飯從來不挑食,特別喜歡吃肥肉。”小丫頭越聽越開心,一勺一勺的把肥肉和米飯直往嘴巴里送,臉上全是得意的笑容。從此以后,小丫頭不再拋棄小肥肉,也開始慢慢接受它了。
通過小冉挑食事件的處理,我想說的是,在出現任何問題時,我們老師要善于引導幼兒,即使有時說了“善意的謊言”,也是可以原諒的。在處理幼兒挑食偏食問題時,一定要善于同家長、小朋友兩方面做好溝通,用童趣化的語言,去同幼兒交流,對于他做出的點滴進步,我們都要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表揚。有時候妥協,并不是意味著讓步,而是給我們下一次接觸幼兒時的聊天和勸說,打開了方便之門,不是嗎?讓孩子更加愿意親近老師,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便于我們進一步的對癥下藥。而這里所說的堅持,我認為應該是在幫助幼兒改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的這條漫長的道路上,我們老師會面對一次次的失敗,肯定會有想放棄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決心,堅持、堅持、再堅持了,不是嗎?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要了
轉眼進入小班生活已經快兩個月了,回憶起我們班的孩子,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進步。他們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用老師多加費心了。比如說:他們去解小便時會自己穿脫褲子了,他們會自己穿鞋子了,會自己吃飯,基本上沒有需要喂的小朋友了。這些都是值得老師去表揚他們的地方。不過在進步之余,我也發現了一種現象,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有小朋友大喊:“老師,我胃口很好的,我要吃多一點。”緊接著好多小朋友也跟著說:“老師,我也是。我也要多一點。”在聽到小朋友的呼聲后,我想到好幾個小朋友是要來加第二次飯的,于是便同意給他們多加一點。第一天全都吃完。不過不好的現象出現了。第二天有幾個胃口差的小朋友實在吃不下,就提出來:“老師,我吃不下了。”由于了解他們的食量,我同意他們倒掉。然后出去玩玩具。不多久跟風現象來了,好幾個明明吃的下的小朋友也說:“老師,我不要了。”接連幾天都有這樣的現象出現。我想難道是他們早飯吃得多了嗎?后來才發現不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因是他們看別人在玩了,自己也想去玩。還有加上老師同意他們倒掉,以致于他們玩心太重,不高興吃飯。知道這個原因后,一次飯前,我給他們念了首詩《鋤禾》,給他們解釋里面的意思,并告訴他們糧食來的不容易。不能浪費糧食,要珍惜每一粒米飯哦。他們紛紛點頭答應。后來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分別督促他們,一定要吃完,而且對吃的快且干凈的小朋友提出表揚,并對那些慢的小朋友提出鼓勵。因此雖然最近吃飯時間較往常長,但已經很少有“老師,我不要了。”的聲音。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基本上孩子都會把他們的飯菜吃完。我想這已經是一大進步了。我為我們班的進步而高興。
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爭取在各方面都有所進步吧。
教育筆記:老師,該怎么辦呢?
前段時間6歲男童被殘忍挖去雙眼事件讓我們對兇手的惡劣行徑表示憤慨,他的這種令人發指的行為也在社會上引起了重大的影響。這不,早上入園的佳昊前腳剛踏入教室就迫不及待的把這個重大的新聞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佳昊把從電視中獲得的信息繪聲繪色地講解給我們,最后還煞有其事的說:“真是太恐怖了!”佳昊的一番演講在班級中的影響很大,孩子們就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君君說:“這個小朋友多可憐啊,他的眼睛都看不到了,他以后該怎么呢?”婉瑩說:“到底是誰這么壞,太殘忍了!”晴晴說:“他為什么會跟那個人走呢?”就晴晴這個問題,我臨時把今天的安全教育活動定為“不跟陌生人走”。我就我所了解的事情大致給小朋友們講解了一下:斌斌在鄰居家玩耍之后離開,碰到一個“說外地話”的阿姨叫他,說斌斌你上來,斌斌便跟了過去,之后就將他騙至荒地殘忍地用樹枝將雙眼挖去。孩子們聽完后第一個反應就是:“他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走呢?”我立即作出回應:“我們班的小朋友這種安全意識很棒,這就是我們強調的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可以要,陌生人跟我們講話不要回應……”“可是老師如果有人問路或者有困難需要幫助怎么辦呢?”我一時無語了,我們一直在強調要做人要有禮貌,助人為樂,互相幫助,可是今天的事情讓我有點難以應對,我只能對孩子們說:“這就要求咱們的小朋友要把安全牢記在心中,遇到陌生人幫忙的時候及時告知家長,不能擅自跟陌生人離開。”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我們教師的每一點付出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孩子的言行,在當今社會,我們教師的教育不僅要局限于書本的知識,要根據社會的發展隨機應對,對于孩子的要求也要多元化,目的讓孩子在成長中有自主的想法,有處理事情的應對方法,從而健康快樂的生活。
教育隨筆:怎么做,才公平?
情景重現:
隨著戶外器械的日益完善,我們還新增了用于運貨的拉筐、小自行車來幫助運送木塊,這樣一來不僅輕松快捷,還能減輕孩子們搬拿重物的辛苦。
但是,隨之而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第一,拉筐和自行車比較少,不能均勻地讓每個孩子都試一試,就會出現爭搶的現象;第二,有了拉筐和自行車,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一運貨方面,反而不去建構作品,注意力和重心的轉移導致了場面的混亂。
再來一點比較嚴重的問題,就屬活動最后結束時收拾材料這一環節了。經過這一周的戶外活動,我發現在活動最后主動搬木板、木塊就往往就只有幾個小朋友,大部分的人要么旁邊站著看,要么就是跑來跑追逐打鬧,而老師和阿姨往往需要指導幼兒歸類擺放,所以在活動最后環節的常規需要好好進行改善改善。
策略調整:
新式的器械總是最容易吸引每一個孩子,大家都想去試一試、玩一玩,但是由于人多東西少,所以我覺得可以為孩子采取輪流游戲的方法開展,避免出現不夠公平而爭搶的情況。例如可以按照學號進行分配,每次4個人,每天更換,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輪到自己去游戲,當孩子了解了活動規則,感受到了活動的公平時,他們是非常樂意接受并遵守規則的。
另外,針對活動最后材料的整理取放,我覺得可以采取“人人參與,人人有獎”的形式,既然玩了木板的建構游戲,每個人就都有義務進行收拾和整理,其次教師多以鼓勵、表揚的方式嘉獎和肯定幼兒的表現,增強他們的參與整理活動的積極性,相信這樣一來,大家都會非常愿意投入到整理材料的隊伍中去的。
《中班教育筆記3篇》:中班教育筆記第1篇 眼睛,心靈的窗戶 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種子,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
《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第一實驗幼兒園聽課評課教研小節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
《大班下學期教養筆記大全30篇》: 第1篇、大班社會活動快樂端午節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3、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