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敘事筆記《拼圖》,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敘事:“拼圖”
觀察對象:趙**(3歲半)
觀察時間:**年**月**日
觀察地點:幼兒活動室
觀察教師:丁**
觀察:
今天在進行區域活動的時候,一些孩子選擇了益智區的拼圖,孩子們對拼圖很有興趣也很有耐心。一開始,孩子們都在安靜地拼插著自己手中的拼板,默默認真端詳示意圖,終于在他一次次的嘗試中,拼出了大樹。而旁邊的皮皮卻總是拼不好那個捕捉蜻蜓的女孩,她一會看著旁邊的默默,一會嘟著小嘴,從她的表情中不難看出,她似乎已經不太樂意繼續下去了。過了一會兒,皮皮開始煩躁起來,她面對自己手里較為復雜的拼版有些失去了信心。這時皮皮撒嬌的“哼!哼!”聲引起了默默的注意,他開始拿過皮皮的面前的拼圖,幫她拼了起來。
識別:
皮皮,你是一個性格內向,做事情缺乏信心的小姑娘,遇到困難時會覺得自己難以完成,所以在你能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都會耐心指導給予你積極鼓勵,堅持讓你自己完成,體驗成功的喜悅。
回應:
在一日生活的細小瑣事中,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給孩子創造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多鼓勵孩子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漸漸的樹立“我能行!”的信念。
教育隨筆:幼兒園孩子也厭學,家庭教育還得注意方法
孩提時代健康的心理對人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但記者從市廣濟醫院心身科了解到,我市出現心理問題的低齡兒童逐漸增多,究其原因在于家長不恰當的教育心態。
據了解,前來尋求心理治療的孩子大多集中在6-10歲之間,小的還在幼兒園,大的不過三四年級。這些孩子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厭學、不合群。林林(化名)今年6歲,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每到周一她就會出現各種“狀況”,不是肚子痛就是頭疼,有時還會出現劇烈的嘔吐,家長帶著林林四處就醫但收效甚微,隨后到心理醫生處就診,心理醫生經過咨詢發現,林林患的是“心病”,這些癥狀都是為了逃避上幼兒園而產生的。而才10歲的舒舒(化名)癥狀更為嚴重,才二年級的小男孩卻有著非常強的統治欲望,自我評價很高,最崇拜的是希特勒,但因為行為乖僻,同學們都不喜歡和他交往,舒舒為此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據中國心理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市廣濟醫院主任醫師梅其一介紹,和以往相比,類似林林、舒舒的病例近年來有明顯增多趨勢,今年已經有近200個孩子在該院接受了心理咨詢等治療。
梅其一介紹說,家長缺乏良好的心態是形成孩子心理問題最根本的原因。來就診的孩子家長普遍存在兩大問題,首先是過度教育,即所謂“孩子動一動,家長跳一跳”,家長高度介入孩子的生活學習,使孩子失去自我嘗試、自我判斷的機會,適應環境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其次是家長過度追求完美,“必須”、“應該”這樣那樣做,但社會現實本身并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孩子常常在現實生活中碰壁、飽嘗挫敗感,不合群、厭學等心理問題就會產生。
心理專家對此也給出了“藥方”: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平和的心態很重要,首先應當教會孩子“從眾”,即在不壓抑孩子個性的前提下,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行為規范,適應社會現實;其次要做到適當放手,這樣教育孩子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現實環境,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教育敘事:找不同
今天的益智區很熱鬧,你和蘇**都來到了益智區,益智區有很多玩具,你和蘇**圍著柜子看了好久,左看看右看看終于決定了要玩什么材料。你一開始選擇了套環,可是玩了一會你想換換別的玩具,你有拿來了找不同的卡片。雖然一張桌子只坐了你們兩個人,但是桌子上卻擺滿了東西。我問你:“這個套環是誰玩的呀?”你對我說:“老師,是我剛剛玩的。”我接著說:“哎?我記著原來我們說過玩過的材料應該放到哪里?”“應該放回去。”我對你指指擺在桌子上的套環,你看看套環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馬上把套環放了回去。接著你開始認真的找不同,一邊看一邊用手指著,生怕自己剛找到的不一樣的地方不見了,每找到一個地方你都會告訴我“老師,你看我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地方……”
蘇**和你是好朋友,你倆經過商量決定去益智區玩,我一下子覺得你長大了,能和小朋友商量著做決定了。但是在玩玩具的時候你卻忘了要把玩去放回原位這件事情,不過當在我的提醒出這個小問題的時候,你能很快的更正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希望你繼續保持,相信你會變得越來越優秀。在找不同的時候想到用手指作為輔助工具,實在是個不錯的方法,因此你也找到了很多不同之處。
在活動的時候你總是積極不怯場,能與小朋友做到通過交談討論來共同做決定。當出現問題時我沒有直接告訴你,而是選擇用語言提醒你,你馬上就知道了哪里出現了問題。下次再進行找不同時候我覺得可以提供一些紙和筆,讓你嘗試把找到的不同之處用符號記錄下來并寫寫簡單的數。
教育敘事:漂亮的項鏈
董**在益智區選擇了串珠子的玩具,一小筐是珠子、一小筐的繩子。她一直在穿綠色的珠子,并沒有串其他顏色的珠子。我說:“咦?有那么多顏色的珠子,為什么你只用綠色的珠子來串呢?”董**說:“我要把所有的綠色全部串完了然后再串黃顏色。”不一會她就串好了。我說: “這串珠子真漂亮,像一串項鏈一樣。”董**說“對,它就是我做的項鏈。”
我對她說“你帶上這串項鏈試試,我幫你照張相吧。”她高興的說:“好”!我說“你看,筐子里還有這么多漂亮的彩色的珠子,可以再串一串不一樣的珠子好么?”董**說“那這次串什么樣子的項鏈好呢?” 我拿來了一張有規律的顏色卡指著對她說:“這個卡片上是一個紅色一個藍色一個紅色一個藍色,我們照著這個規律串項鏈吧。”說完董**開始認真的照著顏色卡開始串珠子。
教育敘事:“拼圖”
觀察對象:趙**(3歲半)
觀察時間:**年**月**日
觀察地點:幼兒活動室
觀察教師:丁**
觀察:
今天在進行區域活動的時候,一些孩子選擇了益智區的拼圖,孩子們對拼圖很有興趣也很有耐心。一開始,孩子們都在安靜地拼插著自己手中的拼板,默默認真端詳示意圖,終于在他一次次的嘗試中,拼出了大樹。而旁邊的皮皮卻總是拼不好那個捕捉蜻蜓的女孩,她一會看著旁邊的默默,一會嘟著小嘴,從她的表情中不難看出,她似乎已經不太樂意繼續下去了。過了一會兒,皮皮開始煩躁起來,她面對自己手里較為復雜的拼版有些失去了信心。這時皮皮撒嬌的“哼!哼!”聲引起了默默的注意,他開始拿過皮皮的面前的拼圖,幫她拼了起來。
識別:
皮皮,你是一個性格內向,做事情缺乏信心的小姑娘,遇到困難時會覺得自己難以完成,所以在你能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都會耐心指導給予你積極鼓勵,堅持讓你自己完成,體驗成功的喜悅。
回應:
在一日生活的細小瑣事中,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給孩子創造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多鼓勵孩子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漸漸的樹立“我能行!”的信念。
教育敘事:壘高樓
觀察對象:王**(6歲)
觀察時間:**年**月**日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教師:王**
活動描述:
今天早晨的晨間晨間區域時間你來到了益智區,幾何積木玩具吸引了你,于是你拿起它回到座位上準備開始活動。(幾何積木中包含了三組不同形狀的積木有長方體、三角體和圓柱體每種各3個,大小高低都一模一樣)。你拿到操作玩具后按照形狀分類了一下覺得沒有意思,于是決定開始壘高樓了。
你先很隨意的拿一個往上壘一個,但是當壘的稍微高了一點的時候卻塌了,試了兩次都沒有搭到最高就倒了,你觀察了一下手中的幾何積木好像在改變搭建的策略,你先將3個長方體一個一個往上擺。接著又隨意的擺圓柱體或者三角體,結果快擺到第8個的時候又一次倒了,你連續這樣試了5次都沒有成功,這已經是第7次失敗了。我在旁邊看到后,問你:“為什么把長方體擺在最下面呢?”你說:“這樣底下比較穩固。”說完你又開始接著繼續壘高樓,我觀察到你在壘到最高處的時候用的是三角體,你很細心的把每一個都對齊,但是仍然倒塌了,我告訴你三角體有些不穩當。
你繼續進行第10次的嘗試,你不怕失敗的精神震撼到了老師,我為你感到驕傲。你仍然在努力著想成功,一邊嘗試一邊改變壘的方法,說到:“這次一定要搭好”。我提醒你可以換換方法,于是你又將按照1個三角體→1個長方體→1個圓柱體這樣壘,但是仍然失敗,你不停的變換擺的方法。在第16次嘗試的時候,你是這樣壘的:3個長方體→3個三角體→3個圓柱體,終于成功了,你激動的說道:“老師,快看,這次成功了!”我也開心的說:“真棒啊,你可真厲害。”你的成功與你的努力和細心十分不開的,不怕失敗的精神值得小朋友學習更值得老師學習。
觀察識別:
結合《指南》你在本次活動中達到了數學的學習目標,能感知形狀與空間的關系,并且能用常見的幾何形體有創意地拼搭造型。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玩的過程中通過邊玩邊觀察,比較與分析物體的變化。
觀察回應:
你在嘗試中失敗了很多次,但是仍然沒有放棄,這體現了你自信的一面。老師在一旁鼓勵你,你從活動中感受經過努力獲得的成就感使你更加自信。
幼兒園繪本教學觀摩教研筆記
伴隨著威海入冬的第一場初雪,我們繪本教學觀摩教研也在四樓多媒體教室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盡管窗外凜冽的寒風肆虐、紛飛的雪花起舞,但絲毫不影響大家專注教學觀摩的情緒。此時二輕園教師與第二學區的拉手園的老師們,以飽滿的熱情共同學習了繪本教學的新方法。
首先為大家呈現的是叢麗靜老師的《屋檐下的臘八粥》,此情此景與現在的天氣境況不謀而合,不僅僅為孩子也為老師生動的講解了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迎梅老師的《拉不開的門》故事在層層遞進中得到升華,充分調動了大家探索的欲望以及怎樣打開大門的積極性,在觀察中學會思索,原來事物還有另外一面。張琳老師的《沖鋒槍》緊緊抓住了中班幼兒的年齡段特點,在快樂教學中讓孩子體會到與人分享的快樂。張譯方老師的《青蛙鼓》結合了小班幼兒的特點,游戲與教學相結合,讓孩子們懂得在適當的場合應該用恰當的方式與人溝通交往。
付瑜老師的《小貝挖寶》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不僅僅是孩子,老師也被小貝執著的精神所吸引所感動,教師幽默詼諧的言談,孩子們積極踴躍的發言著實讓人為之感動。梁敏老師的《雞在晚上看不見》讓孩子們在觀察中體會到一些簡單的生活常識以及要改掉挑食的習慣。王雯老師的《我先,我先》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孩子感知一些行為習慣對他人的影響。整個活動孩子們伴隨著輕松歡快的音樂走場入場,在舒暢的音樂聲中翻閱書籍,這畫面,如癡如醉。
課程結束后,大家暢所欲言,第二學區的教師也為大家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由衷的感受到此次繪本觀摩教研如春風復蘇了大地,陽光消融了冰雪。我們堅信只要大家對繪本熱情持續下去,就會迎來二輕園繪本教育教學燦爛的明天。
《大班教育筆記200篇3篇》:大班教育筆記200篇第1篇 雖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們的語言表達潛力很差。所以我會經常和他們聊天,在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了孩子們不少的興趣及他們心里的想法。原本以為他們是快
《幼兒園教育筆記10篇》:幼兒園教育筆記第1篇1 “小淘氣”的轉變欣欣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淘氣”活動課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動作,還總是去打擾別的小朋友,孩子們常告他的狀,我多次對
《幼兒園聽課筆記40篇去年的樹》:幼兒園聽課筆記40篇去年的樹第1部分活動目標1、理解兒童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對科學、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2、能夠積極參與想象性談話,學習詞語:“隱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