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老師,我吃不下了》,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吃不下了
馨馨吃完了飯,慢吞吞的吃菜,吃口皺著眉頭看了老師一下:“我有點吃不下了。”我問:“真的吃不下了,就別吃了。”趙老師說:“她是不喜歡吃青菜,所以我要她養成吃青菜的習慣。”
那么,為什么她一到吃飯就會很痛苦呢?我覺得主要是她的胃口不太好,胃容量不大,吃到一定限度就是吃不下了。如果老師要是一味的對孩子說:“不行,一定都要吃完。”對于孩子來說無疑就是一種壓力,如果吃飯帶著一種壓力,那么本身很愉快的事情就變的痛苦。
孩子也有自己的選擇權利。第二天,我在盛飯的時候,根據孩子的食量多少每個都放了不等量的飯,如馨馨就是吃的不多的,我就比其他的孩子盛飯的時候就會少點,吃的多和吃的少就一碗,再來一碗她就不干了,那么這種孩子,我們就一次性給她們多點飯,讓她一次吃個夠。有時在吃飯之前,我給孩子介紹飯菜的時候還用了聞,猜,聽的方法增加孩子對食物的喜愛程度。請孩子們聞一聞,我們今天要吃的什么菜;猜,猜一猜今天吃什么,然后請個別孩子現來嘗嘗,引起其他孩子的食欲。聽,聽聽這些菜是有什么營養的,有什么作用的。 吃飯中間,我還督促吃的慢的馨馨小朋友可以吃的快點,要求她們不能湯泡飯,然后飯容易變涼,對胃液也不好,而且感覺會怎么也吃不完。
等一些孩子飯吃完了,允許孩子不用把菜吃完,但是每種菜都要吃到,保持營養的均衡。而且有時候湯喝太多又容易午睡尿床。
教育隨筆: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教學活動在教師與幼兒的積極互動中完美的結束了,活動效果很好,觀摩的老師也表示很不錯,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當我正在整理觀摩本次活動的記錄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人我的耳朵:“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我循聲望去,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正怯怯地望著我,等著我的回答。我微笑著說:“孩子,你怎么了?”“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他再一次問我。看著小男孩如此認真又略帶緊張的樣子,我有點莫名其妙,突然,我想到了原因,小男孩會這樣緊張的原因是每次上公開課之前教師與孩子們的”約定“,我不禁有點難過,沒想到教師上公開課的壓力,在無形中也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為了盡快消除小男孩內心的擔憂,我耐心地向他解釋:“孩子,園長老師記下小朋友的名字,并不說明這個小朋友就是表現不好。有時候,園長老師也會把表現的特別好的寶寶的名字記下來,你說說你剛才的表現好嗎?”聽了我的話,小男孩的表情放松了,他不停地撓著頭,想了好一會才說道:“老師,我剛才舉手了,亮亮拉我的手拉我,但是我沒有理他,而且我也沒有大聲講話,一直坐的很神氣。”小男孩說這些的時候聲音慢慢地由低到高,最后我從他的言語中聽出了驕傲的語氣,胖胖的小臉上也逐漸綻放了笑容,瞬間變的特別開心。“恩恩,你的表現太棒了,現在,你愿意讓園長老師記下你的名字了嗎?”小男孩用力地點點頭,高興地笑開了花。“老師,我去玩了!”說完,便開心地跑向其他伙伴,向他們炫耀起了自己的“成績”。
在隨后的幾天,小男孩的那句“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徘徊。“以幼兒發展為本,給孩子快樂、健康、自主、自信”這是我們教師應牢記心中的宗旨,但是我們卻一直在違背著這個宗旨,我實在感到羞愧,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過多的從成人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健康發展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盡快改變自己的做法,以孩子的世界去教育孩子,和孩子做朋友,但愿以后不會再聽到“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額名字了嗎這樣的話。”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只想讓你抱抱我,夸夸我!
午睡起床后,別的孩子都在忙著穿衣服,而小雨軒卻飛快的跑到了我的跟前,笑瞇瞇著看著我。我很驚訝:“今天雨軒第一個穿好衣服了,好棒呀!旁邊的航航立馬叫起來:“老師,雨軒他今天是沒有脫褲子睡覺的。”我一聽就生氣了:“都是大班的孩子了,怎么還不知道自己脫褲子睡覺呢?現在這天氣午睡時要脫掉外套和褲子,睡覺才不會出汗···”被我一番數落后,雨軒的臉通紅了,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因為要忙著給孩子們梳理頭發,我也沒多問···
等下午離遠時,雨軒媽媽來了,沒想到雨軒突然大哭起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經過反復詢問,小雨軒抽搭著說:“···媽媽,老師不愛我,不抱我···”我想起來了,我經常會很自然地給午睡起床后最先穿好衣服的孩子一個擁抱。雨軒穿衣服的速度比較慢,所以他很少有機會得到我的表揚與擁抱。
雨軒的話讓我反思: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顧及到每個孩子的心理需要。雨軒有點內向,情感比較細膩,所以他會更在乎老師沒有擁抱他。這再次提示我們,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感受,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多留意自己的言行,這樣才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自信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老師,我吃不下了
馨馨吃完了飯,慢吞吞的吃菜,吃口皺著眉頭看了老師一下:“我有點吃不下了。”我問:“真的吃不下了,就別吃了。”趙老師說:“她是不喜歡吃青菜,所以我要她養成吃青菜的習慣。”
那么,為什么她一到吃飯就會很痛苦呢?我覺得主要是她的胃口不太好,胃容量不大,吃到一定限度就是吃不下了。如果老師要是一味的對孩子說:“不行,一定都要吃完。”對于孩子來說無疑就是一種壓力,如果吃飯帶著一種壓力,那么本身很愉快的事情就變的痛苦。
孩子也有自己的選擇權利。第二天,我在盛飯的時候,根據孩子的食量多少每個都放了不等量的飯,如馨馨就是吃的不多的,我就比其他的孩子盛飯的時候就會少點,吃的多和吃的少就一碗,再來一碗她就不干了,那么這種孩子,我們就一次性給她們多點飯,讓她一次吃個夠。有時在吃飯之前,我給孩子介紹飯菜的時候還用了聞,猜,聽的方法增加孩子對食物的喜愛程度。請孩子們聞一聞,我們今天要吃的什么菜;猜,猜一猜今天吃什么,然后請個別孩子現來嘗嘗,引起其他孩子的食欲。聽,聽聽這些菜是有什么營養的,有什么作用的。 吃飯中間,我還督促吃的慢的馨馨小朋友可以吃的快點,要求她們不能湯泡飯,然后飯容易變涼,對胃液也不好,而且感覺會怎么也吃不完。
等一些孩子飯吃完了,允許孩子不用把菜吃完,但是每種菜都要吃到,保持營養的均衡。而且有時候湯喝太多又容易午睡尿床。
在剛開始的學期任務布置中,角色游戲材料的布置便是其中很是主要的一項。內容添置統一,種類紛繁多樣。隨后便在每一日的空余時間,教師們都忙于制作材料,點數歸類。于此,不外乎得請家長們配合收集制作的各種材料,如:大塊泡沫、多色線、鞋盒、藥盒等等。孩子們每天來園,最常問的一句就是:“老師,你在做什么呀?”
一次,家長淘來了一塊大泡沫,我和師傅商量著按這樣式可以做成燒烤架之類的點心店素材。想著便去找材料準備做起來。在班里來回走動時,萱萱和陽陽注意到了我手上的大泡沫。“老師,這是什么?”我看了看手上的泡沫,沒有回答,只是反問道:“你們覺得這個像什么呢?”“像小桌子。”“如果把它做成點心店的燒烤架,你們喜歡么?”“喜歡,很喜歡。”兩人非常開心。“老師,你真能干。”“中午的時候,陳老師也在不停地做這些材料呢。”“陳老師也非常的能干。”“我們的奶奶也會幫忙縫我們班的水果蔬菜呢。”“奶奶也很能干。”聽著這些好聽的話,我感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還不都是為了這些孩子。
第二天早晨,凱瑞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自己搬好玩具放在桌面上玩了起來。我手上拿著正在做的材料,興致勃勃地問他:“凱瑞,你喜歡我們增添出來的這些材料么?”凱瑞一臉的不自在,用手摸摸自己的臉,輕輕地蹦出了一句:“不喜歡。”說實話,真是有點打擊。“為什么不喜歡呀?”“因為太多了。”“太多了?”我很驚訝。“恩,夠了,老師。”再次受打擊。“恩,老師知道了,你繼續玩吧。”
針對游戲材料,有關資料顯示,游戲材料和兒童的年齡之間存在交叉關系,較小兒童在游戲時需要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在游戲時需要不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因此在中班下學期,角色游戲的材料應針對幼兒本身進行增添。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已逐漸強烈,在教師制作主題墻時詢問孩子的意見,孩子們也可以給出相應的較好的意見,制作出來的效果自然也令孩子們滿意。給孩子一塊布,我們該怎么問他,是該問“這是什么,應該怎么玩?”還是“這像什么,可以怎么玩?”我想大部分的老師肯定會選擇后者,因此對于角色游戲材料的增添,我們適當也可以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畢竟孩子才是游戲的主體,一切游戲都是為了孩子。
《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第1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一):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并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
《大班教育筆記40篇》:大班教育筆記4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學
《大班教育筆記筆記大全30篇》:大班教育筆記筆記大全3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