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重視幼兒心理健康
在班上,我們會發現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聰明伶俐,有的活潑可愛,有的溫順乖巧,有的膽小內向,也有的調皮搗蛋,天不怕地不怕。每個孩子都有其閃光的一面,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在平時的工作中,也不斷有家長焦急的和我說:"老師,我們家孩子不喜歡講話怎么辦?""我家孩子調皮好動怎么辦?""我家孩子性格內向怎么辦"等等。其實孩子內向也好,調皮好動也好,這些行為表現都與孩子的心理有關,家長大可不必著急,只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采用正確的方法,再加以耐心的引導,所有的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呢?健康的心理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幼兒健康的心理應表現為: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積極愉快地主動參加集體活動,敢于表現自我;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關心他人;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良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做事有信心,能克服困難堅持完成;有一定的自我評價和調節行為的能力;遇到困難能主動想辦法解決;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那么,應怎樣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呢?
一、樹立起重視幼兒心理健康的意識。
作為教師、家長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們正在看電視,玩玩具,或者是看書的時候,我們會往往因為自己的某些事情,或是因為某種其他原因而強行打斷的他們,他們有的會忍氣吞聲,有的會哭鬧不止,但一般會不了了之,也有的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當著孩子的面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做一些不該做的事,也還有的家長說話不叫信用,說到卻做不到。在幼兒期,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會在孩子的心靈留下深刻的烙印,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產生深遠的影響,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
二、營造一個有利于培養幼兒健康心理的環境和氛圍。
有一個融洽和睦、寬容開放的環境,對陶冶幼兒的心情和情感十分重要,幼兒在這種環境中會心情愉快,活潑開朗。成人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堅持說理,善于引導,給幼兒多進行正面教育,愛而不嬌,嚴格而平等,自由而不放縱,這對塑造幼兒的健康心理是非常有利的。幼兒年齡雖小,但同樣是具有人格尊嚴的獨立個體,有自己的興趣、愿望和意志。成人應尊重幼兒的個性,多進行換位思考,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幼兒的意志之上,扼殺幼兒的天性;不能隨意指責幼兒,更不能嘲弄、諷刺幼兒。幼兒正處在人生的探索階段,難免會有失敗和錯誤,成人應允許孩子多嘗試,在失敗和挫折中找到正確的途徑。在評價幼兒時,不要對他們進行個體之間的橫向比較,給孩子貼上"聰明"或"笨"的標簽;而是要注意幼兒從前和現在之間的縱向比較,多看到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
教育筆記:傾聽幼兒心聲
每次媛媛一到午睡時間就開始哭,開始幾日我們都是十分耐心地疏導她,得到關懷的媛媛的情緒時而好,但過一會兒又哭哭凄凄的,很是不穩定。這樣的情況一連持續了一個星期。有的時候,我們也忍不住對媛媛批評幾句,媛媛每次都來一句“我以后不哭了,老師你陪陪我。”,盡管如此,但媛媛每天都是如此。過后我一直在反思,早上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媛媛,為什么一到午睡時間就開始哭起來。一天,午睡的時間又到了,我把媛媛叫到身邊問個究竟,剛開始媛媛很聰明地回答“我以后再也不哭了”。由于幼兒入園不久,對幼兒園還是有些不適應,我想,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媛媛產生心理壓力,才導致的現狀。我繼續接著問“是不是睡覺的時候想媽媽,不想睡覺所以才哭的?”媛媛點點頭。發現原因之后,針對媛媛害怕的心理,安慰她道“不睡覺不要緊,只要眼睛睜開,不講話,不要影響別的小朋友就行了,而且老師會在旁邊陪你的。”媛媛點點頭,“那你以后還會哭嗎?”我想幫助媛媛安穩自己的情緒于是繼續追問,“我以后再也不哭了”。自從那天我們談話之后,媛媛在睡覺的時候再也沒有哭過。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而我們要做的是,不但要寬容、耐心地面對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傾聽他們內心的“問題”,才能更好幫助幼兒解決及面對。
幼兒教育隨筆:幼兒教育需要舵與槳同向
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是一次漫長的航行,方向是舵,方法是槳。通過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解讀,我認為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就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牢把方向的“舵”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加強師德修養,對幼兒充滿愛心。前段時間不斷發生了多起虐童事件,在憤怒和揪心過后,我們要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是否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是否將師德放在首位,是否有愛心。一個人的良知是從事幼教的職業底線。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言,“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虐童者而言,不管其對此是以“心情不好”搪塞,還是以“出于好玩”掩飾,都難以消釋其“惡”的本質。因此,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師德,請別染指和褻瀆教師這一神圣職業。
其次,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心是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健康是個1,其他的都是0,有了前面這個1,才能組成10、100、1000……沒有了健康這個1,其他條件再多,也都是個0。身心健康了,工作熱情就會隨之而來,相應的專業素養也會隨之提高。
二、掌握方法的“槳”
首先要加強個人修養,做孩子的表率。例如:在班里經常會有一個連一個地告狀現象,剛開始我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表情嚴肅了,嗓門提高了,有時甚至大發雷霆,而我的聲音越高,孩子們的說話聲、吵鬧聲就越大,我感到我治班策略出了問題,后來我一改大聲說話的方法,只是把食指放在嘴邊輕輕地“噓”一聲,有的孩子看見后,也會采用這個手勢,于是,多數孩子都模仿我的行為,很快,教室里就會安靜下來。人們常說:孩子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老師的一言一行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影響就逐漸發展成一種人生方式。
其次,要改變教育、說話的方式。例如:針對午睡時孩子喜歡抬頭看的情景,我總是說“某某,抬頭看什么?快躺下!”結果全班其他孩子也抬頭看看有什么稀奇的東西。后來我改變了方式方法:“某某小朋友已經躺到小床上閉著眼快睡著了。”結果其他孩子也都趕緊地閉眼躺好,等待老師的表揚。這樣,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又如:和家長溝通方面。以前我會說:“請家長朋友明天帶廢舊的奶盒,易拉罐等等。”現在呢?“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鍛煉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開展了小手變變變活動,如果家里有廢舊的奶盒,易拉罐等,請家長朋友們明天帶來。”結果,由原來帶來寥寥無幾變成只要孩子家中有廢舊的物品,家長都會自覺讓孩子帶來幼兒園,好讓孩子動手參與操作。
最后,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每天堅持看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書籍或電子文檔,并及時撰寫教育隨筆。開通幼教博客,和全國各地的幼教同仁進行長期的交流討論,并把一些好的方式方法應用于平時的工作之中。
在提升專業素質方面,如果我們的目標和方向沒有錯,但走的道路、所用的方法不對,就難以成功;而如果方向不對,無論走得多快,都無法到達目標。想讓玫瑰綻放,就不要到冰雪中培植;想體味大海的磅礴,就不要守著河流傾聽……再動聽的頌歌,也不能把船兒啟動,只有槳,才能讓“船”到達彼岸。
教育筆記:用角色扮演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
我班有位叫明震(化名)的幼兒,性格倔強且反應較慢,經常和同伴為了玩具而發生爭執、動武,并拒不承認錯誤,更談不上賠禮道歉。
一天,戶外活動時,為了一只塑料玩具,明震和于溪(化名)小朋友發生了爭執,并把于溪的臉抓了,我便請兩人說明情況,并批評了明震不應該用手抓人。問他:“你做的對不對?”他一臉的不高興,堅決不承認錯誤,更不向于溪賠禮道歉。
下午家長來園接孩子時,我便向明震的媽媽說明了情況。明震的父母很重視,第二天早上便帶著明震給于溪道歉,但也只是父母道歉,明震還是拒不說“對不起”。
我想:父母的典范多多少少也給明震幼小的心靈以啟迪。教育中班的孩子,我還得有耐心,要一步一步慢慢來。下午語言課上,我模仿明震與于溪鬧矛盾的過程,自編了一個《找朋友》故事,以小動物因爭玩具鬧矛盾到主動認,然后賠禮道歉和好為故事情節,并有意請明震扮演故事中的相應角色,學說“我錯了”、“對不起”等文明用語。 在表演過程中,我時刻關注著明震的表情變化,并適時加以鼓勵、表揚。表演順利結束后,我悄悄問他說:“你還想和于溪成為朋友嗎?”他使勁點了點頭。我順勢叫來于溪,對于溪說:“明震想和你做朋友,你同意嗎?”于溪高興地抓起明震的手,說:“想。”這時,明震看了看于溪,用剛才故事中的語言說:“我錯了,對不起,讓我們成為好朋友吧!”看著他倆抓著手開心的樣子,我笑了。
通過我耐心教育,加上明震父母的積極配合,明震有了很大變化。現在,明震有時還是會和同伴發生矛盾、爭執,但他已能認識自己的錯誤,不但能主動承認錯誤,而且學會了道歉,會向別人說“對不起”了。
幼兒教育隨筆:滑梯上的惡作劇
一天分組活動,我正輔導不會跳繩的幼兒學跳繩,瑜瑜小朋友跑過來叫我:“王老師,于思遠他們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讓我們滑。”我抬頭一看,果然見班上的幾個“淘氣包”正圍著‘滑梯’看著什么。我心想:這幾位“淘氣大將”每天都要搞點惡作劇,今天我得好好地“處理”一下了。我三步并兩步走了過去,剛要大聲斥責,忽然聽到于思遠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我急忙把要說的咽了進去,站在他們的背后聽他們的對話。“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凱凱頭也不抬地說。這時迪迪小朋友說:“你知道唾沫為什么會滑下去嗎?”“這個問題提到不錯,誰知道呀?”聽見我在說話,這幾位“淘氣包”立刻轉過頭來,不知所措的看著我,眼光中似乎在說,我們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來。我笑了笑說:“你們很聰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們發現什么了……”幼兒看我沒有批評他們,情緒立刻活躍起來。迪迪說:“我知道,因為這個‘滑梯’面是斜的,而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樣可以流動,所以就滑下來了。”我摸著他們的頭笑了笑說:“你們說的很對,但你往這里吐唾液對不對呢?”“不對!”“隨地吐痰不對,往‘滑梯’上吐也不對。”“不講衛生。”小朋友們大聲地搶著回答。我肯定了幼兒的看法。“老師,以后我們不隨便吐了。”幾位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說道。“咱們給擦干凈了吧。”凱凱邊提議邊從口袋里拿出紙將“滑梯”上的唾液擦干凈。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隊。
望著孩子們純真而快樂的面孔,我真為我差點的冒失感到慚愧。看來老師千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來斷定孩子的行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做什么;要善于從惡作劇中發現孩子淘氣中積極的一面,因勢利導,才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孩子能否認真傾聽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常常出現這種情況,許多孩子在聽老師或同伴講話時,往往心不在焉,不是左顧右盼,就是隨便插嘴,或擺弄東西,或跳上跳下,如果老師不加強引導、教育,會形成不良習慣,使課堂或談話的氛圍大大打折扣,學習效果肯定不會好。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活動中,就要做有心人,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現幼兒表現出來的良好傾聽習慣要及時地給予肯定, 及時表揚, 充分肯定傾聽習慣好的幼兒,樹立學習榜樣.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時機以一些傾向性語言暗示引導幼兒。例如:x x因為聽得認真,一下子就能聽出故事講的主要內容,你們看x x講得多好啊,是因為他聽得認真等等,這樣既表揚了認真聽講的孩子,又給其他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另外,加強指導,掌握方法。幼兒是否能認真傾聽,教師要及時提出要求,并講明方法.例如,可以讓幼兒在傾聽別人講話時,要面向講話者,不東張西望,不做小動作,不隨便插話,看著對方的眼睛.要讓幼兒明白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不管是否贊同,都要讓別人把話說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傾聽能力的培養需要持之以恒的引導,老師要有耐心地慢慢培養,對有進步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獎勵等。
我們一定要端正對孩子的態度,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其次是一個與大人平等的人,如果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要想讓孩子傾聽他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們既不能無視孩子的自尊,也沒有必要把孩子當成全家的中心,什么事情都圍繞孩子轉。應該讓孩子懂得在聽別人講話時,不要隨便插嘴。安靜地聽別人把話說完,是對說話人的尊重。
《關于小班教育筆記3篇》:關于小班教育筆記第1篇 小班有個孩子叫航宇,一入園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調皮,他的嘴巴幾乎不用,(活動課老師不論教什么他的嘴總閉得緊緊的),平時也不和小朋友交流;而手的用處
《教育筆記中班3篇》:教育筆記中班第1篇 如何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今天 我主要談談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要想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除了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力拼搏的精神,還要
《大班教育筆記40篇》:大班教育筆記4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