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老師他“欺負”我》,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他“欺負”我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正在安安靜靜的玩積木,一個男孩子突然哭喪著臉來告狀:“老師, 他在欺負我。”聽了男孩子告的狀,我沒及時地處理,只是點點頭,示意他接著玩,然后我 悄悄地觀察他們倆的舉動。 在我觀察了那個男孩子之后發現,其實并不是他愛欺負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 。例如:他在建構區搭了一把長槍后開心地顯耀著,這時坐在他旁邊的小朋友因為好奇用積 木敲了一下他的槍,不小心將他的槍敲斷了,于是他就推了男孩子一把,結果手重了,男孩 子差一點坐倒在地上。所以他又一次跑向我告狀說被打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 走過去把他叫了過來,問他:“你告訴老師,你為什么打人啊?”他說:“我沒打他,是他 敲斷了我的長槍。”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讓他離你遠一些啊?”他點了點頭,我又告訴 他:“那你想一想,如果不用手去提醒他,你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告訴他呢?” 想了想,說 :“請你坐遠一點好嗎?”我笑著點點頭,摸著他的頭說:“對啊!你要是這么提醒別人, 就不會告你的狀了,對嗎?” 他點點頭。隨后我又轉向被打的男孩子:問他:“你知道自 己錯在哪里嗎?” 他說:“我不應該打斷他的長槍”。“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要打斷他的 長槍,那你知道應該怎么做才不會惹小朋友生氣呢?”“我應該自己搭一把長槍。”“如果 這樣做就對了!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就要多想一想,怎樣做才不會讓對方生氣,好嗎?” 他懂事地點點頭。問題解決了,兩個孩子相互道了謙,繼續玩起來。 中班時期的孩子還缺乏社會交往能力,相互間的矛盾沖突比較多,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多觀 察他們的社交情況,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斷地提高,從 而減少相互間的沖突,為今后順利地進入社會早早地打好基礎。
教育隨筆: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教學活動在教師與幼兒的積極互動中完美的結束了,活動效果很好,觀摩的老師也表示很不錯,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當我正在整理觀摩本次活動的記錄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人我的耳朵:“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我循聲望去,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正怯怯地望著我,等著我的回答。我微笑著說:“孩子,你怎么了?”“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他再一次問我。看著小男孩如此認真又略帶緊張的樣子,我有點莫名其妙,突然,我想到了原因,小男孩會這樣緊張的原因是每次上公開課之前教師與孩子們的”約定“,我不禁有點難過,沒想到教師上公開課的壓力,在無形中也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為了盡快消除小男孩內心的擔憂,我耐心地向他解釋:“孩子,園長老師記下小朋友的名字,并不說明這個小朋友就是表現不好。有時候,園長老師也會把表現的特別好的寶寶的名字記下來,你說說你剛才的表現好嗎?”聽了我的話,小男孩的表情放松了,他不停地撓著頭,想了好一會才說道:“老師,我剛才舉手了,亮亮拉我的手拉我,但是我沒有理他,而且我也沒有大聲講話,一直坐的很神氣。”小男孩說這些的時候聲音慢慢地由低到高,最后我從他的言語中聽出了驕傲的語氣,胖胖的小臉上也逐漸綻放了笑容,瞬間變的特別開心。“恩恩,你的表現太棒了,現在,你愿意讓園長老師記下你的名字了嗎?”小男孩用力地點點頭,高興地笑開了花。“老師,我去玩了!”說完,便開心地跑向其他伙伴,向他們炫耀起了自己的“成績”。
在隨后的幾天,小男孩的那句“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徘徊。“以幼兒發展為本,給孩子快樂、健康、自主、自信”這是我們教師應牢記心中的宗旨,但是我們卻一直在違背著這個宗旨,我實在感到羞愧,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過多的從成人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健康發展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盡快改變自己的做法,以孩子的世界去教育孩子,和孩子做朋友,但愿以后不會再聽到“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額名字了嗎這樣的話。”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本學期我們班新轉來一個小朋友,剛來時我們就發現他愛動愛跑,活動中容易開小差,也發現了他適應能力較強,沒多久就和班里的小朋友打的火熱。可是時間一長,告狀說他打人的小朋友越來越多,我開始注意他了!
案例實錄:
實錄一:活動馬上開始了,小朋友都端著小椅子坐了下來,準備好了等老師上課。毅毅剛一坐下就開始和旁邊的小朋友打鬧,一會用腳踢別人的腿,一會拿拳頭打別人的頭,開始幾下旁邊的小朋友撥開了他的手,沒有太當回事,可他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有點變本加利,拳頭像雨點一樣一下接一下地落在了小朋友的腿上。被打的小朋友只能委屈得跑來告狀。我趕緊走過去對他說:“你為什么打小朋友呀?”可他一下說:我沒有打她。” 一下又說:“她先打的我。”就是不肯承認自己打人。
實錄二:等待家長來接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在開心地玩著桌面玩具。毅毅選擇了拼搭房子,他剛坐下來就先把玩具筐里一半的玩具捧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后開始站著拼。他沒有按照圖紙拼成房子,而是拼成了一個長長的棍子。這時他發現自己面前的玩具已經所剩無幾,然后腰一彎就從對面小朋友的“房子”上拿了幾根玩具下來,對面的小朋友不愿意了,馬上準備伸手拿回去,毅毅拿起手里的棍子就打了小朋友一下,打在了對方的眼睛上,小朋友疼得哭起來,同桌的小朋友都跑過來告狀“毅毅又打人了。”當我問到他時,他理直氣壯地說:“他拿我的玩具。”
實錄三:因為平時都是爺爺奶奶來接,所以當發現他的這種情況之后我首先和爺爺進行了溝通。還沒等我將情況說明白,爺爺就開始了對他的說教:你怎么又打人了,在家里不是跟你說的好好的嗎?再打人就不要回家了。快點,跟老師說再見,明天再打人就不來接你了。說完就風風火火地拉著孩子走了。雖然這次溝通的并不成功,但我從中獲得了兩個信息,一是爺爺并沒有真的重視這件事情,隨便說幾句敷衍了老師這一關事情就結束了,二是爺爺知道他的這種行為,而且這種行為不是最近才有的。我又給媽媽打了電話,媽媽的說法是:爸爸媽媽工作忙,疏于管理,爺爺奶奶寵孩子,習慣沒有培養好,煩老師多費心。
行為分析: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中,遺傳大約占50﹪,其余50﹪中有一部分是家長與孩子相互作用所導致的。毅毅性情活潑好動,興奮性強,控制能力差,這讓他較其它小朋友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可能性高了很多。但這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如果后天環境選擇的好并能夠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強度會降低很多。而不巧的是他的父母都忙于工作,疏于對孩子的教導,而爺爺奶奶又過于溺愛,放任對孩子的教育,有時使用的方法也過于簡單,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時沒有及時制止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干預,導致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越來越明顯。
孩子的行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合力來完成,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通過家園的共同努力,制定有效的教育方式,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
幼兒園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教育筆記案例200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教育筆記200篇
教育筆記:老師他“欺負”我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正在安安靜靜的玩積木,一個男孩子突然哭喪著臉來告狀:“老師, 他在欺負我。”聽了男孩子告的狀,我沒及時地處理,只是點點頭,示意他接著玩,然后我 悄悄地觀察他們倆的舉動。 在我觀察了那個男孩子之后發現,其實并不是他愛欺負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 。例如:他在建構區搭了一把長槍后開心地顯耀著,這時坐在他旁邊的小朋友因為好奇用積 木敲了一下他的槍,不小心將他的槍敲斷了,于是他就推了男孩子一把,結果手重了,男孩 子差一點坐倒在地上。所以他又一次跑向我告狀說被打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 走過去把他叫了過來,問他:“你告訴老師,你為什么打人啊?”他說:“我沒打他,是他 敲斷了我的長槍。”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讓他離你遠一些啊?”他點了點頭,我又告訴 他:“那你想一想,如果不用手去提醒他,你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告訴他呢?” 想了想,說 :“請你坐遠一點好嗎?”我笑著點點頭,摸著他的頭說:“對啊!你要是這么提醒別人, 就不會告你的狀了,對嗎?” 他點點頭。隨后我又轉向被打的男孩子:問他:“你知道自 己錯在哪里嗎?” 他說:“我不應該打斷他的長槍”。“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要打斷他的 長槍,那你知道應該怎么做才不會惹小朋友生氣呢?”“我應該自己搭一把長槍。”“如果 這樣做就對了!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就要多想一想,怎樣做才不會讓對方生氣,好嗎?” 他懂事地點點頭。問題解決了,兩個孩子相互道了謙,繼續玩起來。 中班時期的孩子還缺乏社會交往能力,相互間的矛盾沖突比較多,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多觀 察他們的社交情況,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斷地提高,從 而減少相互間的沖突,為今后順利地進入社會早早地打好基礎。
教育筆記:讓孩子當“小老師”
這個學期我們班的孩子升入大班了,家長們反映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家里從來不說,雖然在家園教育這一塊有所了解,但還是很期待幼兒回到家能說說幼兒園的情況。
為了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在園學習狀況,也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我決定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通過帶領全班孩子讀兒歌、背古詩等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很多孩子為了能當小老師,上課都比平時認真很多,因為只有表現最好,比別的小朋友學的更多、更快,才會被選上“小老師”。但由于孩子的能力差異,有一部分孩子總是沒有機會,為了讓更多的孩子都能感受當“小老師”的榮譽感,我利用每天下午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然后布置作業——把每天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自己的家人,并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調查,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剛開始一部分孩子還是比較認真的,仍舊有一部分孩子無所謂,于是我又根據孩子們當好“小老師”,進行五角星獎勵,當五角星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兌換禮物這一方式,讓孩子們都積極提高了進取心。
果然這個辦法確實吸引到小朋友,接下來每天有更多的孩子得到五角星,有更多的家長興奮的告訴我,孩子們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家長們也都放下心來,原來孩子在幼兒園并不是僅僅玩的開心同時也學的不亦樂乎。
家長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在成長,每天學的更多,但每個學期只有一次家長開放日,有些家長就特別想知道孩子的在園情況,有一部分孩子老師沒有布置作業就是不愿意回家說說幼兒園的學習情況,因此家長也就開始憂慮了。
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特別是在自己的家中,他面對的是自己的親人,心里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而當小老師不僅感受到榮譽感又能得到一定的獎勵,是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的。同時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望,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
教育筆記:我當“小老師”
這個星期,大家推選佳佳作為班級的“小老師”。
只見戶外活動時,佳佳一邊摸站神氣小朋友的頭,請孩子去玩;一邊提醒大家選擇玩具的時候不要搶。
集體活動后,大家在自由的小便、喝水,只見佳佳能提醒小便的孩子注意安全在廁所里慢慢走,還能提醒喝水的小朋友要排好隊。這時,有兩個小朋友為了搶一個小椅子發生了矛盾,其他小朋友來告訴我,我就讓他們去找“小老師”,佳佳來到這兩個小朋友身邊,對男孩子說:“你是男孩子要讓讓女孩子的,快把椅子讓給別人,自己去前面搬一張。”男孩子只好放手去教師的前面搬椅子。
從上面的一些片段中,讓我們很欣慰的看見了佳佳的變化,佳佳變得更有主見,更加的有自信了。特別是在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時,讓我們看到了她的“處事不驚”她能模仿老師平時處理問題時的樣子來解決,其他小朋友對她的決定,也很信服。相信通過一次有一次的鍛煉,佳佳身上所覺有的潛在能力將得到更大的發揮,使得她變得更加的自信!
孩子們的小心眼兒可真多。看,飯剛吃了一半,曾祥祎又皺著眉頭過來了,往我身上一倚,嘟著小嘴說:“老師,我肚子疼!”從她的表情和臉色,我知道,這小家伙,肚子疼是假,想讓老師抱抱或不想吃飯了是真。對他的小伎倆當然不宜戳穿,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弄她個下不來臺,沒準兒肚子就“真”疼了。
我把她抱到腿上,伸出手掌說:“我的手很神奇,只要摸三下,肚子就不疼了。來,一、二、三!不疼了吧?”曾祥祎點點頭,笑了。我順勢放下她,拍拍她的背,說:“快去吃飯吧!”她帶著一份滿足回位吃飯去了。
小宇宇又過來了,一邊喊著“老師――”一邊在手上找什么。啊,終于找到了!她捏著一個手指尖向我訴說“病情”:“我這個地方有點疼!”我看了又看也沒發現有什么異樣,就問:“怎么弄的?”小宇宇說:“不知道。”我一聽就明白了,“不要緊,我會治。只要我吹三口‘仙氣’,接著就好!”我握著她的小手連吹三口氣,小宇宇立刻眉開眼笑地說:“好了,不疼了!”
對付這種特殊“病癥”,就要用“特異功能”。這還是跟父母學的呢!小時侯,為了討得他們更多的愛撫,常常使點小花招,他們就用這樣神奇的方法來解決。沒想到,身為“孩子王”的我也用上了“祖傳秘方”,還挺管用呢!
要用童真的心對待孩子們,這一周不在班里,見了班里的孩子,孩子都會大聲地喊:“高老師好”。感覺見了孩子特別親,特別幸福。雖然他們有時有些小調皮,但是孩子是純真的,要愛他們。
《小班教師教育筆記3篇》:小班教師教育筆記第1篇教師,我真的飽了在平時孩子進餐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比如:有些孩子比較挑食,如果飯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開始鬧著不吃飯;有些孩子吃了一半就感覺
《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200篇》: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第1篇 小班教育筆記大全(一): 充分發揮晨間談話的功效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團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我校幼兒教師充分利用
《幼兒園閱讀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閱讀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1、導入活動:師:小點心師傅坐好了嗎?小手洗干凈了嗎?放在膝蓋上藏好.2、看一看:師:桌上有什么?(餅干)(1)師拿一塊圓餅干:它是什么形狀?(圓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