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筆記《他為何哭得那么傷心》,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他為何哭得那么傷心
有一次上課快結束時,突然教室里有個嗚嗚的哭泣聲,我循聲望去,原來是童誠俊,一個聰明好學的小男孩。平時每天總是開開心心地來,高高興興地回家,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這樣一個快樂的小天使今天為何哭得這么傷心?”我不禁好奇起來,“你為什么哭啊?”
“我的青菜死了。”
“什么青菜死了?”
童童聽我這么一問,哭得更傷心了,本來低低的抽泣聲,現(xiàn)在竟然放聲大哭起來,還斷斷續(xù)續(xù)地說:
“我……種在……花盆里的……青菜。”
“哦,原來是這樣。”我不禁感到十分好笑,“不要緊,等會兒我去看一下。”
“你不讓我澆水,才……。”童童哽咽著,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個勁地往下掉。
我更好笑了:“死了還可以重新種嗎。”我輕描淡寫地說。
可童童卻不同意:“不要,我不要它死。”
下課了,我隨著童童去看望他的小青菜,發(fā)現(xiàn):有一棵小青菜的一片小葉子有點發(fā)黃。
“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沒關系,這么一點點,它又沒死,你急什么呀?”聽了我的話,童童“真的嗎?”終于破涕為笑,“不信,你等會兒可以問問你媽媽。”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竟然讓一個“小小的男子漢”哭得這么傷心。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孩子的事情無小事,哪怕是芝麻大的事也是大事。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時刻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真正從心理上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去引導他們,去教育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教育筆記:軒軒不再愛哭了
新生入園,聽到孩子的哭聲是常見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大部分孩子的情緒已基本穩(wěn)定,可是,軒軒卻不行,經常是未見其人,已聞他的哭聲了。他一哭,我就使出渾身的解數(shù)哄他玩,好不容易使他停止了哭泣,待我一轉身,我又聽到了他的哭聲。午睡時,寢室安靜極了,孩子們睡得正香,軒軒突然一聲大哭,我便神經高度緊張起來,為了不吵醒其他孩子,我只好把他輕輕抱起來,一邊哄他,一邊用手拍他的背。這樣的事經常發(fā)生,而平日里,哭似乎是他表現(xiàn)自己的唯一方式。
我懂得軒軒的問題不容易一下子解決,其根源在于母子間早期形成的過分依賴。我認識到要解決軒軒愛哭的問題,必須從家庭和幼兒園兩個方面同時入手,在家中,父母應有意識地鼓勵孩子與自己分離,特別是要擺脫自己對孩子的過分依賴;幼兒園中,老師要熱情接納孩子,親近孩子,關心孩子,讓他逐步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我對軒軒所做的一切,從只是想方設法制止他的哭聲轉變成千方百計“投其所好”。我發(fā)現(xiàn)軒軒在玩積木、小玩具時,似乎忘卻了一切不快,忘記了哭,利用這一特點,我在他想哭之前,提議他和我一起到他愛玩的地方去。看到軒軒玩得很投入,就鼓勵他說:“你真是個認真、聰明的好孩子,班上其他小朋友都在向你學習呢!”有時我也特意安排幾個善于交往的孩子主動邀請軒軒一塊兒玩,我也經常參與他們的游戲,分享他們的快樂。漸漸地,軒軒變得不再愛哭了,更多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他臉上洋溢的笑容。
就這樣,這幾周下來,軒軒對父母的依賴變少了,在與同伴玩耍中,他找到了快樂。
教育筆記:哭,孩子需要
晨晨小朋友是否是由于放假的原因,三天長假后奶奶帶他來幼兒園,她總是不讓奶奶 回家。奶奶一說要回去了,她就拉著奶奶的腿便哭,拉著奶奶的手死活都不放。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我的勸說根本就一點都沒用的,只要奶奶想要走一步,他就開始拉著她奶奶大哭,還不停的大喊大叫的,奶奶想使勁拉開她的手走掉,就是沒辦法拉開她。她讓她奶奶站在教室門口看她,就是不能回家。奶奶趁她不注意就走了,她一發(fā)現(xiàn)奶奶不在了,就在座位上大哭起來。
在她第二天來的早上,還是奶奶送她來的。這一次還是哭著進門的。在我勸說下,拉著她,奶奶好不容易才脫身的。我把她領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來,但還是一個勁地哭泣,我對他說:“晨晨最乖了,下午奶奶就會來接你了,不要哭了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搭積木。”盡管我好話說盡,但還是無濟于事。
在孩子哭的時候,你一味的勸說:“不要哭,不要哭……”,他們只會哭的越厲害,無論你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如果讓他們自己發(fā)泄一定的時間,自然他們就會平靜下來了,于是我便做其他的事情,讓她自己在一邊休息。到了吃早點的時候,我看她已經不在哭了,就溫和地對她說:“晨晨最乖了,現(xiàn)在去幫老師分餅干好不好?”她笑咪咪地去分餅干了,一會兒便開始有說有笑,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玩了。
從一般的情況看,教師似乎覺得只有讓小孩子不哭,才能算是解決問題。但是我們作為老師事實上應該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筆記:我班有個愛哭的小男孩
我班有個愛哭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豪豪。豪豪是個聰明機靈的小朋友,可是他遇到一點小事就會哭鼻子,一點男子漢氣概都沒有。父母對此他百依百順,教師卻對此有所思考。
首先分析孩子愛哭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是現(xiàn)在的家長太過“寶貝”孩子,生怕孩子哭,所以只要孩子哭大人就會向孩子妥協(xié),無條件地去滿足孩子,哪怕是孩子想要摘天上的星星,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這樣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想要得到的”是很有效的。
二是家長過于嚴厲,家長對家長要求過高,過于嚴厲 ,嚇壞了孩子,使孩子好哭。
豪豪的哭就屬于第一種。因為我們從豪豪家長的口中得知:豪豪在家是“小皇帝”,父母、爺爺奶奶全家人圍著他轉,只要豪豪有什么要求,一家人就百依百順,不是父親去滿足他的要求就是爺爺包攬一切讓他滿意為止。久而久之豪豪就養(yǎng)成了愛哭的壞習慣。豪豪還把這個壞習慣帶到了幼兒園。在幼兒園里,豪豪是個調皮的小朋友,插嘴、不守紀律,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這時豪豪就會使出他的絕招“哭”。
這時我們不能像家長一樣向他妥協(xié),我們要堅持原則,我們首先采取了“冷處理”的方法。
讓豪豪站在一邊進行反思,無論他是哭還是鬧,我們都不去理會他,等他冷靜下來后再和他講道理,分析事情,讓他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幫助他提高認識,讓他知道“哭”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
第二,我們?yōu)樗覀€守紀律的乖孩子,讓他有樣可學,學習乖孩子不吵不鬧不插嘴,做個守紀律的好孩子。
第三,我們平時善于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及時加以表揚和鼓勵,讓他發(fā)揚優(yōu)點,舍去不足。時間一長豪豪愛哭的壞習慣逐步改掉了。現(xiàn)在的豪豪笑臉多多,再也聽不到難聽的哭鬧了。
教育筆記:他為何哭得那么傷心
有一次上課快結束時,突然教室里有個嗚嗚的哭泣聲,我循聲望去,原來是童誠俊,一個聰明好學的小男孩。平時每天總是開開心心地來,高高興興地回家,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這樣一個快樂的小天使今天為何哭得這么傷心?”我不禁好奇起來,“你為什么哭啊?”
“我的青菜死了。”
“什么青菜死了?”
童童聽我這么一問,哭得更傷心了,本來低低的抽泣聲,現(xiàn)在竟然放聲大哭起來,還斷斷續(xù)續(xù)地說:
“我……種在……花盆里的……青菜。”
“哦,原來是這樣。”我不禁感到十分好笑,“不要緊,等會兒我去看一下。”
“你不讓我澆水,才……。”童童哽咽著,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個勁地往下掉。
我更好笑了:“死了還可以重新種嗎。”我輕描淡寫地說。
可童童卻不同意:“不要,我不要它死。”
下課了,我隨著童童去看望他的小青菜,發(fā)現(xiàn):有一棵小青菜的一片小葉子有點發(fā)黃。
“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沒關系,這么一點點,它又沒死,你急什么呀?”聽了我的話,童童“真的嗎?”終于破涕為笑,“不信,你等會兒可以問問你媽媽。”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竟然讓一個“小小的男子漢”哭得這么傷心。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孩子的事情無小事,哪怕是芝麻大的事也是大事。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時刻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真正從心理上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去引導他們,去教育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教育筆記:“哭哭臉”不哭了
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的人,他們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師是愛的使者,因為“愛”,孩子的成就和幸福成為了自己的收獲;因為“愛”,昔日的孩子成為了今天的朋友。作為教師,應讓愛與微笑永遠充滿自己的心田,用愛與微笑教書育人,培養(yǎng)好祖國的下一代。
入園一星期了,帆帆小朋友每次來園還是哭,抱著奶奶的脖子不放,一邊哭一邊說:“奶奶,我不上幼兒園,我要回家……”直哭奶奶的淚水奪眶而出。奶奶哽咽著道歉:“老師,我們明天再來吧!”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這樣以來,日常活動不能正常進行,而且也影響著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對這樣特殊的孩子,我在與家長交流中得到了癥結:孩子入園前一直就由媽媽或奶奶一個人帶,很少接觸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見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對帶她的人依戀程度非常高。一旦要離開了媽媽或奶奶,反應會特別激烈。
針對這一情況,我積極引導幼兒,關心幼兒,成為幼兒的依戀對象,并組織有趣的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忘卻孤獨和焦慮,投入新的環(huán)境中去,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漸漸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每天早上來到幼兒園,老師先抱抱她,讓她覺得老師很親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或者可以和幼兒一起玩“打電話”的游戲,一會兒做媽媽:“喂,是帆帆小朋友嗎?我是媽媽,媽媽正在上班,下班后我就去接你,可以嗎?。”一會兒扮老師:“喂,是帆帆小朋友媽媽嗎?我是幼兒園的老師,帆帆小朋友是個好孩子,乖寶寶,她正在聽老師講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趙帆帆小朋友聽后就真的不哭了。
幼兒的心是純潔的,每天和這么多可愛、純潔的孩子在一起,感覺自己也年輕了不少。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不應該吝嗇贊美、吝嗇肯定、吝嗇鼓勵。同時還要掌握教育的時機、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徹底擺脫陰影,讓孩子開心的過好園中的每一天。我堅信: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獲多少。
幼兒教育隨筆:我喜歡哭的小朋友
“我高興,我高興,我就哈哈笑……”
游戲時間,我和孩子們一起唱起了剛學過的《表情歌》忽然,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演唱時無精打采,好像不是很投入,便停了下來,想先引導一下在繼續(xù)。
“你們最喜歡什么樣的表情呢。”
“我們喜歡笑的小朋友!”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
“對啊,笑起來多可愛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我喜歡哭的小朋友!”孩子們頓時哄堂大笑,是誰故意搗亂?惱火的我皺起眉頭:“剛才那句話是誰說的?”大家都用手指著小晗,這個小家伙最近是怎么了?以前他可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但最近我發(fā)現(xiàn)他退步了:上課不認真聽,還常和邊上的小朋友說話,今天竟然還故意搗亂?我非要好好說說他不可?忍不住怒火,我喊起他,“你說說為什么你喜歡哭的小朋友?”我想,他肯定說不出理由,那我就借機好好批評他一通?但是他的回答卻讓我非常意外:“小朋友哭了,一定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我想去幫助他。”聽了這話,我愣住了:多么有個性的回答啊?我心里暗暗高興。
我表揚了他的愛心,并且肯定了他的回答,小朋友們都說:“小晗真棒?”我看到他眼里閃爍著愉悅和自信,接下來的幾天,他課堂表現(xiàn)一直非常出色。(幼兒教育)
也許很多時候孩子會說出讓我們不愉快的話,也許孩子們會做就許多讓我們頭疼的事,當我們指責他們之前,應先問一個為什么。對于我們來說,改變的只是一個評價;對于孩子來說,或許能改變他很多……
教育筆記:孩子,想哭就哭出來吧
一次戶外活動,孩子們都盡情地游戲著。忽然,東東跑過來對我說:“釗老師,瑤瑤摔倒了!”我忙跑過去,見瑤瑤剛從地上爬起來,見我過去,眼里的淚水收住了一半,我蹲下去問:“你怎么摔倒的?疼不疼?””“有小朋友在推我。”瑤瑤沒說腳很疼。我只見個膝蓋擦破了一點皮,就說:“瑤瑤真勇敢,摔疼了都沒哭。下次當心一點,好嗎?”周圍的小朋友見我表揚了瑤瑤,都把目光投向了瑤瑤。游戲繼續(xù),過了一會兒,倩倩跑過來說:“釗老師瑤瑤在哭了。”我急忙跑過去,問:“瑤瑤又怎么了。”她沒有多說,只是強忍著,但眼淚水還是不斷的流下來。我又說:“瑤瑤釗老師給你涂點紅藥水好嗎?”她點了點頭。我拉著她來到了保健室,我一邊給她涂紅藥水一邊問她:“瑤瑤剛才摔疼了為什么不哭呢?”她說:“我怕老師批評我。”
平時,大人總想孩子整天笑哈哈,沒有悲傷,其實孩子有了疼痛,受到了挫折,傷心地哭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我們做家長、老師的往往要求孩子“堅強”“勇敢”“不哭”,這樣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對孩子都是不利的。
所以,在孩子有了病痛受到挫折想哭的時候,不必強去壓制,如果她想哭,就讓她哭吧。
《大班教育教學筆記3篇》:大班教育教學筆記第1篇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huán)境,他們
《中班教育筆記3篇》:中班教育筆記第1篇 眼睛,心靈的窗戶 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種子,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
《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第一實驗幼兒園聽課評課教研小節(jié)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