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筆記《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則主要是教會我如何尊重并理解孩子。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還是很借得一讀的。
尊重與理解,很難做到,要給孩子選擇與獨立的機會。不過度干涉他們。比如,與其他小孩玩耍時出現問題,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老師出面的話,是剝奪了他們從交際中學習的機會。
理解與尊重,聽起來很簡單,誰都知道要理解與尊重,但面對孩子的脾氣時,我們往往關心的是結果,和孩子表現出來的負面情緒,急著找原因。其實更重要的,是發現孩子的不對勁,并表達出來。孩子已經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了,他們不再需要來自大人的壞情緒,需要的是同情的話語與理解的心情,如果有人能理解他們,他們的心情會好許多,并與理解自己的人關系更加緊密。
書中還有對我固定持有的觀點--多夸孩子,如“你真棒”“你真是個好孩子”等,這是另一種給孩子定性,無形中給他們以壓力,實際上沒有人始終很棒,做得很好,也沒有人喜歡別人給自己定性的評價。
試著把外界對孩子否定性的評價都轉化成為肯定的行為,這樣幫助孩子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改進上,而不是過去的缺點上。這樣做避免了責備,提供了指導和希望。 如那位父親,家長會上,老師說:你的兒子不能按時到校,他不做家庭作業,他的筆記本一塌糊涂。 父親記錄:他需要改進,要準時到校,做家庭作業,保持筆記本整潔。--這是一個偉大的父親,這個“化否定性的評價轉為肯定的行為”, 也絕對是值得借鑒的!
這本書的主旨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允許情緒,限制行為。
對于孩子的情緒,教師和家長要有同理心。不安的情緒導致了不當行為,在糾正他們的行為前,一定要先處理他們的情緒。因為,只有在情緒平靜時,孩子才能正確思考,才能做出正確動作。
而同時,當我們對孩子的情緒表示感同身受,誠懇地承認孩子的困境,說出他們的失望時,孩子常常會獲得面對現實的力量。
對孩子的矛盾情感保持平靜,不批評的態度,對孩子有好處,因為能傳遞這樣的信息:即使是這樣混亂的情感,也是能夠被理解的。
允許情緒,但要限制行為,因為只有行為才能受到贊揚或譴責,而感受不能,也不應受此對待。
如何稱贊:只能夸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獎他們的品性和人格。
稱贊包括兩個部分:我們對孩子所說的話,以及孩子心里對自己說的話。
如何批評:度。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孩子需要從父母那里學會分辨什么僅僅是讓人不愉快、讓人討厭的事,什么是悲劇和災難。
我們如何對待自己,便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成年人已經被太多的條條框框勒成現在的模樣,突然要改變固有的思維和表達方式的確很困難。可面對可愛的孩子,必要的改變是值得的,愛是人類的本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方法并不僅僅對孩子有用,在成年人和成年人溝通的時候,也行得通。我想有些特性是我們骨子里的,不會消失的,不然怎么人們真正老的時候,又會露出孩子那樣的純真呢?
《大班教育筆記3篇》:大班教育筆記第1篇創造家園共育的有利環境《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明白、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用心支持、幫忙
《中班幼兒教育筆記200篇》:中班幼兒教育筆記第1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一): 特殊孩子特殊照顧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歡樂的小鳥活躍
《大班保育教養筆記簡短30篇》:大班保育教養筆記簡短30篇第1部分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