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推薦《:把獎勵還給孩子》,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把獎勵還給孩子
在幼兒園里,由老師做主給表現好的孩子獎勵一顆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紅花,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卻讓我對這種獎勵方式有了新的認識。
那是一個周四的下午,我答應孩子們,如果都表現好就每人獎一面彩旗,好讓他們高興??珊髞硪豢床势鞗]幾面了,這可怎么辦呢?情急之下,一個想法冒了出來:今天孩子們制作了許多彩色風車,大家也很喜歡的,我何不把彩色風車、彩旗,還有上次活動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為獎品,讓孩子們自己評價該如何獎勵呢?結果,孩子們對這次別具一格的獎勵活動表現得異?;钴S、興奮,我每舉起一樣獎品,他們就爭著說出這個獎品應該獎給誰,為什么要獎給他,等全班都通過后我就將該獎品獎給那個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說一些勉勵的話,并指出不足,希望被獎的孩子下周再爭取進步。這時候雪婷大聲的告訴說:“我覺得應該獎勵給昊昊,因為他這學期回答問題的聲音變得很大?!毙∨笥褌円灿X得很有道理的點點頭。這時候宇韓說:“陽陽也應該獎勵,因為最近他沒有打人”。這時候我心里有震驚也有欣喜。
同時也發現了更好的辦法,讓小組長把這個權利使用下去,每周更換的小組長都能夠嘗試到獎勵別人,嘗到了一次甜頭,以后的獎勵活動我都把權力交給孩子,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的思維有了明顯的發展,對好多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膽地表述出來,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欣賞別人的長處,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想想以前獎勵孩子時,都是把決定權獨攬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產生一種慣性思維,即老師的標準就是對的,老師說誰乖誰就是好孩子,就可以獎小星星、小紅花,這其實是把孩子領進了一個誤區。所以,現在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游戲活動中,我都把獎勵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評一評,議一議,自主決定獲什么獎、獎給誰。
把獎勵的權利交給孩子,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們也學會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進步了。
慢慢的我發現班級里那些調皮的孩子也變得不同,都有了很強的自尊心,這比我以前批評他們的方法還要管用。其實孩子這件藝術品真的需要我們想很多好的方法去雕刻,這樣才能更有價值的展現。
教育筆記:讓孩子來管理孩子
俗話說:“人小鬼大”,這句話用在我班男孩子身上一點不錯,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他們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鉆空子,做出一些讓孩子、讓老師生氣的事,久而久之良好的常規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針對這幫孩子,我不得不與他們斗智斗勇。針對班上他們喜歡幫助老師做事的特點,我就選中幾個平時能力強、表現優秀的孩子進行重點培養,讓他們一起來協助老師幫忙管理,使那些喜歡鉆空子的孩子不得不“老實”些。
如每次游戲結束后,因為孩子們活動的空間不一,有的是在外面開展游戲的,有的是在里面開展游戲的,整理時就會發現個別孩子如浩浩、琪琪、遙遙等就會趁這個機會到處走動玩,還有的孩子會邊玩邊整理,老師顧了這個,那個地方就會出現狀況,因此這時我就會請一個小老師專門提醒外面整理好的幼兒盡快入位坐好,這樣既避免了老師自顧不暇,又節約了時間,使游戲評價得以順利開展。
又如午睡起床后,孩子們因有的要小便、有的要喝水、有的需要老師幫忙梳頭,所以這個時候也是個別幼兒容易鉆空子,問題出現最多的時候,因此這時我就會請上兩個能力強的幼兒,一個提醒廁所里的孩子抓緊時間,別磨蹭,另一個就提醒孩子抓緊穿好衣服,而我就可以騰出時間給女孩子梳頭。
就這樣,只要碰到以上一些類似的情況,我就會請“小老師”協助管理,通過這樣的管理,不僅使活動常規得到了良好的保障,而且孩子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力也提高了,另外“小老師”都是要表現好的孩子才能當選,所以這也就激發了孩子之間的競爭關系。
教育筆記:觀察孩子,了解孩子
案例描述:
個別化活動時間到了,小宇想要用橡皮泥做一套桌椅,他選擇了粉紅色的油泥,將油泥分成若干小塊和一個大塊,他開始把最大的那塊用力的壓扁壓扁(應該是個桌面),接著,他把四個小塊分別粘到他壓扁的那個桌面上去。顯然,他的一個桌子完成了,于是,他開始趴在桌子上不知道該做什么好了。我輕輕走到他身邊,說:“小宇,這是你做的桌子嗎?”他看著我,略顯神氣地點點頭說:“嗯,是的啊?!薄靶∧窘衬阏姘舭?,可是,這個桌子好像還沒有打磨過,邊上太毛糙了,客人用的話會被邊上的毛刺扎到手的,我們來想辦法,把桌子打磨地光滑一些好嗎?”我輕聲地跟他說。他想了一下,點頭答應。我就離開了,等我過了一會過來,小宇還是坐在那里,桌子還是原來的桌子,絲毫沒有改動過。我再一次介入,輕聲問:“小木匠是不是不知道該怎么打磨這個桌子?”小宇看著我,說:“嗯?!蔽液托∮钜黄?,將他的桌子進行打磨,打磨后的桌子光滑很多,小宇,看著自己的作品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思考與分析:
1、小宇是班級里能力中等的孩子,動手方面的活動能力一般,今天的活動中可以看出來,他做桌子的行為是比較表面和初級的。只是簡單的把桌子的一個面和四個腳進行了拼裝。成品也是比較粗糙的。而中班的孩子,在泥工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不僅要愿意捏,會捏一些形狀和物體,還要注重美觀的要求。小宇的這份泥工作品顯然在美觀上還需要改進。
2、在對小宇的觀察中,我介入了兩次,第一次是作為提醒,建議小宇將桌子打磨(搓)地光滑些??墒?,語言的提醒并沒有幫助到小宇,可見他的能力還沒達到。第二次的介入,我是作為玩伴的身份,在與小宇一起玩的過程中,讓小宇通過模仿學會搓的這個技巧。
3、孩子的能力發展是有差異的,針對不同的孩子,引導的方法也不一樣,有的孩子只需要語言的提醒,而有的孩子則需要老師的一些手把手的幫助才行。這就需要教師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仔細地觀察。
對策與措施:
活動中,我采用的是個別觀察和間接介入的指導方法,幫助幼兒在會的基礎上盡量將手工作品表現地更美觀。
心得體會:
教師要有一顆善于觀察的心,時刻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了解孩子的能力和經驗,適當地引導和幫助孩子,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教育筆記:把愛撒給每一個孩子
濤濤是我們班月齡最小的一個,所以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弱,排隊走、上廁所、解小便、起床穿鞋,他都需要老師的幫助。特別是大小便,更需要老師的幫助。
實錄一:
歡快的游戲在漸漸消失的音樂聲中結束了。寶寶們也該上廁所了,可濤濤小朋友卻站到自己的小椅子旁邊不走了,于是我頓下來問他:“寶寶,是不是不會,”他看著我不響。但從他的眼神里已經知道,他要小便了,于是我把他帶到廁所后,幫他拉下褲子,隨即又去關注別的孩子。寶寶們小便好以后我便給他們一個一個的檢查、提褲子,塞褲子,卻發現濤濤的褲子是濕濕的,我覺得很奇怪,我已經給他脫下了褲子,為什么褲子還是濕的呢?難道之前就解出了,問他,他只是看著我,無奈,我給他換了褲子。
實錄二:
第二天,我發現濤濤的褲子又濕了,我問生活老師,她說“我在他小便時已經幫把他褲子拉下來了”。怎么還會尿濕呢?...
實錄三:
睡覺前,我和往常一樣帶小朋友去解小便,給濤濤拉下褲子后我就留意看他,這時我才明白為什么濤濤總是把尿解在褲子上,原來他小便時小手是不動的。
發現原因,設置問題,引導孩子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
(1)、問題情景:美麗的秋天來了,小樹葉在空中飛舞,小朋友們也在草地上高興的和老師做游戲,這時,小胖胖要小便了,他脫下褲子后,小手放在兩邊就小便了,結果全尿濕在身上了。
根據這個情景問題我提供了幾張來自于孩子們生活中的一些照片,照片上的內容都是他們平時所做的,然后引導孩子討論,讓孩子在討論的過程中去發現小便的正確方法。
(2)、動腦筋想一想:怎么會尿濕褲子的?
比如:弟弟小朋友在小便時,是要用自己的小手幫忙的,要輕輕捏著“小雞雞”的;妹妹小朋友小便時同樣也需要用小手來幫幫忙,這樣就不會尿濕在身上了。
積極與家長配合,增強溝通效果
發現了濤濤小朋友不會小便的這個情況,我就及時抓住離園時間與孩子的媽媽進行了交流,終于明白:為什么孩子小便時不用手扶住“小雞雞”的原因了,原來在家都是有大人一手包辦代替的,根本就沒有給過孩子鍛煉的機會,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家長也認識到了自己這一行為的錯誤,并表示,要配合老師手把手的教孩子、并經常提醒孩子。使自己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跟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
由此可見,對于班級中自理能力較差的寶寶,更需要我們老師去細心、耐心的觀察他們、注意他們,發現問題及時提出解決的方法,并且與家長及時溝通,這樣不但使家長放心,更使小朋友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加強。
幼兒園教育筆記:把權力留給孩子 晨間活動開始時,老師說:“每個小朋友去拿一樣玩具玩?!焙⒆觽兌紶幭瓤趾蟮厝ツ昧?,大家自顧自玩得很開心,過了一會兒,琪琪走過來說:“老師,樂樂在搶飛飛的腳踏車?!蔽乙谎劭慈?,發現樂樂和飛飛一起拉住腳踏車不放。此時,老師正在傾聽他們的訴說,我走過去聽到老師在說:“如果你想玩,必須先征得飛飛的同意。”樂樂和飛飛都感到非常的委屈,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走過去問:“剛才這輛腳踏車是誰玩的?”飛飛馬上說:“是我玩的?!薄皹窐纺阋蚕胪鎲?”他使勁點點頭。我說:“你如果想玩,可以跟小朋友商量。你去找找看,誰玩累了想休息一下,你就可以跟他交換你的皮球玩。”樂樂聽了我的話,就對飛飛說:“你累不累?想不想玩一會兒皮球?”這時,飛飛的手松開了:“我累了,給你玩一會兒吧!”兩個人又開始開心地玩起來了。 幼兒在游戲時經常會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也想玩玩,但往往他們缺乏交流,沒有商量就去搶玩具,以致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在此次晨間活動中,樂樂很想玩腳踏車,看飛飛騎累了停下來休息時,也想玩玩,試圖去搶來玩。老師說:“如果你想玩,必須先征得妞妞的同意?!?,這是一種教師程式化的教育方式,沒有考慮到幼兒的需要而適時提出的教育要求。我沒有根據這一要求解決幼兒的沖突,而是讓幼兒自己去商量解決的辦法,幼兒能夠理解教師的用意,同時也能夠處理好他們之間的矛盾。
幼兒園教育筆記:把愛給每一個孩子開學了,和孩子相處也有半年時間了,大部分的孩子來上幼兒園都比較的高興:“老師早!”“老師早上好!”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越長,感情也越深,何況我們干幼教這一行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愛心,要和孩子們進行感情的交流和溝通。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冰心老師也說過,有了愛才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所以,我一直是懷著一顆愛心來做好所有的工作的。工作中我用愛心對待孩子。把幼兒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充分展現自己的愛心,像父母般的照顧他們,使孩子有在園如在家的感覺。但是開學沒幾天我們班方正杰小朋友又哭了,我都知道當孩子還是有些不適應,往往會采取一種最為直接的抗議方式,哭,沒完沒了的哭,我輕言細語,給孩子更是多了幾分關愛。漸漸的,他不再哭了,開始和我說說笑笑了,只是聲音很小,但我每次都會微笑著聽他講完。有一天,當媽媽送他們進園時,竟然主動向我說:“郭老師,我會玩開心網的?!薄袄蠋熚也豢蘖??!碑敃r一種強烈的感動從我心底油然而生,在內心激蕩,久久難以平靜??傊?,擁有愛心是我們干這份工作的首要條件,沒有對孩子的愛,談何對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無從談起。愛,畫出來就是一顆心,一顆紅心。用愛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愛心回報我們。當我們因感冒而嗓子沙啞時,孩子們不會在教室大聲地吵鬧……讓我們都擁有這樣一顆愛的紅心吧,引導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堅實的第一步,在潔白的畫布上涂下美麗的第一筆,讓我們用愛給孩子塑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教育筆記:把獎勵還給孩子
在幼兒園里,由老師做主給表現好的孩子獎勵一顆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紅花,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卻讓我對這種獎勵方式有了新的認識。
那是一個周四的下午,我答應孩子們,如果都表現好就每人獎一面彩旗,好讓他們高興??珊髞硪豢床势鞗]幾面了,這可怎么辦呢?情急之下,一個想法冒了出來:今天孩子們制作了許多彩色風車,大家也很喜歡的,我何不把彩色風車、彩旗,還有上次活動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為獎品,讓孩子們自己評價該如何獎勵呢?結果,孩子們對這次別具一格的獎勵活動表現得異?;钴S、興奮,我每舉起一樣獎品,他們就爭著說出這個獎品應該獎給誰,為什么要獎給他,等全班都通過后我就將該獎品獎給那個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說一些勉勵的話,并指出不足,希望被獎的孩子下周再爭取進步。這時候雪婷大聲的告訴說:“我覺得應該獎勵給昊昊,因為他這學期回答問題的聲音變得很大。”小朋友們也覺得很有道理的點點頭。這時候宇韓說:“陽陽也應該獎勵,因為最近他沒有打人”。這時候我心里有震驚也有欣喜。
同時也發現了更好的辦法,讓小組長把這個權利使用下去,每周更換的小組長都能夠嘗試到獎勵別人,嘗到了一次甜頭,以后的獎勵活動我都把權力交給孩子,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的思維有了明顯的發展,對好多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膽地表述出來,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欣賞別人的長處,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想想以前獎勵孩子時,都是把決定權獨攬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產生一種慣性思維,即老師的標準就是對的,老師說誰乖誰就是好孩子,就可以獎小星星、小紅花,這其實是把孩子領進了一個誤區。所以,現在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游戲活動中,我都把獎勵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評一評,議一議,自主決定獲什么獎、獎給誰。
把獎勵的權利交給孩子,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們也學會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進步了。
慢慢的我發現班級里那些調皮的孩子也變得不同,都有了很強的自尊心,這比我以前批評他們的方法還要管用。其實孩子這件藝術品真的需要我們想很多好的方法去雕刻,這樣才能更有價值的展現。
《大班教育筆記200篇3篇》:大班教育筆記200篇第1篇 雖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們的語言表達潛力很差。所以我會經常和他們聊天,在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了孩子們不少的興趣及他們心里的想法。原本以為他們是快
《幼兒園教育筆記小班3篇》:幼兒園教育筆記小班第1篇 1.衛生習慣。孩子在家家長也應配合督促他們有個好的衛生習慣,如在家開飯前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擺桌椅、餐具端飯、分筷子。同時還要教育孩子文明
《幼兒園大班教育教學反思筆記30篇》:幼兒園大班教育教學反思筆記30篇第1部分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后才發現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趥湔n和準備教具時才發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