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推薦《老師.您坐!》,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您坐!
他,是最后一個進入我們樂樂班的小成員,期初報名已結束,他是他的媽媽托我們同事說情進來的,剛開始的那幾天,他常常哭鬧,我們三個老師連哄帶騙好不容易穩定了他的情緒,可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卻發現了嚴重的問題,他聽不懂我們老師說話,用普通話不行用本地話也不行, 對他說:“XX,坐好了,別亂動。”他馬上回答你:“我媽媽去買菜了,她要回來了。”你覺得奇怪了,再問他:“你說什么?”他不回答:“我叫XXX,我五歲了。”反正他管你與他說什么,他就只會回答那幾句不對頭的話,好象 是硬背下來的一樣,甚至大小便都不會說,有時候濕了褲子,在哪兒尿的他就站在哪兒不動了,有時坐在椅子上拉大便了,他死也不離開椅子……在各個活動中,他表現出來的能力更是無法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而且還略帶攻擊性和破壞性,愛打人,喜歡破壞別人的作品……我們曾責怪同事,怎么知道這個孩子這樣,不動員他讀小班還讓他來插班?
我和他的媽媽交談過,她的臉上是帶歉意的笑眼里卻是無奈的傷心,她覺得這孩子各方面發展都有點慢,他在來上幼兒園的前幾個月才學會說話,我說那平時要多和他交談,她說我們夫妻倆都煩,根本沒時間和他說話,家里只有一個嬸嬸(外地的,說著不大標準的普通話)常和她說話,難怪!大概平時她就教他叫什么名字,幾歲了。如果哭鬧了,就告訴:“媽媽去買菜了,要回來了。”所以這幾句就成了他唯一的對話用語。
對于他,我們把他當成了不懂事的孩子,平時對他多一些關心,多提醒他去小便大便,和他一起完成操作活動 ,我們并不指望他能力上跟其他孩子只希望他能學會表達學會相處可今天,他卻讓我感動了,上課一響,孩子們涌進教室,我準備用琴聲來安定他們,因為只是一會兒的時間,我沒搬椅子坐下來,只是站著,用一只腳踏風琴的腳踏板,孩子們跟著琴聲做手指動作,這時,我身后傳來放椅子的聲音,和一個不大清晰的聲音:“老師,您坐!”我轉過頭看到的是他——讓我們認為不懂事的他。我的眼里濕了。不僅出于對他請我坐的感動,更出于發現他原來也很懂事的開心,我趕忙坐下來,對他說:“謝謝!”還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
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都是懂事,我們不能隨意地去否定他們,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贊許,孩子們會更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哼,你敢拿小朋友我的東西!!!
今天的第二個活動是音樂課,開始的時候哲哲學的挺認真的,在大家一起唱歌的時候,他的聲音唱得很響亮,老師還表揚了他。下面的活動老師請小朋友分角色演唱,他開始開小差了,小手一直在桌子下面動來動去,老師提醒了幾次,還是這樣。等到下了課,我走過去,想要看看他究竟在玩什么,坐在他旁邊的李欣怡動作很快地拿出了一個小汽車給我。這時的哲哲急了:“這是我的,還給我。”“先放在老師這兒。”“不行,老師不能拿小朋友的東西的。”“誰叫你上課的時候就玩,而且,小朋友不能從家里帶東西來的。”我把小汽車放到了我的桌子上。“哼,你敢拿小朋友我的東西!!!”我好大的驚訝,同時也被他的語氣給弄得哭笑不得,“哼,我明天不來了。”他的小臉紅紅的,小嘴翹起。
每次學習新的知識,哲哲總是很投入的,學得也很認真,因而他的領悟力較強,無可非議他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是他一學會,就喜歡做小動作。而老師一收他的玩具,他的小嘴里蹦出來的話真是脫口而出,而且這幾句話根本就不是這個年段孩子說的話,所以我在開始聽到的時候,感覺很好笑,包括小朋友聽到了也都哈哈地笑起來。也許就是我們的笑聲,仿佛就是在縱容他,他有些得意,接下去又重復了這幾句話,直到看到老師的臉變了樣,沒了笑容,他才開始收斂起來。
哲哲小朋友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出生以來萬千寵愛集于一身。當一個可愛的寶寶降生到家庭里時,父母及其爺爺奶奶等視其為掌上明珠,長輩們高興的心情無以言表,長輩抱著“孩子是寶”的觀念,十分寵愛自己的孩子,一切事情為其代勞,對孩子呵護有佳,在家中對孩子的行為不加限制,哪怕孩子有任性行為,長輩們都會給予一定的妥協,這樣就強化了孩子任性意識。
哲哲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很會看老師的臉色做事,因而當他的幾句話,老師笑了,他越發得意,但當他發現情況不對時,馬上調整了自己說話的腔勢。哲哲平時的動手能力較弱,而嘴巴很會說話,我發現,這與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家里媽媽、外婆兩個人不分白天黑夜的照顧他,該他做的事情都幫他做了,所以小手的能力較差,但他的強項是說話,不管什么話他都要學,而且學的很快,學了馬上用起來。因而,老師、家長在他的面前說話更應該留意,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
教育筆記:老師,好難呀!
老師,好難啊!這是孩子們的聲音。這是孩子們在學系鞋帶發出的感慨聲。主題活動《藏起來的禮物》,通過媽媽給蕾娜買新年禮物為線索而引發的故事。
故事圍繞主人公“蕾娜”收到一系鞋帶的鞋子而從難過到開心的一個心理變化來展現遇到困難而積極解決的過程。通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讓幼兒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心情。
在第二課時的基礎上讓幼兒親自實踐系鞋帶,這對于中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有些困難。通過操作確實發現系鞋帶對于幼兒是一個挑戰。
首先,在我的示范方法之后,我給每個幼兒分發一根鞋帶,讓幼兒系在小椅子上練習。孩子們按照方法念著我仿編的兒歌學著,(兩個好朋友,交叉拉拉手;變只兔耳朵,搭個小山洞;鉆過小山洞,用力啦啦緊)
領悟強一點的孩子在老師與阿姨的幫助下,終于系好了第一個蝴蝶結。而有的孩子則在那邊喊著不會,口中念念有詞“好難啊”。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打蝴蝶結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不是容易的,為了鼓勵幼兒,不讓幼兒氣餒,我說:沒關系的,是挺難的,老師家的哥哥學了很久才學會系鞋帶的,聽我這么一說:“孩子們都呵呵的笑了”。接著,鼓勵幼兒,只要你們像“蕾娜”(主人公)一樣認真練習,總有一天你們也會系蝴蝶結的,老師相信你們。
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很多孩子還蹲在小椅子面前認真地學著系鞋帶,那勁頭甚是可愛。其實,我們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很有探索精神,都很樂意去做、去實踐,而往往是我們待人舍不得放手,凡事都越俎代庖,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漸漸的懶散起來。其實,只要放開手,我們的孩子往往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雖然今天還有大部分孩子不會系鞋帶,但我相信,在孩子的堅持下,我們的孩子一定各個都能輕松自如地系個漂亮的蝴蝶結。
教育筆記:老師,我愛你!
又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感覺是多么的幸福!一種被愛的幸福!
懷著一顆愛孩子的赤誠之心去接納孩子,但孩子卻對這個完全陌生的老師表示出了排斥,理解理解,畢竟是一張陌生的臉嘛!
在一天又一天的相處后,我漸漸地走近了孩子,贏得了他們的心。于是,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老師的愛,而我,卻被這樣的愛深深陶醉了!
——孩子的愛,赤裸裸
“老師就是媽媽,”在《來來來,來上幼兒園》主題中,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就是寶寶的另一個家,在這個家里,有愛你的老師,而且還是三個老師(有一個實習生)呢!耳邊立刻響起一片:“老師就是媽媽呀!”的話語。
一個甜嘴巴女孩一邊學著老師的話,一邊說:“老師就是媽媽呀!媽媽,媽媽……”她一個勁的在我身旁不停的叫著,望著她可愛的笑臉,我覺得我就是她的媽媽,立刻送去一個擁抱,“唉!寶貝,媽媽愛你!”
孩子對愛的表達就是這樣的赤裸裸,不帶有一絲的雜質,純潔而直接。這樣的愛讓人洶涌澎湃。
——孩子的愛,有些小“粗暴”
班上有個靦腆的男孩,白皙的皮膚,大大的眼睛,他會湊在你的耳朵邊悄悄地對你說:“我要小便、我不要喝水、我要洗手……”一有想法和行動時都會悄悄地告訴你,他還總喜歡在你冷不丁的時候,來了熱情擁抱。抱住你的腿、胳膊、臉……,緊緊地,緊緊地,讓人感覺我是那么的被需要。一次,我在和小朋友講話時,寶貝突然又過來跟我說話,因為我正說到一半,因此并沒有停下來,他著急了,竟然在我手臂上抓了好多下,狠狠地,我立刻感到一陣輕微的疼痛。望著他渴望的眼睛,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和藹、耐心的對他說:“寶貝,不著急,有話要和老師說,也要等老師把話說完了呀,你這樣抓老師,老師會很疼的。”他忽閃著眼睛望著我。
每個孩子對愛的表達方式都是不同的,正因為他信任你,才會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來尋找你,老師就是孩子心里那顆定海神針,你的眼神、語言、行為將牽系著孩子的情感。因此,不容忽視和輕視。對于這樣富有個性化的表示方法,老師不僅要理解和接納,與此同時,還應耐心的幫助引導孩子學習與人溝通交流的方式。這種表達方式盡管有些“粗暴”,但卻滲透著他們的信任和愛,這樣的愛激發了老師的愛與責任,必須充滿智慧、富有理性的來承擔。
——孩子的愛,獨一無二
班上的孩子個性迥異,他們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個體,耳邊每每想起孩子稚嫩的話語,都讓我久久回味。
他,帥小伙一個,可卻喜歡獨自一人待著,每當小朋友開火車集中時,總要讓老師請上幾回,一次,我再一次去“請”他,他竟然蹲著就是不走,無效后,他輕輕地說了一句:“老師,我要拉著你的手。”小家伙,就是想和老師親密無間啊!我心里有一股暖流,于是,牽著孩子的手走進了火車隊伍。
他,古靈精怪,總是調皮搗蛋,一個活脫脫的自由份子,不受拘束。剛開學沒幾天,就被老師“管教“了幾番,于是他開始不喜歡這個幼兒園了,甚至懷念起以前可以無拘無束的小幼兒園了(從他媽媽那里知道)。一天,在老師提出要求不允許小朋友跑出來回答問題時,他竟然坐好了一小會兒,啊,有進步了!終于,他被老師請到了,他高興極了,突然對老師說:”老師,現在我喜歡你了!“這樣的話來得有些突然,在意外之余,我內心充滿了快樂。孩子不僅接受了我,而且他在慢慢的進步,一句直接明了的話,透露出的是一個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在這樣一個轉變中,讓我感受到了”征服“的幸福。
馬拉古奇說,孩子是由一百種語言組成的,他們有一百種表達的方式。愛是每一個都具備的情感能力,如何表達愛,卻因不同的個體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方式,我們唯有理解和接納每一個孩子,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細細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內涵,一份美好情感的真諦!
教育筆記:老師!“我們”知錯了
今天,“我們”惹老師生氣了,老師懲罰了“我們”,也原諒了“我們”。
下午,張老師帶我們做手工課《小熊的魚串》,小伙伴們可認真啦,做的速度也很快,不一會兒“我們”就完成作品并很有成就感的送給張老師寫名字。張老師忙著在給陸陸續續來的小朋友寫名字,周老師忙著幫個別的小朋友解小便,拎褲子,陳老師在忙著制作下節課的道具。看著老師們都在忙著,“我們”也完成了作品,就開始不安分啦,“我們”開始大鬧天宮了。相互追逐嬉笑打鬧,爬桌子上椅子,踢皮球,要多“瘋狂”有多“瘋狂”,可開心啦。終于張老師忙好了,開始關注“我們”了。老師要求“我們”安靜坐好。平日乖巧聽話的伙伴們迅速回到座位上,剩下幾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陳xx,張xx,彪xx,郭xx,看他們幾個正在壓人山呢,一個接一個地壓在小朋友的身上,還咯咯的笑,完全沒有發現老師的到來。終于老師生氣了,沒有讓他們回到座位上,而是讓他們排排站好,并教育他們:“上課時不能這么吵鬧,何況這樣玩很危險,知錯么?”小富天馬上哭起來:“我不搞了,我不搞了”。經過老師一番教育,這幾個小伙伴們都低下頭沒有說話。我們其他的小朋友都乖乖的坐在椅子上,這時,“咚”的一聲,尋聲過去,老師發現楊羽涵揀起東西馬上藏在手里,張老師一看,發現小羽涵拿著一個固體膠,羽涵立即說是壞的,可是老師仔細一看是新的,拿走了固體膠也沒有說什么。“我們”安靜片刻,又聽見“咚”的一聲,胡楚涵立即攥著口袋,老師一看,原來她也藏著固體膠,再一摸口袋,竟然藏著三個固體膠,一支水彩筆,還有一些小玩具,張老師收走了固體膠并教育楚涵不能拿東西。陳老師對楚涵的表現有點生氣有點失望,因為她平日里是多么乖巧聽話啊,她讓楚涵也站了一會,楚涵哭了,是害怕?是委屈?是知錯?我想都 有。
“我們”今天的行為的確讓老師們有些生氣,有些費心,經過老師的教育,“我們”知道“我們”今天的表現是錯誤的,也懂得老師對“我們”小小懲罰的意義。
老師們!“我們”不會再犯錯誤了。希望您們一直愛“我們”!
教育筆記:老師把我幫笨了!
幼教工作平凡而瑣碎,但事事又馬虎不得,不光需要付出耐心和愛心,更重要的是要走進孩子們的心里,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每天中午起床時間一到,班上小朋友陸續疊好被子離開寢室,每次都只剩萌萌一個人。又一次領導來檢查工作,走進寢室看見萌萌一個人看著被子發呆,便問他:“你怎么還沒把被子疊好呢?”“老師沒教我疊,我不會啊。”“老師也沒教別的小朋友,那怎么他們都會呢?”萌萌不說話了。園長說;“找你們老師去。”我剛走進寢室,萌萌馬上說:“老師教了,就是老師老幫我,把我給幫笨了。”我聽了萌萌的話感覺很震驚,我回憶起他入園來生活方面的表現。他3歲就入園了,個子又小,自理能力很差,別說衣服穿不上,就是幫他穿上他也不會扣紐扣,就連吃飯都是慢吞吞的,老師喂他一口他才吃一口的,至于疊被子,他根本就不學,每次起床后他都是可憐兮兮地說;“老師求求你,幫幫我吧,我不會。”每次聽到他的求助聲,我就產生一種憐憫之情,不由自主地幫他疊被子。然后再告訴再疊被子的方法,但是,由于他個子矮,再加上依耐性強、做事慢,午睡起床時間本來就很緊,有時我就干脆直接幫他疊,要他回教室上課,所以他一直疊不好。
事過之后,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覺得萌萌的話很有道理。如果我不經常幫他,而是對他嚴格要求,他能不會疊被子嗎?我不應該怕他做不好,而是應該為他提供充實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是我影響了他這方面的提高,我感到內疚。
這件事對我的教訓是深刻的,自那以后,我牢牢地把握嚴與愛的關系,對于生活方面的事情,凡是幼兒力所能及的事都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去做,絕不心軟遷就他們,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老師,我想......”是我在與幼兒接觸中聽得最多的一句話,然而“不行”也是我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孩子們一個個天真的想法與欲望都讓老師給否定了。不由得,我會想,也許,以后孩子與老師之間就會沒有親近感了,或許,甚至連孩子的一句“老師,我想你”也聽不到了......所以我想了很多。思雨是剛到我們班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善于言談,與小朋友之間的交往也很融洽,就是和她在一起的經歷讓我探索到了很多教育意義的內在性。
玩具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項自主小游戲。一節教育活動課結束后,我給小朋友拿積木玩,在孩子們期待的眼神中,我把積木一組組的分給孩子們,不一會兒的功夫那些不起眼的小玩具在小朋友巧奪天工的妙手下,都變成了有模有樣的工藝品。我肯定每一個孩子的作品,并當眾表揚他們。所以更多的小朋友也喜歡趁熱打鐵,積極性和靈感同時玩弄在積木之間,好的作品層出不窮。游戲之間小朋友“急功近利”不免有“明爭暗搶”于是我接到接二連三的告狀。一開始,我會說小朋友之間要學會分享玩具,沒有玩具時要借小朋友的玩具。可是小朋友好像都聽不進去的,搶玩具的事件還是一個勁的發生。我按耐不住情緒,此時思雨小朋友起身到身邊說:“老師,我想……”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我便大聲一句說,你就玩這個玩具。”他好像還想說什么,也沒有說一聲不吭的就完了起來。全班的小朋友似乎也意識到了什么,也都安安靜靜的進行游戲了。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還想說,卻欲言又止;還想要伸手拿玩具卻又收回。一句“這是我們組的玩具,你不能拿”的悄悄話傳入耳朵,頓時,一句不起眼的“不行”感覺隱藏了對孩子們太多行為和思想的約束。
尤其在教育活動中,我們為了活動課的順利進行,往往把孩子的想法給設置成固定模式,或者給一一否決了。其實我們是可以大膽的拓寬教育活動,汲取小朋友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來進行教育活動的,反而能讓活動課更加活靈活現和真實!多多的傾聽孩子們的“老師,我想……”這樣我們會收獲更多的童真童趣,發現更多適合孩子們的教育點!
《幼兒老師教育筆記3篇》:幼兒老師教育筆記第1篇 閱讀是藝術,正因閱讀就是探索的過程。我們透過閱讀來實現一種對應,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個人的經歷、與我們的個人的體驗一一對應。閱讀,說到底,就是以
《幼兒園讀書筆記40篇》:幼兒園讀書筆記40篇第1部分 最近讀了《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一書,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細節描述將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容易產生的一些教育現象記錄下來,可貴的是書中
《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第一實驗幼兒園聽課評課教研小節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