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推薦《給垃圾寶寶找個家》,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給垃圾寶寶找個家
背景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的啟蒙時期,也是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契機,培養(yǎng)幼兒垃圾分類的習慣,對新時期的幼兒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往往需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反復實踐和鞏固。
實錄:
自由活動開始了,小朋友們都拿出了自己喜歡的玩具,結伴玩了起來。瑤瑤拿來了寫字和布娃娃的玩具,游戲開始時,她激動地把玩具拿出來放在桌上,大聲地招呼陽陽和她一起玩,她們兩人商量玩起了扮家家的游戲。她們先抱著唱歌,妍妍說娃娃餓了,喂娃娃吃餅干吧!于是她們用撕出小片片當餅干喂了起來,玩得還很投入。
老師見機展開了談話活動:“今天我們和小朋友玩得開心嗎?”幼兒說:“開心!”“你們是怎么玩的?”許多幼兒都主動介紹自己的玩法,有的在玩拼圖,有的在玩汽車,有的在裝扮。老師用贊賞的口吻說:“看來我們都玩得不一樣,真棒!”老師話鋒一轉,接著說:“不過,我們在很開心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在哭,很不開心,你們猜猜是誰?”聽了我的話,幼兒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點不知所措。“你們向下面看看就知道了。”教師提示著說。濤濤低頭一看,發(fā)現自己的椅子下面有許多小紙屑,馬上說:“老師,地上好臟呀。”“地板朋友好臟,所以它傷心地哭了。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軒軒說:“我們要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去。”“是呀,我們不管做什么游戲,都要做一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發(fā)現不小心掉垃圾了,要馬上把垃圾清理掉,這樣地板朋友就不會傷心地哭了。”聽了我的話,幾位活躍的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要幫忙撿垃圾。
分析:
迎合幼兒園的大課題《小手牽大手:垃圾分類行動促幼兒園綠色教育研究》,開展了環(huán)保教育的系類活動。為此教師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fā)展特點,制定了垃圾分類的三類標準: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利用日常的教學活動,讓他們有初步的垃圾分類的意識。
但由于4、5歲兒童只是出于規(guī)則意識萌芽時期,再加上他們注意的分配能力較弱,在情境性游戲中往往還會忽略一些輔助性的規(guī)則,故造成了只想到給娃娃喂餅干的游戲情景,而掉在地上的小紙片就沒想到要撿起來。
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需要從認知到行動這種轉變,還需要一段階段的反復操練和鞏固,同時也需要環(huán)境的支持與配合。對我們這一波幼兒來說,雖然我們在幼兒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垃圾分類的指導,但可能家庭環(huán)境和家長關注度上不夠,致使幼兒對這方面的衛(wèi)生習慣沒有及時的養(yǎng)成。
措施:
1、教師通過生活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的形式,讓幼兒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并初步養(yǎng)成養(yǎng)好的垃圾分類的意識。
2、家長宣傳的力度,爭取達到家園一致的教育意識,并關注引導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在各環(huán)節(jié)中,巧妙地把一些垃圾分類的規(guī)則進行整合與融合,是幼兒在日常的活動中隨時關注和進行有意識地操作,致使逐漸養(yǎng)成發(fā)現垃圾及時清理,并進行正確地分類投放。
《幼兒教師教育筆記3篇》:幼兒教師教育筆記第1篇 提高警惕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 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很差,并且缺乏生活經驗,見了新鮮事物敢于冒險,所以我們必須要提高警惕心,把握好幼兒安全這一關,要
《大班范文教育筆記200篇》:大班范文教育筆記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
《幼兒園音樂課聽課筆記40篇》: 第1篇、小班音樂大雨和小雨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歌曲,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 2、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樂器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3、積極參與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