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推薦《用積極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加點行為》,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用積極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加點行為
使每一個孩子都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是每一位老師的愿望。每一個孩子加點前都排隊洗手,用自己的手帕擦手后,排隊拿糕點,用正確的方法拆開包裝袋,并把包裝袋放進垃圾箱,坐在椅子上,安靜的吃糕點。吃完糕點,到杯子櫥拿自己的杯子喝水,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再把小手洗干凈。這是多么讓人欣慰的事啊!可是,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孩子,也不是三五個孩子,而是全體孩子。要使全體孩子都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前,晨晨小朋友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不愿意坐在小椅子上安靜的進餐,總是到處走動。加一次點,不知要提醒他多少次,可是他還是不能把糕點吃完:“老師,我不想吃了!”“吃了吧,糕點很有營養,吃了糕點,既聰明,有健康。”可他還是偷偷的把糕點丟進垃圾箱或送給其他小朋友吃。有時候,小朋友們都吃完了,他的食品袋還沒拆開呢!更讓人頭疼的是,把糕點放到杯子里,弄成粥狀物,杯子里外都弄的粘糊糊的、臟兮兮的。為了早日讓晨晨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著他的行為表現,并根據其行為表現給予恰當的指導,決心采用孩子容易接受的、積極的方式,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
11月16日這天,加點時間到了,我把晨晨叫到身邊,握著他的手:“晨晨,表現好的小朋友都能得到圓點,你愿意得到紅圓點嗎?”“老師,我表現好,我愿意得到紅圓點。”“那好,你就坐在小椅子上吃糕點,只要不是最后一個吃完,我就把紅圓點獎給你。”過了一會,晨晨高興的喊起來:“老師,我吃完了。”我環顧四周,發現還有六七個小朋友沒吃完,我表揚了他,并及時將紅圓點貼在他的額頭上。
下午吃蘋果時,我又提醒他:“晨晨,你要繼續努力,只要你吃得好,不是最后一個吃完,我就再獎你一個紅圓點。”有一半孩子吃完了,晨晨的蘋果剛吃了一“圈”,盡管我不斷提醒他,他卻還是吃在了最后,不過,這次他是坐在小椅子上吃的,并沒有胡竄亂跑。對其他孩子來說,這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對晨晨來說,這已是一大進步。
在這一段時間里,我加強了對晨晨的關注,有時提醒他快點吃,因為他吃著吃著就玩起來了;有時提醒他大口大口的吃,因為他一次咬綠豆粒大小的塊;又時提醒他坐下來吃,因為他吃著吃著就想跑……當他快吃到最后的時候,我就挑除他之外吃的最慢的那個小朋友和他比賽,激發他們積極進食的興趣。“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就有收獲。”就這樣,晨晨得到了許多紅圓點,再也沒有吃到最后。
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日之功。晨晨,老師期待著你,早日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晨晨,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教育隨筆:培養孩子的繪畫熱情
子豪小朋友在繪畫活動中經常不愿主動動筆。上美術課時,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夠很認真的開始自己的繪畫活動,但是當我走到子豪旁邊的時候,發現他沒有根據老師的要求開始畫畫,反而在發呆。提醒了他兩次,過了一會再去看他,還是只畫了一點點。于是我問他:你喜歡畫畫嗎?他回答不喜歡。為什么不喜歡?我繼續追問。因為我每次都畫不好。于是我重新拿來了一張紙,要求他重新畫,然后一筆一劃的開始教他,并且不斷地給予他鼓勵。最后,一張畫終于完成了。因為以往沒有畫成功的經驗,所以孩子總感覺的自己會畫不好,自然就少了耐心。
一次美術活動的內容是大熊貓,等我介紹完作畫方法和要求后,小朋友們都興高采烈地動起了小手,我從第一小組開始巡視指導,每個孩子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來,當我指導到他一組時,我發現子豪的圖畫紙上還是空空的。
我知道他又不敢動筆了,便故意問他:子豪,你怎么還不畫呀?這時,他雙手蓋住畫紙,膽怯地望著我,一句話也不說,但他那膽怯的眼光告訴我,他沒有信心。子豪缺乏自信心,需要幫助和鼓勵,要想讓他敢畫畫、喜愛畫畫,關鍵是要幫他樹立起自信心,讓他覺得“我能行”。于是我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親切地對他說:你很聰明只要你敢畫,你一定會畫得非常出色,他還是沒動,望著我的眼神已不再那么膽怯了。
于是,我扶起他的手,說來老師和你一起畫,白紙上終于有了一只小熊貓,他高興的笑了,于是我又鼓勵他:瞧,你也很棒只要你大膽畫,一定行的。聽了我的話,他開始在紙上試著畫起來,看到他不成形的畫面,我由衷夸獎他說你畫得真好,如果這樣改一改會更好。他美滋滋的點點頭,在我的不斷鼓勵和贊賞下,子豪終于將一幅畫畫好了,雖然畫得不是很好,但為了鼓勵他,我在全班面前表揚了他,把他的畫給全班小朋友展覽,并讓他介紹自己的畫,希望從這次以后,能慢慢使他對畫畫逐漸產生濃厚的興趣,能認真畫畫。
幼兒手部肌肉群發展還不夠完善、知識經驗缺乏、想象力弱,在繪畫活動中往往缺乏自信心,一般都不敢拿筆,有的孩子甚至一看見筆和紙就直叫我不會,對此作為教師在活動中要不斷地激發孩子的繪畫熱情。
教育筆記: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
晨俊作為中班的新插班幼兒第一天來園,她在門口拉扯著她媽媽,要回家,我過去抱起他,他對我又抓又踢,媽媽走后,他就跟著班上的涵涵一起玩,我走過去問涵涵:“你們認識嗎?”涵涵回答:“我們是一個村的”,那好,你們一起玩吧!晨俊剛來到陌生的環境中,存在著明顯的分離焦慮,但由于身邊有他認識的伙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適應新環境。
戶外活動排隊時,晨俊一直都與涵涵在一起,璇璇走過去拉晨俊的手,對他說:“我們一起走吧!”晨俊拒絕后,去找涵涵一起走,由于晨俊與涵涵以前就認識,所以一定程度上涵涵成了他在園的主要對象,他早晨來到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涵涵,從來園到離園所有的環節兩人都在一起,雖然涵涵對晨俊盡快適應幼兒園起了很大的幫助,減輕了他的分離焦慮,但是除了涵涵,晨俊從來不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我們引導涵涵帶晨俊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同時,多介紹其他小朋友給晨俊認識,并鼓勵其他小朋友與晨俊玩。
一天,孩子們在玩活動時,我問晨俊:“在幼兒園里你和誰是好朋友呀!”他笑著很靦腆地說:“不告訴你!”我當著晨俊的面問其他小朋友的好朋友是誰,其它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的名字,于是,我又轉向晨俊用不屑的語氣說:“估計你沒有好朋友吧!”他說:“誰說沒有,我的好朋友是孫涵!”我故意說:“你就一個好朋友呀,太少了!光一個好朋友不夠呀!其他小朋友都有好多好多呀!”他急切地說:“現在,琪琪,浩旭都是我的好朋友了,”我接過話說:“那你現在怎么不和他們一起玩呢?”不等我說完就快速的跑到活動中去玩了,我朝晨俊看過去,他正看著我笑,笑得那么甜。
對晨俊只依戀一個小朋友的行為。單純的鼓勵難以起作用,我們使用激將法引導晨俊,強化他去找更多的好朋友,當他積極發出與其他同伴的交往行為時,我們立即給予肯定。晨俊獲得的交友體驗也使他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精彩,慢慢地真正融入到集體中來,也體驗到了與其他伙伴交往的樂趣。
教育筆記:用積極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加點行為
使每一個孩子都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是每一位老師的愿望。每一個孩子加點前都排隊洗手,用自己的手帕擦手后,排隊拿糕點,用正確的方法拆開包裝袋,并把包裝袋放進垃圾箱,坐在椅子上,安靜的吃糕點。吃完糕點,到杯子櫥拿自己的杯子喝水,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再把小手洗干凈。這是多么讓人欣慰的事啊!可是,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孩子,也不是三五個孩子,而是全體孩子。要使全體孩子都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前,晨晨小朋友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不愿意坐在小椅子上安靜的進餐,總是到處走動。加一次點,不知要提醒他多少次,可是他還是不能把糕點吃完:“老師,我不想吃了!”“吃了吧,糕點很有營養,吃了糕點,既聰明,有健康。”可他還是偷偷的把糕點丟進垃圾箱或送給其他小朋友吃。有時候,小朋友們都吃完了,他的食品袋還沒拆開呢!更讓人頭疼的是,把糕點放到杯子里,弄成粥狀物,杯子里外都弄的粘糊糊的、臟兮兮的。為了早日讓晨晨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著他的行為表現,并根據其行為表現給予恰當的指導,決心采用孩子容易接受的、積極的方式,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
11月16日這天,加點時間到了,我把晨晨叫到身邊,握著他的手:“晨晨,表現好的小朋友都能得到圓點,你愿意得到紅圓點嗎?”“老師,我表現好,我愿意得到紅圓點。”“那好,你就坐在小椅子上吃糕點,只要不是最后一個吃完,我就把紅圓點獎給你。”過了一會,晨晨高興的喊起來:“老師,我吃完了。”我環顧四周,發現還有六七個小朋友沒吃完,我表揚了他,并及時將紅圓點貼在他的額頭上。
下午吃蘋果時,我又提醒他:“晨晨,你要繼續努力,只要你吃得好,不是最后一個吃完,我就再獎你一個紅圓點。”有一半孩子吃完了,晨晨的蘋果剛吃了一“圈”,盡管我不斷提醒他,他卻還是吃在了最后,不過,這次他是坐在小椅子上吃的,并沒有胡竄亂跑。對其他孩子來說,這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對晨晨來說,這已是一大進步。
在這一段時間里,我加強了對晨晨的關注,有時提醒他快點吃,因為他吃著吃著就玩起來了;有時提醒他大口大口的吃,因為他一次咬綠豆粒大小的塊;又時提醒他坐下來吃,因為他吃著吃著就想跑……當他快吃到最后的時候,我就挑除他之外吃的最慢的那個小朋友和他比賽,激發他們積極進食的興趣。“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就有收獲。”就這樣,晨晨得到了許多紅圓點,再也沒有吃到最后。
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日之功。晨晨,老師期待著你,早日養成良好的加點行為習慣!晨晨,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老師,銘銘拿椅子打人”,隨著一聲喊叫,我急忙跑過去,只見銘銘雙手拿著椅子正對嘉奇比劃著,我來不及問清楚就喊了一聲:“銘銘,你怎么能拿椅子打人呢?這多危險吶?”
銘銘斜了我一眼沒說話,但我看出他好象要哭,于是我蹲下來,小聲地、耐心地問他:“為什么?”過了一小會兒他才說,原來,他是看見嘉奇的椅子上的小釘子出來了,他是學著我的樣子幫助嘉奇將釘子釘進去。
平日里,看到孩子們的椅子上的小釘子露出來,我都是找來錘子釘好,如果找不到錘子,我便用這個方法將釘子釘進去,剛才是銘銘想用這個方法幫嘉奇釘釘子,結果嘉奇誤會了。
看來,對這樣不愛表達自己的想法,卻愿意幫助人的幼兒,真是不應該采取單一的說教方法,讓這樣的孩子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加上教師的耐心引導,他將成一名優秀的好孩子。
現在的孩子大多思想早熟,行為也偏成人化。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因為家長偏年輕化,說話、行為舉止隨意;二是因為現在科技發達,孩子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自己獲取信息,從而進行模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模仿成人的一些不良行為,如果老師和家長不引起重視,不加以正確引導,可能會對孩子今后的生活產生不良后果。
星期四早晨入園的時候,妞妞媽媽面色凝重地對我說:“徐老師,跟你反映個事,昨天妞妞媽媽和妞妞在看大人親親摟摟的電視劇時,她說有個男小朋友在學校也老喜歡親她的嘴,她很煩他。”
大多數孩子與異性伙伴擁抱親吻,往往是一種純模仿性的行為,他們用從大人那里學來的動作語言來表達這種天真的喜愛之情,實際上并不理解這種動作的真實含義。妞妞奶奶反映的這件事我們老師早就發現了,但是事實并不是像妞妞奶奶所言是那個男小朋友主動,實際上是妞妞和那個男小朋友相互摟抱親吻。這種問題發現后應及時解決,否則讓更多的幼兒看到后都會去模仿,覺得好玩,以為這是大人贊同的,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得到強化,給孩子以后的心理發育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我發現后,我是采取單獨找他倆談話的方式。這次妞妞奶奶特地為了這事來向我反映,說明她很擔憂。平時妞妞奶奶就是一個特別重視教育的人,她以把妞妞培養成為一名大家閨秀而嚴格要求著她。但是當她知道事實并不是向妞妞說的那樣時,我感覺到她顯得更加憂愁和生氣,我對妞妞奶奶說:“發現這種事情及時解決并不晚,但是絕對不可以打孩子,不可以罵孩子下流,這樣會在孩子心靈中留下陰影。其實她只是覺得好玩,以后不要給她看親親摟摟的電視劇,好好地跟她說,她知道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后,久而久之她就不會再這樣了。”
其實這種現象在現在孩子中也是常見的,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引起重視,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對待越年幼的孩子越應注意,平時應盡量避免讓孩子看到影視畫刊中表示性愛的動作;夫妻間的一些親昵行為,在孩子面前也不宜過多過頻,避免給孩子一種錯覺,以為這是生活的主旋律;另外,到了適當年齡,孩子就應與父母分室而居。
家園合作,讓我們一起攜手杜絕這種行為的再發生,還幼兒一個天真的童年。
《小班簡短教育筆記3篇》:小班簡短教育筆記第1篇 每周星期四的晨間活動是玩拍皮球,這個活動在我們中班上學期的就讓孩子們練習了。可這個活動比較難,玩得很好的孩子不多。還是有大部分孩子不會玩。
《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3篇》: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第1篇孩子是鏡子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的身邊跨了過去。沒
《大班范文教育筆記200篇》:大班范文教育筆記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