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推薦《孩子犯錯誤后教師的指導策略》,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孩子犯錯誤后教師的指導策略
背景:
孩子在上中班后變得越來越喜歡來幼兒園了,自身的能力也普遍提高了,他們開始懂事,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小大人”了。在幼兒園里,你總能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孩子們的進步會讓你欣喜,但有些調皮搗蛋的,也會讓你倍加頭疼。
案例:
本周的主題是《豐收了》,所以我提前通知家長帶一些蔬菜水果來園。在一次午飯后,我就引導孩子們認識這些蔬菜水果,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整個過程中我“請”了4名幼兒坐到其他幼兒的后面,分別是吳起樂、朱佳博、鞏世豪和崔靚怡。朱佳博在我上課的時候咬了趙海峰,其他3個小朋友在和旁邊幼兒講話、打鬧,所以在活動中發現后被我“請”到后面坐著。餐后活動后是午睡時間,我請其他幼兒去解小便睡覺,他們4個被我留了下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分析與反思:
在被我“請”到后面之前,我已經反復提醒過他們不止一兩次了,但不見效果,所以我只能使用“冷處理”的方法,把他們和其他小朋友分開坐,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當時的行為是不恰當的。在午睡前,我又另外留下了他們幾個,請其他幼兒去睡覺,讓他們自己先反思自己的行為,想想為什么會被老師請到后面坐?其他人都可以睡覺了,為什么自己不能睡覺?以后該怎么做?
在大部分幼兒脫衣入睡后,我又回到了教室,依次詢問每個孩子,請他們自己告訴我剛才哪里做得不對,以后應該怎么做,然后針對每個不同情況的孩子,告訴他們基本的道理,比如:不能咬人,有什么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時可以找老師解決等等,有些孩子眼淚汪汪地都能明白道理。
本次教育,我采用了發現孩子存在問題后“冷處理”的方法,讓他們能一下子明白自己當時做得不對,然后在其他幼兒可以進行下一個活動時,暫時不讓他們參加,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最后采取了“熱加工”的方法,與孩子面對面交流,談談心,加深孩子的認識。
我們成人對孩子的無理行為,經常會采用"冷處理"的方式平息,但事后往往忘記"熱加工",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向孩子說明為什么要"冷處理"的理由,這對孩子不再重犯有好處。如果只"冷處理",孩子不會理解老師、父母的用心,反而會覺得父母不愛他,老師不喜歡他;及時"熱加工",既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還能增進兩代人的感情。
所謂“冷處理”,對一些性格外向、易沖動、控制能力差,平時表現不盡人意的的學生違紀用“冷處理”比較合適。因為:1、有利于對事件本身的處理。當一個人情緒失控時,往往是只想自己的對,對方的錯,容易產生對立情緒,不愿意說真話,甚至會強詞奪理。這樣就不利于事情的妥善解決,而一旦冷靜下來了,就會比較理智地接受老師的調查、詢問,容易反映真實的實際情況,使事件本身容易合理解決。2、有利于事件的當事人容易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學生理智失控時,老師對他的批評教育往往很難接受,反而會產生對立的情緒,有時候還會出現頂嘴的現象,讓教師也會尷尬。
所謂“熱加工”,就是當偶發事件發生時,教師抓住時機,馬上給予處理,趁熱打鐵,取得教育效果。“熱加工”能使偶發事件及時得到解決,并給學生以強烈的思想震動,但往往會占用一部分教學時間,甚至會改變原有的教學計劃。
所以我認為,把“冷處理”結合“熱加工”,能讓老師更好應對孩子的突發情況。
當然,當一些平時能力不強或是調皮搗蛋的孩子有進步,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時,我們要及時對他們進行“熱加工”,鼓勵他們積少成多,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時,老師絕對不要吝嗇自己的熱情,此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也會愉快接受并付諸于行動。平時,老師也要時時對這些學生進行“熱加工”,當他們遇到挫折時,我們要用熱情去開導他們、鼓勵他們,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熱情地幫助他們、資助他們,當他們取得成績的時候,我們要熱情地給他們加油、鼓勵!
教育筆記:老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
早晨我們老師照常帶著我們班孩子下樓做操,剛剛走出教室,就看到楊涵涵和她的爸爸在操場,準備上樓。我就在樓上喊了楊涵涵,她看到我后,笑瞇瞇的和爸爸站在操場上等我們下來。
孩子們排好隊等候大班的姐姐哥哥做完操,過了一會兒,楊涵涵走到我面前,拽了拽我的衣角,一邊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一邊輕輕的說:“汪老師,你幫我打個電話給爸爸,我忘記叫他早點來接我了。”我點了點頭說:“好的,做完操就幫你打”。
做完早操上樓后,上完第一節課后,孩子們都去解小便洗手準備喝豆漿了,楊涵涵又走過來,疑惑的問到:“汪老師,電話打過了嗎?”原來,孩子一直都在觀察我的一舉一動,“好,我馬上就打。”她轉過身去,剛走幾步,突然又走回來。“汪老師,你現在就打,我和爸爸講,爸爸一定會同意的。”這個時候,我疑惑起來,涵涵爸爸向來準時接的,而且涵涵也是個性格比較好的孩子,幾乎沒有為這種跟我們鬧過。這是怎么了?于是,我便問了張老師。原來上個禮拜五,涵涵的爸爸有點事情,沒有和平時一樣來接涵涵,而是稍微遲了一些,涵涵肯定是不想跟上個星期一樣。
于是,我蹲下來跟涵涵說:“上個禮拜五爸爸因為有事情才沒有早點來,今天爸爸肯定會放學就來接的,好不好?”涵涵聽了話,笑瞇瞇的進廁所小便洗手了。
教育筆記:調皮的孩子也需要老師的關愛
經過一個月的寒假生活,孩子們似乎在各方面有些退步,新的一學期開始,孩子們總有那么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在班上胡亂作為。不管是在課堂紀律,還是在游戲活動中,常常會出現調皮、搗蛋、不聽勸的孩子,有小朋友會來打小報告揭發孩子的壞毛病。
比如:在課堂活動中,老師一提到搞笑的話題,哲哲就開始在座位上坐不住了,站起身子捧腹大笑起來,小彈簧小朋友認為很好笑也學著在地上爬來爬去,導致班上還有幾個幼兒也一起學樣爬,使孩子們的情緒變得很高昂,一點都控制不住。又如: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都有序地在進行區域化戶外游戲活動,每個孩子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場地進行游戲,可是陽陽小朋友東玩一下,西瞧一下,猛猛撞撞地闖來闖去,結果一個不小心把正在攀爬架上的孩子撞倒在地上。再如:飯后,孩子們一起坐一起洗臉,涵涵小朋友拿著自己的毛巾甩來甩去,不小心甩到旁邊小朋友的臉上,兩個孩子就相互甩起來,結果其他小朋友就跟著他們一起胡鬧,到最后一個一個疊在一起疊羅漢,等到最下面的孩子壓得哇哇大哭也不放手,我看到后,立馬制止,對他們的行為表示批評。這樣的事件每天都會發生,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真讓我傷透腦筋。
其實,在觀察中,我發現這些孩子其實也有很多優點,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只是他們交往的方式和方法不太友好,他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積極地想要表現自己,他們往往想要在同伴中得到關注,但是經常效果起反,才不得不表現得更加惡意讓大家吸引注意去關注他。總而言之,孩子需要的是關愛。
范思哲小朋友是我們班最調皮的孩子,他一天到晚總有很多小事要發生,“孫老師,范思哲在搶我的玩具。”“孫老師,范思哲把我的圖畫紙涂得亂七八糟。”“孫老師,范思哲在推我,不給我小便。”……很多孩子會對他的不良行為來打小報告但是他月人交往的方式不對,所以經常會導致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地去接近他,關注他的一言一行。有一次在區域活動中,范思哲一個人在美味餐廳中當廚師,正在給客人準備菜肴,可是很多小朋友因為范思哲在這個區域都不想進區和他一起玩,生怕他欺負大家。看到這種情況,我主動和范思哲進行區域游戲,我坐下來說:“服務員,我要點菜。”于是,范思哲小朋友馬上拿著菜單過來,有禮貌地說:“請問你要來點什么呢?”我看看菜譜說:“給我來一份漢堡、果珍和薯條。”哲哲說:“好的,馬上來。”只看見他在廚房中認真、努力地制作我需要的東西,不一會兒拿過來給我。于是,我把他叫過來說:“今天生意不太好,要不我包場,你來和我聊聊天。”在交談中,發現孩子其實也是很懂事的,知道怎么交代客人,他告訴我他沒有同伴喜歡和他一起玩,大家都討厭他,所以出現了這樣種種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于是,我在晨間談話中,專門讓孩子們說說我的好朋友,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和同伴一起的快樂事情,一起來分享,并且請范思哲來說說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他想和誰成為好朋友,讓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實現他的愿望。通過這種活動,孩子們都積極幫助范思哲,改掉不好的習慣,和他成為好朋友,一起克服他身上的不足。
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希望被大家認可,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愛和支持,成為大家的好朋友,所以為了孩子我們要對每個孩子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愛心,用賞識的眼光去呵護每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希望這些孩子能夠真正懂得做個乖孩子的榜樣,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為這些孩子而努力吧!
教育筆記:指導家長重新認識孩子間的矛盾
活潑好動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發生一些矛盾是難免的,也是很正常的。但在生活中,我們卻可看到一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積極”平息矛盾的場面。
鏡頭1:操場邊,一位母親匆匆走到正在掙搶搖椅座位的兒子面前,拉著孩子的手往下壓,幫助孩子先做穩了座位,另一個孩子強忍著眼淚跟著媽媽去趕汽車回家去了。
鏡頭2:一位父親幫助快急哭的女兒問一個差不多大的男孩借到了自行車,小女孩的臉上立即綻滿了笑容。
鏡頭3“家長觀摩游戲時,孩子們各個顯得十分活躍,文文卻因要做司令、隨便亂跑等原因,被同伴排擠在一邊,但又舍不得離開。文文母親惱羞成怒,把孩子拉到了走廊邊,直訓得孩子哇哇大哭。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些情形,孩子們在一起玩,為了掙一件玩具、一個角色或為一句話而爭吵起來,這時馬上回看到有家長出面制止,大聲訓斥,甚至大打出手。面對這些屢見不鮮、看似普通的小事,我陷入了沉思,仔細想想,年輕的父母們就是舍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虧,受一點委屈。但實際上,他們的這種態度及做法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我決定幫助這些父母改變他們的看法。
我先在“家長園地”一欄中摘抄上一些有關的教子經驗等,其中有一篇叫《舍得讓孩子吃點虧》,就是針對上述家長們的種種心態而寫的。家長來園時,我見到部分家長在認真的閱讀這篇文章,于是,我乘他們陪孩子玩玩具的時間,與他們閑聊,問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是否認同上面的觀點。有些家長認為,文中所反映的心態確實與自己的心態相符。
有了家長的認同,在一次家長會上,我便把“成人應如何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一話題,作為討論內容,并例舉上述三個簡單的例子,鼓勵家長大膽談談自己餓意見、看法。孩子雖然未吃眼前虧,但對孩子的個性、心理發展的影響又如何呢?假如換個角度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結果又會怎樣?話題一展開,家長們談得都很實在,有的家長直言不諱,說自己當時就是這么想的,以后的改變改變了;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幫助孩子去解決矛盾,是一中能力上的包辦代替,有弊無利;有的家長則低頭不吭聲,看起來已默認了其他人的看法。父母們都表示,以后應冷靜的看待孩子間的矛盾。這樣做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使孩子學會理解、關心和體諒他人。“鏡頭1”中,假如這位母親不參與到孩子間的矛盾中去,自己的孩子或許會因同情伙伴的時間緊促而讓座與他,從而讓孩子變的更寬容、大度、富有同情心。
第二, 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矛盾,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鏡頭2”中,小姑娘想騎小弟弟的車,但自己又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快哭了,是一旁的父親幫她借到了車,可這實際上是對孩子能力上的一種包辦,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一次機會。假如這為父親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和小弟弟商量,那該多好呀。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借到車時,她得到的快樂要比父親去借到的快樂要多得多。孩子以后在遇到問題時,也不會一味依賴成人,而會自己想辦法,這樣便增強了自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 家長冷靜、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可以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孩子間發生爭吵,產生矛盾,表面孩子在協調關系時存在障礙,這種障礙是暫時性的,它迫使孩子堅持或放棄自己的意見,以達到與同伴的協調。“鏡頭3”中,孩子在交往中受阻了,站在一邊卻不原離去,母親以為孩子受了委屈,同時覺得他沒用,便惱羞成怒,痛罵一頓。這樣做了,孩子以后就會和同伴友好交往了嗎?假如能冷靜的站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言行,鼓勵孩子調整自己的做法,孩子一會兒便會投入到游戲中去,不再強行做司令了,也遵守游戲規則了。家長也可以朋友身份引導孩子明辨是非,認識自己在交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學會了怎樣協調好人際關系,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
短短半年時間,我發現父母參與孩子矛盾的現象漸漸減少了,孩子間的矛盾也慢慢減少了,班內形成了一種友好、活潑、團結的風氣!
教育筆記:換種方式讓孩子認識錯誤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是美術課,在活動前我對幼兒說要注意衛生,不要在桌子上畫畫。活動結束后我把幼兒的美術作品收集起來,這是琦琦跑過來告訴我:老師,你看這個桌子上有彩筆畫。我一看,可不是桌子被畫的五顏六色。這時已有幾個孩子圍過來,他們一邊用眼觀察我的表情,一邊說不是我畫的,以前我遇到這種事情總是把孩子狠狠地批評一頓。今天也許是因為孩子們小心翼翼的眼神,我改變了主意,而是笑著說畫的真棒是誰畫的呀?“我。”蘭蘭自豪的說,我引導孩子們一起看那副畫:太陽、小鳥、花。這時琦琦小聲說:“老師你不是說桌子上不能畫畫嗎?”對呀。我假裝醒悟的說:畫的不錯,可惜畫錯地方了。這時大家七嘴八舌的說了很多畫在桌子上的缺點,最后琦琦和蘭蘭一起找來了抹布,大家認真的擦起桌子來,邊擦還邊說,老師我們以后再也不在桌子上畫畫。
現在我班的孩子每次美術課都很注意衛生,并且都把自己畫的畫交給我,我把它們放到活動角中,以此來激勵幼兒。
教養筆記:勇于承認錯誤的孩子
我們班的天天長得很像電視里的小明星一樣,很是可愛,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這天班上發生了一件小事情,讓我明白:我們的天天真的很棒,是個勇于承認錯誤的好孩子。
午睡前,有孩子跑來告訴我:“徐老師,你的杯子被人打翻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孩子們就爭著說:“是興興打碎的。”“不是我,不是我!”興興漲紅著臉連忙解釋說。“他撒謊!我們看見的。”大家七嘴八舌,興興則拼命搖頭,活動室里亂成一團。
見此情形,我給孩子們講了自己的故事,并對孩子們說:“徐老師小時侯打翻了別人的東西,我都會勇敢地承認錯誤并向那人說聲對不起,我相信我們班的孩子也能這樣做,做錯事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勇敢地承認錯誤并改正,就是好孩子。這樣吧,打翻杯子的孩子一會兒悄悄地來告訴我,老師不怪他。”
吃完水果,大家都進入區域活動。忽然有人拉了拉我的衣角,我回頭一看是天天。“徐老師,杯子我不小心打翻的。”天天低著頭,一只手緊緊抓住我的手,我感覺他的手心在出汗。“剛才老師問的時候你怎么沒承認啊?”我問。“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說完,他的頭埋得更低了。“你能承認錯誤,徐老師很高興。老師小時候也常常犯錯,做錯事并不可怕,只要以后小心點就行了。”天天使勁地點了點頭。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是在無意中做錯事的,這時他往往有逃避、害怕的心理。如果我們讓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認錯,反而會引起他的抵觸情緒;如果我們能妥善處理和引導,那么不僅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還能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過失,做一個誠實的、勇于承擔責任的人。
教育筆記:善待孩子犯的錯
早晨從植物角旁走過,猛然看見花盆的水都溢出來了,流在了架子上,我快步走向活動室,剛到門口就看見陽陽小朋友端著一杯水,小心翼翼的往外走,看見我他很是驕傲地說“王老師,我在澆花呢!”噢!原來是這個“小幫手”呀!
我把他帶到植物角架旁,指著正在流水的花盆說:“你給花寶寶喝的水太多了,都流出來了。”陽陽點了點頭說:“媽媽說秋天天氣干燥要多喝水,花寶寶也要多喝水。”聽孩子這么一說,我啼笑皆非。我笑著對他說:“你長大了,能幫助老師做事情,非常棒,可是植物和我們小朋友不一樣,我們小朋友多喝水,可以保證身體發育的需要,可是植物多喝水會被淹死的。”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睜大一雙好奇的眼睛問我:“那現在怎么辦呀?花寶寶會不會淹死呀?”我告訴他:“我們先把花盆里多余的水倒出來,然后把花放到陰涼的地方去,讓它們陰干。”“知道了老師,我來幫你。”說完能干的小幫手急忙幫我倒花盆里多余的水。
孩子們都有好奇心,在觸摸新鮮事物時可能會犯一些美麗的錯誤,我們要幫助他們,教給他們解決的方法。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打擊,多一些支持,少一些苛責。
教育隨筆:孩子犯錯誤后教師的指導策略
背景:
孩子在上中班后變得越來越喜歡來幼兒園了,自身的能力也普遍提高了,他們開始懂事,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小大人”了。在幼兒園里,你總能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孩子們的進步會讓你欣喜,但有些調皮搗蛋的,也會讓你倍加頭疼。
案例:
本周的主題是《豐收了》,所以我提前通知家長帶一些蔬菜水果來園。在一次午飯后,我就引導孩子們認識這些蔬菜水果,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整個過程中我“請”了4名幼兒坐到其他幼兒的后面,分別是吳起樂、朱佳博、鞏世豪和崔靚怡。朱佳博在我上課的時候咬了趙海峰,其他3個小朋友在和旁邊幼兒講話、打鬧,所以在活動中發現后被我“請”到后面坐著。餐后活動后是午睡時間,我請其他幼兒去解小便睡覺,他們4個被我留了下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分析與反思:
在被我“請”到后面之前,我已經反復提醒過他們不止一兩次了,但不見效果,所以我只能使用“冷處理”的方法,把他們和其他小朋友分開坐,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當時的行為是不恰當的。在午睡前,我又另外留下了他們幾個,請其他幼兒去睡覺,讓他們自己先反思自己的行為,想想為什么會被老師請到后面坐?其他人都可以睡覺了,為什么自己不能睡覺?以后該怎么做?
在大部分幼兒脫衣入睡后,我又回到了教室,依次詢問每個孩子,請他們自己告訴我剛才哪里做得不對,以后應該怎么做,然后針對每個不同情況的孩子,告訴他們基本的道理,比如:不能咬人,有什么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時可以找老師解決等等,有些孩子眼淚汪汪地都能明白道理。
本次教育,我采用了發現孩子存在問題后“冷處理”的方法,讓他們能一下子明白自己當時做得不對,然后在其他幼兒可以進行下一個活動時,暫時不讓他們參加,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最后采取了“熱加工”的方法,與孩子面對面交流,談談心,加深孩子的認識。
我們成人對孩子的無理行為,經常會采用"冷處理"的方式平息,但事后往往忘記"熱加工",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向孩子說明為什么要"冷處理"的理由,這對孩子不再重犯有好處。如果只"冷處理",孩子不會理解老師、父母的用心,反而會覺得父母不愛他,老師不喜歡他;及時"熱加工",既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還能增進兩代人的感情。
所謂“冷處理”,對一些性格外向、易沖動、控制能力差,平時表現不盡人意的的學生違紀用“冷處理”比較合適。因為:1、有利于對事件本身的處理。當一個人情緒失控時,往往是只想自己的對,對方的錯,容易產生對立情緒,不愿意說真話,甚至會強詞奪理。這樣就不利于事情的妥善解決,而一旦冷靜下來了,就會比較理智地接受老師的調查、詢問,容易反映真實的實際情況,使事件本身容易合理解決。2、有利于事件的當事人容易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學生理智失控時,老師對他的批評教育往往很難接受,反而會產生對立的情緒,有時候還會出現頂嘴的現象,讓教師也會尷尬。
所謂“熱加工”,就是當偶發事件發生時,教師抓住時機,馬上給予處理,趁熱打鐵,取得教育效果。“熱加工”能使偶發事件及時得到解決,并給學生以強烈的思想震動,但往往會占用一部分教學時間,甚至會改變原有的教學計劃。
所以我認為,把“冷處理”結合“熱加工”,能讓老師更好應對孩子的突發情況。
當然,當一些平時能力不強或是調皮搗蛋的孩子有進步,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時,我們要及時對他們進行“熱加工”,鼓勵他們積少成多,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時,老師絕對不要吝嗇自己的熱情,此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也會愉快接受并付諸于行動。平時,老師也要時時對這些學生進行“熱加工”,當他們遇到挫折時,我們要用熱情去開導他們、鼓勵他們,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熱情地幫助他們、資助他們,當他們取得成績的時候,我們要熱情地給他們加油、鼓勵!
《小班下學期教育筆記200篇》:小班下學期教育筆記第1篇 小班教育筆記大全(二十一): 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 今日,我和往常一樣懷著一份好心境走近了教室,準備開始著一天的工作。看見蔣涵鈺一臉苦惱地坐
《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第1部分小議“告狀”又到了我們的區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
《小班教學筆記4篇》:小班教學筆記4篇第1部分 在班里,往往懂事聽話的孩子會獲得我們更多的關愛,而那些淘氣、愛搗亂的孩子往往獲得的是我們的批評,但仔細追念起來,其實那些淘氣搗亂的孩子,也需要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