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多一份細心和耐心》,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多一份細心和耐心
首先感謝xx教育網提供這么一個和大家一起交流的平臺,對于班級管理,我是一個新人,所以經驗談不上,只有幾點不成熟的做法在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望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一、注意抓住良機進行“感情投資”
剛接一個新班級,學生對老師是陌生的,所以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這時我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會特別留意。此時我們要給學生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同時讓自己也快速的融入到這個班集體中。具體的做法就是,通過勞動,讓自己和學生融在一起。我將教室的瓷磚分工到人,每人負責三塊,同時給自己分了六塊。找個大課間,和同學們一起打掃干凈,這樣既提高了衛生質量,同時也讓學生快速的接受了我。
二、尊重學生
現在的學生絕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有著天生的優越感。這樣的性格導致學生很脆弱,所以我們要多表揚,多鼓勵。以前我們覺著對待學生應該“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現在的學生我認為更應該是“給兩個甜棗打一巴掌”,這種做法也許成效會稍微低一些,但學生更容易接受。
三、多一份細心和耐心
以前對待學生,自己總是高高在上的說服教育,這樣的效果很小,學生基本聽不進去。后來聽到一個學生跟我說:老師,我們更喜歡你跟我們聊天和談心,那樣我們更喜歡也更能接受。現在我很少跟學生說一些大道理了,因為這么大的孩子,他還不知道是為了什么而學習。只知道表現好了,大家都很關注他們,他們想要得到大家的關注,所以我們要給他足夠的關注,耐心的交流,從而讓他們提高學習興趣。還有就是細心,一旦我們細心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次我不經意間發現我們班陽陽同學不太開心,就找他談心,充分發揮自身的幽默感,跟他談了一節課讓他釋懷了很多。我認為很平常的一件事,事后居然收到了這個小孩子寫給我的感謝信,其中就寫到:沒想到老師真的像媽媽,老師您在我心中永遠是35歲不是53歲。我拿著這張小紙條哭笑不得的樂了半天,被孩子這直撲的表達所感動,對此我感觸良多。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小體會,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教育筆記:耐心教育孩子
今天早上孩子們戶外活動結束后,在回教室的路上,有一位幼兒不小心溜倒了,堯堯看見,馬上來了精神,他不是去拉他,而是趁勢也滑了下去,后面一些孩子也學樣倒下去,使得最下面的小朋友哇哇大叫,我連忙過去把孩子們一個一個拉起來。剛回活動室,超超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人書在看,堯堯也很喜歡看書,他拿起書翻翻這兒翻翻那兒,嘩啦!把書給撕壞了,超超馬上報告老師:“宋老師!堯堯把我的書撕壞了。”他一臉的無辜地話,“不是啊!我翻翻它就壞了。真的把我氣壞了,我剛要發火,可轉念又一想:堯堯是我班一個聰明可愛又調皮好動的孩子。平時的他,臉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興趣的活動中都是一臉的專注,有時很可愛,但是有時也會很調皮。如果老師批評他,他就會一聲不吭,或者趕忙道歉。但過不了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喜歡動別的孩子,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常有小朋友告狀。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玉,一塊未經雕琢沒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時候,如果我們的正確引導,加上有效的教育,那么他就會閃閃發光。我們老師要以愛、耐心來關注幼兒,了解他的內心尊重他的個性,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堅持,只要我們家園配合,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于是我輕輕的把堯堯叫到我身邊耐心的教育起了孩子........
教育筆記:遇事要有耐心
上課了,這節課的主題是讓孩子們畫《秋天的水果》,說完引導語,我給他們準備了涂色的彩鉛,孩子們認真地畫起來。有畫大西瓜的,畫橘子的,畫葡萄的、畫香蕉的、畫蘋果的等等……。小朋友們畫的水果還真不少。
我一邊看,一邊巡回指導。忽然,我看到賽賽把瑩瑩的彩鉛奪了過來,剛想上前制止,又一想,先看看這個小調皮究竟想要干什么。于是,我停住腳步,眼睛盯著賽賽,賽賽平時是我班的小調皮兒,上課總愛搗亂,我想這會肯定也不例外。就在這時,我看到賽賽把瑩瑩的彩鉛奪過來以后,又迅速地把自己的彩鉛給了瑩瑩,還笑著說:“用我的綠彩鉛吧,我的綠彩鉛比你的長,比你的好用。”我走到他倆背后一看,瑩瑩畫的是西瓜,賽賽畫的是香蕉。瑩瑩的綠彩鉛只剩很短的一節,握在手里只露出彩鉛頭。原來是在做好事,幸虧我有耐心,要不然肯定又會批評賽賽的。
通過這件事,我想到,有的老師在平常上課和游戲活動時,一旦發現幼兒有異常舉動,往往不了解幼兒異常舉動背后的真正意圖,就會急忙制止,教育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對待那些平時調皮的孩子,總是用他以往的表現去衡量他的行為,缺少的就是耐心。想想自己以前的做法,在教育活動中,或許某個地方,某個環節就犯過沒有耐心的錯誤。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讓自己做到細心、耐心,遇事要等一等,了解其背后的真正原因,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再進行介入和指導,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筆記:多點耐心,多點堅決,少點任性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寶貝,含在嘴里怕化了,往往是好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往往對孩子更是有求必應。在超市、商場里,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場面:
孩子拉著大人的衣襟,嘴里不斷地說:“給我買這個玩具吧,我要買嘛!不買,我就不和你玩了,不理你了。”在孩子無休止的糾纏下,大人最終只好無奈的答應:“好好,買,行了吧?”孩子破涕為笑。
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就又哭又鬧,有的家長感到無奈,只得依從;還有的家長采取強硬的措施,置之不理或強烈批評。這些措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孩子的任性行為,將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成長產生嚴重影響。因此,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應采取正面的方式,和孩子講道理,如給孩子講清楚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對,應該怎么做才是對的。從而幫助孩子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這樣孩子才能逐漸形成清晰的是非觀念,采取正確的行為。通過寒假時間我學習了有關書籍,我覺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解決幼兒的任性。
第一,事先說明法。在已經掌握孩子的任性行為規律后,可事先和孩子講清楚,“約法三章”,提早預防孩子的任性行為的發生。如帶孩子到朋友家玩,就要先和孩子講好 :“到了阿姨家,不能沒有禮貌的到處亂跑,吵到阿姨。否則就不帶你去。”
第二,磨練法。有的時候,孩子被家長慣壞了,連穿衣服、穿鞋子都要父母幫助,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立刻趕去幫忙,可以采取暫時不管,給孩子提供磨煉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處理解決難題、克服困難,從而鍛煉孩子的自己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孩子的意志和獨立意識,發展良好品質,養成樂于助人、關心他人的好習慣。
第三,置之不理法。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若不滿足,孩子會哭鬧不止,任性撒潑,以達到讓父母“投降”的目的。這時可對其置之不理,不要急著去哄他、安慰他讓孩子“盡情”哭鬧,當他明白這樣不管用時,在給與及時的說服教育。
第四,轉移注意法。當孩子任性起來,非要這個那個,可以設法把他的注意點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從而忘記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如帶孩子逛超市時,孩子非吵著買一個玩具娃娃,但是家里已經有很多玩具娃娃,這時就可以說:“那邊還有跟好玩的,我們去那邊看看。”把孩子引開然后再和他講道理,但是這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
第五,反向激勵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可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生病了非常害怕吃藥,說藥太苦了。這時可以說:“你不是最喜歡警察叔叔嗎?警察叔叔最勇敢了,連壞人都不怕,吃藥更不怕了。那你能做到和警察叔叔一樣勇敢嗎?”
第六,態度堅決法。一旦說:“不”,就要堅持到底。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選擇。若是對孩子妥協,就要為此付出代價,縱容了孩子動輒就以哭鬧進行要挾的壞脾氣。因此,要避免在公共場所發生親子之間的沖突,家長應態度堅決。
總之,對孩子的任性行為耐心疏導,不可時而放松,時而抓緊,憑自己的沖動情緒來對待。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可以讓孩子接受,并有信心的做到。當孩子感到家長的態度是堅決的,孩子的那種“我為主”、“滿足我”、“我想要”的自我中心想法會慢慢消失并伴之以良好的教育。孩子是家長的寶貝為了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我們一起耐心對待幼兒的無理取鬧,減少幼兒的任性,我們一起加油!
教育筆記:耐心打開孩子倔強的“心門”
我們班的軒軒是個文靜的小姑娘,平時話不多,但很有主見,不過最近她的表現簡直可以用“固執和倔強”來形容。一天吃補點時,我怕孩子們打不開點心的外包裝,就逐個用剪刀剪了個小口。別的孩子都沒有反應,只有軒軒嚎啕大哭,還賭氣把點心扔到地上,拒絕吃它。問明情況以后我為沒征求她意見就拆開包裝道了歉,并又拿了個完整的給她,但她仍不接受,聲稱這不是剛才那一個,真是讓人無可奈何。如果說“點心事件”還有因可循,那軒軒接下來的變現更讓人費解了。一連有2個周的時間,以前從不尿褲子的她“堅持”天天尿褲子,沒辦法我們只好每半小時提醒她一下,但她依然有辦法把褲子尿濕,然后一臉得意地告訴我“老師,我又尿褲子了。”就連軒軒的媽媽也對她的異常表現束手無策,我們只好在反復勸說無效下等待機會。
每次軒軒換完褲子后我都拿去清洗,這次我帶上了軒軒。我一邊教給她正確的洗衣方式,一邊和她拉起了家常。當我無意中提到如果這條褲子不趕緊曬干,再尿就沒褲子換時,軒軒脫口而出:“那就讓媽媽把我接回家唄。”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終于知道了軒軒為什么尿褲子了,原來,不久前軒軒午睡時尿過一次床,由于沒有換洗的被褥,就叫來了她的媽媽把她接走了,這個小姑娘就認為只要尿褲子就會被接走,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局面。這下我心里有數了,于是婉轉地告訴她,媽媽的工作特別忙不應該打攪她,在幼兒園有老師照顧。我用輕松的語氣說:“反正幼兒園的小朋友這么多,一定會有褲子換的。”軒軒聽了有些氣餒了。接下來的日子,我繼續和她一起洗衣服、拉家常,熟悉的場景可能讓她想起了和媽媽在一起洗衣服的時光,竟有幾次脫口而出叫我媽媽。終于有一天,在我洗完衣服想站起時,腰部閃了一下,我哎呀一聲用手扶住,軒軒小心翼翼問我怎么了,我笑笑說:“老師就是洗了很長時間的衣服有點累了,沒事的。”軒軒沒出聲,默默地幫我用小拳頭捶了幾下腰,但從此以后,沒再尿過褲子。
其實,3—6歲的孩子好多都處于執拗秩序敏感期,會表現出叛逆、執拗、不妥協的一面,就像變了一個人,常常讓家長和老師頭痛不已。既然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逾越的必經階段,我們大人應該以尊重的態度接受他們的改變,給他們一個溫暖有序的環境,注意觀察,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機,耐心地陪伴孩子度過這一特殊時期,相信會重新找回那個開朗、快樂的“寶貝”!
開學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個月了,孩子們也都互相熟悉,在活動的時候孩子們的發言也變得積極了許多,不像剛開始說話都不完整,一句話沒有中心意思。但是,在孩子漸漸成長的這個過程中,隨著語言能力地不斷發展,孩子們愛說、會說,但是這也造成了活動中最大的難題——插嘴。
特別是在語言活動中,孩子們雖然都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一個問題教師只能選擇其中一部分來回答,這讓許多很想說的小朋友來說有點不夠,于是他們便忍不住在別人回答問題的時候都說出來了。這個時候,不管是教師還是孩子,不僅都聽不到真正回答問題的孩子所說的話,也使得活動顯得有些亂,許多孩子乘機開始“討論”。為了讓孩子改正這個壞毛病,我們通過角色游戲“幼兒園”,讓孩子在模仿老師上課的過程中體會他人插嘴的感覺,而且在活動中,我還會有意地問“小老師”:“你覺得你的小朋友這么吵,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除此之外,在講故事的時候,我會把聲音放低一點,這樣孩子們發現聽不到故事了,他們就會慢慢地不講話,認真地聽故事了。只有孩子們能夠養成耐心聽講的好習慣,這比任何精美的課件都要有用!
《《幼兒教育》讀書筆記3篇》:《幼兒教育》讀書筆記第1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幼兒教育》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門。 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
《大班教育筆記簡短3篇》:大班教育筆記簡短第1篇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
《教育筆記200篇中班》:教育筆記200篇中班第1篇1、中班教育隨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