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小班下學期教育筆記《老師,我累死了》,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開學已經有三個星期了,孩子們對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慢慢的適應了。每每看到孩子們快樂的身影和開心的笑臉,打心底里覺得欣慰。但是每次吃飯時間是我們老師最忙碌的時候,孩子剛剛開始學習幼兒園里三格式的吃飯方式,需要老師耐心的指導,有些孩子在吃飯時間難免觸景生情,想起家里的親人便開始哭鬧,還有那些不愿意吃飯的孩子,坐在桌子旁一動不動,每當這個時候,我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
我們班的馨馨是個文靜內向的女孩子,她平時話不多,上課很專注也很喜歡跟著老師做游戲,但是到了吃飯時間她就一動不動了。我過去問她:“你怎么不吃飯呢?”她每次都一本正經的回答我:“老師,我累死了。”聽到她的話我真是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這時,我又會笑瞇瞇的說:“那老師來幫幫你吧!”說完,我就會把一勺飯送到她嘴里。馨馨很愉快的吃了進去,但是五分鐘過去了她的嘴巴里還是那么多米飯和菜,嘴巴根本沒有咀嚼過,我提醒她嚼一嚼,然后把飯咽下去,接著便走到其他組巡視幼兒情況。等我回來時,她的嘴巴里還是有一大口米飯。這下我真著急了,我想了想對她說:“馨馨,我們來比賽吧!老師也吃一口飯,我們來比賽誰嚼得快,好不好?”她看了看我默默的點點頭,我假裝吃了一口飯,然后很賣力的開始咀嚼,在我的影響下她也開始動嘴巴。就這樣陪著她把盤子里的飯都吃完了,雖然這一頓飯下來,我嚼得牙齒酸,但是馨馨的吃飯速度比上周有了進步,我覺得還是很值得。
其實,小班的孩子喜歡比賽,喜歡得第一,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應該從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出發(fā),選擇適合幼兒的方法使他們進步、獲得成功。
幼兒教育隨筆:孩子,老師向你道歉
記得今年小班招生時,正趕上我孩子病了,我的心里非常的煩躁,當時班里有個特別愛哭的孩子叫雨涵,任你怎么勸說,他就是不聽,一哭起來就沒完沒了。我的耐心防線終于被沖破,簡單粗暴的批評了雨涵,也一時制止了雨涵的哭鬧。然而過后家長來送雨涵入園時,孩子哭得更厲害了,一邊哭一邊用驚恐的眼神看著我、躲著我。看著雨涵驚恐的眼神和那委曲的表情,想起了從前多少哭鬧不止的孩子,在我的親切關愛和擁抱中順利渡過人園關的往事,我感到無比慚愧,我決心向孩子道歉。
我把孩子抱起來,撫摸著她的頭,柔聲細語地問她:“雨涵,媽媽爸爸愛你嗎?”雨涵肯定地點點頭。我接著說:“老師也有孩子,我也很愛他。前幾天他病了,老師當時很著急,也沒顧得上抱你、沒有跟你玩、有時還不理你、甚至跟你生氣,真是對不起雨涵,老師向你道歉,原諒老師好嗎?”聽著我的話,雨涵的臉開始由陰轉晴,顯然,現(xiàn)在他已經開始接納我、原諒我了。
這件事后,我想到了很多,孩子的眼睛是一面透明的一塵不染的鏡子,成人的任何言行、情緒,都能從鏡子里毫無保留地折射出來。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一定不能把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只有把歡笑的陽光,母愛的溫暖留給孩子,把和藹可親的美好形象留給孩子,才能獲得孩子對我們的認可和尊重,才能真正贏得童心。
教育筆記:老師,用幫幫忙嗎
昱新是個很內向的男孩。記得小班剛入園的時候他從不大聲地哭鬧,而是一個人坐在小椅子上悄悄地擦眼淚,老師無論怎么安慰也無濟于事。但過了沒多久,他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主動和老師小朋友們游戲,表現(xiàn)得可棒了。
可這段時間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每天總是無精打采的,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就連他最喜歡的音樂活動也不愿參加,嘴里還總說很累,這是怎么了?
我馬上和他的家長進行了溝通,了解昱新在家的表現(xiàn)。他的媽媽對我們說,這段時間他們很忙,本來很聽話的昱新這些天在家什么也不愿意做,就連吃飯都等著媽媽喂,而且有時還說一些奠名其妙的話,什么媽媽不喜歡我了,……
我們聽了她媽媽的話,決定要及時糾正昱新的消極心理,同時媽媽對的昱新關心應多一點,不能只顧了工作,我們讓孩子之間聊聊家中有兄弟姐妹的幸福感覺,那是多么自豪,讓昱新小遠感到自己是快樂,鼓勵和他人一起玩,讓大家喜歡他,愿意和他做朋友,讓他感到媽媽、老師都很愛他。
沒想到我們愛的教育很快就得到了回報。媽媽對我們說,這幾天在家可愿意聽話了,還經常幫媽媽干活,又變得和以前一樣聽話了。聽了他媽媽的話,我們很高興。
今天我們戶外活動回來,我的手中抱了好多的呼啦圈,“老師,用幫幫忙嗎?”說著伸手拿走了一部分呼啦圈。我的心一下子暖了,心中有些激動,我們愛的教育在孩子的身上“活”了。
教育筆記:老師,你看我
三月的一天,天氣很好。晨練的時間到了,小朋友們都高高興興的收好手中的玩具,和老師同伴一起來到了操場上。
我們小一班今天的活動是拍皮球,小朋友們一人一個小皮球,高興的拍著自己手中的皮球。拍球運動不但鍛煉幼兒身體,增強幼兒體質,而且能增進幼兒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性以及動作的敏捷性和節(jié)奏感。趁著小朋友們的高興勁,我說“老師和你們比一比,看誰拍得多。”“老師,你看我,你看我。”孩子們一個個的叫我們老師看他們拍球。不過拍球活動并不簡單,從不會到會,有生疏到熟練,必須經過反復練習。雖然我班小朋友玩過很多次拍皮球,只聽得浩浩小朋友說“黃老師,你看我,幫我數(shù)。”“一下。”“好,浩浩加油。”“一下,兩下三下。”浩浩小朋友可以連著拍球三下,只見他還在努力的拍著球,汗水從他的臉上留下來。那邊,雪兒小朋友又在喊“黃老師,我拍了五下。”“你真能干。老師給你豎個到拇指。”
但是,在小朋友拍球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對拍球的興趣很難持久,有些孩子不愿學,有些孩子學會了之后不愿意鞏固。于是我們對于拍球拍的好,持續(xù)性好一點孩子實行獎勵的辦法。這個辦法還是有點成效的。希望孩子們鍛煉身體的同時,學會很多本領。
教育隨筆:大家一起齊合力,事半功倍沒問題
隨著主題活動的不斷開展,小班的孩子他們比較喜歡關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比如說手、腳。在開展《小手小腳》的主題中,孩子們學習很多關于手和腳的兒歌和歌曲。孩子們會在活動中感受手和腳的中重要性,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在特別是在語言活動《五個孩子撿豆子》中,基于對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fā),我把活動的目標定為: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明白五個手指配合才能做事。2、認識小手的本領,喜歡自己的小手。
為了突破以前的傳統(tǒng)故事教學,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欲望。在第一環(huán)節(jié)邊播放ppt邊導入,幫助幼兒認識五指的名稱,了解手媽媽的無個孩子。在觀看手指的圖片后通過擬人的手法,讓孩子們更愿意去認識和了解手媽媽的五個孩子。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時采用了難點前置的方法,邊觀看ppt邊分段講述,引導孩子討論你覺得手媽媽的五個孩子中誰的本領最大?孩子們經過思考后,大部分孩子認為是大拇指本領比較大,還有一部分認為中指的本領大。經過討論后孩子們都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教師并不參與其中只是讓孩子去故事里面找找答案。這樣一來孩子在聽故事時就更認真了,當手媽媽考驗的方法,讓它們的孩子自己想辦法把豆子撿到碗里。剛開始孩子們都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但經過自己的操作后覺得這是不可能辦到的問題。小班的孩子對任何事情充滿好奇,勇于嘗試。他們在嘗試中也會慢慢總結經驗,后面通過教師擴散性的語言,幫助幼兒梳理經驗。(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把這些豆子撿到碗里)孩子們想出辦法后在請個別孩子上來嘗試,其他孩子進行比較。讓他們感受到了原來一根手指撿豆子和五根手指撿豆子的難易程度。在一次次的嘗試和比較中讓孩子明白五個手指配合才能做事。而且既快又輕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完整講述,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內容和情節(jié)的展開,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和認識。引導幼兒說說小手還有什么本領?孩子們他們有生活經驗,說了好多。(小手能畫畫、小手可以拿勺子、小手能拍皮球等等)從而認識小手的本領,喜歡自己的小手。但很多孩子回答問題時不完整,只是用簡單的詞語來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師應該在以后的活動中多引導孩子,幫助幼兒養(yǎng)成完整講述的好習慣。
教養(yǎng)筆記:老師,早上好!
送走了炎炎夏日,迎來了金秋九月,又是一年的開學季。一轉眼,新生入園已經一段時間了,小班幼兒剛上幼兒園對新的環(huán)境肯定會有些不適應,剛入園的一段時間孩子肯定會有哭鬧現(xiàn)象,這是很正常的。做家長的就會很舍不得,有的家長一直在幼兒園里陪著,要不就是在窗外偷偷的看孩子的情況。有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哭了,自己的老淚也會被逼出來。
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大部分的孩子們的變化都很棒,就拿小三班來說吧,有些孩子是上過小小班,有些上過早教,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怎么哭鬧,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只有個別孩子就哭鬧一下。從剛開學,孩子們因為離開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到現(xiàn)在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能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這些變化是可喜的。
這天是星期四,是我在小三班帶班的日子。我像平常一樣,早早的來到小三班。班級中一個孩子都沒來,為便開始準備今天的活動教具了。過了一會兒,幾個孩子來幼兒園了。“老師,早上好!”一個響亮的聲音從我的身后傳來了。我便轉過身去,一看,原來是嫻嫻,她正笑瞇瞇的望著我。“早上好,嫻嫻。”我表揚她有禮貌,還是個不哭的乖寶寶,于是我請她自己去區(qū)域玩了。
“媽媽……”一個小女孩哭著抱著媽媽的脖子不肯松手,她的手上還抱著一只小老虎。勞老師走了過去,對她說:“早上好,黃天瑜。”見她沒反應,還是抱著媽媽哭,勞老師便指著她手上的小老虎說:“這是什么啊?”黃天瑜媽媽邊安慰她,邊指著小老虎說:“快給老師介紹一下,這是什么啊?”在老師和媽媽的引導下,黃天瑜停止了哭鬧,向老師開始介紹自己的小老虎了。
3-4歲的孩子注意力比較不集中,容易分散,這是該年齡階段很多孩子都具有的特點。小班孩子的大腦發(fā)育還不夠完善,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但這種情況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好轉。黃天瑜就正是這個典型的案例。而嫻嫻小朋友是因為她在勞家埭讀過小小班,已經適應了幼兒園這個環(huán)境了,了解了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了。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和老師,只有在我們的細心教導,愛心哺育下,孩子們才會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要了
轉眼進入小班生活已經快兩個月了,回憶起我們班的孩子,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進步。他們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用老師多加費心了。比如說:他們去解小便時會自己穿脫褲子了,他們會自己穿鞋子了,會自己吃飯,基本上沒有需要喂的小朋友了。這些都是值得老師去表揚他們的地方。不過在進步之余,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有小朋友大喊:“老師,我胃口很好的,我要吃多一點。”緊接著好多小朋友也跟著說:“老師,我也是。我也要多一點。”在聽到小朋友的呼聲后,我想到好幾個小朋友是要來加第二次飯的,于是便同意給他們多加一點。第一天全都吃完。不過不好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第二天有幾個胃口差的小朋友實在吃不下,就提出來:“老師,我吃不下了。”由于了解他們的食量,我同意他們倒掉。然后出去玩玩具。不多久跟風現(xiàn)象來了,好幾個明明吃的下的小朋友也說:“老師,我不要了。”接連幾天都有這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我想難道是他們早飯吃得多了嗎?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不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原因是他們看別人在玩了,自己也想去玩。還有加上老師同意他們倒掉,以致于他們玩心太重,不高興吃飯。知道這個原因后,一次飯前,我給他們念了首詩《鋤禾》,給他們解釋里面的意思,并告訴他們糧食來的不容易。不能浪費糧食,要珍惜每一粒米飯哦。他們紛紛點頭答應。后來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分別督促他們,一定要吃完,而且對吃的快且干凈的小朋友提出表揚,并對那些慢的小朋友提出鼓勵。因此雖然最近吃飯時間較往常長,但已經很少有“老師,我不要了。”的聲音。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基本上孩子都會把他們的飯菜吃完。我想這已經是一大進步了。我為我們班的進步而高興。
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爭取在各方面都有所進步吧。
《小小班教養(yǎng)筆記30篇》:小小班教養(yǎng)筆記第1篇 小班教養(yǎng)筆記(一): 穩(wěn)定情緒,樹常規(guī) 看著已經入園一個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見全神貫注的在聽明教師講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我想到習慣的
《幼兒園學習筆記200篇》:幼兒園學習筆記第1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1 最近讀了《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jié)》一書,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細節(jié)描述將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容易產生的一些教育現(xiàn)象記錄下來
《幼兒園聽課筆記40篇大班》: 第1篇、小班數(shù)學星星找朋友教案反思聽課記錄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shù)學游戲活動,并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 2、在游戲中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兩顆星星之間的相同之處,并樂意表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