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讓“死”字變“活”》,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我在給孩子們朗誦、講故事時,總是想方設法使他們進入角色。有時候,在一句話中間,我會留一個字或一個詞組讓孩子們?nèi)ヌ畛洹VT如“你們想下面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等。我讀清楚每一個字,解釋任何一點有可能的疑難之處。有一天下午故事課,我正在讀《好心的大象國王巴巴爾》的新書,一句小聲的問話打斷了我:“大象吃什么?”“對了,吃什么呢?”大伙齊聲和道。于是,孩子們想象的翅膀張開了。我知道,此時的他們已完全沉浸故事之中,讀書活動對于他們,還成了一種大膽的探索嘗試活動。要使讀物變得更生動,首先要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在讀一本新書前,先讓孩子認真欣賞封面,問他們:看到了什么?故事可能講些什么?接下來,指書上的問:“你認為這兒發(fā)生了什么事?”一邊講,一邊指著書上關(guān)鍵的插圖和文字。故事結(jié)束后,可提問孩子們最喜歡故事中哪一部分及他們喜歡什么樣的結(jié)尾。“活讀”即讓“死”字變“活”能促進思維發(fā)展,提高語言能力。
教育筆記:不隨便“插嘴”
班級中有不少孩子有“插嘴”的習慣,在活動中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兒主要特點就是愛模仿,一個孩子有這種情況,其他孩子也相繼模仿,使得課堂紀律亂糟糟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般都會覺得非常懊惱,多次強調(diào)上課不隨便插嘴的問題,最后還是會有孩子屢教不改,不禁令我頭疼。
要說我們班的“插嘴王”胤嘉小朋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每次教學活動他都有說不完的奇思妙想,語言活動《樹葉鳥》課程中被講到小樹葉飄落下來變成了樹葉鳥,故事還未講完只聽他脫口而出“為什么是樹葉鳥?樹葉怎么會變成小鳥呢?這是怎么回事啊?”我故意裝作聽不見,繼續(xù)講故事,他見我不理睬他,自己在底下喃喃自語:“為什么啊?怎么會這樣呢?”我順勢回了他一個眼神,示意他等我講完再提問,這才消停了會兒。這種情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比較常見,有事令我頭疼,有時又能為我們的課堂添加生氣。
小班幼兒年齡小,知識面相對較窄,但求知欲高,很多不知道的問題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細細分析孩子出現(xiàn)“插嘴”的現(xiàn)象不光是孩子的原因,我們老師的提問方式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行為,不當?shù)奶釂柗绞饺菀滓l(fā)孩子隨意發(fā)言,然后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我們的處理方式也是相當重要的,小班孩子年齡小,意會能力較弱,就需要語言提醒,但這種方式就會影響課堂秩序,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我會以眼神示意。
用簡單的方式制止孩子的“插嘴”的現(xiàn)象,極有可能抑制一位具有獨特見解并敢于表達的人才,在日常生活活動、晨間談話時,可以教育孩子適當?shù)亍安遄臁保嬖V他們隨便“插嘴”會影響其他小朋友學習本領(lǐng),老師提問的時候要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良好的常規(guī)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有利于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孩子的適當“插嘴”還是需要我們鼓勵的,會活躍教學氛圍,使課堂更顯生氣,同時會調(diào)動其他孩子的思維。
教育筆記:“臭腳”的孩子
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天氣漸漸轉(zhuǎn)暖,孩子在室外活動的也多了。在一次活動課時,我指道孩子們搓“花門簾”,當走到后邊時,一股奇臭的味道傳入鼻中,“誰的腳這么丑?”孩子都快速而驚奇地看著我,“是孟超,”“是孟超”,孩子們不約而同的說。“你晚上不洗腳嗎?腳這么丑,晚上怎么睡?回家的時候洗一洗?把襪子換一換。”孩子點了點頭。
一連幾天都有孩子對我說:“老師,孟超還沒洗腳。”我走過去一看果不然,“孟超,你怎么還沒洗腳?你媽媽沒在家嗎?”孩子搖搖頭,“晚上趕緊洗一洗。”我大聲對孩子說“往后挪一挪,別和我挨著,你的腳太臭。”坐在他前邊的成功說。“我也不和他挨著。”家琪也這樣說。孩子無聲的低下了頭。
我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作為老師不應當當著全體孩子的面來指責孩子,這樣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是單獨和孩子說一聲,或者和家長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家里的情況,提醒家長督促孩子去完成這件事情,同時養(yǎng)成孩子講究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了解晚上泡腳的好處。
大幾班的孩子跟客人老師問好。
教育筆記:“小壁虎”事件
今天上午有一節(jié)音樂活動——不怕輸?shù)男』疖嚕鞠肜?提問"的形式導入,剛提出第一個問題,我就聽到有些小朋友在竊竊私語,接著孩子們的眼神開始轉(zhuǎn)移,小眼睛齊刷刷的盯著墻壁看,出于好奇,我也看看了墻壁,原來有一只壁虎趴在墻上。這時班內(nèi)的秩序也開始混亂,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壁虎,我靈機一動說:“"孩子們,原來壁虎也喜歡上音樂課呀!我們跟它打個招呼吧!”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小壁虎你好,歡迎你到我們班做客。"這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有了調(diào)整,能認真地進行活動了。
大約15分鐘后,班內(nèi)的幾個調(diào)皮鬼又開始蠢蠢欲動,眼睛盯著壁虎看,我對孩子們說:“我們一起觀察一下壁虎,然后想一想壁虎原來在什么位置?現(xiàn)在又在什么位置?它有沒有往前爬行?”老師一連串的問題,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惜哲小朋友好像領(lǐng)會了老師的意思說:“老師,壁虎上課能認真聽講,沒有東張西望。”熙媛小朋友說:“壁虎上課沒有做小動作,如果腳動一動會從墻上摔下來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我接著說:“那你們有沒有話想對小壁虎說呢?”我的話音剛落,澤澤小朋友舉手說:“小壁虎你真棒!”振宇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說:“小壁虎,我們應該向你學習。”經(jīng)過孩子們的討論,一會兒工夫,他們又聚精會神地開始上課了,這一次一直堅持到下課,而且這節(jié)課比以往任何時候表現(xiàn)的都出色。課間活動中我們還一起學習了關(guān)于小壁虎的知識,他們都想讓這只壁虎與我們一起上課、游戲,永遠的留在我們大一班。
小壁虎事件,給我的觸動很大,作為老師,應該學會適時引導,對于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要靈活機動的處理,由于“小壁虎”的出現(xiàn),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我也想真誠的說一聲:“謝謝你,小壁虎,你是我們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教育筆記:難開口的“對不起”
事例:
澤澤是一個倔強、好強、性子急、自我意識非常強烈但又脆弱而愛哭的男孩,他做錯了事往往不肯承認,如果受到批評了,就容易情緒激動,而這種情緒會影響半天甚至一天的活動。
有一次他在廁所里小便后急著去洗手時,一下子撞倒了姚俊妤。姚俊妤摔倒了,疼得哭了起來。可他不但不道歉,還無理地指責姚俊妤擋在了他前面。幾個小朋友馬上來告訴老師。看到澤澤漲得紅紅的又氣呼呼的臉,我感到了他的情緒正在激動。為了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但又避免抵觸,我沒有直接地批評他,而是先詢問他事情的經(jīng)過。澤澤別過頭嚷著:“是她自己擋在我前面的!”我輕聲說:“別急,請你慢慢說說吧!”澤澤氣呼呼地重復:“是她不對!是她自己擋在我前面的!”我耐心對他分析:“廁所里,小朋友那么多,大家都急著小便、洗手,總會互相碰到。可能你也沒看到姚俊妤吧!既然,大家都是不小心的,澤澤你是個男子漢,馬上說聲‘對不起’就沒事了。”但澤澤還是不肯認錯,反而耍起了“無賴”:“誰讓她站在這里的啦!誰讓她站在這里的啦!”倔強的孩子一時牛皮氣上來怎么也說不通。面對他的強詞奪理,我冷靜下來,沒有發(fā)火,也沒有放棄。我試圖先讓孩子們玩玩具,澤澤還是很激動,眼里閃動著淚花,站在原地不肯去玩。此時我從他的激動中讀出了倔強、懊惱、受挫、羞愧交織的復雜情緒。正巧其他班的老師來了,我輕柔地拉著他的手避開教室里的孩子們來到走廊,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孩子,一起請別的班老師來“評理”。我說:“剛才我們班發(fā)生了一件事,有兩個小朋友在廁所里撞到了,大家都很不開心……”我故意沒有說明兩個孩子是誰。那個老師也明白了我的用意,也客觀地幫助分析起來。澤澤的表情開始有了變化,那一觸即發(fā)的激動漸漸緩和下來。謝過這個老師后,我和澤澤說起了悄悄話:“老師知道澤澤其實是個很講道理的孩子,只是剛才小朋友們都在,你有些不好意思對嗎?”澤澤終于勉強地輕輕點了一下頭。我又說:“那沒關(guān)系,其實姚俊妤也早就原諒你了。等你喝好牛奶后,再悄悄地跟她說句話好嗎?”澤澤再次點點頭。喝完牛奶,澤澤終于輕輕地向姚俊妤認了錯。
評析: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教師智慧和品德的延伸。我們要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孩子們美好純潔的心靈,幫助孩子樹立面對問題、改正錯誤的勇氣,體現(xiàn)了我們教師能關(guān)心學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并能采取適宜的教育方式進行疏導、教育,從而使幼兒獲得正確的觀念,得到進步。我們教師能憑著一份愛心,從點點滴滴入手,對特殊的幼兒給予特殊的關(guān)注與教育,教孩子辨析,讓孩子體驗,關(guān)心每個孩子的成長是當好“好老師”的前提,讓每個孩子都有進步是當好“好老師”的職責,使每個孩子都有進步是當好"好老師"的必備素質(zhì)。
我在給孩子們朗誦、講故事時,總是想方設法使他們進入角色。有時候,在一句話中間,我會留一個字或一個詞組讓孩子們?nèi)ヌ畛洹VT如“你們想下面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等。我讀清楚每一個字,解釋任何一點有可能的疑難之處。有一天下午故事課,我正在讀《好心的大象國王巴巴爾》的新書,一句小聲的問話打斷了我:“大象吃什么?”“對了,吃什么呢?”大伙齊聲和道。于是,孩子們想象的翅膀張開了。我知道,此時的他們已完全沉浸故事之中,讀書活動對于他們,還成了一種大膽的探索嘗試活動。要使讀物變得更生動,首先要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在讀一本新書前,先讓孩子認真欣賞封面,問他們:看到了什么?故事可能講些什么?接下來,指書上的問:“你認為這兒發(fā)生了什么事?”一邊講,一邊指著書上關(guān)鍵的插圖和文字。故事結(jié)束后,可提問孩子們最喜歡故事中哪一部分及他們喜歡什么樣的結(jié)尾。“活讀”即讓“死”字變“活”能促進思維發(fā)展,提高語言能力。
在幼兒園里,打架是時有發(fā)生的事情,孩子間經(jīng)常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因為他們還不懂得什么叫謙讓什么叫分享,每當沖突發(fā)生后就會爭吵,我們班就有這么一位愛招惹的“小麻蜂”。
這不,又有人來告狀了:“老師,奧奧搶我的書,還把它撕壞了!”我的眼神跟隨著這位小朋友手指的方向,只見奧奧拿著一本嶄新的圖書,一邊撕一邊像拋雪花一樣地仍,看著一片片光亮的紙頭掉在了地上,只讓人心疼。心中的怒火不由得全冒出來了:“奧奧,老師不是說不能撕書的嗎,怎么你......”我兩眼怒瞪著他,氣呼呼地對他說。他下意識地把臉背了過去,我以為他知道自己錯了,就對他進行了思想教育,可是當我剛離開,他又接著干了,我只能把他拉到我的身邊安靜地看書。
其他的孩子們都拿著小椅子排排坐好,奧奧不知道什么時候從我身邊溜走的,只見奕一正對著奧奧理論著什么,奧奧也不示弱,瞬間兩人就扭在了一起,周老師見機不妙,立馬上前制止,并對他們倆剛剛的行為進行調(diào)查與協(xié)調(diào):“你們誰先動手的,不是講過打人是不對的嗎?”曹奕一理直氣壯地說:“是他先打我的!”奧奧也很不服氣地接上來說:“她后打我的!”當時我和周老師頓時噗笑出來。奧奧的邏輯總是和別人不一樣,不過他這樣還算是敢于承認事實的真相。奧奧已經(jīng)不止一次被我們“思想教育”了。可還是改不了,一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就會用手來解決。我們都知道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要以引導者來指引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孩子就像一顆小樹,需要不斷修剪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然而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要不斷為這些小樹修剪枝葉。所以對待幼兒的錯誤行為,教師的方法和態(tài)度尤為重要。可是對他這樣屢教不改并自由散漫慣了的孩子用這樣的方式無濟于事,我們該怎么辦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認為,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這里說的“懲罰”不是體罰、傷害,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視。“懲罰”的一個根本出發(fā)點和目的,是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做有責任感的人。為此,我讓奧奧也對自己不好的行為進行了負責。
我對奧奧進行了懲罰,罰他這個星期沒有五角星。果然“宣判”他懲罰結(jié)果后的幾天里,乖巧了很多,班里的麻煩事也少了很多。但當孩子也有了改錯的行為后,接下來要及時給予表揚,并堅持正面引導,這樣才有利于他好習慣的養(yǎng)成。現(xiàn)在我相信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筆記中班幼兒園3篇》:教育筆記中班幼兒園第1篇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中班迎來了6名新生。為了讓他們更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同時讓新生和老生更快的融入到一齊,第一周我們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教學活動,大部分
《幼兒園教育筆記小班3篇》:幼兒園教育筆記小班第1篇 1.衛(wèi)生習慣。孩子在家家長也應配合督促他們有個好的衛(wèi)生習慣,如在家開飯前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擺桌椅、餐具端飯、分筷子。同時還要教育孩子文明
《小班教養(yǎng)筆記30篇》:小班教養(yǎng)筆記第1篇小班教養(yǎng)筆記——快樂洗手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helli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