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筆記《改掉挑食的壞習慣》,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果果是一個乖巧的孩子,活動時很認真,和小朋友能友好相處,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是果果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挑食。每次吃飯她都會把不喜歡吃的菜先挑到一邊,不論老師怎么勸都不吃。經過與家長多次交流中發現,果果在家也很挑食,家里人都寵著她,拿她也沒有辦法。肚子餓了就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媽媽這方面會稍微控制點,但爺爺奶奶就特別慣著她,她要吃什么就給她買什么,養成了以零食當主食的壞習慣,所以果果看起來特別瘦弱。
一次午餐中,園里吃的是雞丁炒胡蘿卜,果果看見蘿卜就挑到一邊去了,我問她為什么不吃蘿卜?她說“它長的太難看了,一點也不好吃。”“你沒吃就說難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今天講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后對她說:“果果,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小白兔最喜歡吃蘿卜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為吃了蘿卜才變漂亮的!”果果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說:“是真的嗎?”我點點頭。她夾了一塊蘿卜放到嘴巴里,然后又吐了出來,“不好吃!”我忙說,你剛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點怪,可是小白兔在嘴里嚼嚼就香了。在我的鼓勵下,她又夾了一塊放到嘴里嚼一嚼,吃了下去。到最后,她竟然把所有的蘿卜都吃完了,我直對她豎大姆哥。
從這以后,我每一種菜都編一個故事,在吃飯的時候,她還會和別的小朋友說“這個吃了會長高,會漂亮的!”然后大口的吃了起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小班剛入園的幼兒,很多幼兒挑食,有的挑的特別厲害,甚至差不多要吃白飯了。作為老師,就要做有心人,心中時刻裝著孩子,要想方設法的改掉孩子們挑食的壞習慣,讓他們能多吃菜,不挑食,身心健康成長!
教育筆記:充分了解幫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
今天我把香噴噴的飯菜端到小朋友面前,并介紹了飯菜的名字,孩子們都吃的可香了,但唯獨只有冰冰小朋友把菜吐了出來,露出不想吃的表情,這時我急忙走到她身邊,我對冰冰小朋友說:“怎麼啦?為什麼把菜都吐出來了?是不餓,還是不喜歡吃這個菜啊?開始冰冰還有點做錯事不敢說的語氣和表情,我就摸著她的頭邊說,沒事,是不喜歡吃嗎?她喃喃地說:“是,我不愛吃肉,不想吃”,我蹲下來和冰冰說:“咱們就吃兩塊好嗎?這肉特別香,很有營養,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呀,冰冰對我搖了搖頭,露出無助的表情,最終冰冰還是沒有吃。
通過這件事我反思到我平時沒有細心的觀察冰冰的吃飯情況,應該了解孩子愛吃什么與不愛吃什么,多和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飲食情況,只有充分了解,懂得孩子,這樣我才能使孩子逐漸的把挑食的毛病改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及時與冰冰的家長配合,幫助冰冰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我相信冰冰小朋友以后會更加健康的成長。
教育筆記:幫孩子改掉挑食的壞習慣
在我們班里有一個聰明調皮的小男孩,他叫宋子豪,他說起話來很有趣,老師、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他,但是他有個挑食的習慣,可愁壞我了。
這些天,我左思右想,想出一個好主意,在班里我養了兩條小金魚,我想用金魚來啟發他,讓他做一個不挑食的好孩子。
于是,我把他領到魚缸前,引導他觀察小金魚,有時還看見他笑瞇瞇的對著小金魚說話呢。終于有一天,他好奇地問我:“老師,小魚怎么一條大,一條小呢?”我耐心地對他說:“因為這條大魚平時吃飯的時候,非常專心,不停的吃,從來不挑食,不管是小紅蟲還是魚食,它都吃的很好,所以身體長的非常大;可這條小魚卻只吃小個兒地 紅蟲,而且一邊吃一邊游來游去,所以它就長不大。如果總是吃不飽,它就要生病了,還會死掉的。像我們的宏宏小朋友他就不挑食,你應不應該小大魚學習、向宏宏學習呢?”宋子豪聽完我的話,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兒,他想我說:“他要像大魚,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樣,不挑食了,專心吃飯。”慢慢地他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
教育筆記:琦琦的壞習慣改掉了
今天是半日班開課的第一天,孩子們興奮地沖進教室,尋找著自己喜愛的玩具,我在門口和家長交流完畢,轉身回到教室:天吶,教室里一片狼藉,娃娃家里的玩具灑落一地、圖書角里的圖書這一本那一本、建構區的玩具跑到了美術區、美術區的紙張被撕的亂七八糟撒的到處都是……我無語了。詢問過后,原來是新來的寶寶----琦琦干的“好事”。
這種情形在現在大多數的孩子身上都會出現,現在的孩子一家就一個,不管是吃的、用的、玩具多的數不勝數(東西多了,玩都玩不過來,那還有時間和精力去收拾呢),還有家里的大人都是寵著慣著什么事情都不讓做,東西亂了反正后面有家長幫忙收拾,慢慢的,孩子們就養成了隨手亂放東西的壞習慣。
怎樣幫助琦琦改掉的這個壞習慣呢?我采取了“跟蹤式”的方法,看到琦琦看完圖書,我會及時走過去提醒她并和她一起把書物歸原處;看到她玩完玩具教后,我會和她一起將玩具整齊的擺放在玩具櫥里,并告訴她想玩玩具的時候自己拿,不想玩的時候就把玩具送回它“自己的家”。剛開始讓她收拾時,她會不耐煩地拿起玩具匆匆一放就完事,需要提示后才能按要求擺放到固定的位置并擺放整齊。
經過一周的“跟蹤”后,琦琦有了明顯進步,就在今天上午,琦琦將灑落一地的玩具主動地撿起來整理好后放到了櫥子里(沒有老師的提醒),看到這里我忍不住的抱住了琦琦,及時進行了鼓勵;讓我驚喜的是,琦琦還知道及時提醒其他寶寶將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當有人亂放玩具會主動幫忙收拾好。
培養寶寶的自理自力能力,要從點滴做起。大人就是孩子學習的最好的榜樣,讓孩子養成不亂放東西這種小事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配合,這樣才有利于讓孩子學會主動收拾物品的好習慣。
有段時間,班上圖書角的圖書被小朋友撕壞不少,我們教師想了不少辦法,找來一些愛護圖書的故事、兒歌,教育幼兒,可效果不是很佳,仍有圖書被撕破。最后教師商議決定:停止供應新圖書,圖書角只剩下一些破損的舊圖書。過了幾天,幼兒便一個個前來投述:老師,這本圖書中間少了;老師,這本圖書后面這么沒有了?老師,這本圖書壞了,不好看了!慢慢的,幼兒開始意識到他們平時不愛護圖書的后果。教師們這一次用的方法,是法國教育家盧梭的“自然后果原則”,即通過兒童自己體驗其過失的不良后果,來糾正他們的過失的教育原則。幼兒從看不到好圖書的這一懲罰中親身體驗到由于自己不愛護圖書而帶來的不良后果,從而明白某些道理。
但是,任何一種教育方法的運用都是有條件的。它必須在不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前提下進行,同時要注意與正面的教育結合起來。幼兒雖然受到了懲罰,但要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過失。教師要適時地正面講清楚道理,讓幼兒懂得自己錯在哪里,今后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的不利。這樣就會加深認識,知道自己以后應當這么去做,后來撕圖書的現象就少了。專家指出:幼兒區域游戲是指幼兒在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兒童的興趣、需要而創設的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環境中,自由選擇活動內容和材料,以個別化或小組的方式自我探索、學習,在動手實踐中與材料相互作用,利用和積累自己的經驗和感受,獲得身體、情感、認知及社會性等各方面發展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
因此,我們在圖書角加放了一張小桌子,上面放了一些修補圖書的工具(膠水、透明膠、剪刀等)。發現有損壞的圖書,開始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修補;漸漸圖書只要有一點破,幼兒馬上自己就修好。得到我們老師、家長、小朋友的表揚。這樣,既加強了幼兒學習能力又提高了幼兒動手能力。
我們班級里有一位叫許鑫鑫的小朋友,他很聰明,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他都懂得回答。但是他很調皮、小嘴巴總是喜歡說難聽的話。我本以為只要多多提醒他,他就會認真聽老師上課、不說難聽的話。但是,事實往往都是恰恰相反,他不僅不會認真聽講,反而會在課上調皮搗蛋。
遇到這樣的幼兒,我經過仔細分析,實施了如下方法。
首先我要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并在一日日常生活中與該名幼兒談話,使幼兒心目中產生對老師的信任感、親切感。做幼兒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教育基礎,幼兒就會喜歡老師,并愿意與老師溝通。之后,我與該幼兒談話中,得知他說自己會這樣都是父母教的。因此,我詳細的問了一下該名幼兒具體的情況。原來是父母平常在與幼兒交談的時候,父母一句不經意的口頭禪。他就學來了。我跟他說,以后不能再學不好聽的話了。他也答應了我。并且在過后的課上很少聽到他說不好聽的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多關心、體貼孩子,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懷,幼兒自然也會和教師溝通,并慢慢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再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家長應該積極配合老師,家長在與幼兒交談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語措辭。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畢竟父母是幼兒出生到入園前的第一位老師。
其次,正面引導幼兒,讓該名幼兒向其他幼兒學習,并引導該名幼兒慢慢做到在課上不吵鬧,不離開自己的座位到處跑。例如老師說:“你能不能堅持做到,在課上時不離開自己的椅子到處跑”幼兒就回答我說:“能做到。”在該名幼兒做到的時候我也會給予他一個大擁抱,或者是小紅花等方法來鼓勵幼兒堅持良好的習慣。要該名幼兒改掉他的壞習慣也需要適時的給他一點時間。
幫助幼兒改掉吮手指的習慣
在剛入園的孩子中,往往會發現有少數幼兒時不時的把手指放在嘴里吮指,咬指甲,這種不良習慣有礙身心健康,必須糾正。
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差,空洞地說教和消極地訓斥不會奏效的,想讓孩子不吮手指,最重要的一條是別讓他的小手閑著,因為幼兒吮手,是在孤獨和不愉快時更愛吮手指,為了減少幼兒吮手指的機會,老師要嚴格注意和關心吮手指習慣的幼兒,讓他們有事可做,有玩具可玩,像這樣的孩子,老師要多引導他們,關注他們,在可能的條件下,選擇玩具時應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玩具,當他們對這些玩具表現出厭倦情緒時,要根據他的興趣、愛好及時更換,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玩具和游戲活動上,也就無暇吮手指了。
在采取這些措施的同時,可以多與孩子接觸,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這時再適當地用靈活的方式,給他們講一些淺顯的衛生常識,孩子更容易接受。
針對這些情況,老師必須和家長密切配合,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則,教師的努力也會前功盡棄。
《中班教養筆記50篇》:中班教養筆記第1篇1、中班教育隨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
《大班教養筆記45篇》:大班教養筆記第1篇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短篇【1】 我們班現在已經是大班了,從中班我們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叫他們洗手、洗臉、自己吃飯、穿衣服、收拾玩具等力所能及的
《大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大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