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老師,我沒有好朋友》,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教育隨筆: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教學活動在教師與幼兒的積極互動中完美的結束了,活動效果很好,觀摩的老師也表示很不錯,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當我正在整理觀摩本次活動的記錄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人我的耳朵:“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我循聲望去,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正怯怯地望著我,等著我的回答。我微笑著說:“孩子,你怎么了?”“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他再一次問我。看著小男孩如此認真又略帶緊張的樣子,我有點莫名其妙,突然,我想到了原因,小男孩會這樣緊張的原因是每次上公開課之前教師與孩子們的”約定“,我不禁有點難過,沒想到教師上公開課的壓力,在無形中也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為了盡快消除小男孩內心的擔憂,我耐心地向他解釋:“孩子,園長老師記下小朋友的名字,并不說明這個小朋友就是表現不好。有時候,園長老師也會把表現的特別好的寶寶的名字記下來,你說說你剛才的表現好嗎?”聽了我的話,小男孩的表情放松了,他不停地撓著頭,想了好一會才說道:“老師,我剛才舉手了,亮亮拉我的手拉我,但是我沒有理他,而且我也沒有大聲講話,一直坐的很神氣。”小男孩說這些的時候聲音慢慢地由低到高,最后我從他的言語中聽出了驕傲的語氣,胖胖的小臉上也逐漸綻放了笑容,瞬間變的特別開心。“恩恩,你的表現太棒了,現在,你愿意讓園長老師記下你的名字了嗎?”小男孩用力地點點頭,高興地笑開了花。“老師,我去玩了!”說完,便開心地跑向其他伙伴,向他們炫耀起了自己的“成績”。
在隨后的幾天,小男孩的那句“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徘徊。“以幼兒發展為本,給孩子快樂、健康、自主、自信”這是我們教師應牢記心中的宗旨,但是我們卻一直在違背著這個宗旨,我實在感到羞愧,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過多的從成人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健康發展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盡快改變自己的做法,以孩子的世界去教育孩子,和孩子做朋友,但愿以后不會再聽到“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額名字了嗎這樣的話。”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害羞
離園時,我通常要檢查一下幼兒的穿戴是否整齊,特別是提醒孩子們提好褲子.“孩子們,快提好褲子,過會宮老師要檢查了!”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就紛紛走到我面前,自覺的撩開衣服讓我檢查,我滿意的點著頭,并幫助個別孩子整理。“林林,你的褲子提好了嗎?”因為林林總是忘記提褲子,我特別留意他,只見他站在那里,我猜他肯定沒提好,于是就朝他走了過去,這時他馬上捂住自己的衣服,不愿讓我檢查。“讓我看看”我有些著急了。“老師,我不愿意給你看。”半天才說出這句話,“為什么呢?”“老師,因為我撩起衣服來很害羞。”林林回答道。
每個班都有這樣特別的孩子,林林的話讓我反思,我們檢查幼兒是否提好褲子,雖然出于保護幼兒身體健康的目的,卻忽略了幼兒心里的感受。幼兒也有自尊感和羞愧感,他們開始意識到要保護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隱私,這就需要教師給與理解,在幼兒生活中更好地體現適宜性和藝術性,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教育筆記案例200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教育筆記200篇
教育筆記:老師,你當病人我當醫生好嗎?
我班從開學開始創設了校醫院這個區域,而小醫院在剛開始的時候并不是受很多小朋友的歡迎,因為孩子對于“醫院”都有那般的恐懼感。但這學期,我班在小醫院增添了許多的醫院用具,從原先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口罩,幾頂帽子,幾個藥盒到現在多樂許多針筒、鹽水瓶,棉花還有一些量杯等醫學用具,去小醫院的孩子就越來越多了。
在這幾次的區域游戲看下來,多數的孩子都會跑向小醫院當起了小醫生。從獨自在那里玩,漸漸的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而現在孩子們邀請了我參與角色的扮演。我正在其他區域和孩子們游戲的時候,突然有個孩子跑來牽著我的手說:“老師,我當醫生你當病人好嗎?”我突然愣了愣,孩子怎么會來請我一起玩呢?我豪爽的答應了孩子和孩子一起參與了游戲。進入小醫院,孩子給了我一個座位,然后有模有樣的給我看起病來。一個小醫生對我說:“小姐,你感冒挺嚴重的,你要掛鹽水。”我被突如其來的一句“小姐”給愣住了,這孩子角色轉變的還真的是很快,馬上我就不是她得老師,而變成了他得病人。我對小醫生說:“醫生,我能不能不掛鹽水啊。”小醫生說:“不行。如果你不掛鹽水生病就不會好了,就不能工作了,你必須聽醫生的話。”小醫生又說:“你還要吃感冒藥。”我說了一句好,接著就有另外一個小醫生遞了藥給我,又出現了一個小醫生來給我掛鹽水。這個小醫生對我說:“如果你怕痛就把眼睛比起來吧,這樣就不會痛了。”我笑笑的對著小醫生說:“好,我馬上閉上。”接著小醫生對我說:“好了,你睜開眼睛吧,看不疼的吧。”為了給孩子有一個滿意的答復,我說:“恩,真的不疼。”
在游戲中,雖然還有許多不符合邏輯的事情,比如:“在現實的生活醫生要問病人得了什么病,醫生要開藥方病人才能去配藥等。”但是我并沒有去指出幼兒哪里錯誤了,小班的幼兒能夠完完整整的和你對話,然后知道先看病,在配藥,最后去掛針,說明孩子已經知道了看病的流程。在角色扮演中,我發現了孩子說話時候的語氣都有了很大的改變,而且講得話都是很清楚和很明確的,在角色的扮演時,我是病人,孩子并沒有把我當成老師,她喊得是:“小姐”,這個詞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用“小姐”來形容很的是我沒有想到的,也許孩子是在生活中自己看病的經歷中收取來得,也許是看家長看病聽來的。日常生活中的積累給孩子帶來許多的好處。而且孩子病沒有讓我來分配角色,而是他們好像不約而同的都說好了一樣,只要幼兒給我在看病了其他的孩子就好像在各忙各的在準備著什么,不會來爭包括接下來的配藥和打針也是一樣,沒有人會來爭,紀律保持的很好。
角色游戲能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游戲中孩子們能夠通過扮演角色來增強幼兒的表演能力和社會中的交往能力。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角色扮演的游戲絕非簡單兒戲,他可能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
在剛開始的學期任務布置中,角色游戲材料的布置便是其中很是主要的一項。內容添置統一,種類紛繁多樣。隨后便在每一日的空余時間,教師們都忙于制作材料,點數歸類。于此,不外乎得請家長們配合收集制作的各種材料,如:大塊泡沫、多色線、鞋盒、藥盒等等。孩子們每天來園,最常問的一句就是:“老師,你在做什么呀?”
一次,家長淘來了一塊大泡沫,我和師傅商量著按這樣式可以做成燒烤架之類的點心店素材。想著便去找材料準備做起來。在班里來回走動時,萱萱和陽陽注意到了我手上的大泡沫。“老師,這是什么?”我看了看手上的泡沫,沒有回答,只是反問道:“你們覺得這個像什么呢?”“像小桌子。”“如果把它做成點心店的燒烤架,你們喜歡么?”“喜歡,很喜歡。”兩人非常開心。“老師,你真能干。”“中午的時候,陳老師也在不停地做這些材料呢。”“陳老師也非常的能干。”“我們的奶奶也會幫忙縫我們班的水果蔬菜呢。”“奶奶也很能干。”聽著這些好聽的話,我感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還不都是為了這些孩子。
第二天早晨,凱瑞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自己搬好玩具放在桌面上玩了起來。我手上拿著正在做的材料,興致勃勃地問他:“凱瑞,你喜歡我們增添出來的這些材料么?”凱瑞一臉的不自在,用手摸摸自己的臉,輕輕地蹦出了一句:“不喜歡。”說實話,真是有點打擊。“為什么不喜歡呀?”“因為太多了。”“太多了?”我很驚訝。“恩,夠了,老師。”再次受打擊。“恩,老師知道了,你繼續玩吧。”
針對游戲材料,有關資料顯示,游戲材料和兒童的年齡之間存在交叉關系,較小兒童在游戲時需要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在游戲時需要不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因此在中班下學期,角色游戲的材料應針對幼兒本身進行增添。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已逐漸強烈,在教師制作主題墻時詢問孩子的意見,孩子們也可以給出相應的較好的意見,制作出來的效果自然也令孩子們滿意。給孩子一塊布,我們該怎么問他,是該問“這是什么,應該怎么玩?”還是“這像什么,可以怎么玩?”我想大部分的老師肯定會選擇后者,因此對于角色游戲材料的增添,我們適當也可以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畢竟孩子才是游戲的主體,一切游戲都是為了孩子。
小茹轉學過來已經兩個多月了,她很活潑,也很懂事。每天她都會主動來和我談心,讓我和她一起分享快樂。
一天她又來和我談心了:
“老師,我想回到張橋去讀書”。
“為什么呀?”
“我在這里找不到好朋友。”
“你在張橋有幾個好朋友呀?”
“我有九個好朋友,他們叫``````”
看來我對她的關心還不夠多,在這次談話后我想了很多。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向幼兒們提出了要求,讓他們關心小茹,成為她的好朋友,幼兒也答應了我。我想這樣她應該找到很多的好朋友了,可是,事情卻不像我想象的那樣。沒過幾天小茹又來找我了,說她還沒有找到朋友。我問她找了誰試著做朋友,她把那些幼兒的名字告訴了我,然后我就去詢問那些幼兒。結果讓我感到有些意外,那些幼兒告訴我,小茹有時很不友好,不是她一組的小朋友就不許他們到她那組去玩游戲,去了還要被她罵;有時游戲,她總是爭著做這個或做那個,沒有謙讓的意思。看來我也需要去與小茹溝通一下,經過談話,她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決定要該掉這些不好的行為。
一個星期過去了,她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這里的第一個好朋友。看著她們在那里開心得游戲,我也為她高興。
《幼兒教育的讀書筆記3篇》:幼兒教育的讀書筆記第1篇 《幼兒教育》是我們幼兒園專門為我們教師訂閱的一冊書。自從我開始幼兒教育的生涯,這書已經伴隨我有好幾個年頭了,我很喜歡。它貼近我們幼兒教師
《中班教育筆記3篇》:中班教育筆記第1篇 眼睛,心靈的窗戶 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種子,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
《幼兒園園長聽課筆記40篇中班》:幼兒園園長聽課筆記40篇中班第1部分園長帶領老師進班聽課,是對整個園所師資隊伍建設,班級常規管理、教學教法培訓,了解各班級幼兒應具備達到的能力(關注、傾聽、觀察、表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