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養筆記《我是從路邊撿回來的》,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我是從路邊撿回來的
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精靈,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享受著無微不至的關愛,可“我是從路邊撿回來的”是出自于一位4歲小朋友之口。
科學課上,當我講到《母雞大嬸的秘密》這一課中,孩子們對小雞、小鴨、小狗的出生過程產生了興趣,小雞和小鴨說:“它們都是從媽媽的蛋寶寶里孵出來的,小狗也說是從媽媽的狗蛋里孵出來的,孩子們聽了哈哈大笑卻不明白為什么小狗不是從狗媽媽的狗蛋里孵出來的,為了對它們區分,我告訴孩子們小狗是從狗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小狗要靠吃媽媽的奶長大而小雞和小鴨不用吃媽媽的奶。嘴快的王玉跟著說:”老師,我也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我小時候也吃媽媽的奶“于是全班小朋友都你一言我一語的嘰嘰喳喳說開了。這時,我發現坐在邊上的xx一句話也沒說眼里喊著晶瑩的淚花,我走過去問他:”xx,你怎么了?孩子抬起頭看著我小聲對我說:“老師,媽媽說我是從路邊撿回來的。我聽了心里一陣酸楚,一把把他摟進懷里對他說:“傻孩子,怎么能是從路邊撿回來的呢?你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呀,你也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不是撿回來的,那是媽媽在逗你玩呢!”
下午放學的時候,我跟他媽媽說了這件事,他媽媽不好意思的說:“跟孩子開了個玩笑而已。”
孩子是天真爛漫的,你說什么,孩子就信什么他們還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請別為了賭一時之氣或開個玩笑傷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啊!
教育筆記:我是從路邊撿回來的
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精靈,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享受著無微不至的關愛,可“我是從路邊撿回來的”是出自于一位4歲小朋友之口。
科學課上,當我講到《母雞大嬸的秘密》這一課中,孩子們對小雞、小鴨、小狗的出生過程產生了興趣,小雞和小鴨說:“它們都是從媽媽的蛋寶寶里孵出來的,小狗也說是從媽媽的狗蛋里孵出來的,孩子們聽了哈哈大笑卻不明白為什么小狗不是從狗媽媽的狗蛋里孵出來的,為了對它們區分,我告訴孩子們小狗是從狗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小狗要靠吃媽媽的奶長大而小雞和小鴨不用吃媽媽的奶。嘴快的王玉跟著說:”老師,我也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我小時候也吃媽媽的奶“于是全班小朋友都你一言我一語的嘰嘰喳喳說開了。這時,我發現坐在邊上的xx一句話也沒說眼里喊著晶瑩的淚花,我走過去問他:”xx,你怎么了?孩子抬起頭看著我小聲對我說:“老師,媽媽說我是從路邊撿回來的。我聽了心里一陣酸楚,一把把他摟進懷里對他說:“傻孩子,怎么能是從路邊撿回來的呢?你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呀,你也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不是撿回來的,那是媽媽在逗你玩呢!”
下午放學的時候,我跟他媽媽說了這件事,他媽媽不好意思的說:“跟孩子開了個玩笑而已。”
孩子是天真爛漫的,你說什么,孩子就信什么他們還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請別為了賭一時之氣或開個玩笑傷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啊!
教育筆記:不要來看我,我畫的好難看啊!!
情境描述:
小班某次玩色活動,老師先給小朋友們講了一個狼和小羊的故事,眼睜睜地看著小羊們一天天被狼偷吃掉,小朋友們著急了,紛紛出謀劃策,有的說把小羊裝進冰箱的,也有說躲床底下的,就是沒有人說幫小羊裝上籬笆的。最終,老師給小朋友們演示了裝籬笆的過程,孩子們開心壞了,再一次躍躍欲試。拿起蠟筆開始“裝籬笆”。在巡視指導小朋友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一個問題,只要老師靠近李鈺涵小朋友,她就會用雙臂把畫紙遮住。在老師的耐心鼓勵下,小李同學最終移開了手臂,只是小嘴一直在嘟嘟囔囔:“我畫的好難看啊!!”
情境分析:
同樣是玩色游戲,有的小朋友對自己的要求就特別高,以至于產生了一種“我畫的就見不得人”的心態,從肢體動作上有明顯的遮蔽心理。
解決策略:
對于小李這樣的孩子,我認為強制性地讓她把雙手移開畫紙只會適得其反,加重她的心理負擔。作為老師,唯有更耐心、熱情的鼓勵才能喚醒孩子消失的“自信心”。事實證明,經過一段時間的鼓勵,小李同學的自信心有了明顯的提升,即使畫的不能讓自己滿意,也會大大方方地展示出來。我想,這就是成長中一點小小的進步吧!
教育筆記:他打我了,我也要打回去
中午吃完飯了,小朋友準備坐到前面去,而我們老師要打掃“戰場”了,不一會,我便聽到了一個聲音,魏xx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說:“郭老師,揚揚跟彤彤鬧矛盾了”。我便走到他們跟前說:“你們發生什么矛盾了,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那跟老師說一下好嗎?”這個時候,彤彤說“老師,揚揚他打我了。”而揚揚接著說:“明明是你先打的我,然后我也不能吃虧啊,我必須也要打回去才行。”原來,是他們之間鬧著玩,鬧僵了,彤彤就打了揚揚一下,揚揚就又還回去了。這個時候,我便對他們說:“小朋友之間要互相禮讓,發生矛盾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不然是解決不了的,打人是不好的行為,做錯了事情就應該向對方道歉。你們知道了嗎?這個時候彤彤說老師我明白了,然后對揚揚說了句對不起,我便對揚揚說:“你是不是也要向彤彤說句對不起呢”揚揚說:“其實是媽媽告訴我要是有小朋友欺負我我也要還回去,不能讓人欺負”。
這個時候,我恍然明白,其實,孩子之間有時候發生矛盾是難免的,重要的是看我們應該怎樣去引導他們化解矛盾,而不是鼓動孩子去用不好的方式去解決,可能是一時占了便宜,但是,長久下來,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呢?有時候一點錯誤偏差的引導就能致使孩子發生很大的轉變,都是為了孩子好,我想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我們都應該理性的去思考,而不能一時沖動,造就更加嚴重的問題。
教育筆記:我是小班長
當我們在玩角色游戲時,突然,奇奇小朋友高高的舉著小手說:老師,今天我來當班長。我欣然同意了,倒真想看看這個小朋友是如何當好班長的。
只見奇奇小朋友找來了筆和點名冊,清了清嗓子喊道:大家請安靜了,我要點名了。冉冉?浩浩?小朋友一一喊“到”,可當喊到耀耀小朋友時他卻沒反應,于是奇奇忍不住提高了嗓門又喊到。耀耀?可是仍舊沒有回答,這時侯奇奇大搖大擺的走到耀耀面前,大聲吼道:我在點你的名字為什么不作聲?如果再不說話就把你關在小屋子里,讓老鼠咬你。他一邊說著一邊去拽耀耀,我一看急了,趕快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應好好的給耀耀講道理,心平氣和的去解決事情,只見他用不解的目光看著我,把我看得渾身不自在:仔細想想,哦,自己不是曾經也拿這句話來嚇唬過他們嗎?
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更加深刻的認識: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作為老師,要塑造良好的形象,為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奠定基礎。
教育筆記:等我結婚的時候再交給你
又是一周的結束日(星期五),下午最后一節活動結束的時候后,我要求幼兒在雙休日為自己制定一張《營養計劃表》,下個星期一的時候交上來。一聽說要交計劃表,小朋友們就議論起來了,有的說不會寫字,有的說我會忘,有的說真麻煩。總之,就是不愿交。這時謝xx就很另類地說:“老師我能不能等我結婚的時候再交給你啊?”很雷的話語。“為什么?”我反問。“你上次不是說過的嘛!”他偷偷地笑著回答我。我頓時明白過來了,上次章xx把《家園聯系手冊》擱在家里好幾個星期,每個星期發放《家園聯系手冊》的時候就他沒有,于是我就開玩笑的跟他說:“章xx你的本子什么時候能拿來,是不是等到結婚的時候再給我呀?”這么一句無心的話,讓謝xx銘記在心了。
突然恍然大悟,在孩子們面前開玩笑,不能太過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句無心的話,但對小朋友來說,這是一句說后能讓人哈哈大笑的話,孩子們就覺得這很好玩。但導致的惡果是這句話讓他成為推托責任的話。身為老師,一位深受幼兒們模仿的人,一言一行都在限定的范圍內,有時候雖會無心地躍過這個范圍,但也要即時發現,即時補救這樣的過錯,并正確引導幼兒理解。
大(二)班有一位幼兒叫陳昊,他來到九畹溪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多了,是個全托幼兒,據孩子的家長說,孩子一直以來,每到寒冷的冬天,小陳昊都會凍傷臉和耳朵,凍瘡會逐漸惡化,感染化膿,傷口要第二年春天才能愈合,家長覺得太傷腦筋,可總是拿孩子沒辦法。
得知這個消息,九畹溪幼兒園的所有教職工,都特別注意小陳昊,別的小朋友還沒有戴帽子、圍圍巾的時候,陳昊就已經全副武裝戴上帽子、圍上圍巾了。大家在交接班時會特別注意檢查陳昊的圍巾帽子是否到位,包括夜間值班的老師,睡覺時都是將陳昊的帽子圍巾戴好,護著臉和耳朵。
時節已進入嚴冬,1月3日那天,天氣特別冷,是孩子們上園的日子,陳昊媽媽帶著小陳昊來到幼兒園,一臉的慚愧,一個勁兒地說抱歉的話,告訴老師:陳昊在家把臉凍傷了。怎么辦?讓孩子回家嗎?不合適,大家答應將孩子留下。當老師將陳昊拉到火爐邊烤暖和時,才發現陳昊的臉和耳朵都腫起來了,而且腫的很嚴重,臉上還出現大塊的硬疙瘩,耳朵上也有,老師們有的將自己的手烤暖和,然后貼著陳昊的臉輕輕地揉搓,有的找來凍瘡膏幫助上藥,上課時,老師總是記得將陳昊叫到火爐邊坐著,下課時,總是將他的帽子遮住耳朵,圍巾圍著臉后才讓他出去活動,早上跑步時,陳昊也是被安排在教室的火爐邊烤火,因為嚴冬的早晨更冷。就這樣,大家時時刻刻小心呵護,陳昊的凍瘡終于逐漸好轉了,老師們終于輸了口氣。到了放假的時間,家長來接孩子,發現孩子凍瘡居然好的這么快,太感動了,激動地說:“孩子在幼兒園比在家享福多了!老師們比家長還細心!”
《大班教育筆記200篇》:大班教育筆記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
《大班教育筆記200篇范文》:大班教育筆記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學筆記(專題一): 01、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
《小班吃飯教養筆記30篇》: 第1篇、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吃飯不挑食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有些幼兒吃飯時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或不吃,還有的幼兒不吃菜,為了使幼兒懂得不挑食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