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養筆記《老師說對不起》,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說對不起
午睡起床時,我和配班王老師在為孩子們穿衣服,趙xx穿好衣褲后,從小床的這一頭到門口去排隊,走到王老師身邊時,王老師不小心踩到了趙xx,王老師忙說:對不起,我踩到你的腳了,痛不痛。”趙xx說:“不痛。”這時邊上的小朋友說:老師說對不起了,我聽到了忙說:“對呀,剛才王老師不小心踩了趙xx,就應該說對不起,趙xx你應該對王老師怎么說”。我又反問小朋友,這時小朋友們說:“沒關系”。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榜樣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綱要》在各領域教育中不僅指出了德育的途徑方法。幼兒園德育應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滲透。幼兒園的禮貌和誠實教育,就應該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功夫在平時,入園離園時教師間,師幼間,幼兒間,同伴間的問候與道別,活動交往中的禮讓和面對矛盾與問題時的坦誠,都會自然營造一種禮貌,誠實的氛圍,使禮貌和誠實成為他們生活交往的一部分,成為一種園所文化。
教育筆記:老師說我“膽小”
案例背景:
孩子最渴望得到,并且最有可能激發他們積極性的就是成人的激勵性評價。一句簡單的贊美,一個帶有鼓勵意味的動作,也許對于成人而言十分的簡單,但對于孩子來說卻是“無與倫比”的,適宜的評價不僅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對于優化和促進一日活動的有效發展起著積極的意義。因為,教師的評價就好像一面鏡子,孩子可以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形象:“我是什么、我會什么、我該做些什么……”。只有透徹的了解了自己的形象,孩子才會知道:“我該做些什么、該努力些什么……”。
我們常說,優化幼兒園的一日教學活動,是優化集體教學、優化常規、優化幼兒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優化集體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適宜、恰當的評價,往往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而不適宜的評價往往會起到反作用、反效果,孩子的不積極參加和不參加何談教學的有效性……
案例描述:
同同是其他幼兒園轉過來的插班生,為了使他更好的融入到新的集體生活中,我努力做了很多的嘗試:課間主動找他聊聊天、餐后自主活動一起跟他玩玩小玩具、鼓勵外向的孩子跟他一起玩……。但效果還是不好,更多的時候同同喜歡一個人在角落里玩自己的玩具。
在一次同同媽媽來接他的時候,我和同同媽媽交流道:“你們家同同膽子小,不喜歡說話。但是,請你放心,我一定會多鼓勵他,多給他機會。請你回家也能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一下……”。當時,我的這句話同同和其他很多的孩子都聽到了。
跟同同媽媽交流后,我更加關注他了。在集體活動時經常會請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但更多的時候,他都是“默不作聲”。同伴請他做游戲,同同習慣性的反應都是拒絕。直到有一天,同同和同伴的對話,才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評價對他的影響。
在那天的集中教學活動中,坐在同同邊上的妞妞問同同:“同同,你的作業做對的啊,快舉手,有五角星的”,同同低著頭說:“我不要”,“為什么啊?”,“我怕!”“怕什么啊?”“我不敢舉手,媽媽和老師都說我膽子小……”。聽到同同和妞妞的對話,我呆住了,沒想到我無意間和家長的一次對話會給同同帶來這樣的影響。從這以后,我更加的關注對同同的教育了,在集中活動時我還是一如既往地請他回答問題,碰到他不愿意回答時,我會鼓勵他:“老師和你一起講,好嗎?”,每次發現他有一點點進步時總會當著所有孩子的面表揚他說:“同同真棒!”、“同同膽子變大了”……漸漸的,我的努力起了效果,現在不太愛講話的同同好朋友變多了,偶爾也會主動的舉起小手回答問題。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對他而言不再是煎熬,而是一種樂趣,一個可以掌握新本領的時間了!
案例反思:
從最后孩子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同同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孩子,對成人的話有自己的反應、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教師直接在他人面前對同同的消極、負面的評價,導致了他內向、孤僻的進一步發展,覺得自己就是屬于這一類的孩子。正如案例前所說“教師的評價就好比是一面鏡子,在教師的評價中孩子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同同是屬于意志薄弱的一類孩子,老師給同同標簽了“內向和孤僻”,孩子就固化了自己的認識,在鏡子里看到的是不積極的自己,所以對于任何活動他的態度都有些消極的抵制,參與活動的興趣不高,甚至是不愿意參與。教師錯誤的直接給予“標簽”式的評價就好比是一面哈哈鏡,讓同同的自我意識得到扭曲。所以案例中,對于同同在一日活動中的消極表現,教師的不適宜評價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但是,在最后教師能及時的發現孩子的問題,在接下來的一日生活中,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為主,通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予以證正面的評價等方式,逐步幫助同同重新樹立了正確的自我概念——原來自己也是很能干、很受歡迎、媽媽老師都喜歡我的自我形象。
教學策略:
正確、適宜的評價不僅對孩子形成自我認識、積極的參與活動起著促進作用,更是我們開展優化幼兒園一日教學活動的必要的手段。現從以上案例中分析,談談有效的開展評價活動的策略。
一、開展多元評價,讓評價靈活起來
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僅存在片面性,更會讓孩子對這類的評價逐步失去興趣,使教師的鼓勵變成可有可無,從而促使激勵的效果逐步消失,導致一日活動中的常規管理、集中教學、生活活動等方面出現退化的現象。所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變成了優化一日活動,必須及必要執行的任務。如何開展多元化的評價,以下三步驟必不可少:
(一)以教師評價為主,家長評價和同伴評價為輔
教師的評價比較的單一,它僅僅是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中,教師將自己所看到的作為一種反饋的信息,而直接進行的評價。在其他看不到的時間里孩子的表現是怎樣的呢?教師一無所知。所以,我們應將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同伴評價有機的結合,那樣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幼兒,最正確與恰當的評價。
當然,教師作為幼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最主要的指導者與引導者,孩子在園的表現教師的評價應占主要的部分,而家長和同伴的評價則作為補充的部分,相輔相成的評價,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是公正、公平的一種評價方式。
(二)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教師、家長、同伴是屬于他人的類型,他們的評價是他人對自己的認識。他人評價能較好的分析他人對自己的認識,知道自己在他人中的形象,了解在他人眼中自己哪部分需要改正、提高,哪部分是值得他人學習,是與同伴間平行比較的一種手段。而自評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比他人評價好的方面是多了一種他人不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的方式。
所以,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開展評價時,不僅要了解他人對孩子的認識,更應該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人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
(三)發展的評價方式
所謂發展性的評價是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指評價的手段及觀念要及時的更新,達到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是指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幼兒的發展及表現,不能將自己的評價方式格式化、框架化。
這種發展式的評價,是以縱向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與孩子自己比較,有利于鼓勵不同水平的幼兒積極進取,促進不同層次的幼兒共同的成長。
二、以支持性評價語言為主,激發幼兒的興趣
支持性鼓勵的評價,能讓孩子感受到教師是平等的對待自己的,有利于加強師幼互動,達到優化一日活動的目的。何謂支持性評價呢?如:這是我們值得借用的好辦法、這點老師沒想到,你卻想到了……當然,在運用支持性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支持性評價的靈活性。如:因人而異的鼓勵、適當適度的鼓勵等。
2、正確評價。如:抓住反饋亮點、根據不同幼兒方式的表達予以相應的評價回應等。
三、分析評價方式,避免或減少不適宜評價
我們常說孩子“自我為中心”,其實我們教師何嘗不是呢?很多時候我們會以自己的臆測代替事實,用我們的經驗審視孩子的行為,忽略了聆聽孩子的心聲。其實,正是因為教師的這種自我為中心,才會出現不適宜的評價。而不適宜的評價是造成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做到盡量避免或減少不適宜的評價,那如何做到呢?首先應該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何謂“不適宜的評價”。我覺得不適宜的評價最主要分成兩大類:語言評價和非語言類的評價。
(一)語言類的不適宜評價
語言類的不適宜評價主要分以下幾方面:
1、消極、否定的評價。如:你愛打人、連XXX都回答對了你還不會、不喜歡說話等等。消極否定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對于教師不好的評價就會對號入座。
對于此評價造成的不良后果教師采取的策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記下孩子的閃光時刻正面評價孩子、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對他表達你的感受和對他的期望。
2、簡單而頻繁的表揚。如:XX真棒、我喜歡XX等。這種簡單化而積極的表揚有時會讓孩子莫名其妙,而頻繁的表揚收效甚微,過多的此類表揚會讓孩子對表揚覺得可有可無。
應對策略:深化評價的內涵,幫助幼兒總結為什么表揚,及孩子的進步之處,用多種不一樣的語言評價孩子的發展,不將孩子統一化。
(二)非語言類的不適宜評價
非語言類的不適宜評價主要包括教師的眼神、動作等非肢體類的方式。如:對于孩子的告狀行為,教師覺得厭煩時,眼神瞄了一下告狀幼兒后就置之不理;孩子出現問題是時,對孩子指指點點等。此種不適宜的評價方式,其實也對孩子是一種消極的否定和傷害。
應對策略:避免不適宜的肢體動作的發生,鼓勵以語言評價描述孩子的不足,讓幼兒發現優、缺點后加以積極的改正。
幼兒園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教育筆記案例200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教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200篇
幼兒教育筆記200篇
教育筆記:老師要言傳身教
今天的健康課上,小朋友們用手中的西瓜子殼,花生殼拼貼出各種圖形,我和李老師也參入到活動中,和小朋友們一起制作小作品,下課后,小朋友們都迫不及待的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小伙伴們看.
我高興的看著他們,不經意低頭發現地上有許多廢棄的果殼,便對孩子們說:"你們看看地上這些果殼,我們該怎么辦?"聽到我的話,他們趕忙蹲下去撿地上的果殼,我看到孩子們干得這么起勁,忙表揚他們,正當我為孩子們感到自豪的時候,忽然聽到不遠處的兩個孩子小聲的說:"老師的桌子上和地上還有好多果殼,你去撿吧!""你去撿吧."我低頭看了看,臉刷的一下紅了,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是啊!我在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習慣,同時,自己卻變成了一個光說不干的懶人,老師就要言傳身教,我是有言傳,身教卻被我遺忘了,現在改還不晚,我急忙加入了孩子們的勞動中去.
教育筆記: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
離園之前,我讓孩子們把上星期布置的數學作業整理好給老師檢查。孩子們陸續拿出本子整理好后放在桌上,等待老師的檢查。當我走到澤子身邊時,看見他的小手緊緊地抓著本子,臉上露出很緊張的表情。我叫他自己翻開本子,看看是否完成了作業,澤子一聽卻把本子藏到了背后,眼淚嘩得一下就流了下來,我把他本子拿過來翻開一看,卻發現澤子連一道操作題都沒有抄,更別提做了,我不由得火冒三丈,不分青紅皂白,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狠狠地將澤子批評了一通,并讓他罰站。就在我訓斥澤子的時候,艾老師走過來,問澤子干了什么壞事情呀,把舒老師氣成這樣?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她。艾老師一聽,忙對我說:“你錯怪孩子了,上星期四中午午睡的時候,澤子就被他媽媽接走了,星期五根本沒來上幼兒園。”聽艾老師這么一說,澤子這時也記起了自己上星期沒來上學,于是他哭著說:“老師,我上星期五被媽媽帶去資溪外婆家了,沒有來上學,所以才沒有做作業。”聽了艾老師和澤子的話,我這才回想起澤子上星期五確實沒有來園。
由此看來,是我錯怪孩子了。望著一臉委屈的孩子,我一時為難了起來,向孩子道歉,認個錯吧,自己面子上還真有點過不去,可是轉念一想,不向孩子認錯,又怎么去教育孩子,怎么做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于是,我決定當著全班幼兒的面向澤子道歉:“澤子,對不起,是老師錯怪你了,請原諒老師,好嗎?同時老師也希望其他小朋友以后做事情別向老師這樣,不問清楚就亂下結論,好嗎?”“好!”
教師與學生之間雖然存在教育與被教育之間的關系,但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平等的,學生和老師一樣,都需要對自己犯錯的言行負責任,讓受傷害的對方得到公平的對待和應有的尊重。這件事之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總是提醒自己:先聽聽孩子的理由,希望這種不分青紅皂白亂批評孩子的情況不再發生。
教育筆記:老師,你看我快嗎?
我是一個急性子的老師,不太喜歡磨磨蹭蹭,因此,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們做事慢吞吞的,因為這樣不僅浪費時間,還會讓孩子養成做事拖沓的習慣,因此,班級里的孩子們大多數都很痛快、撒落,這讓我多少有些欣慰。
小梅是一個穩重的小女孩,聽話、聰明、懂事……接班的第一天,我就喜歡上了她,接觸久了,我發現了孩子的一個小缺點——慢性子,吃飯慢、寫字慢、收拾東西慢……這可愁壞了急性子的我,和家長溝通后,得知孩子的家長也是慢性子的人,說心里話,我有點“絕望”。
一天,因為班級里的一個小朋友在家總看動畫片,我提到了自己的“望遠鏡”。以前,孩子們在家不聽家長的話,我就告訴孩子們我的家里有一個望遠鏡,用這個望遠鏡我能看到小朋友在家里做的每一件事,為了真實起見,我和家長朋友事先手機短信溝通好孩子的在家表現,然后不定期的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在家聽話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們真的相信老師家里有“望遠鏡”了。第二天早上,小梅一進門就問我:老師,我昨天晚上寫作業快嗎?我正在擦黑板,有點迷糊,見狀,孩子又問了一句:老師,你昨天晚上不是用望遠鏡看了嗎?我恍然大悟,故作鎮靜地說:“你覺得自己寫得快嗎?”“嗯,媽媽和爸爸都夸我快呢!”看著孩子一臉自豪的模樣,我立即點頭:“快,進步特別大!”“老師,今天晚上你還看我啊!”“好!”接下來的日子,孩子每天早上都會問我昨天晚上她干什么快不快,而我總是巧妙地套出答案,然后再給予肯定,表揚一番。一段時間過后,我驚奇地發現,小梅做什么都不慢了,寫字又快又漂亮,吃飯又快又干凈,還能幫助我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呢!直到現在,孩子們每做完一件事后,小梅偶爾還會跑到我的身邊,趴在我的耳邊悄聲問:“老師,你看我快嗎?”
小梅的變化帶給我莫大的驚喜,真心地愛上了這句話:老師,你看我快嗎?
教育筆記:老師說對不起
午睡起床時,我和配班王老師在為孩子們穿衣服,趙xx穿好衣褲后,從小床的這一頭到門口去排隊,走到王老師身邊時,王老師不小心踩到了趙xx,王老師忙說:對不起,我踩到你的腳了,痛不痛。”趙xx說:“不痛。”這時邊上的小朋友說:老師說對不起了,我聽到了忙說:“對呀,剛才王老師不小心踩了趙xx,就應該說對不起,趙xx你應該對王老師怎么說”。我又反問小朋友,這時小朋友們說:“沒關系”。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榜樣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綱要》在各領域教育中不僅指出了德育的途徑方法。幼兒園德育應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滲透。幼兒園的禮貌和誠實教育,就應該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功夫在平時,入園離園時教師間,師幼間,幼兒間,同伴間的問候與道別,活動交往中的禮讓和面對矛盾與問題時的坦誠,都會自然營造一種禮貌,誠實的氛圍,使禮貌和誠實成為他們生活交往的一部分,成為一種園所文化。
今天早上,天氣很好,和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班級里,等待著孩子的來園。到了吃早飯時間,孩子們陸陸續續來得多起來了。厲劍豪也來了,媽媽臉上有些不高興,我連忙走過去迎接孩子:早上好!
厲劍豪媽媽來到我的身邊,這個時候班級的有個別家長也在,她聲音很大跟我說:老師,我家厲劍豪回家跟我說老師在幼兒園給她吃辣椒,今天他的喉嚨就啞了,像公雞叫,所以,我今天給他帶了藥來吃。我聽完懵了一下,道理上來說,應該沒有這樣的事情,回想昨天中午中飯吃的是爆炒豬肝,里面是有田椒。于是,我解釋:班級里昨天是有吃辣椒,但是那個辣椒是田椒,應該不辣的。孩子把田椒都放在了桌子上,呂老師好心喂了他。
厲劍豪媽媽有些不相信,我就把昨天的食譜的短信給了她瞧瞧,看完就有點不好意思了,但是,我還是納悶,為什么孩子的喉嚨就這個剛好啞了,會不會有些的原因?還是,家長對班級的工作還是不夠放心呢??應該繼續努力呀!
對于一名幼兒教師來說,需要全面的關注到幼兒的每個細節,應具有一雙及時的“慧眼”。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就更應該及時發現并處理好這些細節。
在我們班,有一個可愛又善良的小女孩,但有時候也會盡顯幼兒的頑皮。有時在上課的時候,會和旁邊的小朋友止不住的說話,因此老師會點她的名字,這時候,她會“無辜”的看著老師,老師追問你在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什么,她卻只是看著你,從來不會說話。亦或是其他遇到困難不開心的時候,她也只是自己哭,從來都不會跑來向老師告狀或者說說原因。
作為一個新老師,剛剛接觸這個班級,對于這樣的孩子,我似乎特別愿意去“挑戰”,我特別想知道她的世界,特想知道她看著你的時候,為什么不說話,只是愣愣的盯著你看。我嘗試和她溝通,讓她悄悄的在我耳邊說說話,可是似乎還不能敲開她的心房。
晚上放學的時候,更多的時候她是晚接走的孩子,每次我帶著她回教室的時候,她總會笑笑的跟著我,我跑她也跑,我慢她也慢,我唱歌,她也會跟著我哼。寶貝,老師想知道你眼睛背后的小秘密,但老師總是在尋找你秘密寶藏的時候迷失方向。
在《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中,其中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孩子,讓我擁抱你》,里面的詳細透視剖析,讓我對這樣的事件慢慢的懂得該怎樣處理。書中說道:這類幼兒存在一定的社會交往焦慮,他們對幼兒園的生活環境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對幼兒園的老師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感甚至恐懼感。一般來說,這類幼兒的性情都比較內斂,心靈的大門不會輕易向人敞開,別人很難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文章中的一個類似于我親身經歷的案例告訴我,其實,解決這個困惑的答案很簡單,只需要一個擁抱而已。
與聊天、微笑、拉手和撫摸頭這些動作相比,擁抱具有更神奇的強大力量。當然,聊天、微笑、拉手和撫摸頭都可以傳遞愛的信息,都可以拉近心與心的距離,但是,與擁抱比較起來,這些動作的能量就略顯遜色了,因為擁抱比聊天和微笑會讓人感覺心理距離更近;擁抱比拉手會讓人感覺愛的力度更強;擁抱比撫摸頭更讓人感覺親密無間。擁抱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卻可以讓人感受到巨大的關愛、信任和力量。
下一次,我肯定要試試去擁抱一下我的寶貝,希望老師的懷抱能擁有神奇的魔法,拉近與你的距離!
《中班保教筆記30篇》:中班保教筆記第1篇中班保教筆記【篇一】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
《小小班教養筆記30篇》:小小班教養筆記第1篇 小班教養筆記(一): 穩定情緒,樹常規 看著已經入園一個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見全神貫注的在聽明教師講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我想到習慣的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20篇》: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第1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1 自從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啟發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