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優秀小班教養筆記(6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游戲改變了她
趙曉航小朋友剛來幼兒園時,膽子特別小,平時很少見她說話。這不,其它的孩子都在快樂的活動,他卻躲在角落里怯怯的看著。有一天戶外活動時,我阻止孩子們在玩“過獨木橋”地游戲,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邊念兒歌邊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輪到找曉航了,他戰戰兢兢走上“獨木橋”,雙手不住地上下左右擺動找平衡。這時站在旁邊的我馬上夸張地說:“哇,趙曉航真厲害,像架小飛機。”這是小朋友也齊聲念兒歌:“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著前面瞧,一二三,走過橋,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的尾巴搖。”趙曉航終于在我和小朋友的鼓勵聲中,走過了平衡木,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其他小朋友也紛紛作出各種姿勢走過獨木橋,他們的花樣越來越多,趙曉航受不了誘惑也學著小朋友的樣子,一次一次走過獨木橋,并喊著:“老師,看我走的好嗎?”我表現出驚喜萬分的表情說:“哇,趙曉航真勇敢,走得越來越平穩了。”趙曉航越來越活躍,早已忘記了對平衡木的恐懼,大幅度的動作,放開的跑步。
從此,趙曉行開始嘗試參與各種游戲,在各種器械上玩耍。看她那歡樂活潑的樣子,就像變成另一個孩子了。由于經常在游戲活動中經受鍛煉,她后來的確發生了變化,能經常和我說心里話,活動課上大膽回答問題了,還勇敢的參加了班級講故事比賽。
的確是游戲改變了她。
面對孩子要有耐心
一次手工制作活動中,我教孩子們用橡皮泥、皺紋紙制作螃蟹,講解示范后,便讓小朋友動手制作,我就到孩子們中間巡回指導。我發現方盼盼、趙軍磊、王寧幾個小朋友守著面前的橡皮泥、皺紋紙,不肯動手。原來是皺紋紙把他們難住了,由于皺紋紙很軟很粗糙不好捻,我便邊示范邊講解要領,他們點點頭,似乎明白了。我又去看別的小朋友了,待我回來再看他們做的怎么樣時,他們手中拿著皺紋紙還沒有動手,于是我又給他們示范講解一遍,可他們還是無從下手,我便又無可奈何地給他們示范講解,但心中早已不耐煩,沖著他們說:“這么簡單的紙捻,別的小朋友一遍就學會,我講了幾遍了,你們還不會,小手也太笨了吧。”王寧含著淚低下了頭,我索性去看別的孩子了。
走到孩子們中間,看著他們那稚嫩的小手在笨拙地念著紙捻,我的心動了,孩子還小,接受能力有差異,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是讓他們跟著我們老師學點兒知識、本領和技能。如果孩子什么都會,什么都懂,那還要我們老師干什么?我這樣做不是在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嗎?
想到這兒,我又重新回到他們跟前,一遍一遍示范講解,終于紙捻捻成了,螃蟹順利的制作出來了,他們開心的笑了,我也笑了。
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培養
我園是一所農村幼兒園,孩子都是農村的。由于條件限制,孩子不出門,見識少,視野不夠開闊,再說家長們也不注重這方面的培養,缺乏交往的機會和經驗。孩子們在家里還行,非常活躍,但一到幼兒園就非常被動,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你連問幾聲都不吭。我覺得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有待于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展開了活動。
首先給孩子們創造交往的條件,我知道孩子們都喜歡表演游戲、角色游戲及建構游戲等。我在平時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生活經驗,來充實幼兒表演游戲、角色游戲的內容。如游戲“娃娃家”、“小商店”、“我當老師”等,讓孩子們在有興趣的活動中,發展語言,學會交往。讓孩子們感到合作游戲的快樂,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
然后給孩子們留有充足的玩耍時間,讓孩子們有時間有機會自己找同伴玩耍,并放手讓他們自己處理小朋友間的一些事情。如矛盾、爭吵、合作等,為孩子們提供交往機會,增進雙方的感情。這既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和開朗的性格,又提高了孩子交往能力。
最后,多給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我們通過“家園聯系”“開放日活動”等讓家長明白,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不能光靠幼兒園教育,家長更有責任配合我們做好這方面的工作。讓家長在節假日拜訪親友時,能帶孩子的場所盡量帶著孩子,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的禮貌用語,豐富孩子的語言,增進孩子與別人之間的情感。比如:問好、說再見、謝謝、不客氣……二來,可以豐富孩子的交往能力。比如:到別人家做客時,引導孩子進門是要敲門,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想玩什么玩具,要先有禮貌的請求,得到允許再玩等,這樣就為孩子提供了交談的機會。
通過家園雙方的努力,我班的孩子變得活潑、開朗、健康、積極向上。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我班上的“調皮王”
我班上的劉春霖小朋友,特別好動。見你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有時還會幫倒忙。這不,前幾天,我在整理區角活動時的材料,我要把一些舊了的和一些破損的材料扔掉,他也過來幫忙了,結果把我還想用的都扔掉了。我在覺得可惜之余,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耐心的鼓勵引導他,告訴他哪些是破舊的不需要的東西,哪些是還有用的。在我的指導下,他很快就能幫我把區角材料整理好,使孩子們很順利的進行區角活動。這是我及時的表揚了他,劉春霖的積極性更高了。
現在劉春霖小朋友還幫我整理玩具、分發圖書、打掃衛生,樣樣在行,成了我名副其實的小助手了。
我認為對于喜愛做事的“調皮王”,要因勢利導,耐心講解,既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又要培養他們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活動能力特別強的孩子,可請他們當小朋友們的小幫手,擔任活動時的小組長。如:張佃磊小朋友,各方面能力都很強,不論是學習、制作、還是游戲,他都表現特別突出。由于他做什么都比別的小朋友快,做完后,他就閑不住,開始“搗亂”,搞的別的小朋友無法安心做事情。我想如果有事可做,張佃磊就不會這樣了。于是,我就讓他擔任小組長,負責幫助那些能力相對較差的小朋友。他模仿起老師平時的一舉一動,去對每個能力差的小朋友進行指導,熱情很高。那些小朋友也非常樂意接受他的幫助。我也及時進行的隨即教育,讓小朋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做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看!我班的“調皮王”多可愛啊!
在一日活動中培養幼兒意志力
我認為,老師作為一日活動的指導者,在一日活動進行中,要善于觀察每個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愛好和各種能力的發展。當幼兒發生困難時,應采取適當的方法,給與適時適當的啟發、幫助,贊揚、鼓勵幼兒增強自信心。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持活動的品質,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保持持久的活動興趣,這對于幼兒身心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我班王文慧小朋友在開始學剪紙時,很犯愁,她不會使用剪刀。于是我耐心講,認真示范,鼓勵她,啟發她不怕困難,要大膽剪,并和其他小朋友比賽。這樣一來,她的自信心增強了。在一次次失敗中又大膽進行練習,反復鞏固,由一開始沒一件好作品,到后來剪紙專輯里作品最多最好,被小朋友稱為剪紙大王。
還有我班閆振坤小朋友在玩橡皮泥時,發現用橡皮泥做的樹枝太粗太重,老從墻上掉下來,心里又愁又急,淚水都快流下來了,他灰心了,不愿玩了。我發現后,鼓勵他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最后他改用紙捻代替橡皮泥,樹枝的問題解決了,看到他成功了,我又贊揚了他一番,從此閆振坤小朋友玩橡皮泥的興趣更濃厚了。
在我的啟發引導下,我班的孩子當遇到困難時,個個動手動腦,一遍又一遍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從中獲得了真知,保持了持久的活動興趣,培養了孩子們的意志力。
你看這就是啟發、引導、幫助、鼓勵、贊揚的結果!
戶外活動中的隨機教學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在戶外活動中滲透隨機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并會收到課堂教學所不能比擬的效果。
一次戶外活動時,幾個孩子正在滑梯上玩,忽然趙金旭小朋友指著滑梯下滑的面對我說:“老師,這一面是長方形的,對嗎?”看著他神氣的表情,我想這不正是對孩子們進行隨機教學的大好時機嘛!于是,我把孩子們組織起來,展開了隨機教學:“今天,趙金旭小朋友發現了滑梯下滑的面是長方形的,他善于觀察,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下面也請小朋友們找一找,我們幼兒園的其它玩具,各部分都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嘩”一下似油鍋炸開,孩子們紛紛報告自己的發現:“轉盤的底座是圓形的,攀登架的框是長方形的,蕩船的側面是三角形的,滾筒的側面是圓形的…..”我還組織孩子們討論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的特征,延伸了課堂教學。
例如:還有一次戶外活動,班上一名叫張心雨的小朋友跑過來對我說:“老師,冬天來了,天氣冷了,樹上的葉子都落下來了,光禿禿的了。”于是,我召集了全班小朋友說:“今天張心雨小朋友發現冬天到了,樹光禿禿的了,小朋友你們還看到大自然中有什么變化嗎?”孩子們紛紛說:“小草干枯了,大雁也飛到南方去了,人們換上了棉衣…”
由此看出,教師如果有靈敏的反應能力,隨機教學將會使幼兒養成喜歡觀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并能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增長知識與技能。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戶外活動中的隨機教學。
教育筆記:這是我先看(拿)到的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就知道一定發生了什么。
今天在美食屋活動時,孩子們都很高興的加入到了這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玩起了自己喜歡的工作(炒菜、做飯、洗菜、品嘗做好的餅干等),忙忙碌碌,玩得不亦樂乎。我也沉浸在這樣溫馨的氣氛中。這時,一個聲音打破了這個歡樂的場景。只聽到“這是我先看到的,是我的”,“這是我先拿的,應該是我的,你去玩別的。”“這是我看到的,你去玩別的吧”。這是怎么回事?我看過去,塬是松源和祥睿兩人在燒烤攤前,為了一個佐料瓶,你拉我扯的,誰也不讓誰,都希望自己先玩這個工作。
看到這兒,我沒有著急地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而每次遇到這樣的事,過多的都是老師來當裁判,是最終的結案者。孩子們也依賴老師的決定。而今天,我想看看沒有老師直接的參與他們如何來解決問題,他們怎樣來解決這個麻煩事。可能是他們爭吵,引來玩活動的幾個小朋友關注,他們在旁邊當起了小裁判,“你們倆個搶了都不能玩了,快放下吧。”“你們兩個石頭剪刀布吧。”……看了一會兒的映如說了一句話“你們再不玩就到時間下課了。”這時他們倆個才意識到繼續這樣爭來搶去是不行的。聽到我說時間快到了,他們兩個才有所行動,松源說“我們倆個一起玩吧。”“怎么玩,我們就一個作料瓶呀。”倆個孩子從剛開始互不相讓的爭搶到現在一起想辦法,對問題做出了解決方法。再看過去,松源和祥睿他們倆個玩的還不錯,一個在做燒烤,一個在上面撒佐料,配合得很不錯。孩子們又回到了和諧的氣氛中,我也感到很欣慰。孩子們慢慢地長大了,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思想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現在的孩子們在家里家人圍著自己轉,自己的要求家人也會及時地滿足,養成了什么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習慣,不會考慮他人的想法,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在與別人交往時,都想讓自己的想法占上風,讓別人也覺得自己是對的,在不如愿時,就會采取自己的行為方式……。現在的孩子已在中班了,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對事情也有了自己的判斷,但孩子們的自律、自我約束能力還需加強,而這個需要我們老師耐心的引導,與家長及時的交流孩子的情況,讓孩子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解決事情的經驗,培養孩子解決事情的良好心態,糾正不當的行為和處事方法。
教育筆記:有感于小班孩子的探索
幼兒生性活潑好動,對周圍環境中的各種事物都表現出了濃厚的好奇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幼兒來說都是潛在的教育課程,幼兒的很多興趣點能生成有意義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尊重了幼兒的學習意愿,而且有利于幼兒學會主動探索學習,促進幼兒探索能力的發展。尤其是有利于培養小班幼兒的探索興趣。幼兒生活的客觀世界是五彩冰粉的,他們對周圍的事物與現象充滿了好奇,對什么都感興趣,但因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興趣易變。要讓他們在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探索活動,必須給予適時的指導,讓幼兒學會從觀察開始是最重要的,會觀察了才會發現,有了感性經驗才會由此及彼,發展主動探索的能力。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藥善于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教師及時介入,引導深入觀察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
這幾天孩子們都從家里帶來了自己的玩具在自由活動的時候玩玩,今天欣宜帶來了一個顏色很漂亮的風車就和幾個小朋友玩了起來。垌垌說:“這個風車的顏色真漂亮”,欣宜馬上說:“這是粉紅色,這是藍色,還亮閃閃的。”這時垌垌接過風車對著風車吹了幾口氣,風車轉了起來:“看,風車還可以轉起來”。看到垌垌讓風車轉了起來,欣宜馬上用手對著風車扇了幾下,風車也轉了起來,欣宜高興地說:“這樣風車也能轉起來。”飛飛走過來說:“我也要玩”。說完接過風車并舉起風車在活動室里跑了一圈,這時風車轉的非常快。飛飛高興地叫了起來:“老師你看,風車轉的好快啊!”“真的,你的風車怎么會轉起來的呢?”飛飛趕緊說:“有風啊”。欣宜馬上指著外面說:“老師,外面的風很大,我們去外面玩好吧。”“好吧”孩子們拿著風車前呼后擁的來到了戶外。在戶外孩子們興奮地輪流舉著風車來回地跑,看著風車飛快地轉動,孩子們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
小班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他們也有探索的欲望,他們的探索容易滿足于自己在活動中的動作表現,探索在孩子的生活中,在孩子的玩耍中。這就需要老師細心觀察孩子在自發、非正規的活動中的表現,及時地發現與捕捉教育契機,充分挖掘日常生活的科學內涵,結合一些實踐性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孩子的活動在老師不斷地的引導、不斷地變化活動方式中延續下來的。另外,教師在探索活動中,應該懂得如何觀察幼兒的行為、分析幼兒的行為,在適時的參與和指導。小班的幼兒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去了解他們的行為和想法,適時的給與指導。有時,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幼兒的發現并加以擴展引導。實踐讓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戲,取之于生活而又回歸于生活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真正符合孩子的需要,有利于每個孩子的發展。總之,我們教師應時刻為幼兒提供一片探索的天空和沃土,讓幼兒從小樹立科學探索的意識,有了主動探索的意識和精神他們才會為擁有燦爛的明天。
教育筆記:小班幼兒常規培養隨想
四年后我又開始帶小班了,對于帶了兩年大班的我來說還真是有點不適應。不過讓我慶幸的是自己的寶寶和他們同齡,這讓我有了些許信心。還有在一個月的相處后,孩子們帶給了我許多的驚喜,家長給了我極大的鼓勵,讓我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前兩周我們以穩定幼兒情緒為主,所以對他們在常規上并沒有細致的要求,但也是在這兩周中孩子是最自然的呈現出自己的常規狀態。工作中我也深深體會到了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來說在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利用這兩周時間仔細觀察了每個孩子,通過觀察初步了解孩子在常規上的表現,并針對表現進行分析和思考,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據。有了觀察的基礎,我也就能有目地的開展工作了。
首先,以生活活動為切入口,用多樣的形式和語言引導幼兒。
對于幼兒來說,空洞的說教是無用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如幼兒洗手后經常不擦干,針對這個問題,正巧這段時間感冒生病的幼兒較多,我就把洗手說成給小手洗洗澡。我說:“小手洗過澡,不擦干會生病的。”由于有了關于感冒的生活經驗,幼兒對我的話理解很快,有的幼兒邊擦手邊對我說:“不擦干,小手就該咳嗽了。”
常規培養建立在幼兒充分的自身體驗上,便于幼兒理解并自覺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其次,關注個別幼兒的常規培養。
觀察后發現我們班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這也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很愛模仿他人,看見別人這樣做了,他也會去做。而我們班中有幾個孩子比較頑皮也很活躍,規則意識較差,他們的行為往往會引來其他孩子的模仿。因此,我在工作中更加關注他們常規的培養,不斷的提醒他們,當他們進步是也及時的表揚。在班中積極樹立好的榜樣,對好的行為及時的,有時是夸張的進行表揚和贊許,讓幼兒能模仿好的行為和習慣。
最后,重視家園配合。
培養幼兒常規要重視家園配合。特別是小班,初入園時,家長擔心幼兒的生活起居。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利用家長早、晚接送孩子的機會、在QQ家長聊天群里經常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對家長提出有關教養幼兒的具體要求,如初步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等,讓家長在家中也要培養幼兒飯前洗手、飯后漱口、擦嘴、洗手等習慣。做好了家園配合,才能培養良好、穩定的常規。
游戲改變了她
趙曉航小朋友剛來幼兒園時,膽子特別小,平時很少見她說話。這不,其它的孩子都在快樂的活動,他卻躲在角落里怯怯的看著。有一天戶外活動時,我阻止孩子們在玩“過獨木橋”地游戲,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邊念兒歌邊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輪到找曉航了,他戰戰兢兢走上“獨木橋”,雙手不住地上下左右擺動找平衡。這時站在旁邊的我馬上夸張地說:“哇,趙曉航真厲害,像架小飛機。”這是小朋友也齊聲念兒歌:“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著前面瞧,一二三,走過橋,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的尾巴搖。”趙曉航終于在我和小朋友的鼓勵聲中,走過了平衡木,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其他小朋友也紛紛作出各種姿勢走過獨木橋,他們的花樣越來越多,趙曉航受不了誘惑也學著小朋友的樣子,一次一次走過獨木橋,并喊著:“老師,看我走的好嗎?”我表現出驚喜萬分的表情說:“哇,趙曉航真勇敢,走得越來越平穩了。”趙曉航越來越活躍,早已忘記了對平衡木的恐懼,大幅度的動作,放開的跑步。
從此,趙曉行開始嘗試參與各種游戲,在各種器械上玩耍。看她那歡樂活潑的樣子,就像變成另一個孩子了。由于經常在游戲活動中經受鍛煉,她后來的確發生了變化,能經常和我說心里話,活動課上大膽回答問題了,還勇敢的參加了班級講故事比賽。
的確是游戲改變了她。
面對孩子要有耐心
一次手工制作活動中,我教孩子們用橡皮泥、皺紋紙制作螃蟹,講解示范后,便讓小朋友動手制作,我就到孩子們中間巡回指導。我發現方盼盼、趙軍磊、王寧幾個小朋友守著面前的橡皮泥、皺紋紙,不肯動手。原來是皺紋紙把他們難住了,由于皺紋紙很軟很粗糙不好捻,我便邊示范邊講解要領,他們點點頭,似乎明白了。我又去看別的小朋友了,待我回來再看他們做的怎么樣時,他們手中拿著皺紋紙還沒有動手,于是我又給他們示范講解一遍,可他們還是無從下手,我便又無可奈何地給他們示范講解,但心中早已不耐煩,沖著他們說:“這么簡單的紙捻,別的小朋友一遍就學會,我講了幾遍了,你們還不會,小手也太笨了吧。”王寧含著淚低下了頭,我索性去看別的孩子了。
走到孩子們中間,看著他們那稚嫩的小手在笨拙地念著紙捻,我的心動了,孩子還小,接受能力有差異,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是讓他們跟著我們老師學點兒知識、本領和技能。如果孩子什么都會,什么都懂,那還要我們老師干什么?我這樣做不是在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嗎?
想到這兒,我又重新回到他們跟前,一遍一遍示范講解,終于紙捻捻成了,螃蟹順利的制作出來了,他們開心的笑了,我也笑了。
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培養
我園是一所農村幼兒園,孩子都是農村的。由于條件限制,孩子不出門,見識少,視野不夠開闊,再說家長們也不注重這方面的培養,缺乏交往的機會和經驗。孩子們在家里還行,非常活躍,但一到幼兒園就非常被動,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你連問幾聲都不吭。我覺得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有待于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展開了活動。
首先給孩子們創造交往的條件,我知道孩子們都喜歡表演游戲、角色游戲及建構游戲等。我在平時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生活經驗,來充實幼兒表演游戲、角色游戲的內容。如游戲“娃娃家”、“小商店”、“我當老師”等,讓孩子們在有興趣的活動中,發展語言,學會交往。讓孩子們感到合作游戲的快樂,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
然后給孩子們留有充足的玩耍時間,讓孩子們有時間有機會自己找同伴玩耍,并放手讓他們自己處理小朋友間的一些事情。如矛盾、爭吵、合作等,為孩子們提供交往機會,增進雙方的感情。這既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和開朗的性格,又提高了孩子交往能力。
最后,多給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我們通過“家園聯系”“開放日活動”等讓家長明白,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不能光靠幼兒園教育,家長更有責任配合我們做好這方面的工作。讓家長在節假日拜訪親友時,能帶孩子的場所盡量帶著孩子,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的禮貌用語,豐富孩子的語言,增進孩子與別人之間的情感。比如:問好、說再見、謝謝、不客氣……二來,可以豐富孩子的交往能力。比如:到別人家做客時,引導孩子進門是要敲門,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想玩什么玩具,要先有禮貌的請求,得到允許再玩等,這樣就為孩子提供了交談的機會。
通過家園雙方的努力,我班的孩子變得活潑、開朗、健康、積極向上。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我班上的“調皮王”
我班上的劉春霖小朋友,特別好動。見你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有時還會幫倒忙。這不,前幾天,我在整理區角活動時的材料,我要把一些舊了的和一些破損的材料扔掉,他也過來幫忙了,結果把我還想用的都扔掉了。我在覺得可惜之余,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耐心的鼓勵引導他,告訴他哪些是破舊的不需要的東西,哪些是還有用的。在我的指導下,他很快就能幫我把區角材料整理好,使孩子們很順利的進行區角活動。這是我及時的表揚了他,劉春霖的積極性更高了。
現在劉春霖小朋友還幫我整理玩具、分發圖書、打掃衛生,樣樣在行,成了我名副其實的小助手了。
我認為對于喜愛做事的“調皮王”,要因勢利導,耐心講解,既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又要培養他們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活動能力特別強的孩子,可請他們當小朋友們的小幫手,擔任活動時的小組長。如:張佃磊小朋友,各方面能力都很強,不論是學習、制作、還是游戲,他都表現特別突出。由于他做什么都比別的小朋友快,做完后,他就閑不住,開始“搗亂”,搞的別的小朋友無法安心做事情。我想如果有事可做,張佃磊就不會這樣了。于是,我就讓他擔任小組長,負責幫助那些能力相對較差的小朋友。他模仿起老師平時的一舉一動,去對每個能力差的小朋友進行指導,熱情很高。那些小朋友也非常樂意接受他的幫助。我也及時進行的隨即教育,讓小朋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做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看!我班的“調皮王”多可愛啊!
在一日活動中培養幼兒意志力
我認為,老師作為一日活動的指導者,在一日活動進行中,要善于觀察每個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愛好和各種能力的發展。當幼兒發生困難時,應采取適當的方法,給與適時適當的啟發、幫助,贊揚、鼓勵幼兒增強自信心。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持活動的品質,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保持持久的活動興趣,這對于幼兒身心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我班王文慧小朋友在開始學剪紙時,很犯愁,她不會使用剪刀。于是我耐心講,認真示范,鼓勵她,啟發她不怕困難,要大膽剪,并和其他小朋友比賽。這樣一來,她的自信心增強了。在一次次失敗中又大膽進行練習,反復鞏固,由一開始沒一件好作品,到后來剪紙專輯里作品最多最好,被小朋友稱為剪紙大王。
還有我班閆振坤小朋友在玩橡皮泥時,發現用橡皮泥做的樹枝太粗太重,老從墻上掉下來,心里又愁又急,淚水都快流下來了,他灰心了,不愿玩了。我發現后,鼓勵他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最后他改用紙捻代替橡皮泥,樹枝的問題解決了,看到他成功了,我又贊揚了他一番,從此閆振坤小朋友玩橡皮泥的興趣更濃厚了。
在我的啟發引導下,我班的孩子當遇到困難時,個個動手動腦,一遍又一遍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從中獲得了真知,保持了持久的活動興趣,培養了孩子們的意志力。
你看這就是啟發、引導、幫助、鼓勵、贊揚的結果!
戶外活動中的隨機教學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在戶外活動中滲透隨機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并會收到課堂教學所不能比擬的效果。
一次戶外活動時,幾個孩子正在滑梯上玩,忽然趙金旭小朋友指著滑梯下滑的面對我說:“老師,這一面是長方形的,對嗎?”看著他神氣的表情,我想這不正是對孩子們進行隨機教學的大好時機嘛!于是,我把孩子們組織起來,展開了隨機教學:“今天,趙金旭小朋友發現了滑梯下滑的面是長方形的,他善于觀察,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下面也請小朋友們找一找,我們幼兒園的其它玩具,各部分都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嘩”一下似油鍋炸開,孩子們紛紛報告自己的發現:“轉盤的底座是圓形的,攀登架的框是長方形的,蕩船的側面是三角形的,滾筒的側面是圓形的…..”我還組織孩子們討論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的特征,延伸了課堂教學。
例如:還有一次戶外活動,班上一名叫張心雨的小朋友跑過來對我說:“老師,冬天來了,天氣冷了,樹上的葉子都落下來了,光禿禿的了。”于是,我召集了全班小朋友說:“今天張心雨小朋友發現冬天到了,樹光禿禿的了,小朋友你們還看到大自然中有什么變化嗎?”孩子們紛紛說:“小草干枯了,大雁也飛到南方去了,人們換上了棉衣…”
由此看出,教師如果有靈敏的反應能力,隨機教學將會使幼兒養成喜歡觀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并能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增長知識與技能。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戶外活動中的隨機教學。
入園三周了,原先一直困擾我們的走樓梯問題,現在也漸漸步入正軌了。每天早上八點開始準備“走樓梯”,下樓做操,經常是大中小班的操我們都做一遍,爬上樓梯小孩子都累壞了。我們在三樓,原本運動量比較少,這下算是補上了。
辛苦的練習,終于還是有成果的。昨天,帶孩子們去樓下玩我是健康小司機的游戲,大家能放開手繞著圓圈走了,后來帶著孩子們去幼兒園里逛了一圈,一起學解放軍,踏步往前走,孩子們興致很高啊,一二一一二一走的很開心!
《幼兒園的教育筆記3篇》:幼兒園的教育筆記第1篇 如何改變孩子的壞脾氣 首先父母及家人對待孩子的態度要統一,當孩子沒有道理地發脾氣時,不能因孩子哭鬧而妥協。 其次父母應注意和孩子的情感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20篇》: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第1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1 自從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啟發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
《幼兒園聽課健康筆記40篇》: 第1篇、大班健康活動中國功夫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對武術有濃厚的興趣,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力量等。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學習簡單的武術組合動作。 3、有謙虛好學、團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