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師教育隨筆《請不要放棄讓你感到頭疼的孩子》,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請不要放棄讓你感到頭疼的孩子
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過于調皮好動也許會讓人感到厭煩與頭疼,但我想說請你不要放棄讓你感到厭煩與頭疼的孩子。請用你的愛心和耐心,來改變孩子的一些不良的習慣,不要把他們當作朽木而放棄。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他們將會同樣的出色,同樣將會讓你為之而驕傲。
在工作的幾年中讓我對孩子這個可愛的名詞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們讓我喜讓我憂,讓我為之感動,為之幸福,但有時我也因他們而深陷圍城。圍城對我而言無非就是他們的過于調皮、好動、沒有一丁點的自我約束。久而久之我便陷入了孩子們的圍城之中,但如果你自己不想辦法改變現狀那么即將會……
面對這種情況,結合工作積累的經驗,我總結出打開圍城的幾把有效鑰匙:
一、請你不要把他們當成特殊兒童來對待,甚至是朽木來放棄
不要對他們以及他們的行為無視,不予理睬,任他們自由去發展。我們應該對它們嚴格要求,甚至高于自控力好的孩子。幫他們分析自己行為的對與錯,并根據他們行為來實行獎罰,讓他們感到壓力與動力,想要得到獎勵必須要好好表現。
二、對于他們的關注更多一些
也許你會感到他們很討厭,也許你不愿意因他們而傷腦,甚至動怒,于是就把他們放在離你很遠甚或看不見的位置,所謂眼不見,心不煩。但你感到這樣真的有效果嗎?他們真的就不再闖禍了嗎?班里的常規就真的不受他們影響了嗎?是的不會,他還會繼續給你闖禍,班級里還是一如既往的亂……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投入比自控能力好的孩子更多的注意力,把他們放在離我們最近的位置,以便于看清他們的一舉一動,制止他們多余的動作,幫他們提高自控力和注意力。如果他們能安靜的投入一會,哪怕就是少的可憐的一小會我們也要及時的表揚他們,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學著投入,開始學著自控。就這樣慢慢地你會發現他們投入的時間越來越長了,闖的禍越來越少了。是的他們進步了,他們真的比以前進步了。
三、及時做好家園共育
教育分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二者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單憑一方的教育是薄弱。孩子們如果只在幼兒園里受到重視,在家里還是一如既往,那么他的教育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家庭與幼兒園共同努力才會使孩子變得真正優秀與出色。
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都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飯后,小朋友們都在課桌前坐好了,值日生從圖書角里拿來很多圖書,每個小朋友都各自拿了書快樂地翻讀著。 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這群快樂的孩子,教室里談話的聲音漸漸地雜了起來。我說:“小朋友,怎么看書也有這么多的聲音呀?輕一點。”看誰最棒能安靜的看書。”一回話,教室安靜下來了,可過不了多久,聲音又慢慢的響起來。我不耐煩地瞪了他們一眼,孩子們趕緊又閉上了小嘴,但看得出他們內心是不快樂的,這時,我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也許有點不妥。看那些圖文的書籍,孩子們怎么能不交流呢?小朋友在用午餐的 時間已經不準他們講話了,憋的溝久了。可見平常我們對孩子的限制太多了,事實上,孩子是很難做到的,我們業 沒有必要如此要求孩子。于是我馬上說:“小朋友,看書的時候,你們可以和小伙伴輕輕地討論,看著小朋友露出笑容與伙伴津津有味地交流起來,我欣慰的笑了。 兒童談話你是否認真傾聽。有時課堂游戲中,給孩子們布置好任務后,我的責任就是觀察和指導,在游戲中他們會相互交流一下。那我們要怎么樣去認真的傾聽呢?我們可以通過目光的交流,微笑,點頭表示自己對談話人的興趣,并鼓勵兒童詳細的把想說的事情說清楚。還有什么碼 ?“老師可以給予孩子足夠多的時間思考一下。這樣讓兒童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從而對這自己與教師交流變得更加感興趣。
今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們像往常一樣坐在位置上,發現文浩小朋友還沒坐下。我就叫了一聲:“文浩!”“哎!”“你在干什么呀?”“沒干什么!”“來了!”大家看著他慢騰騰地走過來,他走路時,腳是直直的,兩腿分開,走得很慢,我忙問:“你腳怎么了?”“沒什么!”“那你為什么這樣走啊?”他低下了頭,不做聲。這時,雪飛小朋友說:“老師,你看他小便灑在褲子上了,他的褲子濕濕的。”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這時文浩的頭低地更低了,臉也通紅,很不好意思的樣子,看到這個情景,我趕緊笑著對文浩說:“你剛才是不是洗手把褲子弄濕了?”他看著我,點了點頭,我摸著他的頭又說:“以后洗手一定要小心,別把褲子弄濕了,好嗎?”他笑著對我說:“知道了!”就高興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孩子是天真的、活潑的,沒有一點污點,我用巧妙的謊言保護了他的自尊心,讓他的自尊心沒有受到傷害。老師雖然撒了謊,但也是善意的,也是美麗的。在平時老師如果多用一些巧妙地語言來調節孩子的心情,來掩蓋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樣你會覺得孩子的童心是多么的可愛,你會在教學上有更多的收獲。
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要讓兒童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這不正說明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嗎?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呢?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寬松的成長環境。不要有過多的禁令束縛孩子,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責怪孩子,更不要打罵體罰孩子,要讓孩子自由發展,盡情揮灑他們的天性,展現他們的才華。這樣他們才會無憂無慮地成長,開開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樂。
其次,在游戲中,要讓孩子盡情展示自我。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往往是他們玩得最盡興的時候,而現在的孩子好象丟失了盡興玩耍的條件和勇氣,他們在玩耍的同時擔心父母的責罵。在愈來愈激烈和殘酷的社會競爭面前,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未來生活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為了孩子將來生活過得高人一等,能勝人一籌。在現階段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能以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來培育孩子,采用“填鴨式”的方法培養孩子,不理解童心的需要,忘了拔苗助長的寓言,對孩子干預和控制太多。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事例:夏天,一場暴雨過后,一位母親下班回家,走到院子里,見她的一對雙生子渾身都粘滿泥漿,正在興致勃勃地用泥土塑造很多各種各樣的汽車,他們玩得非常盡興和投入。這位母親卻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將所有的泥塑汽車踩了個稀巴爛,面對突然遭到的襲擊,兩個孩子都躺在水中大哭大嚎!20多年過去了,這位母親每當想起那一幕,內心時常充滿了一種深深的自責。可見,不管對于父母還是我們教師而言,這種做法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嗎?那怎樣才能讓孩子玩得盡興,玩得快樂呢?首先,我們要擁有一顆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體察他們的需要,歸還他們游戲的權利,創造有趣的空間和環境,讓孩子盡情地釋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時光,給他們青春的回憶錄上畫下童年的天藍色和快樂的淡粉色。
再次,在活動中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幼兒年齡雖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嚴,也是獨立的人,應該有自我選擇的權利。他們會對自己所選擇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從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樂的心情去享受快樂,因而會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達到活動的最終目的。對于這點我深有體會,在一次晨間活動中,我改變以往分組游戲的模式。選取了四個游戲區,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玩的游戲,結果發現孩子們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各個玩得盡情盡興,而且玩得非常有秩序,持續的時間也較往長長很多。這不正是孩子玩得快樂的原因嗎?
最后,允許孩子犯“錯誤”。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習和成長的,嘗試就免不了犯錯誤。例如:在吃點心時,欣欣將自己杯子里的熱牛奶都倒進了魚缸,這是因為她特別喜歡和關愛小魚兒,認為自己每天吃點心喝牛奶,也應該給小魚兒喝杯牛奶,結果造成小魚兒死亡。這類錯誤在幼兒身上經常出現,但經歷了這樣的“錯誤”他們就會知道,小魚兒不能喝熱牛奶,孩子可以從類似的錯誤中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 從上可以看出,這些“錯誤”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和缺乏知識的緣故,我們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錯,還要認識到出現錯誤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必由之路。對于孩子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要認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學的方法和寬容的心態對待孩子,讓他們在寬松的環境下無拘無束地認知、探索、創造這個世界。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吸收知識的養料,在成長的年輪上輕輕松松地,快快樂樂地度過燦爛的童年歲月,踏著快樂的節拍去創造快樂的未來生活。
泥土滋養人類,也孕育了人類文化,孩子愛玩泥巴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卻遠離了鄉土氣息,在家長和老師的“呵護”下,孩子很少沾上一點土珠,就連幼兒園開展的泥工活動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厭煩。
這次泥工活動,我破例為大班孩子們準備了粘土,當我課前在準備和泥時,不知不覺的孩子們圍在了我身邊。一個、兩個、三個……泥團擺在了地上。甜甜發話了:“老師,您要干什么?”我說:“你們猜猜看。”大多數孩子說不知道,行行小朋友說:“是為我們準備的嗎?”我夸獎:“你真聰明,愿意玩嗎?”孩子們在一旁拍著手說:“愿意——!”當把一個個泥團分給孩子們,他們入獲得寶拿著心愛的泥團,學著老師的樣子揉啊、團啊……,不用做任何的講解。我做起了小時候——東道上,西道上,都來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個接著一個響起來,“耶——”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這時你給我補,我給你補……。之后,啟發孩子做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一會兒功夫,飛機、汽車、房子、各種動物、餐具等等展顯在面前。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泥塑展示,當讓孩子們把作品擺在泥工區時,浩浩小朋友說:“老師,什么時候再玩?”婷婷懇求說:“老師,再玩會兒吧?”……。我無奈的告訴他們:“以后泥工活動,我們繼續玩泥巴,好嗎?”看到孩子們那歡呼雀躍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通過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資源和民間藝術活動的魅力,不但能給孩 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而且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教育隨筆:請不要放棄讓你感到頭疼的孩子
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過于調皮好動也許會讓人感到厭煩與頭疼,但我想說請你不要放棄讓你感到厭煩與頭疼的孩子。請用你的愛心和耐心,來改變孩子的一些不良的習慣,不要把他們當作朽木而放棄。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他們將會同樣的出色,同樣將會讓你為之而驕傲。
在工作的幾年中讓我對孩子這個可愛的名詞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們讓我喜讓我憂,讓我為之感動,為之幸福,但有時我也因他們而深陷圍城。圍城對我而言無非就是他們的過于調皮、好動、沒有一丁點的自我約束。久而久之我便陷入了孩子們的圍城之中,但如果你自己不想辦法改變現狀那么即將會……
面對這種情況,結合工作積累的經驗,我總結出打開圍城的幾把有效鑰匙:
一、請你不要把他們當成特殊兒童來對待,甚至是朽木來放棄
不要對他們以及他們的行為無視,不予理睬,任他們自由去發展。我們應該對它們嚴格要求,甚至高于自控力好的孩子。幫他們分析自己行為的對與錯,并根據他們行為來實行獎罰,讓他們感到壓力與動力,想要得到獎勵必須要好好表現。
二、對于他們的關注更多一些
也許你會感到他們很討厭,也許你不愿意因他們而傷腦,甚至動怒,于是就把他們放在離你很遠甚或看不見的位置,所謂眼不見,心不煩。但你感到這樣真的有效果嗎?他們真的就不再闖禍了嗎?班里的常規就真的不受他們影響了嗎?是的不會,他還會繼續給你闖禍,班級里還是一如既往的亂……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投入比自控能力好的孩子更多的注意力,把他們放在離我們最近的位置,以便于看清他們的一舉一動,制止他們多余的動作,幫他們提高自控力和注意力。如果他們能安靜的投入一會,哪怕就是少的可憐的一小會我們也要及時的表揚他們,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學著投入,開始學著自控。就這樣慢慢地你會發現他們投入的時間越來越長了,闖的禍越來越少了。是的他們進步了,他們真的比以前進步了。
三、及時做好家園共育
教育分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二者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單憑一方的教育是薄弱。孩子們如果只在幼兒園里受到重視,在家里還是一如既往,那么他的教育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家庭與幼兒園共同努力才會使孩子變得真正優秀與出色。
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都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教育隨筆:請不要說孩子笨
記得我剛從事幼兒老師不久,感覺童心未泯,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是件很開心的事。一天下午,我給孩子們上美工課:剪窗花。為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把事先剪好的窗花展示給孩子們欣賞。然后問孩子們:“這個窗花是什么顏色的?”孩子們齊聲回答:“紅顏色的”。我又問:“你們想不想親手來做呀?“想”孩子們急切的回答。那好,先看老師是怎么做的。接著,我拿過一張紅色的正方形紙進行對折,然后再對折,最后拿剪刀順勢剪了幾下,孩子們看的很認真。示范完畢,我把剪好的窗花伸展開給孩子們看,我對孩子們說:“現在我們分成四組,每人一把小剪刀和一張正方形的紙,大家開始動手剪窗花吧,但是,用剪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話音剛落,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動起手來,孩子們一副很專注的樣子。我四下查看孩子們的動態,看到其他孩子都在動手剪紙,只有玉剛小朋友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的。于是,我走過去問他:“怎么了玉剛?哪里不舒服嗎?”玉剛小聲地說:“不是”我很納悶:“那你為什么不做呢?你看大家都在做呢”這時候,玉剛把頭低下去,半天說了一句:“老師,我不會,我媽說我笨。”我一聽急忙說:“你怎么笨了?玉剛又告訴我說:“我媽還說我笨的就像死牛蹄子不分叉。”我一聽這話,特別生氣。我為玉剛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感到生氣,同時也為小小的玉剛在心里抱打不平。過了一會兒,我對玉剛說:“孩子,你一點都不笨,老師相信你。來,老師和你一起做好嗎?即使做錯了也沒關系”玉剛先是愣了一下,看到我誠懇的表情后,欣然接受了。于是在我的帶動下,玉剛完成了他的作品。雖然他做的不是很好,但我還是表揚了他。
通過這件事告訴我們,不管是老師或者家長,當孩子做事或做錯事時,不要盲目的去指責他,更不能說孩子笨等傷害孩子心靈的話,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如果教育不當,說話不注意,也許會因為你不負責任的一句話,斷送了孩子一生的前程和幸福。所以,請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說孩子笨。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
《教育隨筆幼兒園13篇》:第1篇教育隨筆幼兒園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的個體差
《托班教師隨筆13篇》:第1篇托班教師隨筆 已經上課幾分鐘了,可是祥祥小朋友還是沉浸在玩橡皮泥中。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吩咐孩子們收好橡皮泥,洗好小手等待上課了。可是祥祥回到座位后,還是拿出橡皮泥繼續玩。雖然我的目光和他交流了幾次,可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