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師教育隨筆《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到了晨間鍛練的時間,我們像往常一樣,讓幼兒練習跳繩和拍皮球,因為班里有幾個女孩子已經學會了跳繩,大部分孩子不會。一聽說要跳繩,不會的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又要跳繩啊!”語氣中透露著不情愿的味道。我說:“你們看,周安與瑩瑩都會跳了,還不快向她們學習!
在我的鼓勵下,周安與瑩瑩站在我的面前跳了起來,旁邊的孩子還一個一個幫她們數。剛才不情愿去跳繩的孩子們也圍著過來,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孩子們有的在拿繩子學她們跳,有的在看別人跳。跳了幾次失敗的凱豪對我說:“老師,我不想玩了,真沒意思!”
我聽了一征:為什么不想玩了呢?為了使他繼續學跳繩,我嘗試了以下做法:1、我示范跳繩的方法,讓孩子學著跳;2、鼓勵那些不想再跳的孩子,想出別的花樣玩繩;3、可以自由選擇別的體育活動內容,如玩沙包、拍皮球、踩高蹺等。接連幾天,孩子們的表現大不一樣:一些幾次嘗試跳繩而失敗的和不想學的孩子,在我的示范、鼓勵下,一些不會跳繩的孩子認真學了,愿意跳了;還有些孩子在一旁想出了多種繩子的玩法。還有一些孩子則玩起了走高蹺、頂沙包的游戲。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在孩子不愿參與老師組織的活動時,是堅持活動呢,還是反思自己的行為,來調整教育活動?從以上的活動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我在調整了教育活動后,孩子的表現大不一樣。蒙臺梭利說過:老師要跟隨孩子。就是說讓老師的要求合上孩子的節奏,讓老師跟著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并且快速搜索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使孩子得到真正的發展。
由于小班孩子年齡比較小,他們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特別是對紙類很感興趣,我記得有一次上課我們班一位小朋友手里拿了一塊紙子的滿屋都是,當時我很生氣,當我問他為什么亂扔紙屑的時候,他說:“老師你看多像雪花啊”我笑了。借著一點我設計了這節活動《有趣的紙棒》孩子們可喜歡了玩了,玩出了不同的花樣,如果我在用一些細的紙棒做一些小房子之類的東西,孩子學到的會更多,在這節活動課上我覺得如果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多制作會更好,孩子自己動手的還是太少,只一點還是需要加強鍛煉,不過孩子們玩出了自己的花樣,玩出了自己的特色,通過讓幼兒擺弄玩耍紙棒,試試紙棒的玩法,看看、聽聽,嘗試用來打電話,發現好玩的傳聲效果,不僅可發揮有的想象力還鍛煉的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 教師以談話的方式與幼兒互動,導入魔術的主題,引起幼兒的興趣,喚起幼兒對魔術觀看的經驗。教師的語言風趣幽默,與幼兒的關系更像是親切的朋友。教師以開小玩笑的方式讓幼兒集中精神,充滿好奇和探究的欲望,為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為幼兒創造了一個神秘的環境,如:讓幼兒在自己的手上吹一口氣、假裝要拔頭發拉動兔子的耳朵、讓幼兒猜猜接下去會發生什么事情等,牢牢地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不知不覺中引發了幼兒的一系列思考。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示范比較清晰、明確。從之前撕紙的簡單小魔術一層一層過渡到比較難的長紙條變成環的魔術上,教師的教學條理十分明確。讓幼兒的驚喜一次比一次強烈,牢牢地抓住幼兒的眼球。 幼兒在看看玩玩中產生了對事物的探究興趣,觀察能力也隨之得到發展。整個活動中唯一讓我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就是:教師在示范長紙條卷成一個直筒的時候,沒有把手抬高,讓每一個幼兒都能觀察清楚,所以導致在此環節中,幼兒親自操作時幾乎沒有出現成功的幼兒。教師應該把手舉起,讓每個幼兒都更加清晰地看清教師的操作方法。 我認為,一節好的教學活動,不僅是要讓幼兒得到應該掌握的知識,完成教師的教育活動目標,更重要的是要讓幼兒在一個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得到自信和成功的體驗。而周老師的教學活動正是帶給了幼兒這兩種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會以我的熱情爭取在教學上的不斷進步,成為一名合格的、能組織真正讓幼兒獲益的活動的幼兒教師。每一次的觀摩學習都會為我帶來新的動力,和新的前進方向。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后才發現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在備課和準備教具時才發現,《小兔逃跑》這個故事并沒有配套圖片,也沒有相關的活動材料,后來去網上搜了一下發現有小兔逃跑的課件,考慮到一些設備的問題,我就選取了幾張圖片作為上課時的教具,以便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的中間環節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師逃跑了,你們怎么辦”這一問題,進一步引導幼兒學說“要是老師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這不僅有利于幼兒對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兒體會師幼之情,在開學之初也有必要讓幼兒了解師幼之情。在最后環節,建構式課程上是以游戲為結尾的,但我考慮到,這學期才剛開始,經過一個暑假很多幼兒很難靜下來,再加上對與幼兒來說我是一位新老師,他們一下子還不會認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點困難,因此我把游戲活動該成了美術活動,讓他們學會靜坐,要求幼兒將自己討論后的結果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有兩個地方還是令我比較滿意的。一是孩子們對畫面的觀察比較仔細,從高山上的大石頭到花園里的小花,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小兔子變成了什么,也能嘗試著用故事中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和理解。二是幼兒從故事中的一些語句中體會到濃濃親情,如“因為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把你吹回家”……
隨著故事的展開,孩子們在觀察、講述中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有的始終專注、積極參與,也有在講述時開小差的,課后想來,或許我的設計還需要調整,不能引起每個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情緒情感上沒能很好的喚醒孩子,雖然在上的過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間的親情,但并沒有很著重的講述,愿意是希望孩子在我的啟發下自己感受親情,但現在大多獨生子女,他們并沒有真正去體會過父母對于自己的愛。所以幼兒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夠,同時對于這一點跟自己在講述時的處理有關,在講述時不能把語調和動作神態很好的結合是導致這一原因的問題之一。
從總體上來說,對于這節課的目標基本上達到了,幼兒對于“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點是肯定得存在的,還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這節課也使我發現幼兒的仿編能力滿強的,讓我對幼兒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11月20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我園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對外開放活動——主題教育活動展示。對于我來說,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大規模的活動,可以用“刻骨銘心”來形容也不為過。
活動當天,全市的幼教同仁都慕名來到了我們幼兒園。她們中間有的是幼兒園的園長,有的是園里的骨干教師。但不管是什么身份,大家在參觀過每個班的展出后,都對我們的活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大家都說我們的活動選題巧妙、獨特,形式多樣、豐富,效果顯著、感人。聽到她們的嘖嘖稱贊,作為衛輝市幼兒園的一分子,作為參與活動的工作人員,我感到由衷的興奮和欣喜。
開放活動結束了,但它留給我的思考卻是那樣深刻。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一直認為,我是愛孩子們的:工作中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生活中對孩子們體貼照顧、細致入微。所以當開學初我看到幼兒園內那混亂嘈雜的場景時,心里頓時泛起一陣陣的憂愁:孩子們的室外游戲沒有了,安全隱患又不可排除,每天都吵吵鬧鬧還能正常上課嗎……覺得頭都大了。
不過很快我就恢復了平靜。這,是因為我們英明的領導。在開學前的會議上,領導對我們的工作重新進行了部署,使班上時刻保持有兩名教師,這就使安全工作有了極大的保證,這樣我們也可以更安心地實施教育活動了。事實證明,身居這樣的“亂境”,我們的各種課程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我覺得這就應該是我們工作的最佳效果了。但我們睿智的領導卻不僅限于滿足于此。她們又提出了一項更高層次的工作目標:抓住當前有利時機,開展主題活動——《熱鬧的工地》。活動之初,我也相當困惑,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我們就向經驗豐富的李主任咨詢,經過她耐心細致的指導之后,我們心里漸漸覺得有了眉目,也知道了活動的努力方向。在這次活動中,可能我們班的效果不是最好的,可能我在活動中的講解也不夠流暢、感人。但是我們實實在在參與到了活動中,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了。
家長在反饋材料中說,感謝老師們舉辦了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受益無窮。其實我也很想說,感謝幼兒園有一個高瞻遠矚的領導團隊,讓我們平凡的工作變得富有意義,讓我為自己是衛幼人感到自豪和光榮。
到了晨間鍛練的時間,我們像往常一樣,讓幼兒練習跳繩和拍皮球,因為班里有幾個女孩子已經學會了跳繩,大部分孩子不會。一聽說要跳繩,不會的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又要跳繩啊!”語氣中透露著不情愿的味道。我說:“你們看,周安與瑩瑩都會跳了,還不快向她們學習!
在我的鼓勵下,周安與瑩瑩站在我的面前跳了起來,旁邊的孩子還一個一個幫她們數。剛才不情愿去跳繩的孩子們也圍著過來,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孩子們有的在拿繩子學她們跳,有的在看別人跳。跳了幾次失敗的凱豪對我說:“老師,我不想玩了,真沒意思!”
我聽了一征:為什么不想玩了呢?為了使他繼續學跳繩,我嘗試了以下做法:1、我示范跳繩的方法,讓孩子學著跳;2、鼓勵那些不想再跳的孩子,想出別的花樣玩繩;3、可以自由選擇別的體育活動內容,如玩沙包、拍皮球、踩高蹺等。接連幾天,孩子們的表現大不一樣:一些幾次嘗試跳繩而失敗的和不想學的孩子,在我的示范、鼓勵下,一些不會跳繩的孩子認真學了,愿意跳了;還有些孩子在一旁想出了多種繩子的玩法。還有一些孩子則玩起了走高蹺、頂沙包的游戲。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在孩子不愿參與老師組織的活動時,是堅持活動呢,還是反思自己的行為,來調整教育活動?從以上的活動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我在調整了教育活動后,孩子的表現大不一樣。蒙臺梭利說過:老師要跟隨孩子。就是說讓老師的要求合上孩子的節奏,讓老師跟著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并且快速搜索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使孩子得到真正的發展。
幼兒很喜歡玩橡皮泥,所以我就玩了幾次橡皮泥的區域。沒想到小孩子很高興的在那里玩耍,并且不亦樂乎,有小朋友跟我說老師這是面條,這是什么,什么。。。。還會說:老師我做餅干給你吃,好吧?”老師,你喜歡吃什么?我做給你吃哦!小孩子很可愛。
至于說將橡皮泥放嘴里或者哪里的這些行為是不可能的,我都會提前說明的,所以孩子玩橡皮泥的情況還是不錯的哦。尤其是我讓他們將橡皮泥搓成一個圓交給我的時候,小朋友很聽話的將橡皮泥搓成圓了。真的很好。小孩子還是要根據興趣來玩的,如果你給了他一個不好玩的東西,他就會來搗亂的,但是你對準他的愛好什么的,他會很聽話很聽話的。
建構區域的反思!
班上最近進展的區域是建構區,也是幼兒最喜歡的區域。但是在玩中我發現了幾個問題。第一:幼兒和幼兒在玩的時候會發生沖突。我也知道小孩子在一起玩難免會發生小問題,但是還是要避免這些情況。第二:就是幼兒玩完了玩具要收拾的時候總是把那些不同類的玩具放在一個簍子里面。我再三強調,幼兒還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情況還好,幼兒知道這些放哪里,慢慢的一下子就又亂套了。唉。。。第三:老師彈收玩具的音樂的時候,有些小朋友不舍得放下那些玩具回到位置上,還有些小朋友會將玩具拿到位置上玩。
對于這些情況,我一一的觀察了下,來和這些小朋友講理吧,都會說,但是不會實際的行動起來,應該是缺少做的鍛煉。我在一下的區域來看,我會抓嚴幼兒的這些常規方面的。
《大班教保育隨筆200篇》:大班教保育隨筆第1篇 保育員隨筆(一): 在幼兒園,調皮的孩子會經常做出一些不貼合規則的事情,會經常犯一些小錯誤。經過班上老師的教育,孩子經常是當面說得很好,轉身卻又忘了
《幼兒園大班隨筆50篇》:幼兒園大班隨筆第1篇 【篇一】 《尊重幼兒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和孩子建立友好的平等關系,對于促進幼兒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尊重幼兒是
《大班調皮孩子教育隨筆3篇》:第1部分大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調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了一個“智力大沖關”的環節。可是,每每到這個環節,教室里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