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不想再澆花了》,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自然角是幼兒認識自然界的一個窗口,它為幼兒提供了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機會,在開闊視野、激發好奇心的同時,獲得了認知、習得了技能,發展了孩子的美好情感,因此是促使孩子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發生在自然角的事情很多,我應利用這些事進行了對孩子的教育。
有一次午餐后,先吃完的孩子們把小椅子搬到了走廊進行餐后活動。一部分幼兒選擇了離自然角最近的地方看書,后來他們圍著自然角觀看。自然角內的植物許多是孩子和家長在家里種植后再帶來的。在這里每天都有新發現,孩子尤其關注自己種植的一花一草。這時,只見一個孩子急匆匆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種的月季花死了!”此言一出,其他孩子全都涌向自然角,親自看看究竟。我想到這幾天我忘了澆水,到現在大概有三天沒澆了。這位小朋友的月季花是扦插的,沒有經常澆水,枯萎了也是必然的結果。我懷著抱歉和愧疚的心情來到自然角,看見本來已經冒出兩張嫩葉的月季花已經枯萎掉了。
當時,我直接向這個孩子表示抱歉,“老師忘了澆水,所以花枯萎了” 。 于是,我順勢利導,請幼兒自己報名承擔每天給花澆水的任務。周圍的孩子都高高舉起了小手,其中我選擇了金佳豪小朋友擔任這個任務。佳豪是一個做事很積極的小男孩,每次老師需要幫助時,他總會沖第一個,但是耐心不足,還有點小聰明,做事也常會半途而廢。比如,他會自告奮勇幫大家排碗,但是急著上來,而自己的桌子上有很多飯粒也顧不上收拾干凈,需要老師一再地提醒,才會去把自己該做的事完成,有時候排了一半碗,會想到去玩玩具,不能堅持到最后。這次請他為花澆水,是看看他能堅持多長時間。
我觀察了他一個星期,發現他澆了三次,沒有做到天天澆,有一次我還提醒他去澆水,他才記起來。記得有一次晨間活動的時候,我看見佳豪在澆水,可是聽到有一個叫邱銘的小女孩在埋怨他說,“佳豪,你給花澆得水太多了,花都被你澆死了。”佳豪聽了很不高興,放下澆水的瓶不管了。我立刻說道:“佳豪你澆得很好,這些花是很喜歡這么多水的,你不澆了,花會枯萎的。”當時,我讓他明天繼續澆水,佳豪只是看著我,沒說什么。第二天,佳豪沒有澆水,我找到了正在玩乒乓板的佳豪,并催促他快去澆水,他卻對我說:“老師,我不想再澆水了!”我問他:“為什么不想澆了?”他只是低著頭玩乒乓板。我猜測道:“是不是小朋友說你不會澆水,還是你現在想再玩一會兒,再去澆水呢?”我又說:“小朋友們都很想擔任這個任務,如果你不澆水,我要請別的小朋友澆了,以后可沒有機會了。”“現在我們去自然角,老師告訴你哪些花要多澆些水,哪些花要少一點水。”佳豪聽了我的勸說,來到了自然角繼續澆水。在晨間談話時,我表揚佳豪是個有責任心的孩子,為花澆水,花兒長得很好,還獎勵了一朵紅花。并且,請其他小朋友們幫忙,當佳豪忘了澆水的時候,及時提醒他。接下來的幾天中,佳豪澆水的次數多了,雖然還沒有堅持做到天天澆水,但在其他孩子的提醒下有了很大的進步。
從次事中,我也深思道:老師應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生活、游戲,了解孩子的學習經驗,做到適時的介入與指導。一開始,我就應先讓孩子了解哪些花喜歡多些水,哪些花澆水時少一些。隨時順應著孩子們的興趣,抓住一切教育的價值。教師不僅要給孩子留出自由猜想和探索的空間,還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在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的同時,又自然地將幼兒間的相互埋怨、胡亂指責轉化為探究真正原因,使幼兒積累正確的生活經驗。
一天,領孩子們進入教室,剛剛開始走線活動時,發現他們的情緒有點不穩定,當時我沒有太在意。教室內有幾個走線的孩子跑了起來,他們意識到我發現他們的行動了,便低頭走線,這時為了糾正他們這種走線的姿勢,我就把沙包給放到了頭頂上,讓他們走了兩三圈,這時我給他們解釋說:“有些小朋友不想做工作了,老師現在需要讓他靜一靜,所以你們就要陪著他們幾個練習走線”,誰知話說了沒多久,看到孩子已經拿著墊子坐在線上了。 我就提醒他們,現在不能停下,還需要再走一圈,那兩個孩子放下墊子接著就走線去了,琛琛就坐在墊子上不動,后面的孩子馬上就要走過來了,我便上去和他說,你到旁邊去坐著,他可能以為我生氣不讓他工作了,我說你到旁邊去坐,別的小朋友還要走線,他拿著墊子,沒流一滴眼淚的“哭著”說:“老師我不走線了,老師我不走線了……”他的表情和音調透出讓人不得不感覺到他的那個可憐啊,突然間讓我感覺到我侵犯了他的人權,我的心那個不是滋味啊……我有一種在“體罰”他們的感覺,天啊,這種教育方式在蒙臺梭利的工作室里肯定是不允許的。 在后來的環節,我觀察到琛琛的工作還是很開心的。和琛琛的“較量”讓我明白,對孩子的尊重是無處無時不在的,對孩子的教育絕對需要講究方式方法,一定將尊重他們放在第一位,他們絕對不僅僅是孩子。
禮儀究其本意來講是禮節,禮貌。它折射出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志。兒童的可塑性強,禮儀從小培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國一著名幼教專家曾說過:教孩子禮儀,等于教孩子優雅地過一生。對社會的進步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響的啟蒙教育。因此,相對于學校、社會的教育,家庭禮儀教育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家長就是孩子禮儀的啟蒙老師。孩子們自小與家長接觸的時間最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對象。我們的各種行為會深深的影響孩子。因此,在我們的現實家庭生活中,常常嚴于律己,養成良好的生活規范。譬如: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日都按時就寢,起床:講衛生,保持家中整潔等等。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互諒互讓,互相尊重。晚輩尊敬長輩,謙虛接受長輩的正確教導和意見;吃飯請長輩先就坐,給長輩盛飯,拿碗筷。親友來時熱情歡迎;親友告辭時應該起身相送,對老者要攙扶照顧乘車等。孩子現在還小,有些方面還不能理解,我倆常以講故事等多種方式正確引導,并力求他也這樣做。
我們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午餐時,甜甜小朋友說:“老師,我不愛吃冬瓜”“老師,我也不愛吃冬瓜。”“老師,我不吃了,我不餓。”又有幾名小朋友也這么說。原來今天的湯是豬肉燉冬瓜,這可怎么辦?伙房師傅又不能改菜,孩子又不能不吃飯,對了,這正是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那么你喜歡吃什么菜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起來,“老師我喜歡吃菜花。”“老師,我喜歡吃芹菜。”“老師,我喜歡吃冬瓜。”.......
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喜歡吃的菜,老師會對伙房師傅說的,讓伙房師傅滿足你們的愿望,但是剛才有的小朋友不愿吃冬瓜,還有的小朋友喜歡吃冬瓜,小朋友你們說該怎么辦?”小朋友們也沒了辦法。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小朋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要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才會長得高,才會不生病,各種青菜都有不同的營養,都是小朋友長身體需要的營養。如果你挑食會影響到身體發育。”“老師,那么我吃了,我希望我長的高高的。”甜甜小朋友說。看到小朋友都津津有味的吃起來,我輕松的喘了口氣。
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觀察孩子,多了解孩子,讓每一位孩子都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天氣漸漸的開始暖和起來了,早晨起來沐浴著一縷縷的陽光,閉起雙眼,不禁感慨頗多,回想自己來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幼兒園里使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不知疲倦,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溫和,懂得了如何和小孩子們相處。。。
記得我剛踏進五井鎮中心園的校門時,我還懷有抵觸的心里,心里非常的不樂意,因為我是一名音樂生,一直在教初中,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幼兒,一點也不了解,一想起孩子們那吵鬧的聲音就會很反感,可是當我踏進校門我便感到了空氣的清新,當第一次見到了整潔美麗的校園,第一次碰到和藹可親的領導,碰到友好微笑的老師,第一次聆聽活潑稚嫩的笑聲,我便開始對這所幼兒園有了好感。
其實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幼教這個行業,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么教育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文、活動記錄等等,并不斷地與時俱進!別人都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其實不然!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兩個字形容----忙碌,這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所有的幼兒園里老師都沒有抱怨過,他們總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為他們愛孩子,愛這份工作,他們總會說看著那些“小調皮”開心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您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感謝您,感謝孩子們。
滔滔已經入園一個多月了,可每天早上家長來送他時,他都會撕心裂肺得哭個不停。我想盡辦法勸慰,可卻不管用。家長一走,他馬上就不哭了,并能很快地融入到活動中去。
針對滔滔這種情況,我思前想后,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我知道他一直喜歡老師獎勵的紅點,晚上放學時,我告訴他:“如果他明天能愉快得入園,老師會獎勵他一個紅點。”他愉快地答應了。果然,第二天滔滔高高興興的自己入園,還主動和家長說再見。家長百思不得其解,高興得跟我說:“還是老師有辦法,謝謝老師!”家長對我的肯定,讓我很欣慰。其實這都是作為一個幼兒老師應該做的。
慢慢的,就算老師不獎勵紅點,滔滔也能愉快的入園了。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孩子想要的并不多,也許就是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個簡簡單單的紅點,帶給孩子的卻是心靈上的鼓勵和表揚。
小朋友和老師有一個共同的家——幼兒園。
每天老師們早早的來到幼兒園期待孩子們的到來。他們每天的生活和老師們的時間比起他們的爸爸媽媽來說都要時間長。一日活動:晨間活動,吃早餐,上廁所,喝水,吃午飯,睡覺等等。這都是在我們的視線范圍內的。
我每次中午值班的時候都會去提醒小朋友們要把小被子蓋在自己的身上特別是天氣冷的時候。可當我巡視一圈后,我發現小駿小朋友將被子放在床的另一頭,沒有蓋到身上。我剛要給他蓋到身上,他卻著急的說:“老師,我不冷,我不想蓋被子。”我告訴他:“今天,下雨會冷的,現在沒睡著覺得不冷,等會睡著了就會冷的,然后就會感冒的。”他卻哭了,就是不蓋,我不得不等到他睡著的時候在給他蓋上。過了一會兒,我走到他身邊看了會兒,發現他已經睡著了,就悄悄的幫他蓋上了被子。
小駿,很快的就醒了,哭叫著掀開了被子,并且讓我拿走,我趕緊拿開被子讓他接著睡。他看了看我手里的被子,不放心的說:“老師,你把被子拿走,還放在那被動它。”然后才躺下睡覺。接下來的時(qulaoshi幼兒教育 )間小駿睡的不是很熟,就怕我再給他蓋上被子。真的是有一頭霧水的感覺。
天氣冷的時候誰都愿意蓋上被子睡覺,為什么小駿小朋友卻不愿意呢?想到這,我們為了鍛煉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在班級展開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活動,當然疊被子也在其中。班里的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差異。我似乎弄明白了這件事情。
他們喜歡聽大道理,而這樣的大道理他們也聽得懂,于是在班中跟孩子說明了這樣事情的發生,沒有人生下來就會做事情的。都是靠學的。老師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不怕困難,一遍學不會我們就多學幾遍,總是會克服的。不會就來找老師幫助。
從那次之后我就發現他的這種行為逐漸減少了。每次都走到他的身邊手把手的教他。
學會發現問題,學會解決問題。是我現在要做的。
自然角是幼兒認識自然界的一個窗口,它為幼兒提供了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機會,在開闊視野、激發好奇心的同時,獲得了認知、習得了技能,發展了孩子的美好情感,因此是促使孩子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發生在自然角的事情很多,我應利用這些事進行了對孩子的教育。
有一次午餐后,先吃完的孩子們把小椅子搬到了走廊進行餐后活動。一部分幼兒選擇了離自然角最近的地方看書,后來他們圍著自然角觀看。自然角內的植物許多是孩子和家長在家里種植后再帶來的。在這里每天都有新發現,孩子尤其關注自己種植的一花一草。這時,只見一個孩子急匆匆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種的月季花死了!”此言一出,其他孩子全都涌向自然角,親自看看究竟。我想到這幾天我忘了澆水,到現在大概有三天沒澆了。這位小朋友的月季花是扦插的,沒有經常澆水,枯萎了也是必然的結果。我懷著抱歉和愧疚的心情來到自然角,看見本來已經冒出兩張嫩葉的月季花已經枯萎掉了。
當時,我直接向這個孩子表示抱歉,“老師忘了澆水,所以花枯萎了” 。 于是,我順勢利導,請幼兒自己報名承擔每天給花澆水的任務。周圍的孩子都高高舉起了小手,其中我選擇了金佳豪小朋友擔任這個任務。佳豪是一個做事很積極的小男孩,每次老師需要幫助時,他總會沖第一個,但是耐心不足,還有點小聰明,做事也常會半途而廢。比如,他會自告奮勇幫大家排碗,但是急著上來,而自己的桌子上有很多飯粒也顧不上收拾干凈,需要老師一再地提醒,才會去把自己該做的事完成,有時候排了一半碗,會想到去玩玩具,不能堅持到最后。這次請他為花澆水,是看看他能堅持多長時間。
我觀察了他一個星期,發現他澆了三次,沒有做到天天澆,有一次我還提醒他去澆水,他才記起來。記得有一次晨間活動的時候,我看見佳豪在澆水,可是聽到有一個叫邱銘的小女孩在埋怨他說,“佳豪,你給花澆得水太多了,花都被你澆死了。”佳豪聽了很不高興,放下澆水的瓶不管了。我立刻說道:“佳豪你澆得很好,這些花是很喜歡這么多水的,你不澆了,花會枯萎的。”當時,我讓他明天繼續澆水,佳豪只是看著我,沒說什么。第二天,佳豪沒有澆水,我找到了正在玩乒乓板的佳豪,并催促他快去澆水,他卻對我說:“老師,我不想再澆水了!”我問他:“為什么不想澆了?”他只是低著頭玩乒乓板。我猜測道:“是不是小朋友說你不會澆水,還是你現在想再玩一會兒,再去澆水呢?”我又說:“小朋友們都很想擔任這個任務,如果你不澆水,我要請別的小朋友澆了,以后可沒有機會了。”“現在我們去自然角,老師告訴你哪些花要多澆些水,哪些花要少一點水。”佳豪聽了我的勸說,來到了自然角繼續澆水。在晨間談話時,我表揚佳豪是個有責任心的孩子,為花澆水,花兒長得很好,還獎勵了一朵紅花。并且,請其他小朋友們幫忙,當佳豪忘了澆水的時候,及時提醒他。接下來的幾天中,佳豪澆水的次數多了,雖然還沒有堅持做到天天澆水,但在其他孩子的提醒下有了很大的進步。
從次事中,我也深思道:老師應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生活、游戲,了解孩子的學習經驗,做到適時的介入與指導。一開始,我就應先讓孩子了解哪些花喜歡多些水,哪些花澆水時少一些。隨時順應著孩子們的興趣,抓住一切教育的價值。教師不僅要給孩子留出自由猜想和探索的空間,還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在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的同時,又自然地將幼兒間的相互埋怨、胡亂指責轉化為探究真正原因,使幼兒積累正確的生活經驗。
《幼兒大班教學隨筆3篇》:幼兒大班教學隨筆第1篇 教育幼兒不撒謊 大班的孩子正處于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忙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當孩
《幼兒教師隨筆大班3篇》:幼兒教師隨筆大班第1篇 孩子愛上唱歌了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小平,她剛剛來到新環境,性格尤其內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的非常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得膽怯,害羞。可當每次下
《托班隨筆19篇》:第1篇托班隨筆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還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