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老師教育隨筆《游戲對幼兒的影響》,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游戲是幼兒生活最快樂的活動,是表現和發展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好的生活方式,因此,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會使幼兒的需求得到滿足,從而獲得快樂。
幼兒非常喜歡游戲,幼兒在聽聽、唱唱、動動等活動中,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還可以獲得愉快的情趣。
總之,豐富多彩的教育壞境,可促進幼兒在德、智、體美方面的發展,培養幼兒對各項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認真搞好和幼兒之間的教育活動和環境的重要內容使幼兒對所布置的環境感興趣有新鮮感。
在活動中經常聽到孩子們說:“老師,我不會”、“老師,我干不好”、“老師,我不會畫”,我認真觀察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點:1.上課很少舉手,發言不積極。2.注意力有時渙散,懼怕嘗試新任務。常常會說“我不會”,“老師,怎么弄呀?”“我學不好。”缺乏主動精神和創造勇氣。3.在自選活動中,總是挑選最容易的任務。4.情緒不太穩定,有時沉悶、冷淡,有時活潑愉快。5.喜歡獨自游戲,參加合作游戲時,不愿當領導者。6.極少提出意見建議,有分歧爭論時,較易退縮、讓步、放棄主見。喜歡順從與模仿別人。在作業或游戲中途,有時會旁觀和閑逛,忘卻目標。7.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家庭中父母對自己的子女總是竭盡全力為其解決困難,什么都包辦代替,又或者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味地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而孩子由于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經常遭受失敗,缺乏成功的體驗,逐漸養成了遇事畏懼退縮,對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在幼兒時期往往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愿望,什么都要自己來,雖然常常自不量力,但這種“我自己干”的愿望卻體現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出一種原始的尋求自我肯定的需要,這時我就巧用妙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1. 心理暗示法
當孩子對某件事缺乏信心,有畏難情緒時,我總會對他講,你能做好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平時我也經常對他們進行肯定,在這種長期的積極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2. 獨立完成法
有時,我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圖、計算操作活動、穿鞋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做了,無論結果怎樣,我都給予鼓勵,使他們感受到經過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樂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強獨自做事的信心,從而更加樂于自己獨立去做事。
3. 示范法
幼兒模仿性強,尤其愛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當有些事情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時,不要責備他們。我就通過示范,讓他們感到這些事情并不難,從而使他們增強自信,敢于嘗試。
4. 讓孩子自己選擇法
允許孩子做出簡單的選擇,比如對他說:“今天你是到積塑區去還是到折紙區活動?”當沒有選擇余地的事情出現時,應該堅持正確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會對他必須做的事有信心。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老師教育幼兒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力差、應急反應慢、因此常在游戲中產生散隊,走失的現象。為此,我們就開展了“跟著××走”等游戲,讓幼兒明白小動物都跟著爸爸媽媽,從不掉隊,走路時不推擠。從而激勵幼兒在現實生活中也要時刻跟隨著父母,在游戲中不掉隊,以預防意外傷害的發生。
同時交通隱患也是給予我們慘痛教訓的啟示。于是我還是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讓幼兒學習和鞏固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游戲《開汽車》,我首先將場地布置成街道的樣子,分配角色,讓幼兒在游戲中明白,扮演司機的應該注意車子和車子不能碰撞,扮演行人過馬路的時候走斑馬線,認清行、停指示燈,過馬路時要看清是紅燈還是綠燈,紅燈行,綠燈停。
一、生成背景:
反思角色游戲的主題往往相差無幾,都是娃娃家、醫院、點心店、表演游戲等等,這些游戲主題一般都是老師預設而成,如創設一個醫院環境,材料的準備等,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就玩起來了。但總覺得千篇一律,沒有新意。試想:如果把游戲主題的開設交給孩子自己,老師做個細心的觀察者、童心的支持者、精心的引導者、耐心的幫助者的話,能否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就此作了嘗試:“大班幼兒游戲主題個性化的研究”,力求使游戲主題具有新意、創意和獨特性。
二、理論依據:
《幼兒園工作規程》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別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原則。
《規程》又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應“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靈活運用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注重活動的過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 強調“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利用游戲,“促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以上是從幼兒個性發展與幼兒的教育作用的角度老闡述兩者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在游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注重個體差異,反映出社會對未來人才特征應具備的健康、豐富、和諧的個性需要,也是幼兒教育發展的總趨勢,也為游戲的開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在角色游戲中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呢?
筆者認為:角色游戲以其自主性、愉悅性、注重過程等活動特點,是幼兒依一定興趣而自然結成的活動,有利于實施個性教育,激發孩子的自主性、能動性與創造性。因此自選游戲主題作為游戲的開始是個性化的首要體現,幼兒可以在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影響。尤其是大班的幼兒,情感、能力、態度和知識等方面個性明顯凸現,因此教師更應該順應其需要,做好指導工作。以幾個案例闡述。
三、實例分析:
案例一:今天我是農民
靈感來源:一頂斗笠
(我無意中得到的斗笠放在活動室里已有兩周了,總想著:可以用來做什么?孩子們看見了常常會戴在頭上玩。今天……)
生成情況:幼兒自發
觀察與指導:
游戲開始了,周寒拿來斗笠戴在頭上,在老師周圍轉悠。
(這時我沒有意識到要產生一個新的游戲,也許她也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做什么,但她的舉動明顯地想引起老師的注意,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的愛表現自己。我因為照顧其他游戲,還沒有來得及顧上她,但是我看到她了。)
看見她的手在做“向下插”的動作。
稍后我問她:“你在干嘛?玩什么游戲?”
她直起腰,大聲說:“我是農民,我在種地!”
(她的回答讓我驚訝:從來沒有過的游戲主題,不知她從哪里得來的經驗。直覺讓我感興趣。)
我問:“你種的什么莊稼呀?在哪兒?”
她著旁邊的空地:“這兒,這兒都是,好多莊稼呢!”(“農民”游戲進入正題。)
我說:“好棒啊!是什么顏色的呀?”
她有點興奮:“是綠色的!”邊說邊從附近的材料框里拿出了一段綠色的皺紋紙鋪在地上,說:“這是小麥!”
“好啊!那你多種點莊稼啊!等會兒我來看它們長得怎樣!”
(得到老師的肯定使她充滿信心。)她去尋來各種材料種莊稼了,有各種顏色的塑料積木,還有畫上荷葉的綠紙。我走過來的時候,她忙不迭地向我介紹:“這是小麥、這是西紅柿(紅色的積木)、這是青菜、這是油菜花(黃色的積木),藍色的是我給莊稼澆的水!”她的臉上閃爍著自豪的神采。引來了好多同伴的參觀。因為人多,“莊稼”被“踩到”了,這是又開來一兩“小汽車”,直沖進“莊稼地”,莊稼地里本來排列整齊的莊稼變得東倒西歪,她頓時急了:“老師,他們破壞我的地!”
我說:“是不是你的莊稼地太容易進去啦!趕緊想個辦法吧!”旁邊的孩子也幫著出主意意,有的說要做個標記,有的說請人看守,有的說用椅子圍起來,最后他們商量決定要請建筑工人(建構區)來修一堵圍墻。很快,建筑工周杰推來一車(一籃)磚(積木),在幾個人的協助下圍墻頃刻完成。周寒高興的笑了,不停謝周杰他們,幾個孩子羨慕的說:“周寒,我也要和你一起玩!”她更開心了,:“好啊!” 說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啦!
(以后的游戲中還發展出買賣、推銷、開店等情節。)
評析:大班幼兒開展游戲時往往存在許多未知性,這需要老師能善于捕捉、發現有價值的教育點,做好孩子的引導者,使新游戲主題逐漸完善。其次,我們不妨給孩子一個創造的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去發揮自我,在感興趣的游戲中促進個性發展。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具有成人無法比擬的另類思維和想象、創造力,我們應善加保護,尤其要珍惜。第三,游戲中材料的投放務必呈開放性,幼兒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即拿隨取,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發生。
例二:精靈王國
靈感來源:海洋球
生成情況:幼兒自發生成
觀察與指導:
費儀和陳逸超、鄭嘉宇、林小美、鄭娟等幾個孩子拿著一籃海洋球來到走廊的拐角,旁邊有十級階梯通往幼兒園的儲藏室。幾個人一起鬧哄哄的玩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鄭嘉宇轉身進活動室的材料框里找出了幾個瓶子,選了紅色的海洋球放在瓶口上,擺在一級階梯的一邊,其他一些人也跟著忙碌起來,玻璃瓶不夠用就選擇塑料瓶,忙碌了好一會兒,樓梯的兩側都擺滿了。
我很好奇,同時又為如此整齊的擺設而贊賞到:“哇!好美哦!這是什么呀?”
鄭嘉宇過來拉起我的手,神氣地說:“老師,這是燈!你看樓梯上都有的,會發光的,我們放的!”
“這是什么地方呀?”我真的覺得好奇。
費儀神秘地說:“這是精靈王國!我們都是精靈!”
“在這美麗的森林里,精靈在干什么呀?”
“我們會唱歌,會跳舞,會邊魔法,還會飛呢!”說著費儀揮動著手中的魔棒飛走了
“啊!真的!我也想玩!我做誰呀?”
鄭嘉宇說:“好啊!我是精靈王國的國王,你就做王后吧!林小美你不要當王后,讓高老師當吧!”(這不太好吧!老師搶小朋友的角色?)我趕緊說:“我還是當小精靈吧!”國王王后有時會坐在宮殿里觀看小精靈的本領表演,有時會去找一些“行頭”來裝扮自己,如:給自己做頂皇冠戴,手里拿根長筷子做神杖,顯得特別神氣,看上去還真有點國王王后的樣子呢!我呢則跟著精靈們尋找了一樣“法物”(孩子們有的拿棒,有的籃子,有的球,還有的是玩具,我找了只筷子)一會兒變法術,一會兒去拯救人類,反正遇到了好多事,什么都難不倒精靈,都能解決,還挺過癮呢!
時間到的時候,我聽到他們說:“太好玩啦,下次我們再玩啊!”
評析:
看到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我都被他們感染了,多有趣的游戲啊!游戲中幼兒自發生成游戲主題,自己選擇了一片空地,既不影響他人(當然別人也不會影響他們),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想象,盡情的玩耍嬉戲,自己選擇(或同伴分配)游戲角色扮演,同時還為自己的身份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進行裝扮,自己想象各種發生的事情。整個游戲孩子門都在不停的動手動腦,不停的相互交流,身體在不停的運動,充分調動了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
案例三:套圈
來源:小圈若干
生成情況:幼兒自發生成
觀察與指導:
娃娃家里,季中鏵、阮逸琪、錢頤森等孩子拿著一籃小圈套在手臂上玩,桌上好多的用品,有碗、有杯、有瓶等,這是季中鏵順手將手上的圈套在一個依拉罐上,幾次以后,錢頤森也跟著學,阮逸琪看見了就把桌上的東西整理了一下說:“你們兩個比誰能套住就贏!”,開始玩起了套圈,全忘了娃娃家游戲了,扮起了裁判和套圈人的角色了!游戲評價時特別請他們做了介紹。
第二次:李婧從材料框找來了許多玩具,有布絨的,也有塑料的等,一一擺在活動室的空地上自己開始玩起了套圈。后來玩的人陸續多了起來,李婧便給每人發幾個圈,排隊套圈。但是套圈的距離遠近不一,引來好多爭執聲。評價時請孩子幫忙想一個解決的辦法,陳逸超建議、錢軼泠建議劃一條線,在線后套圈,否則就是違反規則。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第三次:在老師的幫助下,用即時貼貼出了距離大概兩米遠的標線,而且這次拿到圈的人成了老板,也有了新的規則:前來套圈的人要付一塊錢,套到的玩具可以拿去玩了。
評析:
從娃娃家游戲中的一個動作開始,經過前后三次的游戲逐漸蛻變成為一個有規則、有社會現實性、又有娛樂性的一個完整的新的游戲主題,是符合了孩子身心需要的,也是孩子生活經驗的寫照,充滿了個性主義。
在我們的游戲中,我們發現了男孩子因為性別差異而生成的一些打斗、輸贏游戲,如喜歡玩奧特曼游戲,造飛船,開火槍,打怪獸、埋地雷,神氣寶貝卡片決斗等,我們都持關注態度,再不影響同伴游戲的情況下不輕易反對,在尊重他們的同時進行適宜的引導。
四、結論
綜上所述,引導幼兒游戲主題個性化發展的前提是給予孩子一個寬松的游戲氛圍,尊重幼兒的選擇,產生的游戲主題才會富有童趣,具有閃亮的個性特點。其次是有一顆童心,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做他們的支持者、幫助者,成為他們有力的后盾,游戲才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最后要做個睿智的觀察者,善于發現問題,及時加以引導,使孩子真正動起來。
四歲的兒子很愛收集東西,糖紙、釘子、扣子、煙花筒……這幾天,他總愛把這些東西放在墻角處的沙發上玩,弄的沙發上又臟又亂,像個垃圾堆.丈夫一再大聲訓他,甚至照屁股大兩巴掌,惹得兒子大哭大鬧,可最后兒子的垃圾堆又回到原處.
晚飯后,我和兒子玩起了游戲:我扮教師,他當學生.我敲門,兒子邊開門邊問老師好.我坐下后故作驚訝地說:“哎呀!趙鵬家里真漂亮,只是墻角處怎么像個垃圾堆呢?”他說:“這都是我的好玩具.”我接著說: “玩具玩完了,放在沙發上,不衛生也不好看,你說這該怎么辦?” “媽媽,咱快把這些東西放到箱子里吧!”兒子蹦跳著找來箱子,我們一起分門別類放好玩具.最后,我們又在那空著的沙發拐角處放上了一瓶美麗的塑料花,兒子高興得直拍手.
這件事的解決,出乎意料的輕松、愉快.這使我想起了陳鶴琴先生說的話: “積極的誘導勝于消極的命令.”
丈夫回家見了,伸出大拇指: “還是幼兒教師辦法多.”
午睡一直是幼兒園比較難管理的環節之一,尤其到了冬天孩子們穿的衣褲多了穿、脫、整理起來就比較麻煩。當教師在幫助某個幼兒時,就照顧不了全體了,這時往往容易發生場面混亂的場景:幼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教師一邊忙著幫助幼兒脫衣服,一邊不停的提醒幼兒如何如何……弄得大家都很累。如何在冬天讓孩子趕快擺放好自己的衣、褲、鞋、襪并安靜地躺進自己的小被窩就成了急于解決的問題。
一天,我正在辦公室備課,聽到了這樣一句話,另我茅塞頓開。活動室里曾老師正在給孩子們講故事,但是有幾個孩子管不住自己一會和旁邊小朋友聊天;一會又轉到后面;一會偷偷拿出兜里的小玩具玩了起來。當曾老師提問后,幾個孩子馬上舉手了,沒有被叫的孩子急不可待了,站起來說自己的答案,場面一下子混亂起來。這時曾老師沒有呵斥孩子的行為而是對孩子說:“我來看看,誰能做總司令管好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手、腳。”孩子們馬上安靜下來,小眼睛看著老師,認真的上課,活動結束后曾老師表揚了孩子。
午睡時間到了,我以提建議的方式說道:“孩子們早上老師看到你們都在做總司令管住自己做得真不錯,現在我們再來比一比看看誰能當衣服、褲子、鞋子的總司令好嗎?”這樣一來,馬上得到了孩子們的共鳴,孩子們睜大眼睛,期待我說開始,見到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我也信心大增:“我們中午睡覺的時候要照顧好自己的東西。我想知道球鞋應該放在哪里?”“球鞋放在鞋架上!”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拖鞋放在哪里?”“拖鞋放在小床前面。”“那衣服和褲子呢?”“放在小床上。”借著孩子們的熱情:“說得真棒!我們今天就來照顧自己的衣服、褲子、鞋子看誰能把它們送到自己的家里。”在這一情景的感染下,孩子們輕輕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很快睡到自己的被窩里,這一天的午睡管理就在有趣的情境中輕松開展了。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們主動提出要做總司令。
從幼兒感興趣的角色游戲出發運用到生活常規中,教師把握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管理自己的衣服、褲子、鞋子成為它們的總司令,這也體現了寓教于樂的精神,符合綱要精神“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游戲是幼兒生活最快樂的活動,是表現和發展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好的生活方式,因此,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會使幼兒的需求得到滿足,從而獲得快樂。
幼兒非常喜歡游戲,幼兒在聽聽、唱唱、動動等活動中,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還可以獲得愉快的情趣。
總之,豐富多彩的教育壞境,可促進幼兒在德、智、體美方面的發展,培養幼兒對各項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認真搞好和幼兒之間的教育活動和環境的重要內容使幼兒對所布置的環境感興趣有新鮮感。
《大班保育隨筆3篇》:大班保育隨筆第1篇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公開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
《幼兒教學隨筆大班13篇》:第1篇幼兒教學隨筆大班 放學的時候,雯雯的媽媽帶著一只蝴蝶風箏來接雯雯,孩子們都向雯雯投去羨慕的目光。 可這時,發生了這樣的一幕:晴晴抱著媽媽的腿:媽媽我也要、我也要!、嘉惠一聽,也拽住奶奶的衣角:快給我爸爸打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