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孩子好奇心的背后》,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就會發現他們有闖不完的禍,問不完的問題,弄得大人往往感覺很煩,于是常常會搪塞他們或聽而不聞。當然有時孩子們淘氣的舉動還會招來大人的斥責,甚至大動干戈。但如果我們靜下心來,便會從孩子問這問那,摸這摸那中看出,其實他們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探個究竟。這不正是主動學習,敢于創新的精神嗎?
好奇、好問、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大人應該加以愛護,并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大膽的去想想,即使產生一種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應采取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討論,或提出問題引導他們思索。同時,要關注他們提問所涉及的內容,尤其要關注那些在我們大人看來是‘錯誤’的行為。要善于發現他們‘錯誤’中的創造成分,幫助他們選用適宜的方法,繼續探索,鼓勵他們大膽的把自己的發現展示出來,及時肯定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已保證他們自由探索的空間。在保護想想,創造的熱情的基礎上,教師、家長還需不斷擴充這個空間,盡量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環境和材料,鼓勵他們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探索。
這是一個保護好奇——支持探索——培養創新精神的過程,猶如孩子好奇心背后,架起一座有利于它們自由探索、感受成功的橋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面對今天的孩子,又有什么能比精心呵護孩子好奇心更有意義。
眼看著班級牌變成了大二班,腦子里依稀記憶著他們剛入園時哭鬧不休的樣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長高了,長壯了,做事能力強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了,班級里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一天一位老師幫我帶班,下午,她向我反映:孩子們太吵了,今天我來到這個班上,用了各種方法,喊破了嗓子,叫他們安靜,可總是安靜不下來。該怎么辦?怎么兇他們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時也有老師說我不夠兇,可是我覺得除了兇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或運動欲望。一味地兇,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于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范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并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于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沒有了剛才的輕松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么辦?從同事那兒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幼兒的常規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余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了,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數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現很多。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游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么,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后再問他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
5、在孩子們的心里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語氣和說話的內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真能干,搬了兩把椅子!很能干,椅子擺的好整齊!對,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
寫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了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也會逐漸改觀。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我們班婭琦是一個性格內向又比較文靜的小姑娘。她梳著兩個長長的小辮子,平時不愛多說話,表現不活躍,也從不給老師添亂,總是靜靜地坐在那里,如同草地上的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從不引人注目。
今天午飯后,婭琦披頭散發的來到我的面前,怯生生的對我說:“老師,我的辮子松開了,你幫我扎起來好嗎?”我不假思索的拿起梳子,很認真的幫她把辮子梳好。婭琦一臉的興奮,邊走邊愛不釋手的摸著自己的辮子,可一連幾天,她總會披著頭發讓我給她梳辮子。我感到有些奇怪,經過觀察,發現原來是婭琦自己把梳的好好的辮子“破壞”了。當我發現這一秘密時,并沒有生氣,而是和顏悅色的問她:“你的辮子梳得那么漂亮,為什么自己把它松開?”婭琦聽了這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輕輕的說:“老師你給子涵梳得頭真漂亮,我也想讓老師給我梳頭,”噢,原來如此、前一段時間子涵媽媽上早班沒有時間給她梳頭,所以就把給孩子梳頭的事托給了老師,沒想到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讓婭琦記在了心里。而她的話語也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平時我往往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了表現優秀和調皮的孩子身上,而忽略了班里那些比較安靜,又不愛表現自己的孩子。現在婭琦用自己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來獲得老師的關愛,這讓我有些心酸、有些羞愧。
通過這件事,我想起了班里更多普通的不引人注目的孩子,她們也有著同齡孩子同樣的內心世界,同樣也渴望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因此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老師的關愛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今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們像往常一樣坐在位置上,發現文浩小朋友還沒坐下。我就叫了一聲:“文浩!”“哎!”“你在干什么呀?”“沒干什么!”“來了!”大家看著他慢騰騰地走過來,他走路時,腳是直直的,兩腿分開,走得很慢,我忙問:“你腳怎么了?”“沒什么!”“那你為什么這樣走啊?”他低下了頭,不做聲。這時,雪飛小朋友說:“老師,你看他小便灑在褲子上了,他的褲子濕濕的。”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這時文浩的頭低地更低了,臉也通紅,很不好意思的樣子,看到這個情景,我趕緊笑著對文浩說:“你剛才是不是洗手把褲子弄濕了?”他看著我,點了點頭,我摸著他的頭又說:“以后洗手一定要小心,別把褲子弄濕了,好嗎?”他笑著對我說:“知道了!”就高興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孩子是天真的、活潑的,沒有一點污點,我用巧妙的謊言保護了他的自尊心,讓他的自尊心沒有受到傷害。老師雖然撒了謊,但也是善意的,也是美麗的。在平時老師如果多用一些巧妙地語言來調節孩子的心情,來掩蓋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樣你會覺得孩子的童心是多么的可愛,你會在教學上有更多的收獲。
一天午休,小朋友都進寢室睡午覺了。彬彬站在床邊摸著眼淚不肯上床,我忙問他:“你為什么不趕緊上床睡覺,哪里不舒服嗎?”只見彬彬嘟著小嘴,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對我說:“老師,是貝貝不讓我睡在他旁邊那張床。”我心中有些生氣,叫過貝貝批評了他一通,小朋友都安靜地睡下了,我來回巡視時我發現貝貝躲在被子里偷偷地抹眼淚,我連忙輕輕掀開被角問他:“怎么了貝貝,為什么哭啊?”貝貝一副委屈的樣子對我說:“馬老師,不是我不讓彬彬睡在我旁邊,而是我感冒了,媽媽說感冒了會傳染其他小朋友的,所以我就不讓彬彬睡我旁邊,等我感冒好了,我再和他一起睡。”
這時我的心里又難過又愧疚,是我的過失而批評傷害了貝貝小朋友的心。我忙向他認錯,哄他睡了。這件事使我深深地認識到,無論幼兒出現了什么問題,都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理。而應該耐心詢問,正確引導,否則將會錯怪孩子,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就會發現他們有闖不完的禍,問不完的問題,弄得大人往往感覺很煩,于是常常會搪塞他們或聽而不聞。當然有時孩子們淘氣的舉動還會招來大人的斥責,甚至大動干戈。但如果我們靜下心來,便會從孩子問這問那,摸這摸那中看出,其實他們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探個究竟。這不正是主動學習,敢于創新的精神嗎?
好奇、好問、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大人應該加以愛護,并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大膽的去想想,即使產生一種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應采取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討論,或提出問題引導他們思索。同時,要關注他們提問所涉及的內容,尤其要關注那些在我們大人看來是‘錯誤’的行為。要善于發現他們‘錯誤’中的創造成分,幫助他們選用適宜的方法,繼續探索,鼓勵他們大膽的把自己的發現展示出來,及時肯定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已保證他們自由探索的空間。在保護想想,創造的熱情的基礎上,教師、家長還需不斷擴充這個空間,盡量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環境和材料,鼓勵他們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探索。
這是一個保護好奇——支持探索——培養創新精神的過程,猶如孩子好奇心背后,架起一座有利于它們自由探索、感受成功的橋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面對今天的孩子,又有什么能比精心呵護孩子好奇心更有意義。
《年大班教學隨筆3篇》:年大班教學隨筆第1篇 小朋友們小便后洗手是最基本的事情,可是有的孩子卻總喜歡偷懶,有的小朋友 只把手指尖浸濕,有的偷懶不打洗手液,還有的直接洗都不洗就走。怎樣促使孩 子
《托班教師隨筆13篇》:第1篇托班教師隨筆 已經上課幾分鐘了,可是祥祥小朋友還是沉浸在玩橡皮泥中。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吩咐孩子們收好橡皮泥,洗好小手等待上課了。可是祥祥回到座位后,還是拿出橡皮泥繼續玩。雖然我的目光和他交流了幾次,可他
《教育隨筆托班14篇》:第1篇教育隨筆托班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