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用親情感動孩子》,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夏天到了,幼兒園里一些花也開了,有紅的、粉的,非常好看。可是最近幾天我發現有幾個孩子,跑那里去摘花,有的還沒開就摘下來拿在手里玩,我也批評過他們,也時常在班上講花不能摘,它是給人們看的。可是有的孩子總是管不住自己,這些花摘的確實讓人心疼。怎么制止孩子們摘花呢?制止、呵斥的效果不太好。于是我靈機一動,從地上撿了幾個被扔的花瓣,就說:“小花瓣找不到媽媽了,小花瓣離開了媽媽,都快要干死了,它在哭著找媽媽。它的媽媽也在到處找它,非常傷心。”說道到這里,孩子們的表情嚴肅了,摘花的孩子偷偷地低下了頭。
借此機會,我和孩子們一起把花瓣送回了花園,幫小花瓣找到了它的媽媽。孩子們紛紛表示以后不再摘花了。孩子們是親情、感情的天使,用親情感動孩子,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父母和老師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寶貝,是不懂事的孩子,無論遇到什么事情,老師和父母總是搶在孩子的前面擋了、做了,孩子無需付出,只需心安理得的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然而一次偶然,讓我對孩子們刮目相看,發現寶寶長大了,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做了。一天中午起床后,我讓佳明小朋友去領點心,我和班里的另一個老師在整理床鋪。不一會兒,佳明跑過來說:“老師,剛才我領點心的時候,聽到咱們班的電話響了,我接了,電話是王老師打來的,我說你不在,她讓你給她回個電話。”聽到這兒,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抱起佳明親了親,夸獎他能干,是老師的好幫手。佳明自豪的說:“老師,不要小看我,這些事情我都能干,只是媽媽什么也不讓我干。”聽了佳明的話,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也在一天天懂事,作為老師和父母,應該讓孩子去嘗試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扶椅子、疊被子等,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改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為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動手實踐的平臺,為我們在班里開展了值日生活動。每天安排兩個小朋友做值日生,負責幫老師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個月下來,有些家長反映,自從開展活動以來,有些孩子回家后不再是“伸手族”了,能主動幫父母干點家務活,變得勤快起來,家長很欣慰,都說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我們只有讓孩子們放手去做,親自動手裝扮自己生活的空間,才能體會到勞動的快樂,生活的美好。
早上入園時,孟鑫瑩小朋友的媽媽說昨天穿的那件新衣服上有許多漂亮的金星星,昨天晚上回家后媽媽才發現衣服上的金星星都掉了,問她是怎么弄掉的,她吱唔著一會兒說是國振娟小朋友給我摘掉的、一會兒又說是王麗斐小朋友給我弄掉的。孟鑫瑩媽媽這一說我忽然想起昨天早上孩子們入園后,我晨檢時注意過她的新衣服,我還夸獎她,說她的衣服真漂亮。沒想到一件衣服就穿了一天就弄壞了、不漂亮了。可是孟鑫瑩說是國振娟和王麗斐給她把衣服弄壞的,我怎么也無法相信,因為無論是在活動時還是在寢室孟鑫瑩離她們兩個人都很遠,怎么會是這兩個孩子給她弄壞的呢?我決定先了解一下再說。 我用嚴肅的口吻問孩子們:“是誰把孟鑫瑩小朋友衣服上的金星星弄下來的?”活動室里頓時鴉雀無聲。我又說:“誰給她弄壞的主動承認錯誤。老師原諒他。”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出聲。我有點生氣了,決定把這件事情查個水落石出,于是我想先單獨和孟鑫瑩談談。我盡量用最溫和的語氣問她:“是誰給你弄壞衣服的?”她看著我,吱唔著沒說話。我接著問:“你自己弄壞的是嗎?”她點了點頭,接著又搖了搖頭,她一下子慌張起來。這時我已經有了答案。于是,我換了一種方式問她:“是你自己摘下金星星給了好朋友是嗎?”這次她點點頭。我說:“知道改正錯誤就是好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都是不小心犯錯誤,而當成年人嚴厲的批評時,他們會因為害怕被批評而撒謊。
問:我的孩子膽小、老實,我擔心他到小學后,在與同學交往中受別人欺負,我們現在該怎樣教育他呢? 專家: 確實有些孩子性格軟弱,家長要分析孩子性格軟弱的原因:是否經歷過交往挫折所帶來的不良體驗,一旦與別人沖突便出現害怕退縮行為;或是家庭中父母或祖輩過分關懷呵護。要改變孩子性格軟弱,除了消除上述造成孩子軟弱的原因之外,還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引導其自信、勇敢的教養環境,重在以下幾方面的培養:支持孩子大膽做事,支持孩子能獨立自主地作選擇,以及自行解決問題,對于孩子做事過程中的失敗和過錯持寬容的態度。
鼓勵孩子大膽說話,家長應多用"你看怎么辦""你的想法是什么"之類的話,為孩子提供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
促進孩子的社會交往,培養孩子交往能力以及應具備的待人接物的態度。
一般孩子都是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的,但海琪媽媽的擔心中還包含了孩子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新同伴感到陌生,缺乏主動交往,或從自我出發而不能接受別人的交往方式,造成同伴誤解等憂慮。家長不妨在入小學前對孩子進行這樣一些教育:
創造條件讓孩子與報同一學校的伙伴交往,互相熟悉、互相關心,使孩子入學時不至于感到孤獨。
家長以身示范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與不同的人相互交往的方式,并抓住時機,有的放矢引導孩子。
一旦孩子在小學遇到交往挫折,問清原因,多作解釋,穩定孩子情緒,如果對方確實無理蠻橫,家長一方面告訴孩子不要懼怕,支持孩子學會用嚴厲的語言告知對方這是錯誤行為,應該道歉,同時家長也要以平和、禮貌的方式與班主任老師以及對方孩子的家長溝通。切不可擴大糾紛,以免造成孩子的不安。
晨間鍛煉一直是幼兒游戲的美好時刻,特別是在分散游戲的時候,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任何一種體育游戲器械進行游戲。
小哲來到放游戲物品的籃筐邊上,朝里面張望了一下,然后拿起一個羽毛球拍,又在里面搗鼓了一會找出一個羽毛球,然后來到場地上玩起來,他把羽毛球往上一扔,然后用羽毛球拍去拍球,球被歪歪的拍到了不遠的一邊,連續做了幾次,然后他撿好球站在場地上朝四處張望,他看見我在觀察他,然后朝我跑過來說:“周老師,我和你打羽毛球好不好?”我說:“好的呀。”然后我也去藍框里找了一個羽毛球拍,和他找到一塊比較空的場地上,我發球,比較準確的朝他拍過去,當我想他會不會接得住的時候,他反應十分迅速的回擊,一下子就把球打了回來,我都沒有來得及接住。我很驚訝,我說:“你好厲害哦,你會打羽毛球呀?”他說:“我在家里經常和我爸爸打羽毛球的。”我們又玩了一會,他回擊的速度和力量都比較大,多數都是我沒有接到。時間差不多了,我對她說:“明天我們繼續打,再來決高下好不好。”他很高興的收拾好了游戲物品。
打羽毛球是一個十分有趣而且健康的體育游戲,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打羽毛球需要眼手身體的協調性,并且鍛煉一個人的反應能力以及身體移動的速度,要求還是比較多的,中班的孩子會玩羽毛球的并不是很多,特別是像小哲這樣比較調皮又不是很有耐心的孩子,平時他做操也不是十分認真,不太愿意運動身體,速度也不快,也不是很有耐心,沒有想到他羽毛球打得還蠻不錯,讓我驚訝的同時也十分的高興。
從這里可以看出幼兒的家庭教育方式起到了明顯的效果,平時父母與孩子多玩游戲,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一些,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可以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的掌握很多的技能,也能夠提高幼兒的體能。
因為第三堂是英語課,我帶孩子們在第二個活動的時候到庭院里拍皮球。因為經過在家和園一個多月的練習,很多孩子能連續拍皮球了,所以今天孩子們拍的不錯。雖然他們拍拍停停,但能繼續自己拍下去,而不象上幾次稍微拍幾下就不肯拍了。一會兒之后,有的小朋友開始注意力分散做其他踢球、跑來跑去的游戲了。我看個別臉上在冒汗了,忙召集孩子們別玩了,將皮球當小凳子坐下來。我發出指令后,很多孩子們雀躍的抱著球跑過來圍著我坐下,有的孩子還非要擠到我面前來,我就像個“孩子王”被他們圍在中間。保育員陳老師看見了,說:“小朋友像雞寶寶,老師象個雞媽媽嘛。”孩子們和我都笑了,反應靈活的依依馬上指著陳老師說:“你是個雞奶奶。”陳老師和我們又哈哈哈的笑起來,一直回到活動室,小朋友還“雞媽媽”、“雞奶奶”叫個不停呢!
《幼兒教學隨筆大班3篇》:幼兒教學隨筆大班第1篇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
《大班教育隨筆200篇》:《大班教育隨筆20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教育隨筆200篇,歡迎收藏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