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小班教育隨筆記錄《小班的穿鞋比賽》,是優(yōu)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現(xiàn)在孩子少了,在家里幾代人守著一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孩子都不會主動的,獨立的去穿衣服 ,穿鞋子 ,這與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幼兒時期的教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家長們一味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權(quán)利,造成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逐步退化,今天的孩子是未來社會的主人,他們的路要自己走。所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們通過和家長交流,決定從最簡單的穿鞋子開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學著自己做,為了檢驗這次活動的效果,小小班舉行了一次穿鞋比賽。
經(jīng)過家長與幼兒多日的練習 。比賽在今天下午舉行,孩子們坐在小床上,家長站在一邊,隨著老師的口令,孩子們迅速的脫下鞋子,解開鞋帶 ,然后再慢慢往腳上穿鞋,家長們在一邊鼓勵著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最快穿完 ,孩子們有的動作熟練,有的拿著鞋子穿不進去,急得滿頭大汗,曉雪第一個穿好了,亦非也穿好了,接下來一個個小朋友都穿好了鞋子,最后只剩陽陽自己了,只見陽陽拿著鞋子,反過來正過去的,鞋帶都不知道怎么解開 ,急得滿頭大汗,老師在一旁指揮著陽陽 ,總算是把鞋子穿腳上了 。陽陽媽媽的臉紅了,她告訴老師,原來他沒配合老師活動,一直沒舍得讓陽陽自己穿鞋子,今天看了穿鞋比賽,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能動作麻利的自己穿好鞋子,也覺得自己錯了 。比賽結(jié)束了,看著孩子們自豪的表情,對家長們的啟示很大,這次活動,最主要的是鍛煉了孩子們自己動手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體驗到了自己勞動的快樂!也讓家長受到了教育,放手讓孩子去做,別一切包辦,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
在絕大多數(shù)幼兒園,小班常規(guī)培養(yǎng)似乎都有一些習慣性的做法,我在此想就這些做法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1.一個拉著一個排隊走。
一個跟著一個走是幼兒進入園需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規(guī)。小班幼兒常常信步游走,他們即使排隊也總將隊伍走得稀稀拉拉,很多老師為了盡快將隊伍走成型,就讓幼兒一個拉著一個排隊走,即后面的幼兒拉著前面幼兒的衣服走。我認為這種做法弊端頗多。首先,剛?cè)雸@的 幼兒同伴間互不熟悉,還不善于相互交往,許多幼兒不愿意讓別人拉自己的衣服;互相拉著也是被拽著衣服的幼兒有不適感,于是就經(jīng)常發(fā)生推拉、扯打、哭鬧的現(xiàn)象。其次,幼兒用手拉著前面幼兒的衣服,騰不出手扶欄桿等輔助物,不利于自身平衡,同時由于是相互拉扯著,幼兒還要顧及整個隊伍的平衡(這對于他們是很難的),一人走快一步,勢必引起整個隊伍的騷動,還往往出現(xiàn)一人摔跤,多人跌倒的情況。再次,如此訓練,幼兒只能邁著機械的步伐盲目跟從,束縛了幼兒的手腳,幼兒毫無自主,不利于幼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建議:教師再引導幼兒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時,不妨先開展小組練習,然后再進行全班練習。為了幫助幼兒能整齊地排隊走 ,教師可要求幼兒現(xiàn)在窄窄的走廊里或沿著地上畫好的標記走,然后再到比較廣闊或復雜的地帶(如樓梯)練習,采取這種由易到難的 練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幼兒排隊走的速度。
2.誰哭得厲害就抱誰。
剛?cè)雸@的幼兒由于對幼兒園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及對家庭的依戀,往往用哭鬧來抗拒入園,為了讓其他孩子能安靜地活動以及安撫哭鬧的幼兒,老師出于高度的責任感往往趕緊對這些哭鬧的孩子又抱又哄,給予他們好玩的玩具或好吃的東西。殊不知老師這樣做是好心辦壞事,其他幼兒看到哭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于是紛紛效仿,教室里頓時哭聲此起彼伏,老師手忙腳亂去安撫這些哭鬧的幼兒,各項活動根本無法正常進行。 建議“哭鬧的幼兒可由保育員帶著離開活動室去室外進行安撫,這樣有利于減小哭鬧對其他幼兒的影響。教師對不哭的幼兒要多加表揚、鼓勵、贊賞,以加強正面影響。
3.上廁所要跟老師講。
為了做好小齡幼兒的保育工作,對于年齡小還不會拉褲子的幼兒,以及為維護正常的集體教學秩序,老師往往要求幼兒上廁所要跟老師講。小班孩子生理機能發(fā)育還不完善,自控能力較差,有很多時候往往是一邊跟老師說一邊小便已從褲腿里留下來了。有些孩子由于羞怯或不善于表達,在集體活動時即使想上廁所也不愿跟老師說。再說集體活動中幼兒請示和老師批假的過程本身就影響了大部分孩子的正常活動。還有些幼兒由于對新環(huán)境不熟悉,對廁所的遠近距離估計不準,等跟老師講好,在去廁所途中尿卻已撒在了身上。
建議:允許幼兒隨時上廁所,不必跟老師請示。老師應加強衛(wèi)生間的巡視,密切關注小齡幼兒入廁情況,并及時提供幫助。
4.定時的、集體的要求多。
很多幼兒園在課程中專門開設常規(guī)要求的活動,有些教師也習慣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如晨間談話或餐點后)進行常規(guī)教育。小班的孩子記憶具有即時、隨意的特點,集體活動時剛剛講了下課時要將小
椅子擺到桌子下面去,等到下課時又有很多人忘了。同樣晨間談話時說洗手,餐點時說玩具的整理,由于時間太遠,幼兒在實施時只會大打折扣。
建議:多進行即時的、小組的或個別的教育。下課離位時提醒小朋友將小椅子擺到桌子下面去并及時督促檢查,餐點前教幼兒洗手,玩完游戲教幼兒收拾玩具等。發(fā)現(xiàn)小朋友亂扔玩具、打人、撕圖書時應就地及時地進行教育,這樣幼兒才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才好。
在多年的小班幼兒教學中,使我認識到上好人生的啟蒙第一課——“小班幼兒的結(jié)構(gòu)游戲課”讓幼兒從“玩”中得到熏陶,從中萌發(fā)興趣,求知欲、探索欲,促進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十分重要。
在結(jié)構(gòu)游戲中,幼兒利用積木、積塑、沙土等材料,進行建造、插接,反映建筑勞動、建筑物、小動物及各種物品,使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對小班幼兒的結(jié)構(gòu)游戲課要循序漸進,分階段進行。 幼兒剛?cè)雸@5個月前,這個階段,幼兒剛?cè)雸@,對集體生活處于適應階段,他們雖然在父母、家人的教育下有所學習,但總體來講,這個時段幼兒的認識水平不高。對原初的建構(gòu)材料,對建構(gòu)活動無興趣,往往是無目的地玩弄和堆砌材料,這就要求教師予以引導,通過上課,參觀,散步,觀察圖片和模型等方法來豐富和提高幼兒的感性認識和經(jīng)驗。教師有目的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可以增強幼兒游戲的目的性和興趣。例如:我事先用積木搭好了兩幢房子,然后開始做游戲。我說:“小朋友們,今天我?guī)ьI你們?nèi)⒂^小兔子和小花貓的家,好不好?”頓時,孩子們興奮不已。這時,有的小朋友還提出了給房子周圍造個圍墻,修條路等。到了小兔子和小花貓的家后,我就向他們說,這就是小兔子和小花貓的家,你們看這兩幢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不少小朋友回答是用木頭做成,是用積木搭成的。在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積木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摸索各種材料的多種使用方法。如采用:“鋪路”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鋪平和延長的技能。搭建房子,“幼兒園”“養(yǎng)ji廠”“花園”等引導幼兒學習合圍技能。“搭凳子”“門樓”時,引導幼兒初步掌握平衡要領,并且鼓勵幼兒用輔助物進行裝飾,引導幼兒在建筑中將有顏色的一面對著自己,幫助幼兒形成左右對稱的概念。在活動中,并鼓勵幼兒向別人介紹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和伙伴一起玩,學習互相幫助,學習用“謝謝”等禮貌語言。借還玩具,不爭搶,不哭鬧。
5個月后,在教幼兒結(jié)構(gòu)游戲中要引導幼兒由單個物體的部分建構(gòu)向單個物體的全體結(jié)構(gòu)發(fā)展。在幼兒有了部分主體建構(gòu)經(jīng)驗后,教師可用語言引導和暗示,使幼兒很容易遷移已有的經(jīng)驗,使某一事物全部主體化。還要引導幼兒學會一些簡單的蓋頂裝飾技能,如四邊裝飾,中心裝飾等。要引導幼兒觀察同一事物的不同造型,如在房屋的建構(gòu)中,引導幼兒 觀察方房子,長房子,圓房子,初步學會用組合的方法搭建房子,還要引導幼兒較為逼真地反映事物。如汽車有4個輪子,房子的頂有尖的有方的,寶塔是由下而上逐漸縮小的。同時,要鼓勵幼兒選用不同材料來表現(xiàn)同一事物,學會用替代材料。在常規(guī)方面,這個時段要引導幼兒 由上而下的收拾整理材料,并能按照標記將積木放到籃子里,擺在架子上,放好位置。 當幼兒已經(jīng)能較熟練地運用各種建構(gòu)技能表現(xiàn)所要搭建物體時,游戲的堅持性和目的性也增強了。
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即將結(jié)束,孩子們既欣喜又焦慮。欣喜的是: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了,焦慮的是:那些還在等待父母來接的孩子;每天的工作讓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片歡樂的吵雜聲,看到孩子們見到父母那興奮的模樣,甚至有的小朋友還會高興的跟父母說幼兒園的點點滴滴。家長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孩子們的微笑聲,家長們的問候聲,叮嚀囑托聲匯成一片。
過了半個小時,孩子們基本上都已經(jīng)回家了,只有軒軒還在幼兒園。小眉頭皺著,一聲不吭,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不由得感到心疼。軒軒的爸爸媽媽都是教師,很難做到準時來接。放學時的慌亂讓我忽略了這個聰明的小男孩。我來到軒軒的身邊,蹲下來對他說:我們好久沒有去開娃娃車了,軒軒最喜歡開車了,而且很厲害,請你和顏老師一起比賽吧,我們一起去操場開娃娃車吧!這時,軒軒很驚奇的跳了起來,嘴里不停的喊著:“開車去了,開車去了!”這才把剛才的不開心忘掉了….,軒軒媽媽來接他時,他大聲的告訴媽媽,剛才跟顏老師的開車比賽,而且還贏過了顏老師。看到自豪快樂的軒軒,我也特別自豪,我成功了,我成功的把快樂送給了他。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nèi)焕蠋煻家獛退麄儥z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nèi)焕蠋熀軣馈?/p>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nèi)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jīng)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nèi)焕蠋熀荏@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xù)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現(xiàn)在孩子少了,在家里幾代人守著一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孩子都不會主動的,獨立的去穿衣服 ,穿鞋子 ,這與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幼兒時期的教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家長們一味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權(quán)利,造成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逐步退化,今天的孩子是未來社會的主人,他們的路要自己走。所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們通過和家長交流,決定從最簡單的穿鞋子開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學著自己做,為了檢驗這次活動的效果,小小班舉行了一次穿鞋比賽。
經(jīng)過家長與幼兒多日的練習 。比賽在今天下午舉行,孩子們坐在小床上,家長站在一邊,隨著老師的口令,孩子們迅速的脫下鞋子,解開鞋帶 ,然后再慢慢往腳上穿鞋,家長們在一邊鼓勵著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最快穿完 ,孩子們有的動作熟練,有的拿著鞋子穿不進去,急得滿頭大汗,曉雪第一個穿好了,亦非也穿好了,接下來一個個小朋友都穿好了鞋子,最后只剩陽陽自己了,只見陽陽拿著鞋子,反過來正過去的,鞋帶都不知道怎么解開 ,急得滿頭大汗,老師在一旁指揮著陽陽 ,總算是把鞋子穿腳上了 。陽陽媽媽的臉紅了,她告訴老師,原來他沒配合老師活動,一直沒舍得讓陽陽自己穿鞋子,今天看了穿鞋比賽,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能動作麻利的自己穿好鞋子,也覺得自己錯了 。比賽結(jié)束了,看著孩子們自豪的表情,對家長們的啟示很大,這次活動,最主要的是鍛煉了孩子們自己動手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體驗到了自己勞動的快樂!也讓家長受到了教育,放手讓孩子去做,別一切包辦,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3篇》: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第1篇 今天一大早,在一聲聲的問候中迎來了我那些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們。隨著問候聲,雷婷鈞來到我身邊,給我兩張折疊的紙,“老師,這是我畫的小房子,送給你和崔
《幼兒園小班的教育隨筆3篇》:幼兒園小班的教育隨筆第1篇 “哭哭臉”笑了。 入園的第一天,李夢彤來了。當媽媽抱著她跨入我們班時,撕心裂肺的哭聲使我們不約而同的圍了上去。“彤彤,讓
《教師隨筆小班20篇》:第1篇教師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在小班游戲時最不應該做什么 幼兒老師在與小班小朋友玩游戲時,最不應該做幾件事情,幼教們必須掌握。那么到底幼兒在小班玩游戲時,不能做哪些事情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催促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