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給調皮的孩子呵護》,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每個班級里都會有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無論是平時的教學活動或者游戲活動經常會給老師或其他小伙伴帶來或多或少的麻煩,因此,作為老師的我們當然喜歡一些比較乖巧、懂事、聽話能干的孩子,但現在我靜靜想來,那些比較調皮愛吵鬧的孩子更要受到老師的關愛呵護。我班的豆豆其實他很聰明,就是上課小屁股坐不住,脾氣不太好,一說他就要發飆,大聲的尖叫,睡覺會給我們帶來噪音,性格還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因此許多小朋友都不怎么喜歡和他交往。一次,在交談中我發現其實豆豆自身非常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但是卻不知道怎樣去接近小伙伴們,過激的行為讓小伙伴們對他的討厭多過于喜歡,這也讓他束手無策,很無奈,怎樣讓他與小伙伴友好相處呢?首先我鼓勵他在與小伙伴玩時要與小伙伴搞好團結,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 在一次語言活動中,我請豆豆講述故事的小片段,他能很棒的表達出自身對故事的理解,而且非常具體、仔細,因此我鼓勵豆豆到臺上來進行表演。大家的鼓勵給豆豆很大的動力,在臺上它將故事較好地講述了一遍,得到了陣陣掌聲和笑聲,回到座位有不少幼兒轉身向他詢問。本次活動后我發現豆豆的笑聲多了,周圍也多了許多小伙伴。 每個幼兒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善良的,調皮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因此我們應正確看待孩子的行為和個性方面的點點滴滴,多給予關心和呵護,或許會有更大的意外收獲!
每個班級里都會有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無論是平時的教學活動或者游戲活動經常會給老師或其他小伙伴帶來或多或少的麻煩,因此,作為老師的我們當然喜歡一些比較乖巧、懂事、聽話能干的孩子,但現在我靜靜想來,那些比較調皮愛吵鬧的孩子更要受到老師的關愛呵護。我班的豆豆其實他很聰明,就是上課小屁股坐不住,脾氣不太好,一說他就要發飆,大聲的尖叫,睡覺會給我們帶來噪音,性格還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因此許多小朋友都不怎么喜歡和他交往。一次,在交談中我發現其實豆豆自身非常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但是卻不知道怎樣去接近小伙伴們,過激的行為讓小伙伴們對他的討厭多過于喜歡,這也讓他束手無策,很無奈,怎樣讓他與小伙伴友好相處呢?首先我鼓勵他在與小伙伴玩時要與小伙伴搞好團結,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 在一次語言活動中,我請豆豆講述故事的小片段,他能很棒的表達出自身對故事的理解,而且非常具體、仔細,因此我鼓勵豆豆到臺上來進行表演。大家的鼓勵給豆豆很大的動力,在臺上它將故事較好地講述了一遍,得到了陣陣掌聲和笑聲,回到座位有不少幼兒轉身向他詢問。本次活動后我發現豆豆的笑聲多了,周圍也多了許多小伙伴。 每個幼兒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善良的,調皮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因此我們應正確看待孩子的行為和個性方面的點點滴滴,多給予關心和呵護,或許會有更大的意外收獲!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期就是小班階段,同時也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愿望。這時,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辦一切,而要針對他們的發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幼兒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四者認識一致、態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動一致,才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我們班上有一個叫松松的小男孩,3歲半,模樣可愛十分,但性格拗起來卻是十二分,他的“拗勁”在于:挑食說不吃什么,任你老師磨破嘴皮,怎么喂你都喂不到他的嘴里,敢于和老師對抗,拗起來一天都用“惡狠狠”的眼光看著你,總之拗跡多多,不勝枚舉。
事例一:早讀結束后,因小班的座位不固定,椅子位置有了變化,吃點心時,別的小朋友都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牽牽和松松卻在搶椅子,我生氣地把那把椅子搬開,大聲地讓他們重新去搬,不要搶這把椅子,牽牽聽話,照著我的話去做了,可松松還是站在那兒不肯動,因為他剛搬的那把是個紅椅子,這時候已沒有紅椅子可以坐了,我對他說,松松你再去搬一把吧,他不肯去,犟在那兒不動。 游戲活動時,他還是什么游戲也不參加,問他想干什么,他也不吭聲,請他跟小朋友一塊玩,他也不去,站在那里,一動也不動。
事例二:今天,松松一入園就不高興,不肯進教室,我好說歹說把他拉到了座位上,他就一個人坐在位置上,也不與小朋友們一起玩。原因,是今天早晨媽媽沒有滿足了他穿白色毛衣的要求,就給媽媽拗起來,媽媽給他穿上衣服,他就自己脫下來,就這樣,反復幾回,媽媽一怒之下,打了他,才算解決了矛盾,但孩子一天的情緒都不好。
三、造成松松拗的原因是什么呢? 通過對松松小朋友的觀察和跟他媽媽談話,我了解到: 松松小朋友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他認為:只要老師和媽媽吵他,就是不喜歡他,你每次批評他,他反復重復的一句話就是:“誰要你吵我呢?你為什么不跟我好好說”,這個小家伙并不認為自己是錯的,只要你吵他,他就不聽你的。真沒想到,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會有這么強烈的自尊心。 另外,松松小朋友從小和他的姥姥、姥爺一塊長大,因為孩子離開父母特別遠,老人自然對他是百依百順;特別是她的媽媽,長時間不在孩子身邊,總感覺對不起孩子,每次和孩子團聚,都給孩子買很多吃的和玩的,并且每次總得許諾下一次來還要買什么等等。和孩子在一起,只要松松提要求,他的媽媽總是滿足他,哪怕是貴重玩具也是這樣。因此,形成了松松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的壞習慣,同時也助長了他的拗勁,如果大人不滿足他,就拗起來,直到大人滿足他為止。
四、解決辦法: 類似的事情,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象松松這樣的小朋友在我們所執教的班上也很多,關鍵在于我們教師如何去處理?
1、教師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教育孩子,要愛護、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一個具有自主性,有自我內在要求的“小大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經常和他談談心,以大朋友的身份去幫助他,告訴他老師批評他,并不是不喜歡他,而是讓他改正缺點,壞毛病改正了,老師和媽媽自然就不批評他了,讓孩子在感情上親近老師,這樣施教,他才能欣然接受。
2、正確對待孩子的過失,允許孩子失敗和錯誤,一定要慎重對待發生在孩子身邊的每一件事情,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而不應該讓孩子為此事而感到難堪。要講究方式方法,掌握好教育的尺度,針對性地施教。使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明白自己怎樣的言行大家才能接受。一件處理不當的事件,不僅教育不了孩子,而且會傷了孩子那極其脆弱的自尊心,同時也影響師生關系。這不正是早期社會化所遵循的教育藝術嗎?
3、另外,和松松的媽媽教育達成一致,對于松松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適當地采取一些冷處理,合理的滿足,不合理的先不去理會他,等他拗勁過去了,再找他悄悄地談心,避免當著許多孩子的面批評他,這樣潛移默化地點化了一段時間,松松的拗勁還真改了不少。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三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三位老師很煩惱。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三位老師很驚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現在天氣漸漸的開始暖和起來了,早晨起來沐浴著一縷縷的陽光,閉起雙眼,不禁感慨頗多,回想自己來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幼兒園里使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不知疲倦,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溫和,懂得了如何和小孩子們相處。。。
記得我剛踏進五井鎮中心園的校門時,我還懷有抵觸的心里,心里非常的不樂意,因為我是一名音樂生,一直在教初中,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幼兒,一點也不了解,一想起孩子們那吵鬧的聲音就會很反感,可是當我踏進校門我便感到了空氣的清新,當第一次見到了整潔美麗的校園,第一次碰到和藹可親的領導,碰到友好微笑的老師,第一次聆聽活潑稚嫩的笑聲,我便開始對這所幼兒園有了好感。
其實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幼教這個行業,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么教育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文、活動記錄等等,并不斷地與時俱進!別人都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其實不然!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兩個字形容----忙碌,這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所有的幼兒園里老師都沒有抱怨過,他們總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為他們愛孩子,愛這份工作,他們總會說看著那些“小調皮”開心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您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感謝您,感謝孩子們。
《幼兒園小班教師隨筆3篇》:幼兒園小班教師隨筆第1篇 在班里,往往懂事聽話的孩子會獲得我們更多的關愛,而那些淘氣、愛搗亂的孩子往往獲得的是我們的批評,但仔細追念起來,其實那些淘氣搗亂的孩子,也需要
《小班隨筆開學篇》:小班隨筆開學篇第1篇 愛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這一點。我對孩子的愛,可以變成家長對我的信任,因為我和家長都把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來幼兒園時我會
《幼兒園教師隨筆20篇》:幼兒園教師隨筆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范文一:孩子們到了大班后,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交往能力也逐漸增強。無論在講故事和繪畫、計算、創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