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常帶孩子買菜》,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帶孩子買菜是一種不錯的活動。買菜時可讓孩子點菜,買自己和家人愛吃的菜。在買菜的過程中,可讓孩子挑選葷菜·素菜,尋問價格,比較選擇。孩子對自己買的菜一定會有很濃厚的興趣,自然就不會偏食了,而且會極有興趣地幫爸爸媽媽摘菜,洗菜。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改掉只管吃不愿做的習慣。這就是現今所倡導的以幼兒生活為內容的教育
帶孩子買菜是一種不錯的活動。買菜時可讓孩子點菜,買自己和家人愛吃的菜。在買菜的過程中,可讓孩子挑選葷菜·素菜,尋問價格,比較選擇。孩子對自己買的菜一定會有很濃厚的興趣,自然就不會偏食了,而且會極有興趣地幫爸爸媽媽摘菜,洗菜。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改掉只管吃不愿做的習慣。這就是現今所倡導的以幼兒生活為內容的教育
從教二十多年來,我發現家長對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越來越不重視了。有的家長竟然說:“樹大自然直”。我卻不這樣認為,請家長們不妨聽一聽我的幾點建議。
有一位外國教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
孩子的心田,
是一塊神奇的土地;
播下行為的種子,
就收獲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
就收獲性格;
播下性格的種子,
就收獲命運。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古往今來,這是一條被許多事實證明了的鐵的規律。
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有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人際交往習慣,道德習慣等等。如果好的行為習慣不注意培養,不良的行為習慣也不注意矯正,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1、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
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要從日常生活的細節開始,一點一滴的教他們做起,例如,讓孩子自己整理床鋪、自己洗手帕、自己到掃房間、自己整理書包等。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做。
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要持之以恒,始終如一,不要半途而廢。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反復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養成良好的習慣。
2、培養幼兒勤勞的行為習慣。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立身社會的根本。只有勤勞,才能艱苦奮斗,激勵人奮發向上,有所作為。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家長忽視對孩子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例如洗衣服、掃地、倒垃圾、洗碗筷等,當孩子勞動以后,家長要給予檢查、評價,適當給予表揚批評,鼓勵他們積極勞動,樂于勞動。切忌給孩子潑冷水,挫傷他們的勞動積極性。
3、培養孩子養成講文明、有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次,我去逛商店,看見一位母親帶著孩子逛商店,孩子執意要買一件昂貴的玩具,母親不肯,孩子就大哭大鬧,躺在地上不走。最后家長還是以給孩子買了玩具而告終。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已經習慣,只要大哭大鬧,家長就會滿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的不良習慣也就養成了。因此我建議家長,對孩子的文明禮貌行為教育,要抓早抓小,要從孩子日常行為表現的一些小事抓起,如挑食、任性、和大人頂嘴、說粗話臟話。
總之,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家長要引起重視,因為良好行為習慣,可以塑造出健全完美的人格;不良的行為習慣,往往會造成某些品格的缺陷,有的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參加入小學的面試了,而面試的第一個環節便是自我介紹。想起這個事情,我覺得應該讓孩子們嘗試一下怎么進行自我介紹。
我按學號,叫了小朋友一個個上來自我介紹。
結果先上來的那些小朋友都只能說,我叫XXX,我今年幾歲了。好像接下來就沒有什么話說了,我問他介紹完啦?他說介紹完了。
顯然這樣的介紹是不符合要求的,對自我介紹的基本方法也是不了解的。
想起以前應該也教過孩子自我介紹,但是大都是滲透在零星的活動中,也許是沒有系統地講過,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專門地提出來過。所以孩子才會需要自我介紹的時候不知道怎么介紹。也許我們還是需要像學習看圖講述一樣,對自我介紹的方法進行提煉,并且進行專門的練習。
所以,接下來,我對孩子進行自我介紹的練習。我告訴他們自我介紹先應該告訴別人自己的名字、年齡、自己的家庭情況(包括爸爸媽媽的姓名、單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家庭成員等等),接下來告訴別人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特長、自己的朋友和自己地親人的感情等等。
這樣介紹下來之后,大致上的內容已經差不多了。
現在需要做到的是,自我介紹的時候的語言表達、儀態等。比如自我介紹的時候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自我介紹的時候站姿要端正大方,不要有小動作,扭扭捏捏的、拉衣角、搓手指等不雅動作都不要做。
最后是自我介紹時的禮貌問題。如介紹之前,先要向老師問好,介紹完了,還要說:謝謝老師,我的介紹完了。
今天就這樣給孩子們做了一個訓練,今天晚上要求他們到家里去進行自我介紹練習,下次回來的時候,還要抽一、兩個小朋友再來表演一下,看看他們進步沒有。
希望孩子們去面試的時候有個好的表現。
幼兒雖然年齡小,需要成人的關心和幫助,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尊嚴和人格,因此,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保護好孩子的心靈。
我們班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冰冰小朋友拿了逸軒的粉色米老鼠鉛筆盒,并把它放到了自己的書包里,逸軒找不到鉛筆盒的時候急得哭了,我安慰了逸軒后,并沒有急著給他找,我先觀察了班里的小朋友,然后就帶他們畫畫,還故意的說:“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小朋友,從來不拿別人的東西,也不亂翻小朋友的書包。”而冰冰就接了句:“老師也不能翻小朋友的書包”。我注意到了冰冰說話時的表情,我心里明白了,鉛筆盒的事肯定跟他有關。
小朋友都在畫畫,我慢慢地走到他身邊,看到他根本沒畫多少。就輕輕地說:“冰冰的鉛筆盒可真漂亮呀,誰給你買的,我能看看嗎?上面有喜羊羊跟他的好朋友一起玩呢,真好看”。冰冰聽完我的話臉紅了,主動把鉛筆盒還給了逸軒,還對她說,老師說我的鉛筆盒很漂亮。
事后,我反思,如果我當時興師動眾的翻孩子的書包,當面批評孩子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創傷,因此,我們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三思,先慢慢的觀察,用合適的辦法幫助他們,而且要尊重每一個孩子,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從走路、學說話開始,就希望聽到更多的掌聲,作為教師,我們更要看到孩子的進步,不要忘記用自己寬厚的掌聲給予他們鼓勵和信心,從而讓孩子不斷發現自身增長的智慧和力量。
因為只要我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會發現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比如,在孩子學畫第一張畫時,可以對他贊賞的說: “孩子,你剛剛學畫時,連筆都拿不住的,現在已經會畫蘋果了。”“你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勵后,學習熱情和思考探索的積極性會很高。在活動課上,還有在幼兒園里的一些簡單勞動、游戲或其他活動,教師要鼓勵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觀察、多思考,如外出參觀、游玩,目的是讓幼兒與外界多接觸,從而放松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這樣教師就要對認真、能積極思考的幼兒多表揚,這既激發了這樣的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其他幼兒也起了一個正向引導的作用。
另外,對孩子的鼓勵,不一定必須用語言表現出來。老師滿意信任的目光,親切喜悅的笑臉,都會給孩子帶來力量。孩子是最敏感和聰明的,他們會從老師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對了,“啊,我進步了老師多高興呀。”于是孩子在盤算著,怎樣讓老師更高興,不用你嘮嘮叨叨的數落孩子,他們自己會給自己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這樣孩子會在鼓勵聲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那就讓我們用真誠的鼓勵來幫助孩子吧!但不要忘記留給他們足夠耐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孩子才會在我們的掌聲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保育隨筆大班3篇》:保育隨筆大班第1篇 當涼爽的秋風徐徐吹來時,新的一學期也如期而至。在鬧騰騰的托班孩子的哭聲中,在剛剛擦凈眼淚便搬進小班的孩子的好奇眼神中,在逐漸懂事的中大班孩子的歡
《大班隨筆3篇》:大班隨筆第1篇  把機會給每一位孩子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沖去
《幼兒園老師隨筆大班50篇》:幼兒園老師隨筆大班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