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和孩子共成長,是優(yōu)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顆小樹苗,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并不漫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快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里,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而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老師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說好每一句話,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老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著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師是神圣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于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說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zhí)煺娴男δ?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陳道宇小朋友患有自閉癥,很少說話,但一雙眼睛咕嚕嚕轉,可以看出孩子內心 在和世界交流,是知道事的,好多事他是一遍看,一遍試探,然后在行動,相對其他孩子是慢了半拍,就拿喝水說吧,分組或男女喝水,他也許沒有聽懂,坐著不動,我就專門喊他:“陳道宇,喝水”,他才來。添飯,他每頓飯吃的比較多,一般要添兩到三次,每次添飯,只把碗伸過來,我就說: “說,要什么?”他小聲說“飯”或“湯”,每次點名,點到他,不答應,我就使勁喊:“陳道宇,說到”,多喊幾遍,他舉起手來,小聲說“到”。平時,也愛和小朋友一起嬉戲。自閉癥的孩子是在一定環(huán)境中才說話的,比如在兒歌、音樂中,每次早操午操,別的小朋友是跟隨音樂安靜做,陳道宇則是一遍唱一遍做,我也不攔他,讓他盡情說去,奇怪,操里邊的兒歌、音樂,他都會說唱,說明自閉癥的孩子并不笨。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件有趣的事,午餐后,他先吃完,這時,他等著沒事,竟然想著看電視,就使勁說“開電視”,讓我和張老師好笑了一下,這個平時很少說話的孩子在著急需要的時候憋出這三個字,實屬不易,我就說,別的小朋友還在吃飯,不能開電視。自閉癥的孩子說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逼出來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對所有的孩子都采用同一種教育方式,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面對不同的孩子,起到的效果也是差異非常大的。瑞瑞小朋友是班級年齡最小的孩子,相對其他幼兒,瑞瑞平時在學習活動或者游戲活動時參與度較低,吃飯也是比較的讓人頭疼。一天,我跟瑞瑞說:“瑞瑞,你和張揚比比賽,看看誰最厲害先吃完。?”瑞瑞說:“好的。”然后就大口大口的開始吃飯了,那一天瑞瑞吃飯沒有老師喂,也不是最后一個吃完的。接下來幾天,我都跟瑞瑞說:“瑞瑞你想和誰比賽?”瑞瑞自己選擇一個小朋友說:“xx,我和他比。”“瑞瑞你看他的嘴巴好大哦,吃了好大一口。”接著瑞瑞也自己開始吃,可是勺子盛的太少,我說“瑞瑞勺子不大,再多點?”瑞瑞盛了滿滿一大勺子說:“這樣嗎?”我說:“對的,好大一口呀。嘴巴真厲害。”
別看現(xiàn)在瑞瑞吃飯這么爽快,他以前可是根本就做不到這點的。我是根據瑞瑞這個孩子的性格,對他用了其他的教育方式進行引導,才讓他變成了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瑞瑞以前吃飯我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可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越是嚴厲,孩子表現(xiàn)的越是抵觸,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最開心,也沒有抵觸心理。并且他也很樂意和好朋友一起進行游戲,看到他動起來的身姿,真是為他感到開心。《綱要》明確指出:“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針對孩子樂意與同伴交往的特性,我們對孩子的進餐進行了上述的引導、激勵。雖然從科學進餐上來說,對孩子進行比賽進餐時不合理的做法,但是我們目前的目標需求,就是能夠讓瑞瑞小朋友開始主動進餐,其他的要求在下階段的目標計劃中再體現(xiàn)出來。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要求:將“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幼兒一日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應該要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發(fā)展,孩子的狀況,通過觀察了解孩子在語言表達、交往、活動興趣等方面的不同差異,有針對的對孩子進行引導,發(fā)現(xiàn)突破點,采取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孩子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你會發(fā)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班里有個小孩名字叫小凱,他的年紀要比其他小朋友小幾個月,因此他的動作能力也比其他小朋友要弱。我們老師都希望可以通過觀察,引導幫助他樹立對體育活動的信心和興趣。
今天早晨的晨間活動是走平衡木(過小橋),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走過去。輪到小凱,他顯得很猶豫,我在他上橋的時候扶了一把,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走上了獨木橋,雙手不住地上下左右擺動找平衡,這時候,站在傍邊的我馬上夸獎他:“哇!小凱真厲害,像架小飛機!”小朋友們也一個勁地叫:“小凱,加油!”小凱終于在我和小朋友們的鼓勵下,走過了平衡木。他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第二次,第三次,看著其他小朋友一個個自信地走過去,他顯得放松多了,而他每次走過去的時候,我也總是驚奇萬分地說:“小凱,你真棒,真勇敢,走得真好!”慢慢地,小凱的動作越來越熟練了,腳步也放得更開了,走得更穩(wěn)了。
小凱的動作能力比一般小朋友要弱,這從他第一天進幼兒園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了,他當時連一個人扶著墻壁從樓梯上走下都不敢,一定要扶著他的手走。經過幾次鼓勵后,我不僅發(fā)現(xiàn)他不是動作靈活了,而是心理上的膽怯和不自信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今天的過小橋中,我給予他鼓勵,他也同樣越來越好了。
針對小男孩的這種膽小情況,我覺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更應該有意識地去安排他多做類似的嘗試戰(zhàn)勝困難的事情,這樣,讓他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才有戰(zhàn)勝自己的心理,樹立其自信心,久而久之,他動作能力就會有更大的提高。
一顆小樹苗,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并不漫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快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里,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而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老師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說好每一句話,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老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著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師是神圣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于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說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zhí)煺娴男δ?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幼兒教育隨筆:與孩子一同成長
放學了,看著家長接走一個個孩子。今天的任務圓滿完成。
咦,身后還有一個瑤瑤,送她回家吧!可能家長忘了,反正也不遠。
門虛掩,姥爺在家,姥爺身體有點不方便,但瑤瑤還是說:“老師你回去吧,我跟著姥爺就行,我乖聽話”。回園打掃衛(wèi)生,考慮一定要給瑤瑤媽媽打個電話,正好有點事情耽擱了,還不如直接去家看看。這時候瑤瑤姥姥回來了,她說因為去大姨家弄酒瓶耽誤了。酒瓶?我后腦立刻清醒,看著扎成捆的啤酒瓶,唉!要是白色酒瓶該多好,孩子做青花瓷就有材料了。我順口問了一句,有白色酒瓶嗎?姥姥隨便從一個箱中拿出一個白色酒瓶,這種嗎?我瞬間喜出望外,這會孩子做手工有戲了。“恩,我需要挺多,買你們的行嗎?”“王老師這個東西幾分一個,你不早說,為了孩子五十個都有,明天給你送幼兒園”“不不。麻煩了。我自己來拿就行,太謝謝了。”
事后,我反思,如果只是打個電話或許我我還在找白色酒瓶的影子,給孩子多一點關心,與家長多一點交流,收獲的將是更大的回報!小班孩子時常出現(xiàn)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我也著急怎樣教育活動培養(yǎng)的分享習慣。
今天是穎穎的生日。下午媽媽帶來了蛋糕。水果和禮物。孩子們異常的興奮,我接機向孩子展開教育,“穎穎,媽媽帶來了好吃的東西與大家分享,當你有好吃的東西、好玩的東西也要分享哦”,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著。
從那天開始睿一小朋友帶來了草莓,凡凡帶來了西紅柿,辰辰帶來了核桃……孩子們在品嘗到美味的同時好習慣正進一步培養(yǎng)。
早晨入園,不少幼兒又把“好吃的”放到我手里,“老師,我想與小朋友分享”。下午水果加點時間我把孩子們帶來的好吃的一一分給了他們,孩子們的小餐盤里有餅干、瓜子,爆米花、泡泡果還有幼兒園里的大蘋果。我發(fā)現(xiàn)帶來瓜子的辰辰盤子里卻沒有瓜子,他說都分給了小朋友。我說:“辰辰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他卻沒有了,怎么辦?”孩子們聽到后又把手中的餅干給你辰辰一些。看到孩子們的做法,我欣慰的笑了…
我們和孩子都在成長,靜等花開。
《大班畢業(yè)隨筆3篇》:大班畢業(yè)隨筆第1篇寄即將畢業(yè)的孩子還有一個多月孩子們就要幼兒園畢業(yè)了,心中真是不舍,我班的玉珍小朋友今天問我:“王老師,我上一年級,你還教我們嗎?”一轉眼三年過去
《大大班教育隨筆200篇》:大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1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
《大班教育隨筆下學期20篇》:大班教育隨筆下學期第1篇 【篇一】 我班幼兒尹中玉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fā)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