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特殊孩子要特殊對待,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劉宇是本學期開學時剛剛轉來的一個孩子。以前住在東北,由于爸爸媽媽關系不好,爺爺奶奶帶他回到了老家,來到我們幼兒園。按年齡校長把他安排到了我們中班。實際上他一天學也沒上過。說實話,當時接受他時我有點不情愿。但我還是欣然收下了他。
為了讓劉宇盡快的適應新環境,我盡量和他多接觸,縮短與他的距離,給與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感到在幼兒園和在家一樣溫暖。讓他進園就有好心情。按說,他這年齡段的孩子,一日生活常規不應該再專門培養了,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他的許多做法和習慣不合常規,如:大小便不上廁所;不知道愛護桌椅、玩具;衣服、攜帶不會整理;有垃圾隨地亂扔等。對此,我沒大聲訓斥他,而是耐心的引導他,教育他該怎樣做,并組織我班幼兒學習了關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兒歌,隨時對他進行提醒,同時小朋友們也積極的幫助他。過了三個星期以后,劉宇亂扔東西的習慣改掉了,也變得有愛心了,和小伙伴有時能相處一會兒。對于他的點滴進步,我都及時的給與表揚。
劉宇平時愛與同伴打架,爭搶玩具、上課不專心聽講、過分好動、攻擊性強、損壞東西等。小朋友經常告狀,說:"老師,劉宇是壞蛋,他常搗蛋!""他還會打人!""老師,你罰他到反思角去"。他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活動中要有一人專門看管,要不,就不知會玩出什么新花樣。成為班中的特殊人物。不會與人合作;自制力差、易分心;感到被侵犯時以武力反抗;不愿安靜的坐在教室里;不時要站起來走動一下;好奇心強;什么都要動手;希望獨立;不愿受約束。這些狀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生理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環境等。卻反映了劉宇在園的獨立,孩子們無論干什么事都拒絕他,針對這種情況我實在無計可施,我曾一度想放棄他。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周一的早上,孩子們陸續的來到了幼兒園,在一聲聲的問候之后,我把孩子們安排到區域中去活動。"老師,你看",隨著一聲清脆的叫聲,我回頭一瞧。是杉杉小朋友,她手里領著一個鳥籠,已快步如飛的來到了我的身邊。
這時,其他小朋友也都圍了過來,看著籠中的小家伙,韓穎說:"這只小雞真漂亮"。劉宇則說:"是一只可愛的小鴨,你看它嘴巴扁扁的,腳上還有蹼呢!"孩子們議論紛紛。我望著劉宇的臉,他讓我刮目相看,再調皮的背后,還隱藏著聰明與細心。我決定抓住其優點,因勢利導,我面帶微笑的注視著他,耐心地聽他講完,并伸出大拇指表揚了他。告訴他,要是把小鴨畫出來多好啊!回到座位上,他認真畫啊畫,畫了一群小鴨雖畫得不太形象,我還是表揚了他,并獎給他一個五角星。和他約定,上課時也要好好約束自己,不要再下座位亂跑。第二節課表現果然不錯。孩子的一些過分調皮的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當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有時,情況有了好轉,過陣子又會出現反復,如果一時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對待調皮的孩子,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只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恒心,最終會收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我想,特殊的孩子要特殊對待,不能輕易放棄,只要你把愛心和耐心全部奉獻出來,只要你有恒心,你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在幼兒園工作了二十幾年了,見到孩子們最多的要數他們的眼神,閑暇的時候想一下,真的我有很深的感悟。
當孩子們低著頭,不敢正視我時,我知道他在自我反省,這時,老師應熱心幫他們分清善惡習是非,讓孩子心悅誠服。
當孩子目光充滿愉快,眉飛色舞時,正是孩子稱心如意、享受樂趣的時候,這時老師應與孩子共享快樂。
當孩子眼神無光、昏昏欲睡時,正是孩子對事物沒興趣或十分疲勞時,教師要根據情況,引發興趣或及時休息。
當孩子目光緊盯著一個物體,這說明孩子對事物十分感興趣,老師要根據情況,或給予滿足,或解決疑惑。
當孩子看著老師臉色,這正是孩子乞求老師表態之時,此刻老師要針對孩子疑難,及時表達自己態度。
一名教師一天中要看到很多很多孩子,但是要用心去感受他們的眼神,及時給孩子以適當的教育,用心捕捉孩子的眼神。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伙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一只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于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隨時帶著他,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并不時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只"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伙伴一樣去玩耍、去游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游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于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煉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游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并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孩子們自從上了中班以后,就越來越喜歡交往了,像一群歡快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無論是上課還是進餐的時候,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在孩子們不斷的嘈鬧聲中,我們試著去制止,但似乎效果不佳,我們也曾經嘗試放任一次,看孩子們是否有說到自動停止的時候,結果讓我們大失所望。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我們不得不冷靜下來尋思恰當的教育方法。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決定要用一些更為科學的方式,來教育引導孩子們。翻開久違的《幼兒心理學》,我發現這么一段話:中班的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顯得非常活潑好動,他們喜歡與人交往、喜歡游戲。當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點后,對于孩子們之前的表現,我們會覺得理所當然,我們要做的是怎樣正確地引導孩子,而不再是一味地責備孩子了。
曾幾何時我們因急于布置好教室環境和制作教玩具而忽略了孩子們的心理需要;又是什么時候腦中只想著自己的工作而敷衍孩子對自己講的貼心話,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在忙著備課、制作教具、布置環境的同時,真應該好好地靜下心來聆聽童聲、研讀孩子、走進孩子、支持孩子。只有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礎上進行的教育才是真正符合孩子需要的教育。
引導
今天林林、星星、超超等幾個孩子又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建筑區。近一周來他們已非常默契,有的搭橋,有的搭建公路,有的搭建停車場十幾分鐘過去了,孩子們的搭建興趣漸漸減弱了,有的在玩玩具車,有的則東張西望無所事事。
通過一連幾天的觀察,我知道這是因為孩子們受生活經驗的局限,無法將游戲深入下去。我意識到這正是引導孩子拓展游戲內容的好時機。于是,我拿起一輛小汽車放在橋上行駛并故意讓車從橋上掉下去。借此問孩子們車為什么會掉下去,怎樣才能防止車從橋上掉下去。林林靈機一動,順手拿起一根作橋面的長條積木立在橋邊,當作橋的護欄,我表揚他想出了好辦法。然后,我讓他也拿一輛小汽車與我的小汽車在橋面上相向而行,兩車相遇時,孩子們發現橋面太窄了,林林又趕緊把那根已作護欄的積木放下來作橋面。這時,其他幼兒趕緊去找長條積木,但空手而歸。我問:橋的護欄是什么樣的?小超說:是一根一根豎起來的。他的話提醒了大家,他們趕緊找來小圓柱體積木搭起了橋的護欄。
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的汽車從橋上駛過,開上了公路,我繼續和孩子們邊玩邊聊:哎呀,車多了,很有可能發生交通堵塞,你們有解決的辦法嗎?召召建議道:那咱們就搭一個環島和一個十字路口吧。于是,孩子們又忙碌地尋找合適的材料,饒有興趣地繼續搭建
中班孩子已有一些自主游戲的經驗和選取適合的游戲材料的能力。但由于受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的限制,游戲往往很難深入,這就需要教師選擇適當的時機加以引導,并創設一定的情境喚起孩子的生活經驗,使游戲情節不斷拓展:引導幼兒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循序漸進地啟發他們挑戰難度更高的搭建活動。
劉宇是本學期開學時剛剛轉來的一個孩子。以前住在東北,由于爸爸媽媽關系不好,爺爺奶奶帶他回到了老家,來到我們幼兒園。按年齡校長把他安排到了我們中班。實際上他一天學也沒上過。說實話,當時接受他時我有點不情愿。但我還是欣然收下了他。
為了讓劉宇盡快的適應新環境,我盡量和他多接觸,縮短與他的距離,給與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感到在幼兒園和在家一樣溫暖。讓他進園就有好心情。按說,他這年齡段的孩子,一日生活常規不應該再專門培養了,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他的許多做法和習慣不合常規,如:大小便不上廁所;不知道愛護桌椅、玩具;衣服、攜帶不會整理;有垃圾隨地亂扔等。對此,我沒大聲訓斥他,而是耐心的引導他,教育他該怎樣做,并組織我班幼兒學習了關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兒歌,隨時對他進行提醒,同時小朋友們也積極的幫助他。過了三個星期以后,劉宇亂扔東西的習慣改掉了,也變得有愛心了,和小伙伴有時能相處一會兒。對于他的點滴進步,我都及時的給與表揚。
劉宇平時愛與同伴打架,爭搶玩具、上課不專心聽講、過分好動、攻擊性強、損壞東西等。小朋友經常告狀,說:"老師,劉宇是壞蛋,他常搗蛋!""他還會打人!""老師,你罰他到反思角去"。他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活動中要有一人專門看管,要不,就不知會玩出什么新花樣。成為班中的特殊人物。不會與人合作;自制力差、易分心;感到被侵犯時以武力反抗;不愿安靜的坐在教室里;不時要站起來走動一下;好奇心強;什么都要動手;希望獨立;不愿受約束。這些狀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生理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環境等。卻反映了劉宇在園的獨立,孩子們無論干什么事都拒絕他,針對這種情況我實在無計可施,我曾一度想放棄他。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周一的早上,孩子們陸續的來到了幼兒園,在一聲聲的問候之后,我把孩子們安排到區域中去活動。"老師,你看",隨著一聲清脆的叫聲,我回頭一瞧。是杉杉小朋友,她手里領著一個鳥籠,已快步如飛的來到了我的身邊。
這時,其他小朋友也都圍了過來,看著籠中的小家伙,韓穎說:"這只小雞真漂亮"。劉宇則說:"是一只可愛的小鴨,你看它嘴巴扁扁的,腳上還有蹼呢!"孩子們議論紛紛。我望著劉宇的臉,他讓我刮目相看,再調皮的背后,還隱藏著聰明與細心。我決定抓住其優點,因勢利導,我面帶微笑的注視著他,耐心地聽他講完,并伸出大拇指表揚了他。告訴他,要是把小鴨畫出來多好啊!回到座位上,他認真畫啊畫,畫了一群小鴨雖畫得不太形象,我還是表揚了他,并獎給他一個五角星。和他約定,上課時也要好好約束自己,不要再下座位亂跑。第二節課表現果然不錯。孩子的一些過分調皮的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當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有時,情況有了好轉,過陣子又會出現反復,如果一時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對待調皮的孩子,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只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恒心,最終會收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我想,特殊的孩子要特殊對待,不能輕易放棄,只要你把愛心和耐心全部奉獻出來,只要你有恒心,你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今天早上,我在打掃衛生時,李明小朋友的母親跑來對我說:"老師,你把李明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李明在哪?他怎么不進來?"媽媽著急地說:"他今天早上不愿來幼兒園,現在在幼兒園門口,就是不進來。"我放下手中的活跟著李明的媽媽來到幼兒園門口,只見李明在車上邊哭邊喊:"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過去問他:"你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傷心地哭了起來。
我好不容易、哄他來到活動室,讓他坐下,等他母親走后,我蹲下身子,撫摸著他的頭說:"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哭嗎?"他滿眼淚水地說:"老師,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師說一聲,讓我跳舞嗎?"我一聽,終于明白了,原來舞蹈老師在排節目時,嫌他動作不到位,昨天把他裁了下來。我說:"咱們不跟舞蹈老師練舞蹈了,老師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參加咱們班的節目吧!"他說:"老師,我能行嗎?你會不會又不用我了?"我說:"不會的!"只見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說:"老師你真好!"
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強,那我希望各位老師在處理孩子們每件事情上,能多考慮以下孩子們的感受!
孩子就像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老師怎么做,孩子也會學著這樣做的!
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影響下,個個成為老師的小影子,成為有禮貌、有能力的好孩子。
這是一件發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當我說:小朋友們,下午好!起床了。孩子們一個個都起來了,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去幫一些動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從果果的身邊走了過去,身體沒把握好平衡,差點摔跤,就聽惜筠寶貝說了一句:盧老師,你要小心呀,下次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那樣會很疼的。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子,心里頭溫暖極了。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一個多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老師,就像老師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爸爸媽媽都來學一學。在孩子的眼里,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好的。
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對象,并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怎樣表現,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老師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老師要三思而后行!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不會謙讓、不懂容忍。孩子們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樂,也沒有為他人著想的責任感。而且,獨生子女大多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沒有哥哥姐姐,他們就缺少生活和游戲中模仿的榜樣。畢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間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不同年齡的孩子對事物有不同的觀點,年齡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們的建議。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種親情,彼此承擔責任和義務,在與同齡孩子相處時往往沒有這種感覺。
用愛心對待孩子。要把幼兒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因為他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我們要充分展現自己的愛心,像父母般的照顧他們,使孩子有在園如在家的感覺。從孩子進入校園的那一刻以及我們從家長的手中接過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對孩子負起所有的責任,這也是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期望。
我所帶的班級是小班來的都是新生,大家都知道當孩子不適應一個環境時,往往會采取一種最為直接的抗議方式,哭,沒完沒了的哭,剛開始,我還耐心的烘哄他,用玩具哄陪他玩,可他依然無休止的哭鬧,還又踢又抓,天天如此,我都有些失去耐心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職責以及那個家長對我的信任,便在心里暗暗告訴自己絕對不能放棄,要堅持。到了園里,我依然是輕言細語,給孩子更是多了幾分關愛。漸漸的,他們不再哭了,也開始和我說話了,只是聲音很小,但我每次都會微笑著聽他講完。有一天,當媽媽送他們進園時,竟然主動向我說老師早,而且還破天荒地的給媽媽再見。當時一種強烈的感動從我心底油然而生,在內心激蕩,久久難以平靜。
用愛教育孩子。師愛是學生樹立良好品質的奠基石。面對一張張童稚的面孔,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難道只要教會他們知識就足夠了嗎?錯了,五育并舉,德育為首,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有這樣一位老師,班里的一個小朋友因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馬上布滿了難聞的氣味,孩子們也捂住鼻子,有的還說,臭死了,臭死了,可是老師并沒有批評他們,也沒有露出厭煩得表情,而是拿來笤帚、簸箕,打掃地上的嘔吐物。看到老師默默地打掃,孩子們的小手都放了下來,一個孩子小聲地和旁邊的孩子說,我覺得老師像媽媽一樣的,聽了孩子的話,老師由衷地感到高興,更令老師欣慰的是,幾天后,又有一位小朋友生病吐了,孩子們不再亂叫了,又幾個懂事的孩子還拿來了紙巾遞給那個嘔吐的孩子。這就是老師,用自己的愛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孩子,用自己的愛,感悟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用愛心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們都有機會接受老師的愛,所以我們不能對孩子們有偏愛。不能說我喜歡某某孩子,就對其多加關心,使其處處享受優厚的待遇,時間一長,就會使其他的孩子感覺老師只愛別人,而不愛自己了。因此,我們要創造一個公愛的氛圍,讓每個孩子都感覺老師是愛他們的,老師對任何孩子都是一樣的。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師以家長的地位及背景或是以孩子的漂亮與否、衣著來有分別的愛孩子,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會讓孩子們從小就有了劃分等級,甚至嫌貧愛富、嫌丑愛美的不良思想,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從自身做好,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做孩子們的楷模。再者,愛孩子,不可以溺愛,也不可以包攬。
要適當的鍛煉孩子獨立處事的能力,不會做的時候,老師教,可學會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讓孩子養成事事都是別人為自己做的不良習慣。在這一點上,更需要家長多做些努力,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啟蒙老師,孩子們在幼兒園所養成的好習慣還需要長時間的鞏固。足球比分
愛心是我們干這份工作的首要條件,沒有對孩子的愛,談,何對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無從談起。愛,畫出來就是一顆心,一顆紅心。用愛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愛心回報我們。當我們因感冒而嗓子沙啞時,孩子們不會在教室大聲地吵鬧……讓我們都擁有這樣一顆愛的紅心吧,引導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堅實的第一步,在潔白的畫布上涂下美麗的第一筆,讓我們用愛給孩子塑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幼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10篇》:幼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隨筆篇一 小朋友們小便后洗手是最基本的事情,可是有的孩子卻總喜歡偷懶,有的小朋友 只把手指尖浸濕,有的偷懶不打洗手液,還有的直接洗
《大班冬天隨筆4003篇》:大班冬天隨筆4003篇第1部分 喜歡冬天,喜歡冬日里緊緊粘住玻璃窗的霧氣和窗花,喜歡清晨第一縷澄黃澄黃的陽光透過瓦房照進屋里。這些都是城市里冬季所沒有的景象。 我喜
《幼兒園老師隨筆13篇》:第1篇幼兒園老師隨筆 幼兒園教師隨筆:老師不喜歡我了 前些天,王姝云的媽媽來接孩子,和我說:王姝云回家說楊老師現在不喜歡我了,問問楊老師什么時候可以喜歡我啦。聽了這話,我當時就納悶極了,還和她們母女開玩笑說:老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