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異想天開的作品,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每個小朋友都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這份想象力究竟有沒有被拘束,端看老師和家長是怎么對待的。晨間活動時,我發現陳天祥嘟著小嘴在美工區認認真真地畫著,畫的是什么呢?畫的是一顆大樹,樹枝上畫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像蘋果,又像是西瓜。
陳天祥畫的什么東西呀?我蹲在他面前問。一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很多的蘋果,我在這個蘋果上給它安裝上按鈕,用手輕輕一點,甜甜的果汁就嘩嘩地流出來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著喝。這是什么呢?我指著一個似人非人的圖像問;這是奧特曼,他能發出光環,把偷蘋果的賊打跑陳天祥講的眉飛色舞。呀,你這個蘋果真棒,還能當武器呢!我故作驚訝的夸獎他。
我這一夸引得陳天祥又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他畫的蘋果:我的這個蘋果能幫老師拖地整理衛生,還會變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還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唱歌、跳舞,還會給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陳天祥可真能干,能畫出這么神奇的蘋果樹,老師為你鼓掌。我由衷的為聰明的陳天祥鼓起掌來。
在我們成人看來有幾分丑陋的蘋果樹,各種不規則的蘋果,在陳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見,孩子的思維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異想天開,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這異想天開中迸射出來。作為孩子心靈的啟蒙者,不應將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維定勢之中,而應適時引導,點撥,那樣就會收到許多神奇的蘋果樹。
每個小朋友都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這份想象力究竟有沒有被拘束,端看老師和家長是怎么對待的。晨間活動時,我發現陳天祥嘟著小嘴在美工區認認真真地畫著,畫的是什么呢?畫的是一顆大樹,樹枝上畫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像蘋果,又像是西瓜。
陳天祥畫的什么東西呀?我蹲在他面前問。一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很多的蘋果,我在這個蘋果上給它安裝上按鈕,用手輕輕一點,甜甜的果汁就嘩嘩地流出來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著喝。這是什么呢?我指著一個似人非人的圖像問;這是奧特曼,他能發出光環,把偷蘋果的賊打跑陳天祥講的眉飛色舞。呀,你這個蘋果真棒,還能當武器呢!我故作驚訝的夸獎他。
我這一夸引得陳天祥又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他畫的蘋果:我的這個蘋果能幫老師拖地整理衛生,還會變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還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唱歌、跳舞,還會給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陳天祥可真能干,能畫出這么神奇的蘋果樹,老師為你鼓掌。我由衷的為聰明的陳天祥鼓起掌來。
在我們成人看來有幾分丑陋的蘋果樹,各種不規則的蘋果,在陳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見,孩子的思維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異想天開,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這異想天開中迸射出來。作為孩子心靈的啟蒙者,不應將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維定勢之中,而應適時引導,點撥,那樣就會收到許多神奇的蘋果樹。
三四歲的孩子正處于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助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當孩子確定在撒謊時,就須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那么,怎樣對待撒謊的孩子呢?
首先,成人要識別真假謊言,如果孩子確實說謊,就要以淺顯的例子幫他認識錯誤,例如用故事《狼來了》來教育孩子。
其二、成人要多關心和愛護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場合指責孩子,更不要因為面對孩子的錯誤姑息、遷就,甚至弄巧成拙。
其三、成人要避免給孩子制造說謊的機會。
作家雨果說:"人世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關愛他人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未來人才的基本素質要求。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倍受家長的寵愛。有些家長在把全部的愛傾注給孩子的同時,沒有培養孩子也去愛別人,家長對孩子的情感呈現出"單向輸入",而不是"雙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獲取,而不知去愛別人,不會體諒他人的難處與痛苦,愛心缺乏教育嚴重。如何培養幼兒的愛心呢?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孩子單純、幼稚,喜歡摸仿。作為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對人對事要熱忱友好,為幼兒樹立楷模。愛心是在人與人的接觸中培養起來的,記得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發現了一只受傷的小鳥,我看到后便同情的撫摸著它的羽毛,這時小朋友也被我的真情打動了,紛紛學著我的樣關心起小鳥來,還問小鳥疼不疼,有的還要帶回家去養。通過這件事,我進一步體會到教師投入真情的重要性。只有教師自身具有豐富的愛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現出來,才能自然地帶動幼兒產生愛心,使幼兒能主動地關心、幫助那些需要關心、幫助的人。可以這樣說:教師的真情投入在幼兒愛心的培養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二、關愛他人的情感,在實踐中積累體驗,逐漸形成穩定的行為。
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不是依靠"教"才學會的。是在理解他人的痛苦與需要的情感變化過程中逐漸產生同情心,良心驅動下。在角色實踐活動過程,小組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是付諸行為強化的結果。
三、培養幼兒積極的道德情感,實施愛的教育,充分調動社會、家庭、幼兒園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對幼兒施以良好的教育影響,增強教育力度,利于提高教育實效。
前段時間,我組織了一次中班數學活動“數數蛋寶寶”,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封閉物體的數數方法,積累數數的經驗。在活動設計初期,考慮到要讓幼兒充分操作,我提供了各種“蛋”、多邊圖形、操作單等多種材料,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幫雞媽媽數蛋;幫其他動物媽媽數蛋;數一數圖形的邊;完成操作單。幼兒在我的引導下逐步與材料進行互動,興趣一直很高。
我發現這個活動看上去熱熱鬧鬧、順順利利,但各環節缺乏層次感,幼兒只在同一水平上操作。數學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幼兒去探究、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而我原先的設計過多地強調了幼兒的動手操作,忽略了幼兒的“探究”和“發現”。隨后,我進行了梳理:這次數學活動需要幼兒解決什么問題——封閉物體的數數;需要幼兒去探究什么——封閉物體的數數方法,而這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關鍵是做標記;幼兒可以發現什么——方式方法的不同。教師的指導策略是什么——給幼兒適宜的材料、足夠的時間,讓幼兒與材料互動、與同伴和教師互動,創設條件讓幼兒自己去探究、去總結,從而積累經驗。于是,我對原來設計的教學環節進行了調整:幫雞媽媽數蛋;探索封閉物體數數的方法;用學到的方法幫其他動物媽媽數蛋。在調整后的活動中,幼兒一直興致很高,在問題情境中自由地探究,有的幼兒數一個物體做一個標記,有的幼兒只在某一個物體上做標記,有的幼兒用手指點住某一物體做標記,有的幼兒用圓點等做標記……幼兒在操作過程中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新的方式,與已有的經驗進行碰撞,形成新的經驗。
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組織任何活動都要“以幼兒發展為本”,我們不應追求活動形式的多樣、活動場面的熱鬧,而應重視幼兒活動的過程,引導幼兒探索發現,獨立解決問題,讓幼兒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中獲得新的經驗和發展。
讓幼兒學會學習,教師該做些什么?的確,這已成為我們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放任自流或瞎子摸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11月29日,我有幸觀摩了太倉市舉辦的"聚焦課堂,學會學習"骨干教師會課周活動,我得到了一些啟示與體會。 讓幼兒學會學習,教師應"敏銳善思"。 三個精彩的課堂教學,源于執教者的敏銳善思。三位教師都對教材、幼兒年齡特點、已有經驗等進行了透徹的分析,特別沙一老師的大班藝術《熊和石頭人》引領我們回到課堂教學產生的源頭來思考,如音樂教育的價值是什么?而大班綜合《超級模仿秀》更突出了教師對生活信息的敏銳洞察,將幼兒身邊正在發生的"亞運"這一大事件融入活動中。 讓幼兒學會學習,教師應"膽大心細"。 真正將課堂還給幼兒,教師也需大膽地學會放手,充分肯定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沙老師的《熊和石頭人》中對此做了十分清晰的詮釋。其中一個環節"請幼兒找個朋友唱唱想想,為歌曲配上好看的動作",幼兒自由自主的展現了自己的想法,正因沙老師的大膽放手,留出想象和思維的空間給孩子們,他們真正感受到了成為學習的主人的快樂。同時,對細節之處考慮周密,如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沙老師運用教師范唱,幼兒傾聽就很快把知識點解決了","用手在膝蓋上一拍一步,學一學大熊走",自然中透過了巧妙,即感受了節奏,又不會使幼兒過分的興奮。教師始終引在前,拋出問題,幼兒自己解決。充分體現了"學會學習"的精神,使我們直觀的感受到如何從"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如何幫助幼兒去發現、組織、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 "教育好比牽著孩子教他學走路,要隨時準備放手"。讓幼兒學會學習,教師該做的還有許多,比如依靠自己的智慧調整課堂的突發事件,教師更需有廣博的能力與知識,時刻充分做好準備,才能成為合格的讓幼兒學會學習的引領者。
在幼兒園里每天都演繹著不同版本的小故事,或平凡或瑣碎,或喜或悲,但都折射著生活的斑斕色彩。作為幼兒教師,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天為孩子們忙碌著。肩負使命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半點松弛和懈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做好幼教工作的編劇,讓劇本中的小主人公們享受生活的美好,體驗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在幼兒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小竅門,在此,和各位教育同仁來分享: 一、恩威并施,把握尺度 教師對"恩"和"威"的尺度由孩子的狀況來定。小班孩子剛入園,這時候教師對孩子的"恩"占100﹪,要全身心的去愛孩子,以母親的身份讓剛剛離開媽媽處于膽怯中的孩子有一種安全感,盡快適應新環境。待入園的孩子漸漸適應園內生活,可以對過于依賴老師的孩子放手,對他們的"恩"降到90﹪,讓他們轉移視線,試著和伙伴交流、相處,慢慢融入大集體中。 二、規則意識,日益強化 在幼兒感受愛的同時,也要讓幼兒樹立規則意識。小班下學期,剛一開學,就有好多幼兒相繼轉來,由于他們的加入,班里的一切都被搞得一塌糊涂,上課哭鬧,注意力分散,下課亂翻,帶的上學期已初步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也不聽話,教學秩序一片混亂,令我和搭班的王老師很是頭疼。兩人靜靜地反思之后,覺得一味的哄著膩著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得想辦法慢慢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首先每節課上課之前,給孩子們講道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多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在集體面前大力表揚表現好的孩子,開展"看看誰是乖寶寶"、"我最棒"、"好孩子就是我"、"書是我們的好伙伴"等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幼兒搶先爭優的積極性,在日益強化的攻勢下,慢慢的孩子們樹立了規則意識,班里出現互幫互助的好氣象,教學秩序一片井然。 三、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家長的交流工作,利用接送時間用心和每位家長有效的進行溝通。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位家長,笑臉相迎,熱情周到,讓他們感受到我作老師的為孩子的一切在努力,心甘情愿的跟你談話交流,出謀劃策。通過"預約家長"、"家園指南"、"親子活動"、"家園聯誼"等一系列的活動家園共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我和家長的不懈努力下,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長大懂事了,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開始講話了,"與世無爭"不愿與人交流相處的孩子,開始有了新朋友,慢慢融入集體生活了;毫無規則可言,長期溺愛在家長溫暖懷抱的孩子開始學會獨立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不同層次的孩子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時不時的讓同事們欣賞班里孩子的變化,與家長共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大班五月份隨筆3篇》:大班五月份隨筆第1篇是老師錯了一天早上,我若有所思的走在路上,孩子們一聲聲甜甜的問候聲,時時從我耳邊飄過。而我只是機械的應付式的回答。突然,涵涵小兄弟姐妹,攔在我面前說;&l
《大班畢業季的隨筆3篇》:大班畢業季的隨筆第1篇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就要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說再見了,看著他們從不經人事,到茁壯成長,內心不禁感概時間過的太快,三年的歲月,是孩子們的黃金歲月,也是我由
《幼兒園大班畢業隨筆》:第1部分我是大班的___,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我們快畢業了,那里是我們成長的第一個臺階,是我們最快樂和幸福的家!但我們就要畢業了,就要分別了。我真舍不得……還記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