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善待孩子的好奇心,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孩子們總是有許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開水去澆花,說用冷水花會感冒的,把電動車拆開說是看看為什么它會自己開,是不是有司機在里面……作為一位幼兒園老師,怎樣去教育幼兒,對于他們的好奇心給予正確的引導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當然一味的指責他們是不對的,很巧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議我們幼兒園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們的伙伴,從中把孩子引向正確的人生之路。
我們班的潘樂巖就是這樣的孩子,看,小朋友又來告狀了。
"老師,毛毛把毛巾扯壞了!"
孩子們拉著我來到廁所里,可不是嘛,原來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經皺來一起了,毛巾上還拖著幾條長長的線,地上也有幾根。毛毛低著頭看著毛巾,很難過的樣子。
"老師,您看,這毛巾都不好用了。"孩子們嚷著。
"我想,毛毛一定有他這樣做的原因,讓我們聽他講一講他為什么把毛巾弄成這樣,好么?"
孩子們都靜下來了,"我看見毛巾上有個線頭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來,可是越揪越多,怎么也揪不完,毛巾就成這樣了。"
"原來是這樣,毛毛并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許多線橫豎織成的。"
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孩子就是天真可愛的,"闖禍"并不是他們的初衷,他們只是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嘗試著解決一點問題,作為教師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給孩子留一份想象與創造。
孩子們總是有許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開水去澆花,說用冷水花會感冒的,把電動車拆開說是看看為什么它會自己開,是不是有司機在里面……作為一位幼兒園老師,怎樣去教育幼兒,對于他們的好奇心給予正確的引導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當然一味的指責他們是不對的,很巧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議我們幼兒園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們的伙伴,從中把孩子引向正確的人生之路。
我們班的潘樂巖就是這樣的孩子,看,小朋友又來告狀了。
"老師,毛毛把毛巾扯壞了!"
孩子們拉著我來到廁所里,可不是嘛,原來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經皺來一起了,毛巾上還拖著幾條長長的線,地上也有幾根。毛毛低著頭看著毛巾,很難過的樣子。
"老師,您看,這毛巾都不好用了。"孩子們嚷著。
"我想,毛毛一定有他這樣做的原因,讓我們聽他講一講他為什么把毛巾弄成這樣,好么?"
孩子們都靜下來了,"我看見毛巾上有個線頭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來,可是越揪越多,怎么也揪不完,毛巾就成這樣了。"
"原來是這樣,毛毛并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許多線橫豎織成的。"
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孩子就是天真可愛的,"闖禍"并不是他們的初衷,他們只是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嘗試著解決一點問題,作為教師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給孩子留一份想象與創造。
在幼兒園工作了二十幾年了,見到孩子們最多的要數他們的眼神,閑暇的時候想一下,真的我有很深的感悟。
當孩子們低著頭,不敢正視我時,我知道他在自我反省,這時,老師應熱心幫他們分清善惡習是非,讓孩子心悅誠服。
當孩子目光充滿愉快,眉飛色舞時,正是孩子稱心如意、享受樂趣的時候,這時老師應與孩子共享快樂。
當孩子眼神無光、昏昏欲睡時,正是孩子對事物沒興趣或十分疲勞時,教師要根據情況,引發興趣或及時休息。
當孩子目光緊盯著一個物體,這說明孩子對事物十分感興趣,老師要根據情況,或給予滿足,或解決疑惑。
當孩子看著老師臉色,這正是孩子乞求老師表態之時,此刻老師要針對孩子疑難,及時表達自己態度。
一名教師一天中要看到很多很多孩子,但是要用心去感受他們的眼神,及時給孩子以適當的教育,用心捕捉孩子的眼神。
今天一大早一個隨手翻閱的小事例把幼教網小編溫暖到了,主人公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雖然才4歲,但她小小年紀就已經會照顧媽媽了。她的媽媽身體不好,如果在衛生間時間過長,小女孩都會敲門問:“媽媽,我就在門外,需要我幫忙嗎?”如果她要出去玩,就把急救箱拿到媽媽身邊說:“這是急救箱,我出去玩一會兒就回來?!?/p>
多好的孩子啊!她的媽媽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能有這么好的孩子。
就在我羨慕那位媽媽有這么好的孩子的同時,想到了我身邊一些媽媽們的“抱怨”:“現在的小孩呀,他覺得其他人對他好是都應該的,但怎么就不知道關心一下別人呢。就說我家那孩子吧,我都告訴他我生病了不舒服,可還是吵著要我帶他出去玩?!?/p>
同樣是孩子,為什么反差這么大?這是由于他們所受的情感教育不同造成的。
所以,教會孩子學愛、重視對孩子的情感教育,值得引起每一位家長的思考。
做高情商的父母
父母的表率作用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孩子能體察到你對周圍人的態度,千萬別以為孩子年齡小什么都不懂,做家長的就可以無所顧忌的“暴露自己的本性”。
咱們之前也多次提過,學齡前兒童有著超強的模仿力,想必做家長的還是希望孩子能從你身上學到好的品質吧。
引導孩子感知別人對自己的愛
幼兒時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孩子會誤以為周圍人對他的愛和奉獻是應該的。
如,帶他一起買菜,知道菜買回后要洗干凈,做熟了才可以吃;要讓他知道夏天做飯是很熱、很辛苦的,讓他到廚房感受一下;讓他知道自己在生病、過生日的時候,家人都是怎么做的。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去感知和關注。
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
現在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需要,是渴了、餓了、冷了等,卻沒有讓孩子知道身邊的親人也是有需要的,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心理上的。
讓孩子了解家長也有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生病的時候也需要別人的照顧。教育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孩子就會理解、同情、關懷他人,養成愿意幫助他人的習慣。
讓孩子嘗試回報
這是在感知別人的愛和知道每個人都有需求的基礎上,很自覺地愿意這樣做。這樣就會使孩子有一顆溫存、善良的心,使孩子從小就有一種責任感,學會尊重、關心別人。
讓孩子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父母:1.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2.在日常生活中關心父母和家人。3.讓孩子在家中承擔一定的責任,做力所能及的事。4.讓孩子幫助關心更多的人——鄰居、小朋友等。
>>>>不可取的育兒態度:
1、過于溺愛。這是親子關系中最可悲的一種。這種態度培養出來的孩子對于感恩的概念較模糊。
2、家長不懂得尊重孩子。對待孩子像對待物品一樣,給孩子很多限制,使孩子生活在陰影之中。用這種方法教育出來的孩子膽怯、缺乏自信,或者逆反心理很強。
家長
3、對孩子表達的僅是金錢方面的愛。這樣的孩子的精神生活是非常貧乏的,他的心靈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愛,那他將來也會成為一個情感上無知的人。
4、家長對孩子忽冷忽熱。這樣做,孩子容易喜怒無常,也不懂得尊重別人。
5、家長總喜歡橫向比較孩子。若家長總用孩子的弱項和別人孩子的長項比較,只會使孩子失去自尊和自信。
6、缺乏原則。高情商父母對孩子有積極的約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的準則是什么。
幼兒教育隨筆:理解孩子的自尊心
今天早晨,孩子們入園時都帶來了自制玩具。這種玩具制作方法很簡單,就是利用廢舊材料,如牙膏盒子,藥盒子做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家具等,由于取材方便,制作簡單,深得孩子們和家長的喜歡。
孩子們將自己的玩具交給我,都很開心很自豪的告訴我,是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做的。這時,李xx也擠過來,將他的玩具放在我手心,喲,真特別!我仔細一看,用了幾個鐵盒子做成的,上面還有牙簽,看上去像一個皮球。正想問他,他轉身去玩玩具了。
等收齊了孩子們的玩具,我作了一下比較,覺得李xx的玩具太具危險性了,因為比較重還有牙簽,玩容易造成傷害。我想了想,就隨手把牙簽拔掉放進了垃圾桶。
課間休息時,李xx忽然拿著那被丟棄的“牙簽”,滿臉委屈的說:“老師,你怎么把我的東西扔進垃圾桶了呢?這可是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呀!”我頓時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么大的錯誤!我傷害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我的臉燒的滾燙,誠懇的向他道了歉,并向他解釋丟棄的原因。我們經過商量,決定將牙簽換成棉花棒,我和李xx一起“改裝”了這個“球”。
《大班畢業教育隨筆3篇》:大班畢業教育隨筆第1篇那日午休起床后,外面下起來小雨,孩子們趴在窗口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快樂地談論著關于雨的話題??吹剿麄兣d奮不已的樣子,我怎忍心強制性地讓他們坐到小椅
《大班下學期幼兒教育隨筆15篇》:大班下學期幼兒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育筆記(一) 性格內向的孩子更需要愛 凡是認識丁健康的老師,都明白這個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語,但透過一件事,我重新
《幼兒園大班隨筆50篇》:幼兒園大班隨筆第1篇 【篇一】 《尊重幼兒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和孩子建立友好的平等關系,對于促進幼兒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尊重幼兒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