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教育反思筆記大全17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戶外活動之前我利用空閑時間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孩子們很喜歡聽。故事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小動物想吃樹上的蘋果,可是夠不到怎么辦?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沒有按照故事的原文給孩子們講,我故意把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因為具備思考的頭腦和解決生活遇到的困難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綱要》中明確指出的,與園本課題《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不謀而合。
通過故事對幼兒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是最佳途徑。我直接把問題提出來:“小朋友能想到什么更好的方法嗎?”只見孩子們積極發言,想到了許多的奇妙的辦法。西西說:“老師,可以讓小蛇爬上樹去摘蘋果,跐溜跐溜的,因為它會爬樹。”雖然西西的語言不流利,但是他的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可是也引來了一陣議論,“一個蘋果夠誰吃的?”明明說。西西不服氣的說:“我拿一包小蛇來,都跐溜跐溜的爬樹,能有好多的蘋果的。”大家不禁為西西的想法鼓掌。丁丁毫不示弱的說:“我家有鉤子有板凳,用鉤子鉤蘋果、用板凳夠蘋果就行。”又是一陣掌聲,大家情不自禁的為愛動腦筋的同伴鼓掌。
聽著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我順勢引導:“還有誰有更好的辦法,我們大家都喜歡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小猴子也能上樹”佳佳說。“大象有長鼻子”琪琪說,大家都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又是一輪激烈的發言。作為我們教師就要時時刻刻裝著教育目標,日常活動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很好的教育契機,孩子們在故事的引導下,在積極的發言中,學會了動腦思考問題,這是遇到問題最佳的處理方法,我也把這種對待困難的態度延伸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引導孩子們形成積極的做事態度。
那天,我組織一個手工活動《我們小手拉小手》,活動的目標之一是讓幼兒學習運用折剪紙的方法表現各國娃娃手拉手的形象。活動一開始,為引起幼兒的興趣,我放了一下碟片給幼兒看,孩子們都在聚精會神地看,看完碟片后,我問幼兒:“你們愿不愿意把世界各國的小朋友一起手拉手的樣子剪下來呀?”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愿意。于是我開始教小朋友折的方法,示范剪了兩張,方法看似簡單。之后,我便要幼兒自己開始畫,并折剪,我也在旁邊巡回指導。可是,我發現許多幼兒雖然會畫,也會折,但剪的卻是亂七八糟,一塌糊涂,有的沒有頭,有的把手剪掉了,有的兩只腳連在一塊兒,只有幾個年齡稍大點的幼兒剪的還算可以,看到這種現象,我的心里非常的煩燥。
整個活動,我沒有很好地完成原定的活動標。課后,我認真思索,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我又重新探索,一步一步地來完成這個紙工。終于,我發現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出現在折的方法上,我教幼兒折了三折,導致紙太厚,幼兒因為力氣太小,剪不動過于折厚了的紙,其實折兩下也可以完成,而且更容易。唉!我這是舍易求難啊,我根本就沒站在幼兒的立場上為孩子們想。于是我利用空余時間,用簡易的方法教幼兒折剪,果真,孩子們剪得相當不錯,我看著孩子們的作品,開心地笑了。
組織小班角色游戲時,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煤氣灶、鍋、鏟、杯子、碗、盤子、衣服、梳子、電吹風、剪刀、衣架、洗衣機、熱水器等。游戲前,我特地向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愛惜玩具,不爭搶,玩后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孩子們都響亮地回答:“知道了。”可是,游戲還沒開始,孩子們就亂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鋸似的搶著鍋子,娜娜說:“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琳琳說:“我是媽媽,我才能煮飯。”琛琛哭著跑過來:“老師,明明搶我的手機,不讓我當爸爸。”明明爭辯著:“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機。”琪琪和詩詩為搶電吹風也吵了起來……游戲無法進行下去了。
我準備了那么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促進游戲的發展,但結果是幼兒對玩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游戲卻無法開展下去。問題正是出在我沒有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游戲特點。小班幼兒模仿和從眾心理強,看到同伴玩什么也要跟著玩什么,所以會出現爭搶角色、爭搶玩具的現象。可見只投放種類多樣,但數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無法使游戲順利開展有了前車之鑒,在接下來的游戲中,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兩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頭都有玩具了,爭搶現象確實少了很多。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只見每個“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滿了碗、盤子、勺子等,地上也放著菜籃子、洗菜盆等。峰峰從菜籃里拿了一個蘿卜,望著滿桌子的東西不知道往哪兒放,最后干脆掀開鍋蓋把蘿卜放在鍋里;寧寧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鍋里扔……又亂了套了。
投放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具減少了爭執和沖突,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還是我對小班幼兒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游戲內容相對單純,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響游戲的開展,而只能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操作上。,那么,如何科學地為小班的角色游戲投放玩具材料呢?經過幾次嘗試,我逐漸明白:同一主題的材料應多套,但種類數量不能過多,應根據階段分層次投放玩具。游戲初期的玩具種類一般以四五種為宜,相同材料以兩套為宜。隨著游戲開展的需要和孩子經驗的豐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以推進游戲情節的發展,豐富游戲內容。
又到了吃小點心的時間。今天吃的是香蕉,孩子們都吃得津津有味。我打開錄音機,給孩子們放起了優美舒緩的音樂。正當我們沉浸在這種祥和的氛圍中時,突然在潔凈的地面上多了一塊香蕉皮,大概是哪個孩子不小心掉的吧。我正想過去撿起它,可這時豆豆正好從此處經過,一腳踩在了香蕉皮上,腳下一滑,豆豆的身子晃了一下。看到這一幕,我想豆豆肯定會把香蕉皮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去。于是我就停下了腳步,在一旁觀察他的動靜。
只見他低頭看了看地上的香蕉皮,沒有把它撿起來,又用腳踩了上去。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這里就會非常生氣地上去批評他,怎么能把香蕉皮踩來踩去呢?應該撿起來扔到垃圾桶去才對呀。當時我也想上去制止他的行為,可是強烈的好奇心又驅使我想看看他接下來的舉動。只見他踩著香蕉皮向前走了一步,好像是在研究香蕉皮會不會把他滑倒、是怎樣把他滑倒的。就這樣他反復試了幾次,又把香蕉皮撿起來反過來又滑了幾次。通過他自己的研究好像弄明白了,然后把香蕉皮撿起來扔到了垃圾桶。
看到這里,我不禁慶幸剛才沒有過去批評他。是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香蕉皮,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不足為怪,可是孩子可能就不明白為什么它能把人滑倒,他想通過自己的嘗試來得出結果,難道說這樣的行為也有錯嗎?由此我也想到了其他的事情,可能在我們看來非常荒謬的舉動,孩子們卻要反復的去嘗試,這時候我們要去批評他嗎?如果不去嘗試他怎么會理解為什么這樣做不對呢?(當然,這樣的嘗試要保障孩子的安全。)我們成年人不也有些事情是經過自己的嘗試才知道該如何做的嗎?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的不當行為時,不要急于去批評他,要充分地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后再來解決也不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或許你會發現你的決定才會是明智的。
導讀:教師以極大的耐心和欣賞的態度來觀察幼兒的言行。當幼兒并沒有選擇篩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離混合物時,教師并沒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觀察等待,幼兒在滿足了一時的新鮮感后便通過觀察“工具”發現了篩子,并用它進行嘗試。
“神奇的篩子”是我在科學區指導幼兒探索的系列案例。在這一個活動中我選取了幾個階段的指導片斷,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記錄。這則案例體現了我在指導區角活動時的一些觀點與做法,同時,在記錄與反思的過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得到了一些啟示。
一、活動背景:
最近幾次區角活動由于缺乏新材料的投入,幼兒對科學區的興趣逐漸減退。正在我努力思索、尋找新的探索點時,一個偶然的事件給我們的活動注入了新的“血液”:幼兒在搬運自然角物品時不小心將一些種子和干果混在了一起,大家紛紛討論、嘗試分離的方法:“呀,怎么辦?”“快撿起來。”“用掃帚掃一掃要快。”“老師,怎么樣才好呢?”……于是“篩子”的活動就這樣產生了。
二、片斷描述與簡析
片斷:
區角活動的時間到了,在巡視一圈后我將注意力轉到今天活動的重點——科學區。南南和涵琦已發現了今天的新材料:黃豆和沙的混合物、篩子、勺子、筷子等,他們正饒有興趣的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于是我輕輕的進入,告訴他們:我不小心把黃豆和沙混在了一起,你們想辦法把它們分開好嗎?他們一聽來了勁,開始有目的的想辦法,涵琦用勺子,城城用筷子一粒粒夾。這樣速度很慢,但他們卻很投入。我幾次想上去提醒他們可以用篩子試試,但都忍住了。
過了一會兒,南南開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發現了篩子,端詳了好一會兒,然后用篩子去舀黃豆和沙,沙從篩子的孔中漏了出來,南南對這個發現很驚喜,馬上告訴涵琦,于是涵琦也開始用篩子操作。
我靜靜的看著他們,由于第一次操作,他們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幾次下來,沙撒了一地。我還是靜靜的觀察著,連續多次后,涵琦可能從“分”的新鮮感中慢慢轉移到尋找合適的方法中,開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篩子中,但在移動篩子時還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真想去幫助他,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就在這時,涵琦找到了好辦法:他用一個小臉盆接在篩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篩子中,這一次總算沒把沙弄到桌上。涵琦繼續在全神貫注的操作,南南看到他的好方法后也開始模仿。我微笑著走開了。
簡析:教師以極大的耐心和欣賞的態度來觀察幼兒的言行。當幼兒并沒有選擇篩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離混合物時,教師并沒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觀察等待,幼兒在滿足了一時的新鮮感后便通過觀察“工具”發現了篩子,并用它進行嘗試。這是幼兒自己的發現,對于他的影響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養成他良好的、積極的探索習慣。
小班區域活動中的建構區:晨晨、超超和新焱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數字火車的拼搭。晨晨和新焱一起拼,而超超則自己拼搭。很快,超超的作品完成了,用沒有輪胎的一節節小車廂拼成了一座高高的長筒狀樓房。超超問新焱:“你們拼的是什么?”新焱驕傲地說:“火車呀!你看我們的火車多長呀。”超超問:“你們的火車有多少車廂呀?”新焱和晨晨都茫然的搖了搖頭,超超說:“我幫你們數數吧?”新焱點點頭,超超開始數數:“1、2、3、4、7、9、10(后面雖然數的不對,但前面卻是手口一致點數的),哎,不對,這兩個有車輪的車廂怎么能在摞在一起呢?”晨晨同意的點點頭,然后開始動手拆裝,但拆的手法不對,小車廂不但沒有拆下來,整列火車都變得歪歪扭扭了,“你別動了,再動火車都被你弄壞了。”新焱著急的邊喊邊把小車廂整理好。看我在旁邊看,超超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我,我只好接招:“我們一起數一數有幾節車廂好嗎?”手口一致的點數,孩子們數的很好。后面的收材料中,晨晨拆車廂的動作明顯熟練許多。
從中,我發現孩子學習的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1、在與同伴的合作中相互學習。
2、無意識學習與有意識學習相結合;無意識學習占優勢,有意識學習效果更好。
3、語言的交流與溝通幫助孩子在無意識中獲取知識與本領。
4、遇到問題時想辦法解決,能用簡單的語言、眼神、動作等向同伴、老師處獲取幫助求助,但具有一定的依賴性。
5、模仿能力進一步增強(拆小車廂的動作)。
輝輝是我們班有名的小調皮,小朋友們成天告他的狀,老師們也拿他沒辦法。我也試著用不同手段教育他,效果不大。可有一次——
那天中午吃飯,小朋友們在洗手,只聽一個小朋友在告輝輝的狀:“老師,輝輝擁我。”“輝輝,過來幫我分碗。”輝輝一聽,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反應過來,小心翼翼的給小朋友們分碗。孩子們吃驚的望著我,好像是我叫錯了似的。看到孩子們的表情,我靈機一動,:“小朋友們,你們看,輝輝奪回幫老師分碗,以后我們就叫輝輝給你們分碗,好不好?”過了好一會兒,孩子們才說“好”。這件小事,是輝輝在小朋友們面前樹立了一點威信,提高了他的自尊心,也是我的工作有了好的轉機。
在以后的幾次“考驗”中,我逐漸發現了輝輝的優點——愛勞動,還有很強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可以慢慢的把他培養成老師的小助手。
輝輝變了,變好了,因為當時我的一句“氣話”。
天朦朦朧朧的,好似披了一層薄紗。在這樣的早晨行走,呼吸著新鮮空氣,真得很美妙。看著那東曦一點一點地上升,世界萬物都被賦予了生命。旭日東升,美景在眼前,心情分外愉悅。
一路欣賞美景,到校已是7點30分了(因校車最后一站)。我信步走向教室,我猜想孩子們大概都在認真地看書吧。我面帶微笑推開了教室的后門。但眼前的景象,頓時讓我面如寒霜,怒火一下子從心底竄到了腦門。只見掃地的孩子手拿掃把,正進行敵我對打呢。沒輪到值日的孩子則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是玩橡皮泥、畫畫,就是說話。面對這個場景,我冷冷地問正在玩橡皮泥的語文朗讀組長:“佳佳,今早是語文早自修,老師不是讓你到校后帶領其他小朋友讀生字表中的生字嗎?請告訴我,你這是在做什么?”她可憐兮兮噘著嘴說:“我是讓他們讀啊,可他們沒聽我的,所以……”因為此時的她手里還拿著橡皮泥,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了。我一時也想不出什么話來批評她,就讓她立刻回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我走到講臺那,對孩子們命令道:“請你們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桌子收拾好,拿出語文書翻到140頁,自己讀生字表中的生字”。我面無表情地說著這些話。孩子們看著嚴肅地我都乖乖地拿出書本,自個兒讀了起來。
看到孩子們都低著頭,那么小心地讀著生字。我突然覺得自己剛才太過分了。7、8歲的孩子真得還小,我剛才這樣冷冷地對他們,他們可能還沒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了,畢竟他們還沒有自覺早讀的意識,尤其是佳佳,我真得不應該用這樣的語氣問她。現在心情平和了,真為剛才的我感到抱歉。老師今早狀態不佳失控了。孩子們,對不起了!
“親親爸爸,親前媽媽,高高興興離開家,聽聽故事,做做游戲,幼兒園也是我的家……”。當小班的孩子剛剛踏進幼兒園的大門,接觸外面的世界后,我們就用這首經典的兒歌“幼兒園也是我的家”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家。“家”是溫馨的,家又是和諧的,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給孩子們打造一個溫馨又和諧的家園呢?我們曹幼的領導給我們創設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博客沙龍活動,這次活動我們請到了的市教研室的徐老師和屠老師以及我們曹橋的知名企業家莊董,能與專家、著名的企業家面對面的談班級文化,真讓我們受益非淺。
企業是一個大家庭,聽了企業家的先進管理經驗,讓我們深受啟發。聆聽了了兩位專家對我們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困惑的解答,又是感悟至深。活動后回想這次活動,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專家們多次提到 “師愛”。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班級就是一個個小家庭,在一個個小家庭里,我們老師就是孩子們的家長,家長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孩子是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線的教師,當然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愛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斷地挖掘,好似泉涌。因此,我們要毫不吝惜地將我的愛播灑給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沐浴在愛的泉水中,愉快地學習、生活。
用心經營,會讓我們的班級更溫馨;用愛呵護,會讓我們的孩子更快樂的成長。讓我們用“愛”來打造孩子們溫馨的港灣吧!引用“我愛我的家”的幾句經典歌詞來結束也是延續我的此次沙龍活動吧:
讓愛天天住你家
讓愛天天住我家
不分日夜秋冬春夏
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
讓愛天天住我家
充滿快樂擁有平安
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源源和小朋友又開始畫畫了,一會兒,一條漂亮的褲子出現了,小朋友又在討論別的話題,早已淡忘了剛才的事情,看著這幅作品,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做出批評孩子的傻事。
有一次,美術活動是畫自己的好伙伴,小朋友可高興了,邊說邊畫,特別興奮。畫了一會兒,他們又在一起交流自己的“佳作”。源源指著自己的畫正在向樂樂介紹呢!我也忍不住走過去湊熱鬧:“你畫的是誰呀?”源源說:“老師,我畫的是大浩!這是我。”樂樂說:“老師,他還給他們畫上了小雞雞呢!”源源很自豪的看著我,從孩子的眼睛里,我看到一片純真……源源還興致勃勃的說:“在這兒!”我想,孩子正是認識性別的年齡,他們是十分天真的,而成人更不要顧弄玄虛。于是,我笑了:“你真棒,能區分男孩和女孩了,不過把小雞雞露出來可不好,會生病的,快給你的好朋友畫一條褲子吧,看誰畫的漂亮!”“好啊!”
源源和小朋友又開始畫畫了,一會兒,一條漂亮的褲子出現了,小朋友又在討論別的話題,早已淡忘了剛才的事情,看著這幅作品,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做出批評孩子的傻事。
一天,我兒子到本村的一家商店里買了一支鋼筆,等孩子將筆拿到家后發現筆尖很細,寫字時還會將紙劃破,所以,孩子又跑回了商店,要求再調換一支,但是售貨員并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是說:“鋼筆尖不細,還能像毛筆尖一樣,那樣買毛筆好了,孩子聽了這些后,對售貨員的做法感到不理解,所以孩子感到很委屈,我下班回家后,跟我說了這些,當聽了孩子的一番話后,指出售貨員這樣做不對,這是在欺騙消費者,同時我對孩子進行了安慰,雖然這件事情并不大,但在孩子的心靈中會留下陰影的。
通過這件事對我的啟示很大:現在有的人私心重,心中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為了個人利益可以將“道德“兩字拋在腦后,就這一支小小的鋼筆能盈多少利,我們不能為了點滴的利益,而破壞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為孩子們做好的榜樣吧。讓每個孩子邁好人生的每一步,從小做一個有良好道德的人。
玩球是多數孩子喜歡的一項活動 ,但是孩子們在玩時有時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的。盡管這樣,多數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是比較高的,但張浩宇、張煜琪等小朋友在玩時,缺少興趣,不愛活動,每次活動都是遠離老師,怕進入老師的視線,每次發現他們有這些行為時,我都是對他們進行批評,但仍然是收效不大。
今天下午,又到了玩球的時間了,當發現他們又有偷懶的行為時,我改變了原來的做法,不再批評他們了,而是對他們進行了耐心的教育,手把手的教他們新的玩法,當發現他們有點滴的進步時,我會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的,在我的帶動下,這次活動時孩子們表現的很積極,并掌握了幾種新的玩法,使孩子們在愉快的活動中提高了玩球的本領。
通過這次后動,我也對自己以前的做法進行了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對孩子們的過錯,要少批評,多用贊賞的態度對待他們,對孩子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語言,要用表揚和鼓勵的方法教育孩子,這樣教育效果一定會更好的。
一天, 我在教孩子背誦詩歌“美麗的秋天”,當孩子們將詩歌內容背誦的很熟練時,為了加深對詩歌內容的記憶,我要求他們畫出“美麗的秋天”,孩子們聽到我的話時,多數孩子坐著不動,有的小朋友問我棉花是什么,有的問高粱是什么,也有的問大豆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對秋天的這些農作物感到很陌生。這時,使我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準備這一環節上,存在著很多失誤。雖然準備了很到圖片教具,但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我們身在農村,為什么不把孩子們領到田野中去,讓孩子們認識實物。把這一想法跟園長說了,于是我們聯系了一家果園,領著孩子們來到了果園,孩子們觀察到了各種各樣的水果,使他們對這些水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又讓孩子們參觀了農田,孩子們的興致特別高,并且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孩子們在愉快的玩耍交談中,豐富了知識,對秋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使他們真正的認識到了:秋天來了,高粱紅了,玉米黃了,棉花白了,蘋果笑紅了臉,黃橙橙的柿子掛滿了枝頭……
可見,農村這廣闊的天地,就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這一資源,不斷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豐富孩子們的各種知識。
又到孩子們離園的時間了,每到這個時候,也是我們小班老師最忙的時候。一邊囑咐孩子們注意路上的安全,一邊忙著給孩子們分衣服,還要不停地問孩子有沒有落下的東西。真是忙的團團轉。
一天送走孩子后,一位家長問:“老師,孩子的紅色外套呢”?我趕緊幫她找,可是找遍了整個教室都沒發現,只好向家長道歉:“真對不起,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拿錯了,明天一定給你找回來。” 這類事情時常發生,使我們的工作很被動。
小班幼兒穿脫衣服的能力差,家長又怕孩子著涼,經常給幼兒穿很多衣服來園。結果,孩子們每次戶外活動玩起來就滿身是汗,我們就把他們的衣服脫下一些放在一起。這樣活動室里的衣服常常堆的象“小山”一樣,離園前,再讓孩子認領衣服,幫他們穿上或裝入書包,免得家長接孩子時手忙腳亂。但每每這時,孩子們都不愛理睬,只顧著玩,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們也認不清自己的衣服。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用什么辦法解決呢?
有一天,自由活動時,看到孩子們在玩“賣菜”的 游戲,頓時靈機一動,為何不將“分衣服”變成“賣衣服”呢?我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在放學前我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玩‘賣衣服’的游戲,看誰最能干,將自己的衣服‘買’對了!”結果,孩子們都爭著來“買”自己的衣服,一會兒我手中的衣服就被“買”光了。就這樣,我們一次次變換著方式讓幼兒玩“賣衣服”“送衣服”的游戲,還開展了“比比誰穿得快”的比賽活動,教會幼兒自己穿脫衣服并練習疊衣服,對做得好的幼兒及時表揚與獎勵,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我們還同家長聯系,請家長在孩子的衣服上做上記號,以便幼兒識別,也使我們心中有數。總之,家園結合,從生活小事入手,給孩子更多的鍛煉自立的機會,同時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孩子很純粹,你關心他,他便也會關心你,讓我們的內心暖暖的。作為幼兒老師,都有一顆愛心,愛孩子,這樣才會好的照顧孩子,讓他們在愛的海洋里徜徉。孩子們也都很懂事,對愛自己的人也會關心,愛護。
冬天來了,天漸漸的冷了,孩子們穿的都如一個個小棉花包似的,手臉也都捂的嚴嚴實實,生怕凍著。有次放學,小朋友們都穿戴整齊,等著爸媽來接,外面風呼呼的吹,凍得小臉都通紅。我在外面站著,風吹的我的頭發亂飛,手不住的挫著,有個孩子看見了,問我,“老師,你怎么不帶手套?”一句話讓我暖到心里,感覺這寒冷的冬天也沒那么可怕。
孩子們與老師朝夕相處,感情在點滴中培養,越來越深厚,關心是發自內心的,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愛。
我班的雅琪十分可愛,無論上課、游戲表現都很好,可就是從未向老師問過好,跟老師、媽媽說過再見。好幾次,在我和她媽媽的鼓勵下,眼看她張口要說了,卻又把話咽了回去……。
又到星期六評比誰最棒的時候了,我有意識的說:“評上的孩子,還要有禮貌,會向老師問好,會和媽媽說再見。”我注意到雅琪聽了后,先是不好意思、有點難過地把頭轉向了一邊,繼而又慢慢扭過頭似乎含有請求、期望之意地瞅著我。我決定不匆促行事,再給雅琪以“開口”的時間和機會;于是又說從下次開始,假如小朋友有不說禮貌話,她就有可能評不上了……
周一來到,一進活動室我就抱起了她:“雅琪真乖。雅琪應該怎么向老師說呀?”她媽媽也在旁邊鼓勵:“雅琪很有禮貌、雅琪會說的。”果然雅琪張口想說了,我唯恐她又“變卦”,趕緊再創設氣氛:“小朋友們看,雅琪有禮貌,她會說------”還沒有等我說完,忽然,“老師好!”一聲脆脆、甜甜的問候撞入我的耳朵。“雅琪小朋友好!”我趕緊回答。雅琪的媽媽比我更激動,眼睛都濕潤了,抱過雅琪就親。誰知沒有等媽媽親夠,雅琪又笑瞇瞇舉起手搖晃著:“媽媽再見!”
這真叫:送上愛心和耐心,金口向你吐佳音。
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到了,帶領小朋友們出去小完便后。看到太陽火辣辣的烤著大地,就先讓孩子們回教室去喝了一點水。又帶著他們出去,找了鄰近草坪的一個陰涼地。孩子們都在自己玩耍。看到他們玩的高興,也就不忍再打擾,就讓它們自由的去接近大自然吧。
一會兒,我們班的雨辰小朋友跑過來告訴我“老師,小草葉子上有水珠,是不是小草在哭啊?”我也跟她跑上前去看了一下,小草葉子上的確有水珠,但那并不是小草的眼淚,而是園丁叔叔剛給小草“喝”的水,還沒有曬干而已。本想這樣解釋給孩子聽,但轉念一想,何不趁此教育孩子要保護草坪呢。于是我對孩子們撒了一個慌。對他們說:“是的,小草哭啦。可是你們知道小草為什么哭嗎?”幾句話后孩子顯然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看著他們一個個的搖搖自己的小腦袋,我趁熱打鐵繼續說:“那是因為小草被欺負了,有人隨意的踐踏草皮,在草皮上亂踩,狠狠得跺腳,小草都疼得哭啦,我們小朋友以后會不會欺負小草啊?”“不會!”孩子們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像是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那現在讓我們一起輕輕的撫摸一下小草,安慰安慰它吧。”一雙雙小手在草坪上輕輕的撫過,溫柔的安慰著“受傷”的小草。“小朋友們以后在草坪上一定要慢慢地走,千萬不可以再亂跑嘍,不然小草會疼得流眼淚的。好不好啊?”“好......”孩子們最最善良的保證響徹整個院子。
孩子們那一顆善良溫柔的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天真真好。
《幼兒大班保育筆記50篇》:幼兒大班保育筆記第1篇大班保育筆記范文(一)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后,
《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10篇》: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第1篇第一篇執筆教師:馬老師 聽課時間:12月4日 聽課老師:本人活動名稱:花手套 班級:小班 活動領域:美術活動目標:1、讓幼兒嘗試滾畫2、對色彩感興趣,愿意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30篇》: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第1篇幼兒教師讀書筆記篇1:《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首次接觸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在組織活動時,我在前面講,孩子在后面講的場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