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簡短12篇,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對于圓小朋友已經是有一定的經驗的,當我出示圓形寶寶時小朋友們都能說出來是圓的。還能說出自己知道的蘋果是圓的、餅干是圓的、湯圓是圓的……當我出現兒歌圖片時小朋友馬上就能說出皮球是圓的,為了讓幼兒學會兒歌句式,我就引導幼兒說皮球圓圓。當我出示鈴鼓時小朋友沒有馬上就說出了,你們看鈴鼓是什么形狀?小朋友沒有聲音,我就隨手拿了鈴鼓把反面給幼兒看,邱紫嫻馬上就說:“鈴鼓是圓的”。原來正面的鈴鼓看不出來,反過來幼兒就能看出啦。那我們就說:“什么圓圓”,小朋友就知道:“鈴鼓圓圓”。當我出示第三個掛鐘時,我問道:“掛鐘怎么形狀?”小朋友已經有了前兩次的經驗,幾個能力強的幼兒能說“掛鐘圓圓”。出示盤子時,我還沒問,程葉魏就說:盤子圓圓圓。出示橘子時小朋友一起說:“橘子圓圓”。通過自制的圖片幼兒能形象的直觀到兒歌的整個內容,他們學習起來就比較的容易。整個活動幼兒都能很好的學會兒歌,活動效果較好。
有天,上班的途中經過一個施工的工地,就在那暖洋洋的中午的陽光下,一群打工的力工,穿著破爛爛的衣服,就那么隨隨便便的,面對藍天躺在沙堆上,睡著的和沒有睡著的,單純的笑容是發自心靈深處的那種,明亮而璀璨。突然間就被那快樂所感染。 再看看那些人, 他們活著,他們沒有時間去多愁善感,他們愛著,他們卻不懂怎么詮釋愛情,他們滿足著,因為他們沒有奢望生活過多的給予,他們簡單著,他們不用在人前掩飾什么。 他們也許連幸福是什么都不知道,然而真正快樂的卻就是這么一群簡單的人。 明白了:之所以不快樂,就是因為不能夠活得單純;其實,不要去放刻意追求什么,不要向生命去索取什么,不要為了什么去給自己塑造形象,其實,簡單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早晨正急急忙忙準備出門,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一看內容,讓我心里不安起來,原來是家長發的:“陽陽今天不來了,昨天受涼了”。我的第一反應是: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受涼了。
帶著不安出了家門,去學校的一路上我在反復的想著這條家長的短信,這樣的一條短信粗看一下就是家長向老師請假的,但是仔細看一下似乎是在責備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昨天在幼兒園著涼了。急急忙忙進了校門,趕緊給家長打去了電話,想了解孩子的情況。我帶著幾分不安撥通了陽陽爸爸的電話:“是陽陽的爸爸嗎?我是曹老師”。對方很熱情的說:“曹老師,你好”!我忐忑不安的問:“早晨的短信我收到了,陽陽感冒了嗎?”“是的,昨天晚上睡覺被子沒蓋好,所以著涼了......”聽著家長的敘述,了解完了孩子的情況,我的心總算定了下來。
今天的短信雖然是我誤解了家長的意思,但也讓我再次提醒了自己:多給孩子一點關心,少給家長一份擔心!當家長把孩子送到老師手里,除了能讓孩子受教育,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老師也擔當了父母的角色。孩子小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體質差的孩子,氣候的突然變化或者其他原因都會造成身體的不適,因此需要老師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對待孩子冷暖的問題上我一直非常的重視。我兒子也上幼兒園,體質又比較差,所以平時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每次戶外活動時我都會注意每個孩子的出汗情況,并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增減衣服,進入教室以后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衣服,針對個別出汗較多的孩子及時的提醒他擦掉汗,以免著涼。午睡時要求孩子脫掉外衣和外褲,也隨時注意孩子是否蓋好被子,尤其是冬天,起床時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外套并扣好扣子。對于有點感冒的孩子隨時注意觀察,并提醒他多喝水......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微小的事情,也是老師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是實實在在地在關心孩子。我們要隨時關注每個孩子,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平時孩子們的小凳子都是整整齊齊的排在那里,上課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搬出小凳子,放在旁邊。但是每次都有幾個小朋友喜歡推著小凳子跑,這樣做不僅使小凳子的使用期大大縮短,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今天上午我帶孩子去上廁所,在推小凳子的時候,有的小朋友使勁往桌子底下一推,由于用力過猛,凳子和桌子的碰撞聲越來越響,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
從廁所回來后我對小朋友們說:“剛才我們都出去上廁所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孩子們聽我這樣一說都好奇地看著我,我接著用難過的聲音對他們說:“我們班的小凳子在偷偷的哭泣,他的小鼻子被小朋友用力一推,正好碰到了小鼻子,他疼的都哭了……”
我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讓小凳子自己訴苦,讓幼兒轉換一下思考的角度。利用對生活的方式加深記憶,我問:“誰能告訴我,為什么小凳子會哭呢?”話音剛落,孩子們搶著回答:“老師他受到了小朋友的欺負了,小朋友沒有保護他們……”聽到小朋友們的回答,我心里感到很高興,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怎樣做才能讓小凳子開心了。
從那以后孩子們都很小心的愛護自己的小凳子,因為小朋友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很欣慰。
作為一位小班的教師,幼兒的音樂課是讓我最頭疼的事了,因為他們往往喜歡聽老師唱,而自己開口唱的興趣并不高。
我根據了小班愛模仿的年齡特點,在孩子初步學會歌曲以后,發給孩子每人一張紙,讓孩子拿在手里卷起來,模仿歌唱家拿著話筒唱歌的樣子。這樣孩子們就來勁了,聽著琴聲一個個大聲的唱起來了。唱了幾遍之后,又讓他們將手里的紙卷成筒狀當話筒。拿著“話筒”,孩子們更來勁了。最后我請幾個孩子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輪流演唱,他們儼然像個小歌星。這樣,孩子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模仿能力。
女兒今年3歲了,是崔嶺幼兒園小班的一員。別看孩子還只是個小不點,但她的模仿能力很強。記得有一次晚飯后,女兒拿起了書,有模有樣的當起了小老師。“媽媽你是小朋友,我是老師,你要聽我的話,放學我會獎勵你一個漂亮的紅點。”女兒笑咪咪地說。然后女兒又一本正經得拿起書開始對我提問,當我回答得到她的滿意時,她又會嘟起小嘴快樂地說:“棒棒棒,你真棒!”接下來,孩子又教我背兒歌、跳舞。看著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我感到很欣慰,同時也很感謝老師對孩子的付出和教導。
作為同樣是幼兒教師的我,深知老師就是孩子的領路人,別看孩子們的年齡小,但他們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強。我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只有我們當好了排頭,孩子才能少走彎路,奮發向前。
鉑涵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剛上小班,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賞:“鉑涵真棒”。
上課了,鉑涵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老師:“老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老師的夸獎“鉑涵真棒”。
可是今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鉑涵加油”,于是大家一起喊著“鉑涵加油!鉑涵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鉑涵的抵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鉑涵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對嗎?”,“對”說完鉑涵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老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鉑涵真棒”。
一句“鉑涵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快樂的成長。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在活動室里忙著收拾衛生,兒子像是出籠的小鳥,滿大院子撒了歡地跑著,與大哥哥歡快地玩耍。
過了一會兒,從外面氣喘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一見我就聲音低低地說道,“媽媽我把玩具小輪胎上的小轱轆不小心弄下來了”停了一會兒又說道,“媽媽,園長老師看見了,要我…..跟你說一說。”我一聽,這才明白過來,馬上領著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個小轱轆掉了下來,旁邊幾個輪胎凌亂地擺放著,“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氣可真夠大呀!”我生氣地說道。“我不小心磕到小溝里去了,使勁兒一拽就把轱轆碰下來了。”兒子長大了,已經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和描述事情了。可是,這畢竟是做錯了事呀,我又好氣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讓他意識到。想到這里,就嚴肅地說到,“你看你沒有愛護玩具,破壞了玩具,這個小輪子還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兒子意識到了錯誤,“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故意問道,兒子騷騷腦袋,哼哼了好長時間,也沒有說出什么來。我接著說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嗎?”兒子一聽,趕快把他們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這件事情跟他爸爸說了一下,又接著對兒子說道,“做錯了事情,要敢于承認,有錯就改,并且做錯了事情是要負責任的,這個玩具是公共設施,我們都要愛護它,不能隨意地破壞”兒子點點頭,我故意朝他爸爸使個眼色,爸爸說話了“你現在還小,不能修好這個玩具,這樣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維修一下,記住做錯了事是要負責任的。”直到這時,兒子才如釋重負了。
其實,在兒子的成長中,犯過許多錯誤,但是,破壞公共設施,這還是第一次,隨著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會有許多磕磕絆絆。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指導,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是非觀念,培養孩子勇敢、誠實、知錯能改、擁有良好責任心和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質。不要因為忙忽略了孩子,讓我們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吧!
午睡時間到了,孩子們上好廁所后都陸陸續續地找到了自己的小床,開始脫衣服睡覺了。我們班級的幾位老師也忙著幫那些脫衣服有困難的小朋友。這時,耳邊傳來了一陣哭聲,我循聲望去,班里的航航小朋友站在自己的小床上哭,我著急地問他為什么哭?只見他擦了擦眼淚說到:“我不會脫毛衣”。當時我正在幫忙另一位小朋友脫衣服,于是故意大聲說到:“不會脫自己想辦法呀!你也可以找旁邊的小朋友幫忙啊!”旁邊的幾位小朋友聽到我的話后,都上前幫忙脫毛衣,他們拉呀拽呀,最后終于把衣服給脫下來了,劉連慶開心地笑了。我想這正好是個好的教育契機,就教育小朋友遇到困難先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老師或者小朋友幫忙,不要碰到困難就哭,這樣你就永遠長不大,不能干。孩子們聽后都說:“自己要長大,做個能干的寶寶”。
通過這個小小的細節,可以讓孩子們知道相互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合作,懂得人都需要幫助,需要關愛。
魏文琦,女,三歲。文琦比其他小朋友晚一周進幼兒園的,作為托班的孩子又是插班生,她不哭不鬧,給人的感覺非常懂事,可是當我們正常上課后發現,原來她非常的內向,膽子也很小。每當她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時,她就會主動讓出來,當別的小朋友有攻擊行為時,他更是躲避、退縮,從來不會還手或還嘴,也不會告狀。上課游戲雖然聽的、看的很認真,但不會參與,就連小朋友最喜歡玩的大型玩具也是敬而遠之。
每天早晨小朋友來園都會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活動,文琦來園后,跟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地坐在小椅子上看其他小朋友玩。我過去叫她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被她拒絕了,后來我提出跟她一起玩,她才慢慢的跟我進了活動區。上課時,小朋友齊聲唱著歌,我發現文琦邊唱歌邊表演著,于是我對小朋友說:文琦表演的真好!我們請文琦站起來唱歌,好嗎?只見她滿臉通紅,害羞地低著頭,說什么也不肯唱歌。我只好請其他小朋友唱,過了一會她又跟著唱了起來,她的聲音好聽且節奏感強。午飯過后,小朋友們玩了會兒游戲,準備睡覺了,我帶著他們去上廁所,大家都排隊了,只有文琦還坐在椅子上,我過去一看,文琦眼淚汪汪的摸著小手,好象是被椅子夾到了,問他怎么回事,她還是閉著嘴不說話。
文琦的媽媽常常問我:“文琦在幼兒園里會跟小朋友一起玩嗎?上課和游戲能參與進去嗎?愿意到戶外做運動嗎?跟小朋友的關系好不好?”文琦媽媽還反應文琦在家里其實很活潑,喜歡唱歌跳舞,常常一個人表演,但是到了幼兒園了怎么就完全不一樣了呢?我認為在幼兒園里,由于文琦比其他孩子晚進園,因此和其他小朋友有種距離感,不愿意主動游戲,每一次都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加入游戲,比較被動,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戲及其他活動中來。
我發現文琦對音樂比較敢興趣,所以在上音樂課或是音樂游戲時經常會請她唱歌給大家聽,在她自動給音樂加上動作表演時,引導其他孩子一起表揚她,跟她學習。雖然一開始文琦還是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但是慢慢的開始愿意在大家面前表演了,現在文琦是我們班歌聲最響亮的小朋友了。找到了自信,似乎讓文琦變的開朗起來,會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前幾天放學的時候我帶著小朋友玩大型玩具,當文琦奶奶來接的時候她不肯走呢!
春暖花開時節,出游成了家長與孩子享受生活的首選方式。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不僅可以拓寬孩子的見識,豐富孩子的經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更能增進親子感情。
可是,出行難免舟車勞頓,車上的時間讓孩子覺得無趣,令家長傷透腦筋。顯然,車上不宜看書,更不宜蹦蹦跳跳做游戲。為了緩解孩子路途中出現的煩躁情緒,很多家長依靠各種電子產品幫助孩子度過長長短短的車行時光。大家都知道,行車途中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無益。那么,怎樣讓孩子的車行時光快樂有益,讓出游一路歡聲笑語呢?不妨來玩玩口語游戲吧。
一、詞語數字反著說隨著車行前進,路上風景一路變換,稍縱即逝,孩子對很多景色或事物過眼即忘,錯過很多感知機會。這時,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窗外風景,說出自己所見事物的名稱,互動進行“詞語反著說”的游戲。如,看見青山,孩子說“青山”,媽媽說“山青”;看見“火車”,孩子說“火車”,媽媽說“車火”;孩子說“陽光燦爛”,媽媽說“爛燦光陽”……孩子年齡小,可以試著將簡單的兩字詞語倒著說,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反著說的詞語字數可以逐漸增加;到了大班,可以用四字詞語或者短句。順說反說也可以由媽媽、孩子輪流進行。這樣的游戲,可以促進孩子集中注意力,訓練思維能力,也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匯積累,感受詞語變化的趣味。
二、車牌車型巧思維車行途中,會前前后后遇見很多同行車輛,引導孩子關注車輛信息,能獲得豐富認知。
認數字。對于年齡小的孩子,關注前行車輛的車牌號,是認識數字的好辦法,且能訓練快速識記的能力。對于年齡大的孩子,也可以嘗試簡單加減法游戲,或者編含有數字的游戲,如將“1368”編成“今天的早飯,爸爸吃了1碗粥、3根油條、6個包子、8顆榛子,爸爸是個大胃王”,嘗試數字與量詞的結合,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增進趣味性。
識省份。車牌上的省份簡稱對于孩子來說是個新事物,引導孩子感知省份簡稱,并簡單豐富對該省份的常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如遇見“滬”的車牌,讓孩子說說全家一起游上海時的趣事,增加孩子對這個地區的印象。
賞車型。路上的車輛多,車型也豐富,根據出現在自駕車周圍的車型,可以引導孩子關注車子的牌子、款式、顏色等元素,并進行描述和比喻,還可以進行前后車型的比較,豐富孩子對車型的認知。
三、說說唱唱強語感在車子狹小的空間里,說唱是最為便捷的游戲方式。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兒歌帶著孩子一起學唱,也可以玩手指游戲,和孩子互動學習。根據車窗外景色的變化,也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自己編兒歌,說些句式結構相似的短句,模仿熟悉的兒歌模式進行仿編,拓展課堂上的學習。也可以照著某首簡單歌曲的旋律唱歌,仿編歌曲,在說說唱唱中讓孩子感受語言創作的趣味,增進孩子學習的興趣。大班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建立良好的語感對小學學拼音尤為重要,媽媽可以讓孩子念出一首兒歌,將兒歌的每字每句拆成音節帶著孩子一起說。如“太陽當空照”。媽媽就說“t—ai、tai,y—ang、yang, 太陽”,孩子也跟著說,直至完成整首兒歌。說唱的過程無需出現書本讀物,在語言互動中孩子能順利建立字詞發音的語感,為孩子進一步學習拼音做好準備。
四、交通標志保安全外出路上,交通路牌隨處可見。路牌上呈現出關于交通安全的各種知識,這些是豐富孩子交通知識的最佳載體。
識交通。車行時,帶著孩子一起看路牌當導航,解釋每塊路牌表示的意思,感受方向、路程的變化,并時刻提醒開車的家人。如看見“ ”標志,孩子會提醒開車的爸爸:“爸爸要注意,如果我們要直行就不可以在這條道上開哦!”如見到“ ”,孩子能提醒去哪里,該往哪個方向,還有多少距離需要轉向變速等,增強孩子的方向感和交通知識。
促安全。交通路牌中更多的是安全標識,讓孩子參與識標識,正確認知各種安全標識的顏色、形狀及表示的內容涵義,能樹立孩子的安全意識,也能擔任家長的安全監督員,保障家長的出行安全。
爸爸媽媽們,車行一路,口語游戲玩起來,孩子的學習發展絲毫不耽擱,一路歡聲笑語,出游會變得更完美。
“和孩子們在一起相處久了,人也變得單純了”,大多數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沒錯,孩子的心靈像一塊璞玉,沒有半點雜質,明的純粹,亮得徹底,但總是忍不住想讓孩子知道得多一些,就會對某件事或某個詞語作過多的解釋,但卻越想解釋清楚就越解釋不清楚,到最后連我也弄得一頭霧水。
欣雅是我班一個孩子,我和她媽媽是好朋友,所以放學后她很多時間都會跟著我,昨天放學我們一起去體育場散步,討論起了陌生人的話題。
“姨,我們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是不是啊?”“是啊。”我回答得很干脆,“那么陌生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啊?”“陌生人是指我們不認識的人,但不一定是壞人,就像你沒有認識我之前,我對于你來說是陌生人。因為我們相互不認識,所以就不能隨便跟他走,漸漸的了解了就由陌生變為熟悉了。也就是說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我自認為我解釋得夠詳細明了了,既告訴了欣雅不能跟陌生人走,又同時告知她不能對任何人都抱有懷疑的心態,可是欣雅半天說出一句話:“姨,我們不說陌生人了,我害怕。”
我們開始往回走,若大的體育場上映著兩個單薄的影子。
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想:或許對于他們小孩子來說,我的解釋太過于復雜難懂,孩子只是想明白陌生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只是兩個選項的選擇題,而我卻把我復雜到不能自圓其說的境地,讓我深深的明白了,我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灌輸給孩子那顆純真的心,孩子要的只是一個簡單的答案,是或者不是,如此簡單。
《大班教育隨筆簡短3篇》:大班教育隨筆簡短第1篇 這天,和孩子們一齊玩了一個游戲,名字叫做《剪羊毛》,大家玩的好開心。在游戲開始前,嘗試讓孩子們猜一猜是誰在叫呢?在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中,孩子們對
《幼兒園大班隨筆50篇》:幼兒園大班隨筆第1篇 【篇一】 《尊重幼兒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和孩子建立友好的平等關系,對于促進幼兒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尊重幼兒是
《教學隨筆幼兒園12篇》:第1篇教學隨筆幼兒園幼兒園教育隨筆:如何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如何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涪陵區幼兒園:況迎銀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