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3
這是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對數學課還不甚了解?!?~5的認識》這節課是通過一幅野生動物園的圖,來引導學生數數,進而學習1~5這幾個數字。在觀察插圖時,我盡量引導小朋友們有序的數數,進而感知1到5的數序。因為給小朋友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思考空間,孩子們觀察的都特別仔細,有些我都沒有發現,比如:數"1"時,有人數出一只大象,這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們的一些細致的發現讓我很高興也很意外。一片綠草地、一位女老師、一個扎兩個小辮的女孩兒、一只黃顏色的小鳥等等;在數"3"時,又有驚喜:加上老師,共有三位女性,在書的第十五頁上有三朵白云等等,孩子們精彩的回答和發現讓我感慨不已。
當然在教學中難免有一些失誤,在兩個班級的對比中,做到了一定的改進但是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還是不少。如:對課堂整體把握能力不夠,有時因為練習而完成不了課時計劃;有些課堂問題由于我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大費周張的去講解,結果小朋友們已經會了。還有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有些課后練習題,不理解編者的意圖,講解不到位。
誠如白紙般的孩子們,在教學的道路上我還會遇到不少的磕磕碰碰,但我愿意在實踐中跟可愛的孩子們一起成長。
從一得知要講課的通知時,我就感到有很大的壓力。一年級孩子剛剛入校不到一個月,校長說把暑期培訓的收獲用一堂課的形式來做一個匯報,與其說是匯報假期培訓所得,倒不如說是對我班開學近一個月來學生的情況做一個匯報。課前最大的一個擔擾就是一年級孩子的課堂組織情況,擔心出現課堂失控現象,對這堂課很沒有信心,就是硬著頭皮上而已。針對一年級剛入學孩子的特點,如果課堂組織不下去那么何談新課的教授?所以在備課時我注意課堂組織情況,想了一些符兒童心理特點的手段方法。整體來看,對于整節課來說課堂紀律還是不錯的,大多數孩子能跟上教師的思路,只有個別孩子做得不是很端正。
細想了一下失誤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課前準備情況不充分。
1、沒有事先去綠色課堂看一下衛生機器設備情況,所以有點慌亂;
2、教具準備不充分,多虧王老師找出了她自己做的教具,要不然說不定這堂會上成什么樣子。
3、備課不充分。
二、課堂組織來看,學生的積極性調動的不是很好。對于上課用的一些手段課前沒有及時進行評價。
三、從教學設計情況來看:
1、前面動畫導入部分太羅嗦,以至于后面沒有進行完。
2、詳略處理不得當,教學重點難點沒有突出出來。
3、沒有深入進去給人的感覺只是蜻蜓點水而已。
整節課上得令人很不滿意,繼續朝以上幾方面努力!爭取下次能讓人如意。
1-5的認識這節一年級的課會被很多老師所忽視,然而深挖教材你會發現里面的東西很多,它是學生認識學習其他數和教師教學更大數的雛形。
1-5的認識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數的開始。由于1-5本身的數小,抽象程度低,小朋友很容易理解,不僅如此入學前已會數甚至會讀寫20以內各數。然而學生對這些數的概念卻未清楚,數概念的建立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堅實基礎。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重視學生數概念的建立,在學生初步了解1-5的含義并認識了1-5各數以后,要組織學生進行從抽象到具體的操作練習,讓學生從豐富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本節課,我把1-5各數較清晰數概念的形成作為教學的難點。這節課我注重突出自己預先設置的重點,在難點方面:
1、通過讓一名學生上來擺出1-5各數所對應的小棒數,學生出現的是
3 4 5
||| |||| ||||| ,接著提問你能換種擺法但同樣也能表示這些數嗎?
學生出現的是 3 4 5
三角形、長方形、五邊形 ,從而突出數概念的本質,不會讓學生局限于形式,同時在我刪去了原先想讓每個人動手擺的過程,如若這樣學生的重心僅僅偏向于擺的形式。
2、再問:除了用小棒,你還能用身邊的東西表示3、4、5嗎?
生1:拿出3本相同的本子;
生2:拿出3支鉛筆;
生3:拿出3個大小不同的橡皮擦;
生4:拿出1支鉛筆、1本書、1本練習本表示3;
最后一個學生更是突破了3這個書概念,從本質上突出了3不僅僅可以表示3樣相同的事物,還可以表示3個不同的事物,表示的是事物的數量多少。
另一個難點是關于數的數序:特別是把1、2、3、4、5從大到小排,倒數是沒多大的問題,反而錯誤率較高的是這樣的題型()、4、()、2、1.針對這一問題,我先讓學生說從小到大排、從大到小排,緊接著問:你能從大到小排老師給你發下的1-5的數字卡片嗎?讓數序從初步感知到具體操作,數概念再次得到鞏固和提高,再次利用順口溜從小到大排,1、2、3、4、5;從大到小排,5、4、3、2、1讓差生得以同步發展。
1-5的認識這節一年級的課會被很多老師所忽視,然而深挖教材你會發現里面的東西很多,它是學生認識學習其他數和教師教學更大數的雛形。
1-5的認識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數的開始。由于1-5本身的數小,抽象程度低,小朋友很容易理解,不僅如此入學前已會數甚至會讀寫20以內各數。然而學生對這些數的概念卻未清楚,數概念的建立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堅實基礎。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重視學生數概念的建立,在學生初步了解1-5的含義并認識了1-5各數以后,要組織學生進行從抽象到具體的操作練習,讓學生從豐富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本節課,我把1-5各數較清晰數概念的形成作為教學的難點。這節課我注重突出自己預先設置的重點,在難點方面:
1、通過讓一名學生上來擺出1-5各數所對應的小棒數,學生出現的是
3 4 5
||| |||| ||||| ,接著提問你能換種擺法但同樣也能表示這些數嗎?
學生出現的是 3 4 5
三角形、長方形、五邊形 ,從而突出數概念的本質,不會讓學生局限于形式,同時在我刪去了原先想讓每個人動手擺的過程,如若這樣學生的重心僅僅偏向于擺的形式。
2、再問:除了用小棒,你還能用身邊的東西表示3、4、5嗎?
生1:拿出3本相同的本子;
生2:拿出3支鉛筆;
生3:拿出3個大小不同的橡皮擦;
生4:拿出1支鉛筆、1本書、1本練習本表示3;
最后一個學生更是突破了3這個書概念,從本質上突出了3不僅僅可以表示3樣相同的事物,還可以表示3個不同的事物,表示的是事物的數量多少。
另一個難點是關于數的數序:特別是把1、2、3、4、5從大到小排,倒數是沒多大的問題,反而錯誤率較高的是這樣的題型()、4、()、2、1.針對這一問題,我先讓學生說從小到大排、從大到小排,緊接著問:你能從大到小排老師給你發下的1-5的數字卡片嗎?讓數序從初步感知到具體操作,數概念再次得到鞏固和提高,再次利用順口溜從小到大排,1、2、3、4、5;從大到小排,5、4、3、2、1讓差生得以同步發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