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3
這是小學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
2.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讀、數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3.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全面掌握10的組成。
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等。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故事引入。 “數字王國里,數字9總是認為自己最大,常常欺負比它小的數字,特別是0。小朋友們,你們能幫0想想辦法嗎?”
2.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辦法:讓1和0做朋友比9大,讓2和0做朋友比9大……
3.老師總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數數和認數。
(1)課件顯示本課主題圖:和平廣場 教師提問:圖上畫了什么?請同學們數一數。
(2)學生分組交流,匯報數的結果。 學生說出有10個人,其中9個小朋友,1位老師。還有10只鴿子。
(3)課件顯示學生說的結果:10個人,天上飛的10只白鴿。加強學生對數字10的直觀感受。
(4)讓學生觀察第64頁的點子圖,并數出圓點的個數。教師這時板書:10,并引導學生讀數10。
(5)學生動手擺學具:擺出10朵小花。
2.教學“撥珠圖”。
教師拿出計數器,請學生上來先撥9顆珠子,撥完之后,老師提問:再撥幾顆是10顆?學生說出再撥一顆。讓學生明白:9添上1是10。
3.教學“尺圖”。
在屏幕上出示直尺圖,直尺圖上只填上0、1、2、3、4、5、6、7、8,請學生將9和10準確的填在直尺圖上。引導學生小結:9在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教學“比大小”。
(1)引導學生數出第65頁上兩幅點子圖上的.圓點。
(2)數完之后,讓學生自行在底下完成框內的數及在○里填上“<”、“>”。
(3)小組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過程和理由。教師巡視、指導。 5.教學“10的組成”。
(1)出示教具:一棵大樹上,掛了10個果子。
(2)請同學們數樹上的果子,然后讓學生們將這棵樹上的果子摘下來,放進老師事先準備的兩個籃子里。問:將這10個果子分別放進兩個籃子里,一共有幾種分法?
(3)小組討論交流之后,請小組派代表上來說出幾種分法來。學生能說多少是多少。
(4)教師進行總結并且板書:
(5)學生分組進行擺放學具:10的組成。 學生可以邊擺邊說,或者是一個人擺,一個人說。
(6)學生根據擺的過程,記憶10的組成,并且在書上獨立的完成框內的數。 根據學生在書上填好的這幾個組成,提出問題:不用擺,看到這幾組,你還能想到什么嗎?學生馬上聯想到由可以想到另一組,以此類推。
6.教學“10的寫法”。
(1)引導學生說出:10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字不一樣,它是由1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
(2)教師示范,邊寫邊講解,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里寫“1”,右邊格子里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太遠。
(3)學生在田字格離練習寫10,教師巡視指導。
三、游戲
1.準備數字卡片1~9兩份。 請部分學生上來手拿卡片,讓他們找伙伴。手拿數字卡片合起來是10的兩個小朋友站在一起。
2.小組游戲(同桌的為一組)。 其中1個學生隨意的拿出一個數字學具,另一個學生馬上拿出另一個學具使兩個數字學具合起來為10。
3.完成第65頁“做一做”練習。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九第1題。 課件顯示:數軸圖,請學生上來獨立填數。其余的同學在下面完成。進一步鞏固10以內的順序。
2.練習九第2題。 課件顯示:衛星發射情景的錄像。 顯示根據錄像上指揮員的發射命令填框內的數。讓顯示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練習九第3題。 顯示獨立在表格里填10的組成。
l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一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的第1——3題,認識10。
l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
2. 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 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l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直尺、學具圖片、掛圖、數字卡片、小貝殼圖片等。
l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
老師請大家猜一猜。
a. 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它是誰?(貼圖片0 )
b.能與0做鄰居的又是誰?(貼圖片1 )
c.在我們所學過的數字中誰最大?(貼圖片9 )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0至8各數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了。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聯合起來,站在一起組成“10”,10是兩位數,當然比9大。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節中,我創設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既復習了9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又引起了新的教學思考:1和0用什么辦法使9沒話可說?引出新課題。這里可以使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
(二) 探究學習
板書:10的認識
齊讀“10”。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 聯系實際,舉與10有關的例子。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與10有關的物體,你能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嗎?
師:同學們舉了很多例子,像這樣:人的手指、腳趾、一組的人數、氣球個數、花的盆數等等,都可以用10來表示。
(2)做排隊游戲。
請小朋友們站成一排(8人),問共有幾個人?
(老師站進去)現在有幾個人?(9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數一數現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10個腳指頭、10個同學組成一組等。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使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小學數學教案《認識10》。
2. 10的位置與大小。
(1)尺子上的數字。
同學們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為什么?
老師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誰知道空格里應該填幾?
投影儀出示:
全班齊讀0——10,再齊讀10——0。
(2) 比大小。
10和9中間用什么符號來連接?
10 9 反過來 < 10
設計意圖:
利用直尺教學10的位置,使學生一目了然,建立數感。同時,使學生再次認識到數字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比較10的大小時,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3) 10的寫法。
我們學習了10的這么多知識,那我們該怎樣去寫10呢?
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你是怎樣寫10的?
生答:左邊是1,右邊是0,要占用兩格。
(由于學生已學過1和0的寫法,所以書寫時并不困難。)
(4) 10的分與合
(1)情境引入
一個星期天,小明準備去看望奶奶,給奶奶帶點什么呢?對了,這里有10個蘋果,給奶奶帶去吧!但是一個袋子裝不下,就把10個蘋果分別裝到兩個袋子里,小明可能會怎樣裝這10個蘋果呢?
(2)五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請你拿出10個蘋果學具圖片,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其中一人做好記錄,說出不同的分法。(學生活動,老師展示蘋果樹圖)
(3)匯報結果(學生把蘋果掛到蘋果樹上的合適位置)。
(4)學生觀察,鞏固新知。
剛才大家通過分蘋果,知道了10的組成,可是,要把這么多的組成都記下來,可真不容易。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可以減少哪些記憶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看一個,記兩個,最后得出結論,只需記住5個即可。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用最快的方法記憶10的組成。
(5)游戲,組成10。
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節中,我采取了從創設情境入手,以小組合作展開學習、探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10的分與合。使學生人人都動口、動腦參與學習。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好的學習方法,培養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課堂作業
1.看掛圖填數。
學生模仿指揮員發出命令,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情景。
2.猜數游戲。
正確猜出小貝殼下面的數字,獎勵小貝殼。
(四)課堂小結:
師帶領學生回顧本課內容,然后提問:
你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認識10
教學內容:本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l~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結合數概念的學習,感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愛科學的教育。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l.教師準備10的主題圖和練習九第2題插圖的課件、計數器等。
2.學生準備10朵花(模型)、10根小棒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教師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l~9的數,不僅能夠正確數出l~9,還能讀、寫這些數,知道它們的大小和組成。那么比9大的數大家認識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
2.板書課題:10的認識。
二、學習新知識
1.學習數數和認數。
(l)在屏幕上出示第64頁上10的主題圖,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
教師:圖上畫了些什么?請同學們數一數。
(2)學生數數,并交流自己數的結果。
教師:畫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樣數的?
學生:我先數9個小朋友,再數一個老師,一共數出10人。
教師:大家數了9以后再數10,10是9后面的一個數。
提問:畫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鴿子?(10只)
(3)讓學生從不同的起點再數畫面上的人數和鴿子的只數,數后交流。
教師:剛才同學們又數了人數和鴿子的只數,結果怎么樣?在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剛才我又數了幾遍,還是10人和10只鴿子。在數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從什么地方數起,只要是一個挨著一個地數,不重數不漏數,結果總是一樣的。
(4)讓學生試著兩個兩個地數,看結果是多少。
(5)讓學生觀察第64頁上的點子圖,并數出圖上小圓點的個數。
(6)隨著學生報結果的過程教師在黑板上板書:10,并引導學生讀這個數。
(7)學生擺學具:在桌面上擺出10朵花。
2.學習10以內的順序和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比較。
(l)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9顆珠子,再撥1顆;讓學生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一說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受撥9顆以后再撥1顆就是10顆的撥珠過程。
(2)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①在屏幕上出示第65頁上面的直尺;②讓學生在直尺從0開始依次讀出直尺上的數;③引導學生對照直尺說出10以內數的順序。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 10比9大。
(4)引導學生比較9和10的大小。
①學生數出第65頁上兩幅點子圖中小圓點的個數。
②先讓學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數“10”,然后在○里填“<”、“>”。
③學生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過程和理由,重點說出填寫時“想”的過程。
3.學習10的組成。
(l)學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并邊擺邊說:10可以分成9和1、8和2……
(2)擺小棒后,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擺法,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在黑板上板書:
全班學生齊讀上面的10的組成。
(3)引導學生推想10的另外的組成。
教師:看到上面10的組成,你還能想到什么?請舉例說明。
學生:看到一組組成,還可以想到和它有聯系的另外一組組成。如看到我馬上就想到了。
學生由推想出另外幾組組成。
(4)引導學生討論10的組成的記憶方法。
教師:根據剛才推想10的組成的過程,怎樣去記憶10的組成?
學生:學習時主要記住前面五種組成,其余幾種組成不必牢牢記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幾種組成推想出來。
4.學習10的寫法。
(1)引導學生觀察10的字形,并說一說10的結構:10是由“l”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左邊是“l”,右邊是“0”,合起來讀10。
(2)教師示范,邊寫邊講解: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里寫“l”,右邊格子里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
(3)學生在節上格子里練習寫10,教師作指導。
三、鞏固練習
1.數數。
(1)數實物(數10根小棒、10個小圓片等)。
(2)抽象數數:從l數到10;從10數到1。
2.完成第65頁“做一做”的練習,先讓學生根據10的組成連線,然后交流連線的過程和想法。
四、課堂作業
1.完成練習九第1題,先由學生在數軸上的方框里獨立填數,然后交流自己填數時的“想”的過程,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
2.完成第2題。在屏幕上出示衛星發射情景的畫面,并由學生模擬發射臺指揮員從10數到1發布發射命令。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電視上看到我國衛星發射時的情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數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完成第3題。先由學生獨立在表格里填10的組成,然后在完整地說一說10的組成。
五、課堂小結
1.學生對本課時的學習內容進行回憶、小結。
2. 學生說說自己本課時學習的主要收獲和存在的問題。
3.教師對全課作小結。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讀數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全面掌握10的組成,體驗數學在身邊。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故事引入
同學們開學到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0—9。
1、請同學們用撲克從小到大擺出來。
2、正讀一遍,倒讀一遍。
3、在這一排數中最小的是誰?最大的是誰?
4、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1~8各數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啦。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站在一起是幾?1說它和0組合起來比9還大了,是不是這樣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觀察一下10與我們學過0-9有什么不同?
生:10占兩個格,0-9占一個格。
10是兩們數,0-9是一位數。
組成10的兩個部分都是我們之前學的,1和0,相信大家都會寫得很好,那哪位同學能提醒一下大家,寫10時注意什么?
各占一格,向一個方向傾斜。
2、計數器上數出10。
同學們已經會在計數器上撥出9,再撥一個珠就是10,那根據這兩個計數器你能比較出9和10是什么關系嗎?
生:9比10小1,10比9大1。
請同學們利用大于號和小于號完成59頁的題。
3、大家已經知道了10比9大,看我們以前學過的0-9這幾個數已經會從小到大排在尺子格里了,現在10也想和他們做朋友排在尺子格里,你認為10應該在哪呢?
生:9的后面。
為什么?
生:因為10比9大1所以在后面。
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的排一排,你能完成這道題嗎?()<10。
同學們真是善于發現呀,現在我們學的這些數字中10是最大的了。
4、雖然現在10是最大的,可是他一定也不自大,反而很害羞,看這幅圖中,10藏在哪里了?
看主題圖找10,再次鞏固10。
其實10在我們身邊和生活中到處都有,請大家找一找。
5、看老師這幅,你看到了什么?
火箭發射。火箭發射前要有一個倒計時,請看。學生邊看邊跟著讀。
6、可見10可真是無處不在呀,看,田老師這也有個10,是10根棒棒糖,田老師要把它們分給兩名同學,你認為可以怎么分?請大家用撲克當糖分一分。(撲克扣過去)
學生分,并匯報,學生匯報,教師黑板板書。
為了便于記憶和不會丟落,我們怎么樣做會更好呢?
生:按順序進行分,學生在下面用撲克進行按順序排,老師在黑板擺。
7、擺后讀記兩遍。拍手讀兒歌。
三、鞏固練習,有效檢測
1、做游戲“找朋友”找完朋友再次背兒哥歌。
2、做游戲《釣魚》同桌交替釣魚。
3、做數學書
四、總結。
同學們,你今天這堂課學會了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