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5
這是銳角三角函數教學,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直角三角形中邊角關系的過程,理解正切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正切概念,能根據直角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進行簡單計算。
3.經歷銳角正切意義的探索過程,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并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正切概念的探究
教學難點:理解正切概念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感知整章
1.對于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我們已經研究了什么?
2.直角三角形邊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二、源于生活,體會新知
活動一:你能比較哪個梯子更陡嗎?
(1)在圖(1)中,梯子AB和EF哪個更陡?你是怎樣判斷的?
(2)在圖(2)中,梯子AB和EF哪個更陡?
(3)在圖(3)中,梯子AB和EF哪個更陡?
(4)在圖(4)中,梯子AB和EF哪個更陡?
三、探究歸納 初識新知
活動二:想一想
如圖,小明想通過測量和,算出它們的比,來說明梯子的傾斜程度;而小亮則認為,通過測量及,算出它們比,也能說明梯子的傾斜程度。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嗎?
①什么關系?為什么?
②如果改變在梯子上的位置呢?
③通過幾何畫板動態演示,改變在梯子上的位置,觀察∠A對邊和鄰邊的比。由此你能總結得到什么結論?
④通過幾何畫板動態演示,改變∠A的大小,∠A的對邊和鄰邊的比又怎樣呢?
⑤你覺得直角三角形中∠A的大小和對邊與鄰邊的比符合我們學的什么關系?
正切概念:在Rt△ABC中,如果銳角A確定,那么∠A的對邊與鄰邊的比隨之確定,這個比叫做∠A的正切,
記作,
注:
①是一個完整的符號,它表示∠A的正切,不表示“乘以A”。當用大寫字母和希臘字母表示角時,省去符號∠。如 .
②=?
③當用三個大寫字母或數字表示角時,角的符號不能省去。如: .
練習:如圖,△ABC是等腰三角形,tanC是多少?
四、過關練習,新知再識
1.判斷正誤
①如圖1,( )
注:∠A正切的前提條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②如圖2,( )
注:,對邊和鄰邊都是直角邊。
③如圖2,( )
④如圖2,( )
注:正切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
2.在Rt△ABC中,∠C=90XXXXX,AC=5,AB=13,求和.
3.在Rt△ABC中,∠C=90XXXXX,BC=3,,求AC.
歸納:對于正切,正切值、對邊和鄰邊三個量中知二求一。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計算,再次鞏固學生對正切的理解,落實教學目標中的利用正切進行簡單的計算。簡單總結,正切、正弦和余弦計算具有共同性,正切落實好,正弦余弦學習更容易。
4.在Rt△ABC中,銳角A的對邊和鄰邊同時擴大100倍,的值( )
A.擴大100倍 B.縮小100倍
C.不變 D.不能確定
歸納:正切值只與銳角∠A大小有關,與銳角所在的三角形大小無關。銳角∠A大小不變,正切值不變,銳角∠A改變,正切值改變。
活動三:梯子傾斜程度與的關系
那么當∠A發生變化時,的值是如何變化的?
通過幾何畫板再次演示,學生觀察得到結論。
結論:∠A越大,值越大,梯子越陡。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解決,自然過渡到梯子的傾斜程度與∠A的大小關系,通過幾何畫板再次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例1:如圖,表示甲乙兩個自動扶梯,哪一個自動扶梯比較陡?
活動四:正切與生活的聯系
正切也經常用來描述山坡的坡度。坡角: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XXXXX稱為坡角。坡度:坡面的鉛直高度與水平寬度的比稱為坡度i。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
如:有一山坡在水平方向上每前進100m就升高60m,那么山坡的坡度i(即)就是:
五、能力提升 用于生活
1.在Rt△ABC中,∠C=90XXXXX,三邊長分別為a b c,求和。
追問:①∠A和∠B什么關系?
②和有什么關系?
③你能總結得到什么結論?
歸納:互余的兩個角的正切值互為倒數。
2.如圖,某山坡坡腳的點B距坡頂的點A 100m后,坡頂A到山腳下的垂直距離是60m. 小彭欲駕駛一輛吉普牧馬人從坡底開往坡頂,已知吉普牧馬人的最大爬坡度是0.7,請問小彭能駕駛此車開上坡頂嗎?
六、體驗感知 完善學習
①你學到了什么?
②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你還想繼續知道什么?
④你有什么不明白?
(一)引課
1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測量旗桿高度的方法,并說明這些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什么?(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
2 、問題:如果觀測的角是任意的銳角,能否求出旗桿的高度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學完三角函數這節內容,你們就可得到答案。
(二)新課
1、① Rt △ ABC 中,∠ C=90° ,各邊名稱是什么?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學生回答,老師在圖形中標明。
2 、在以上測量旗桿高度的各種方法中,那些量是改變的,哪些量是不變的,它們之間有何聯系?
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并歸納出以下結論(如果學生有缺漏,教師可點撥,同時鼓勵表揚):
(1)、在 Rt △ ABC 中,當∠ A 不變時,三角形的形狀可以改變,即各邊可改變大小,但任兩邊的比值不變。
(2)、當∠ A 取其他固定值時,任兩邊的比值也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
3、三角函數定義:由∠ A 取每一確定值,∠ A 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我們把這兩個變量之間這種函數關系用符號 “Sin” 表示即: SinA= ∠ A 的.對邊 / 斜邊
同理得出: COSA= ∠ A 的鄰邊 / 斜邊tanA= ∠ A 的對邊 / ∠ A 的鄰邊cotA= ∠ A 的鄰邊 / ∠ A 的對邊
學生練習:
(1)、寫出∠ B 的四個三角函數
(2)、說出 SinA , cosA , tanA , coSA 值的范圍,求 tanA.cotA= ?
4、例題講解:
例 1 、( P108 )由學生回答解題思路,再由學生自主完成。
(三)鞏固練習:P108 第 2 題 P109 第 3 題
(四)隨堂練習
在 Rt △ ABC 中,已知 sinA=4/5 ,求∠ A 的其他三角函數值,學生板書。
(五)課堂小結:(由學生完成,教師講解、歸納、補充)
1 、了解三角函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2 、理解并熟記三角函數的定義。
3 、利用三角函數解決簡單的問題。
從字面解讀,直角三角形是前提條件,研究對象一是銳角,對象二是比值。
一、為什么要在直角三角形中?
本章的導入采用了實際情境,比薩斜塔。通過閱讀教材,對幾個專用名詞進行數學解讀,塔頂中心點、垂直中心線、偏離、塔高等。其中塔高是定值54.5m,垂直中心線是定線,它始終垂直于地面,變化的量只有一個,即偏離的距離,這個距離實際上是過塔頂中心點向垂直中心線作垂線段的長度,這樣就構造出了一個直角三角形,它的斜邊是54.5m。
然后是對傾斜程度進行描述,通常情況下,我們是用角度來描述傾斜程度的,例如傾斜角,即圖中的∠A,顯然閱讀材料中并沒有給出這個角度,因此無法描述。如何從給出的一堆“線段長度”來描述“傾斜程度”?
教材中給出的導問是“塔身中心線與垂直中心線所成的角”,這是從習慣出發,顯然一個角的兩邊是射線,沒辦法測量長度,可一旦這個角放入直角三角形中,情況頓時就不一樣了。
從給出的幾組數量中,塔身中心線、垂直中心線和偏離距離,可構造出一個直角三角形,而我們欲表示的傾斜角度,是其中一個銳角,斜邊AB已知,偏離距離為BC,它們正好是∠A的對邊與斜邊,這兩條線段又是如何描述傾斜程度的呢?
二、為什么要用比值?
仍然是在前面所構造的直角三角形中,直角已知,∠A是我們要描述的對象,可用條件是它的對邊和斜邊,究竟是用對邊+斜邊?斜邊-對邊?對邊乘斜邊?對邊除斜邊?……
要將學生的思維引到比值上,并不容易。
我想到的是,既然直角不變,∠A已知,那么這樣的直角三角形有無數個,并且它們彼此相似,有了相似這層聯系,那么,夾∠A的兩條邊一定是成比例的,于是就扯到線段的比值上了,即∠A的對邊和斜邊的比值是隨∠A而確定的。
以斜塔圖形為例,由于AB長度是固定的,那么BC變化時,BC:AB也在變化,并且很明顯可以看出,∠A變大,這個比值也變大,建立起了角度和比值的初步關聯。
三、為什么是函數?
銳角三角函數,前提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考查其中一個銳角,怎么又變成函數了呢?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函數的理解仍然是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在前面的鋪墊中,可知其中一個變量是角度,而另一個變量則是比值,比值中的兩條線段是作為一個整體而不能分開,當我們確定了角度大小,那么比值是相對確定的,并且和三角形大小無關,這可用相似三角形來解釋。
反過來,當比值確定了,這個角度大小也隨之確定,這就是典型的函數關系。
四、從特殊到一般
關于正弦的描述,我們是從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開始探索的,畢竟這個三角形是我們研究過多次的,多數學生都知道它的三邊之比為1:√3:2,也方便后面的計算求比值,緊接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之比為1:1:√2,再加上例題中的三邊比為3:4:5和5:12:13兩種,未來常用的特殊直角三角形今天全見面了,當然希望再次遇到時,不要忘記。
例題中的兩類特殊直角三角形,我們并不知道它的兩個銳角度數,但十分肯定的是,可以求出一個度數來,這在后續學習中,我們可以用幾何畫板來實現。
(一)引課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測量旗桿高度的方法,并說明這些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什么?(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
2、問題:如果觀測的角是任意的銳角,能否求出旗桿的高度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學完三角函數這節內容,你們就可得到*。
(二)新課
1、①rt△abc中,∠c=90°,各邊名稱是什么?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學生回答,老師在圖形中標明。
2、在以上測量旗桿高度的各種方法中,那些量是改變的,哪些量是不變的,它們之間有何聯系?
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并歸納出以下結論(如果學生有缺漏,教師可點撥,同時鼓勵表揚):
(1)、在rt△abc中,當∠a不變時,三角形的形狀可以改變,即各邊可改變大小,但任兩邊的比值不變。
(2)、當∠a取其他固定值時,任兩邊的比值也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
3、三角函數定義:由∠a取每一確定值,∠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我們把這兩個變量之間這種函數關系用符號“sin”表示即:sina=∠a的對邊/斜邊
同理得出:cosa=∠a的鄰邊/斜邊tana=∠a的對邊/∠a的鄰邊cota=∠a的鄰邊/∠a的對邊
學生練習:
(1)、寫出∠b的四個三角函數
(2)、說出sina,cosa,tana,cosa值的范圍,求tana.cota=?
4、例題講解:
例1、(p108)由學生回答解題思路,再由學生自主完成。
(三)鞏固練習:p108第2題p109第3題
(四)隨堂練習
在rt△abc中,已知sina=4/5,求∠a的其他三角函數值,學生板書。
(五)課堂小結:(由學生完成,教師講解、歸納、補充)
1、了解三角函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2、理解并熟記三角函數的定義。
3、利用三角函數解決簡單的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