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6
這是三元一次方程組解題技巧,是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定義
如果方程組中含有三個未知數(shù),每個方程中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一次,并且方程組中一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程,這樣的方程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組。
解三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通過"代入"或"加減"進行消元,那"三元"化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而再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這與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是一樣的。
二、解題的方法
1、代入消元法
(1)從方程中選一個系數(shù)比較簡單的方程,將這個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用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來表示,如用x表示y,可寫成y=ax+b;
(2)將y=ax+b代入另一個方程,消去y,得到一個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
(4)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y=ax+b中,求出y的值,從而得到方程組的解.
2、加減消元法
(1)方程組的兩個方程中,如果同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既不互為相反數(shù),也不相等時,可用適當?shù)臄?shù)乘以方程的兩邊,使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或相等,得到一個新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2)把這個方程組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
(3)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
(4)將求出的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原方程組的任意一個方程中,求出另一個未知數(shù),從而得到方程組的解.一般來說,當方程組中有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為1(或一1)或方程組中有1個方程的常數(shù)項為0時,選用代入消元法解比較簡單;當同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或同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成整數(shù)倍時,用加減消元法較簡單.
列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和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用字母(如x,y,z)表示題目中的兩個(或三個)未知數(shù);
2.找出能夠表達應用題全部含義的相等關系;
3.根據(jù)這些相等關系列出需要的代數(shù)式,從而列出方程并組成方程組;
4.解這個方程組,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
5.寫出答案(包括單位名稱).
要點詮釋:
(1)解實際應用題必須寫“答”,而且在寫答案前要根據(jù)應用題的實際意義,檢查求得的結果是否合理,不符合題意的應該舍去.
(2)“設”、“答”兩步,都要寫清單位名稱,應注意單位是否統(tǒng)一.
(3)一般來說,設幾個未知數(shù),就應列出幾個方程并組成方程組
例題解析
例1:乙、丙三數(shù)之和為26,甲數(shù)比乙數(shù)大1,甲數(shù)的2倍與丙數(shù)的和比乙數(shù)大18,求甲、乙、丙三個數(shù)。
例2:某選擇題共有10小題,評分標準如下:選對得4分,選錯倒扣2分,不選得0分,已知小王選擇題的得分是28分,且選對的題數(shù)是選錯題數(shù)的4倍,問小王選對、選錯、不選的各有幾題。
例3:某車間共有職工63人,加工一件產(chǎn)品需經(jīng)三道工序,平均每人每天在第一道工序里能加工300件,在第二道工序里能加工500件,在第三道工序里能加工600件,為使每天能生產(chǎn)出更多的產(chǎn)品,應如何安排各工序里的人數(shù)?
例4:某步行街擺放有若干盆甲、乙、丙三種造型的盆景.甲種盆景由15朵紅花、24朵黃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乙種盆景由10朵紅花和12朵黃花搭配而成,丙種盆景由10朵紅花、18朵黃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這些盆景一共用了2900朵紅花,3750朵紫花,則黃花一共用了 43804380朵,求甲、乙、丙三種盆景數(shù)?
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是:通過“代入”或“加減”進行消元,將“三元”化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而再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三元一次方程組
如果方程組中含有三個未知數(shù),每個方程中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一,并且方程組中一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程,這樣的方程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組。
方程組中,少于3個方程,則無法求所有未知數(shù)的解,故一般的三元一次方程是三個方程組成的方程組。
三元一次方程組常用的未知數(shù)有x,y,z。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題思路主要是應用消元法。
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主要的解法就是加減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通常采用加減消元法,若方程難解就用代入消元法,因題而異。其思路都是利用消元法逐步消元。
步驟:
①利用代入法或加減法,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得出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②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得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
③將這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原方程中較簡單的一個方程,求出第三個未知數(shù)的值,把這三個數(shù)寫在一起的就是所求的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在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解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消元”的方法就是“代入法”和“加減法”。代入消元法的關鍵是從一個方程中找出關系式(即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再代入另一方程中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達到消元的目的。加減消元法的關鍵是變系數(shù),使同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變成相同或互為相反數(shù),然后通過相加或相減消去這個未知數(shù),達到消元的目的。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大多數(shù)同學經(jīng)過了大量的練習之后不會感到十分困難,主要是對三元一次方程組往往感到無從下手。現(xiàn)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在講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時,應先讓學生了解什么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組,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組是化“三元”為“二元”或“一元”的思路。其解題思想是一個“轉化”過程,即用代入法、加減法通過“消元”把“三元”轉化為“二元”,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的基本思想。在初中階段所出現(xiàn)的三元一次方程組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方程組中至少有一個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最多可以是三個方程中每個方程都只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而方程組中一共有三個未知數(shù);第二類方程組中的三個方程都含有三個未知數(shù)。
對于第一類方程組的解法可以總結為四個字:“留二消缺”。具體做法是:保留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然后看這個二元一次方程中不含有(即缺少)哪個未知數(shù),于是用代入法或加減法從另兩個方程中消去這個未知數(shù),從而又得到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將其與前面保留的二元一次方程放在一起組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這樣就將一個三元一次方程組變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然后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得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后,將這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原方程組中即可求出第三個未知數(shù)的值。以上這種方法學生較容易掌握,關鍵是第二類解法。
先根據(jù)題型結構情況選擇保留方程(2),即“留二”。因為通過(1)和(3)相加就可以把其中的未知數(shù)Z去掉,又得到一個關于x和y的方程(4),再把方程(2)與方程(3)乘2,消去未知數(shù)z,也得到一個關于x和y的方程(5),把方程(4)與方程(5)組成二元一次方程組,然后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得x和y的值,再將x和y的值代入方程(1)或方程(2)求出第三個未知數(shù)z的值。這樣就解得此類三元一次方程組。從以上例題我們就可以看出,對于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也可以總結出四個字:“選二消一”。先確定一個準備消去的未知數(shù),在消元時,要先將題目中的三個方程進行組合,看看這三個方程中消哪個未知數(shù)最簡便。
解三元一次方程組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首先,解三元一次方程組時,由于方程較多,學生容易出錯,因此,應提醒學生注意,在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得出比原方程組少一個未知數(shù)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過程中,原方程組的每一個方程一般都至少要用到一次。其次,消元時,消要考慮好消去哪一個未知數(shù),開始練習時可以先把要消去的未知數(shù)寫出來,然后再進行消元。最后還應該向學生指出:對于復雜的方程組,要先通過去分母、去括號、移向、合并同類項等步驟化簡各個方程,把方程組化成標準的形式,以便觀察選擇未知數(shù)和方程。三元一次方程組比二元一次方程組要復雜些,有些題的解法技巧性較強,因此在解題前必須認真觀察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系數(shù)特點,選擇好先消去的“元”,這是決定解題過程繁簡的關鍵。一般來說應先消去系數(shù)最簡單的未知數(shù)。只要學生明確了做題的思路,掌握了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