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3
這是函數中心對稱,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課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知識的前后聯系
《中心對稱圖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十三章第二單元第二節課的內容。本節教材屬于圖形變換的內容,是在學習了“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旋轉和中心對稱”后的一種對稱圖形,因此涉及歸納、類比等思想方法,對激發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3.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重點分析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特點
本節課主要介紹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中心對稱圖形的識別、中心對稱圖形與軸對稱圖形與中心對稱的比較、中心對稱圖形的性質。為使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我將通過:(1)例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轉對稱圖形引出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2)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實驗、歸納、類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對稱圖形的性質,(3)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對中心對稱圖形的性質有直觀的表象。我認為這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符合新課程標準理念和學生建構知識的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
(二)教學對象分析
1.學生所在地區、學校及班級的特色
我授課的班級是西安市閻良區振興中學九年級一班,作為九年級的學生,在圖形的對稱方面已經積累一些經驗,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猜想、實驗、歸納、類比等研究圖形對稱變換的能力;班級學生具有個性活潑,思維活躍,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學習情緒易于調動,學習積極性高的特點,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個體差異較大,并且班級中已出現分化現象。
2.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班級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5歲到17歲間。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欲望較為強烈,喜好發表個人見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的意識與經驗,因此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中,適當地創設一些具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緊密結合,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學習思考的樂趣。
初中數學課的教學應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現實生活中,觀察生活中的中心對稱現象和圖形,建立中心對稱的概念。
(2)了解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3)了解成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的性質,能畫出與已知圖形成中心對稱的圖形。
(4)能找出線段、平行四邊形的對稱中心,能判斷某一個圖形是否是中心對稱圖形。
(5)讓學生初步了解旋轉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能設計簡單的對稱圖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體驗中心對稱圖形的美感。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和性質。
(2)教學難點: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兩個概念的區別,正確識別一個圖形是否是中心對稱圖形,以及這些內容所滲透的變換思想。
(3)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性質的理解,以及它們的具體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對概念不做深刻的理解,頭腦中有一點印象就認為自己學會了,而實際應用起來就會發現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其根源就在于對其概念與性質的真正理解上。在授課時一定要加強概念的理解和比較,讓學生觀察并自主畫出中心對稱圖形就是為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難點。
三、教學方法:
本節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對比法、觀察法、講練結合法。
(1)運用多媒體把一些中心對稱圖形制作成可以旋轉180度的動態演示。通過這些演示,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逐步學會用運動的觀點觀察事物。
(2)對比法的使用是為了把軸對稱和中心對稱、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等概念區分開來。把兩個概念的不同點一一對比,既可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又加強了對新知識的理解,更對“對稱”這一概念有了全面、完整的認識。
(3)觀察法始終貫穿整堂課,演示需要學生細心的觀察,同時理解概念后要學會應用和練習,這兩種方法是學好知識的必備,要有意識的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思考:
1.以魔術創設問題情境:教師通過撲克牌魔術的演示引出研究課題,激發學生探索“中心對稱圖形”的興趣。學生通過觀察、動手分析撲克牌牌面、獨立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動,得到答案:只有一張撲克牌圖案顛倒后和原來牌面一樣,其余撲克牌顛倒后和原來牌面不一樣。本環節是在撲克魔術揭密問題的具體背景下,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發現、總結、歸納,進一步理解中心對稱圖形及其特點,發展空間觀念,突出了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索性。從而培養了學生觀察、概括能力,讓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學生的發現思維的火花。
2.用課件展示幾組中心對稱的圖形,引導學生觀察圖形,既復習了舊知識同時發現了有幾組圖片也是對稱圖片(成中心對稱的圖形)。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圖形怎樣才能重合?最后利用投影演示每組圖形中的一個可繞某一點旋轉180o后能與另一個重合(用動畫的形式,從視覺上刺激學生對事物的接受),引出課題。
(二).知識講解,及時比較:
1.通過觀察讓學生總結得出中心對稱的定義
2.學習中心對稱的性質:再次觀察成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的旋轉演示。教師提示學生觀察這兩個圖形的大小關系和各個對稱點之間的關系,總結得出性質。
新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心對稱及其基本性質2.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操作、分析等數學活動過程,通過具體實例認識中心對稱,知道中心對稱的性質,比照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關系,認識中心對稱圖形,知道中心對稱圖形的性質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對生活中旋轉現象觀察、分析過程,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重點難點 1、重點:旋轉圖形的性質。2、難點:旋轉圖形的畫法教學策略 觀察、分析、歸納教學活動 課前、課中反思1.情境創設(1)利用課本提供的2幅實物圖,引導學生觀察、探索:它們的形狀、大小是否相同?如果將其中的一個圖形繞著某一點旋轉180°,能與另一個圖形重合嗎?(2)引導學生用一張透明紙覆蓋在圖3-5上,描出四邊形ABCD,用大頭針釘在點O處,將四邊形ABCD繞點O旋轉180°,觀察四邊形ABCD能否與四邊形A'B'C'D'重合。[來源:學§科§網]通過創設現實情境和實際操作活動,激發學生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2.探索活動[來源:Z+xx+k.Com]活動一通過操作活動,理解中心對稱的基本概念.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探索、交流、感悟,理解中心對稱的基本涵義.對中心對稱概念的教學,要幫助學生理解如下幾點:(1)中心對稱是對兩個圖形來說的,它表示兩個圖形之間的對稱關系;(2)中心對稱有一個對稱中心,將一個圖形繞對稱中心旋轉180°(特殊的旋轉)后與另一個圖形重合.活動二探索中心對稱的基本性質。在探索中心對稱基本性質的過程中,要將"發現"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中應在學生操作、觀察的基礎上,從這種"特殊性"人手去發現: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具有(一般地)旋轉的一切性質,且具有特殊的性質--對稱點連線經過對稱中心,且被對稱中心平分.[來源:學科網]中心對稱和軸對稱都是指兩個圖形按某種規則運動能互相重合的特殊位置關系,教學中,應注意將它們進行類比:活動三利用中心對稱基本性質作圖.中心對稱作圖,課本安排了3個操作活動.對第1個操作活動,課本給出了作圖的方法、步驟,要求學生閱讀、理解給出的作圖語句,畫出相應的圖形.第2、第3個操作活動,要求學生在完成第1個操作活動的基礎上,進行遷移,畫出相應的圖形.對第1個操作活動,課本雖給出了作圖的方法與步驟,但在指導學生閱讀、理解作圖語句前,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假設點A的對稱點為點A',則點A、點O與點A'在同一直線上,且點O為線段AA'的中點,使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對第2、第3個操作活動,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但不要求學生寫出分析過程.同時,在學生的作業中,只要求學生能根據要求畫出圖形,不要求學生寫出作圖的方法、步驟.3.小結(1)經歷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通過具體實例認識中心對稱,探索中心對稱的性質;(2)經歷利用中心對稱基本性質作圖的過程,掌握作圖的技能. (1)經歷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通過具體實例認識中心對稱,探索中心對稱的性質;(2)經歷利用中心對稱基本性質作圖的過程,掌握作圖的技能課后反思
在教學中以出示旋轉對稱圖形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復習旋轉對稱圖形的知識上導出新的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原有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有助于新的概念的掌握。
學生在初一下學期學習了軸對稱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心對稱知識時一方面要用這一知識作類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軸對稱概念對中心對稱概念的干擾,在教學中本課在揭示了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加強了和軸對稱圖形的辨析,并在練習中掌握它們的區別,讓學生在類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
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是本課重點,課前我和學生一起玩魔術,準備四張撲克牌,三張不是中心對稱圖形的牌,一張是中心對稱圖形的牌,老師背過身,讓學生任意轉一張牌,老師都能猜出,讓學生想為什么,同學們想不想學會這個本領?學習這節課的知識,你也會這個本領了。對于剛才所提出的問題學生急于知道,但僅利用現有的知識技能又無法解決,從而形成認知的沖突,這就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在問題最集中,思維最活躍的狀態下開始學習。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在課堂結束時又回到了這個問題上,同學們明白了課前魔術表演的奧秘,也其樂融融地投入了游戲中,讓他們體味到了數學的趣味和神奇。
本課在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的特征的導出由學生自主探索而得,在演示給學生兩個三角形關于點成中心對稱,讓學生觀察圖形中對應線段的位置和數量關系,對應點的連線與對稱中心的關系,然后讓學生自己通過連線測量發現了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點的連線經過對稱中心,且被對稱中心平分。學生通過自主活動發現了規律,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我在課尾安排了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中心對稱圖形,讓學生知道中心對稱圖形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充滿了對稱美,也讓學生知道自己也能設計這些圖形,再次讓學生體味數學的魅力——圖形美,在課后作業中布置學生搜集生活中的中心對稱圖形,并設計中心對稱圖形,讓學生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