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3
這是中心對稱教學后記,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主要學習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中心對稱是旋轉變換的特殊形式,所以已經學過的軸對稱變換和旋轉的概念及性質,為本節課的學習起了鋪墊作用,掃清了學習障礙,本節課的知識也為即將研究的中心對稱圖形、關于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以及利用平移、軸對稱、旋轉的組合進行圖案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理解中心對稱,對稱中心,對稱點等概念;掌握中心對稱的性質;應用中心對稱的概念及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發現中心對稱性質的過程,提高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體驗猜想、類比等數學思想。感悟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真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欣賞數學的美學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掌握中心對稱的概念及性質
難點:準確理解概念及性質,利用其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旋轉的基礎上,從旋轉變換引入中心對稱的,學生在學習旋轉的過程中,已經充分體驗了觀察、測量、旋轉畫圖等活動,經歷了在操作活動中探索性質的過程,獲得了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體驗,具備了一定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學方法: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主要采用啟發探究和直觀演示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啟導學生觀察、探索、抽象、分析中心對稱的概念,揭示刻畫中心對稱的性質。
(三)學習方法: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生”,因此教師要有組織、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并參入到學習活動中,鼓勵學生采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習慣與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輔助手段:
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來配合教學,就可以把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具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培養學生數學直覺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探究問題,形成概念
第一步:為了使學生關注到概念的實際背景,首先利用多媒體演示2組圖片的運動過程,并提出如下問題,力圖在課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
問題1:觀察下面的2組圖形,看一看各組中2個圖形的形狀、大小是否相同?怎樣將一個圖形旋轉得到另一個圖形?
很自然的從旋轉變換的角度引入本節課題:中心對稱。讓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中心對稱實際上是旋轉變換的一種特殊形式,滲透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方法。
第二步:教師再次展示一組圖片,演示旋轉的過程,進一步提出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討論的空間。接下來從具體圖案中抽象出兩個三角形,提問:
問題2: (1)把其中一個圖案繞點O旋轉180°,你有什么發現?
(2)線段AC,BD相交于點O,OA=OC,OB=OD.把 △OCD繞點O旋轉180°,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從而把以下三點逐一擊破:1、兩個圖形;2、(選定)一個點;3、兩個圖形,一個圖形繞著某個點旋轉180°后能與另一個圖形重合。
(二)探索研究,歸納性質
第一步:為了讓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時,探索發現中心對稱的性質。教師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完成63頁探究:旋轉三角板,畫關于點O對稱的兩個三角形。然后利用畫好的學具,分別連接對應點AA’、BB’、CC’。提問:
(1)點O在線段AA’上嗎?如果在,在什么位置?
(2)△ABC與△A’B’C’有什么關系?
(3)你能從中得到什么結論?
第二步:為了更好的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接下來讓學生對比中心對稱與軸對稱的聯系與區別,提出問題:中心對稱與軸對稱有什么區別?又有什么聯系?
問題提出后,讓學生小組內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共同完成事先準備好的圖表。老師利用投影儀進行展示,并讓小組選代表進行說明。對于沒有歸納完整的,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補充,對于完成較好的小組,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三)問題探索,解釋應用
為加深學生對概念和性質的理解,設計了如下例題:求作已知點A關于點O的對稱點A′。學生大都能作出點A關于點O的對稱點A′,然后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完成線段的中心對稱線段的作圖,并寫出作法。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規范作圖步驟。待學生完成作圖后,進一步提問:
1、一個點繞對稱中心旋轉180o,得到的是一個平角,這表示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對稱點所連線段都經過對稱中心,而且被對稱中心所平分”的?
3、怎樣作出△ABC關于點O對稱的△A′B′C′呢?
問題提出后,適當等待,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暢談如何作△ABC關于點O對稱的△A′B′C′。
這道題是利用中心對稱的性質進行作圖,使學生能熟練畫出兩個關于某點成中心對稱的圖形,鞏固學生的作圖能力,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觀念。
23.2.1 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在引入中心的概念時,對課本“思考”中的圖形在課件中用了動態呈現,讓學生更加直觀,在探討中心對稱的性質時,由于中心對稱是一種特殊的旋轉,就在旋轉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類比探討,從中心對稱的特殊性——旋轉180°,引導學生得出中心對稱特有的性質。而例題讓學生板演,再引導學生,中心對稱的作圖方法實際是引用了中心對稱的性質,再提煉方法,再變式拓展,讓學生對中心對稱的作圖有了充分認識后,再進行練習。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小組交流,進一步解決疑惑。
不足之處,在學生探索過程中的回答,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方面的教師語言需要加強。課堂上有一段時間,學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課的配角,沒有給足學生應有的思考空間,失去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的回答問題,很少主動的提出問題。
本節課是建立在“軸對稱”、“圖形的旋轉”基礎之上,進一步學習特殊的圖形旋轉——中心對稱,主要介紹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本節課的重點是中心對稱的概念;難點是中心對稱的性質和應用。 為了使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鑒于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確定了以啟發、實踐、交流為主的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學習品質和猜想、類比、歸納、概括的思維習慣,對激發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我通過了大量課件,把動態的問題直觀地表現出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
本節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使學生真正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質的飛躍。
1、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復習軸對稱的概念與旋轉的定義、性質。觀察課件,回答問題:
①請觀察左圖(課件)的變化,你有什么發現?
②線段AC與BD相交于點O,OA=OC,OB=OD,觀察△AOB的變換過程,你有什么發現?從旋轉變換的角度引入中心對稱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中心對稱實際上是旋轉變換的一種特殊形式(中心對稱中要求旋轉角必須為180°),滲透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
2、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操作,完成63頁探究,旋轉三角板,畫關于點O對稱的兩個三角形,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心對稱的性質:學生畫出兩個中心對稱的三角形后,及時開展中心對稱性質的研究,歸納出中心對稱的性質: (1)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所連線段都經過對稱中心,而且被對稱中心所平分; (2)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圖形。讓學生嘗試自己證明△AOB與△A′B′C′全等。
3、應用新知
(1)講授64頁例1。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畫出圖形后,能否加深對中心對稱的性質的理解;學生不同的作圖方法。
(2)課后練習。以適當的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使學生能熟練畫出兩個關于某點成中心對稱的圖形,鞏固學生的作圖能力,并會簡單應用中心對稱的性質。
4、歸納小結
說說你在本節課的收獲。學生總結發言,不足之處由其他學生補充完善,教師應重點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的感受、收獲。
本課由問題引入概念,從而激發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接著,讓學生動手操作,直觀地得出兩個圖形關于某點對稱這一概念,并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盡量使問題直觀化,幫助學生掌握概念、性質和畫法,效果較明顯。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如下建議:
1、從旋轉定義引入中心對稱的概念。先讓學生弄清旋轉角等于180°的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借助多媒體演示,加深學生印象),進而引出中心對稱的定義。
關于中心對稱的定義,學生要體會到以下三層意思:
(1)有兩個圖形,能夠完全重合,即形狀大小都相同;
(2)對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們的位置關系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將其中一個圖形繞某點旋轉180°后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
(3)也就是說,全等的圖形不一定是中心對稱的,而中心對的兩個圖形一定是全等的。
2、可以將中心對稱和軸對稱進行對比:
軸對稱中心對稱區別對應點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稱點的連線均經過對稱中心,且被對稱中心平分聯系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
3、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中心對稱是旋轉的一種特殊情況,中心對稱的性質與旋轉的性質類似,主要區別在于對應點在一條直線上,旋轉角是固定的180°。第一個性質很重要,要使學生明確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中:
(1)對稱中心在兩個對稱點的連線上;
(2)對稱中心到兩個對稱點的距離相等。
4、例1是畫出與已知圖形關于已知點的對稱圖形。此內容易于理解,可讓學生自己摸索得出畫法,教師稍做歸納即可。
5、中心對稱的性質是中心對稱應用的核心,是作圖的基礎。
學生在初一下學期學習了軸對稱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心對稱知識時一方面要用這一知識作類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軸對稱概念對中心對稱概念的干擾,在教學中本課在揭示了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加強了和軸對稱圖形的辨析,并在練習中掌握它們的區別,讓學生在類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
同樣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這兩個概念又充滿了辨證關系,當把某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如果滿足繞一點旋轉180度和自身重合,這個圖形就是中心對稱圖形;如果把這個圖形的組成部分看作兩個圖形,則其中一個圖形繞一點旋轉180度與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則這兩個圖形關于這一點成中心對稱。所以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其概念是相對而言的。這兩個概念有助于學生辨證思維的培養,同時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系的正確理解是本堂課的難點所在,在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后,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明確這是中心對稱圖形,接著將圖形標上字母,并把兩個三角形涂上不同的顏色,讓學生把這個圖形看作兩個三角形,動畫演示讓其中一個三角形繞一點旋轉180度與另一個三角形重合,從而揭示兩個圖形關于某一點成中心對稱的概念,這樣通過動畫讓學生明白了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概念之間的區別
象這樣運用直觀形象的演示來演繹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還的比較好的。在教中心對稱圖形與中心對稱關系時,我讓學生和我一起做手勢來表達一個中心對稱圖形或表達一對成中心對稱關系的兩個圖形時,學生的興致很高,而且效果也很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