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3
這是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教案框架,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例1、“想想算算”,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 培養學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態度和初步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 口算下面各題。
53+20 36+40 28+30 57+20
76+3 43+2 65+2 31+4
57+8 76+6 48+5 29+4
提問:口算時,十位上的數要加在哪一位上?個位數呢?
2、 口算。
(1) 做第3頁復習題。
(2) 口算下面各題。
24+30+5 36+40+3 27+10+5 57+20+8
3、 板書:兩位數加兩位數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第1題。
(1) 出示例題36+43=
(2) 讓學生先說說可以怎樣進行口算?
(3) 問: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為什么?個位上的3呢?你認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這就要把43怎樣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樣加?(師配合板書:36 + 43 = )
40 3
(4) 誰來告訴大家,口算36+43要怎樣算?
2、教學例1第(2)題。
(1) 出示例題57+28=
(2) 提問:按照第(1)口算的過程,這一題可以怎樣算?
(3) 你是怎樣想的?師配合板書。
(4) 再指名幾人口述57+28的口算過程。
(5) 問:這道題可以怎樣算?
3、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也就是幾十幾加幾十幾。口算時,可以先把第二個加數分成幾十和幾,然后把幾十幾先加幾十,再加幾,就可以算出得數;還可以按照剛才相處的.方法算出得數。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
2、做“想想算算”第2題。
(1) 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組一組算,其余做在書上。
(2) 檢查得數。
(3) 比一比,說一說。
(4) 指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直接先加幾十,然后再加幾;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
3、完成練習一第1題。
(1)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得數,老師板書。
(2) 每組題里上下兩題的計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個位相加滿十怎么辦?
四、課堂小結: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要怎樣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練習一第2~3題。
教學內容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教材P39—40)
教學目標
1、通過創建情境,組織學生根據情境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列出算式,并運用生活實際經驗和已有的數學知識探索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數學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主動探索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合理地運用算法靈活的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順利的進入新知的學習。同時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談話導入:以前我們已經學習過口算加法,今天我們接著探索口算的各種方法。
1、教師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從這幅圖上你能知道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應板書。(男孩要付多少錢 女孩要付多少錢 )
3、你能根據問題列出算式嗎
(1)學生仔細觀察圖,交流所獲得的信息。(男孩買了什么,女孩買了什么,玩具的單價。)
(2)學生提出問題,全班交流。
(3)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學生的觀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
通過創建情境,組織學生根據情境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列出算式,并運用生活實際經驗和已有的數學知識探索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板書。
44+20=64 44+5=49
64+5=69 49+20=69
40+20=60 4+5=9
4+5=9 40+20=60
60+9=69 60+9=69
2、44+38等于多少,你會算嗎?根據學生回答,相應板書。
44+30=74 44+8=52
74+8=82 52+30=82
40+30=70 4+8=12
4+8=12 40+30=70
70+12=82 70+12=82
44+40=84 84—2=82
3、比較兩道算式的異同點。
剛才我們用許多種方法算出了這兩個算式,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在口算的時候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嗎
4、計算不同的算式,你會選擇什么樣的方法呢
(1)獨立思考,小組議議,你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交流口算的過程。
(2)獨立思考,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全班交流。
(3)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時不需要進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時需要進位。
(4)同桌交流,確認和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在說口算方法的時候有同學把口算方法和豎式計算方法混淆了,需要教師進一步明確是口算。
學生想的口算方法還是比較多的。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通過一系列比較練習,從進位與不進位;整十數與整百數;再到加位數與兩位數的`比較,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形成正確的計算方法。
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力。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口算練習:(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32+57 25+44 14+62
38+57 25+49 14+68
要求說明口算過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出示第一組,提問:你是怎么算的?完成后思考后三組和第一組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完成第一組,提問:比一比,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完成后面兩組。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選出其中一組讓學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讓學生說說口算的理由,將估算結果和口算結果對照,看有無錯誤。
講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預測口算的得數,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檢驗口算的結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要比較需要知道什么?你是怎樣比較的?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1)獨立完成,交流結果,并且說明是口算的過程。比一比,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相異點。
(2)獨立完成,交流結果,比較異同點。
(3)學生先算第一組,然后比較,交流,得出整百數加整百數的口算方法。然后獨立完成后面兩題并交流。
(4)以第一組為例,先估算,再口算。其余各題獨立完成。集體驗證,然后反饋。
(5)學生讀表,和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計算填表,然后比較。
(6)學生看圖,了解信息。
加強進位加法的練習。
學生的估算能力有了一點提高。
提問:你能說說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嗎?教師出示問題。
7、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教師巡回指導,組織交流,補充評價。
同桌議一議,說一說。列式計算,全班交流。
7學生審題弄清條件和問題,獨立列式計算,交流。
四、全課總結
對知識的整理,鞏固,突出本課的重點。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了什么?學會了什么?學生思考后集體交流討論總結。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和進位口算方法。教材安排了”買車票”的情景,通過解決一共買多少張車票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探索兩位數加法的口算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感受兩位數加法計算的實際意義。
學情分析
學生剛接觸兩位數的口算,計算時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教師要合理引導,尤其是先把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在頭腦中留存兩個數,然后聯系學過的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進行兩位數加法計算方法的探索。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3.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難點:理解口算算理。
方法指導
引導發現法、知識遷移法、動手操作法、小組合作法。
預設流程
具 體 內 容
激趣導入
(約3分鐘)
1.開火車。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小蜜蜂來采蜜。
23 28 35 63
邵
20 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自主學習
(約7分鐘)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課件出示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匯報。(一至五年級參加“世博會”的各班人數)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3)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式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小組合作討論)
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5)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小組合作討論)
①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②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進行計算也很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列式計算:39+44
(3)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小組合作討論)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比較算式,發現規律。
1.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小組匯報。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精講點撥
(約8分鐘)
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用電一個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也可以把兩個兩位數都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整十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加一位數,最后把兩次的和相加。
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做一做
①利用主題圖中的信息獨立完成(1)(2)題,然后指名說說是怎樣計算的。對于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比較,了解它們的特點,在此基礎上選用適宜的方法進行計算。
②根據主題圖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
(2)完成練習二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開火車說說每道題是怎樣算的。對計算準確的學生給予表揚。
(3)完成練習二第3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小組交流說說你想買什么,需要多少錢?
(4)拓展練習
丁丁家離學校420米,一天他上學時走了160米,發現語文書忘在家里了,又回家取,然后去上學,丁丁這次上學比平時多走了多少米?
2.全課總結
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算方法,我們要正確運用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3.作業布置
練習題二第2、4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例1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兩位數加減兩位口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口算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以及兩位數筆算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這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容易掌握,重點是要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我們知道口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只依靠記憶、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直接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和方式。雖然口算的結果是外顯的,但口算的思維過程即是內隱的。也正因為口算過程的內隱性,所以也就有了口算方法的多樣性。新課程標準里也提到:“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更多的注重了對學生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一、“23+31”教學片斷(1)
師:你是怎樣計算23+31的?
生1: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所以23+31=54。
生2:先算23+30=53,再算53+1=54,所以23+31=54。
生3(按捺不住):老師,還可以這樣算,先算20+31=51,再算51+3=54,所以23+31=54。
生4:我先算30+30=60,再算60-7=53,最后算53+1=54,所以23+31=54。
分析:倡導算法多樣化是基于原來的計算教學中“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技能的發展、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等問題提出來的,主要著眼于讓學生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適當引導學生:“你是怎樣算的?”從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自主交流,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算法,這也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注重算法的多樣化,但并不是像解決問題一樣“一題多解”,算法越多越好,這也是很多人對算法多樣化產生的一個誤區,就像上面所曾顯得學生算法,雖然提出的方法很多,但是不難看出,有些算法過于繁瑣,或是思維層次由高到低,其實這與算法多樣性目的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學生提出多種算法后,我又加強了學生對算法優化的學習。
二、“23+31”教學片斷(2)
師:剛才這幾種算法中,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1:我喜歡用第一種方法。
生2:我喜歡用第二種方法。
生3:我喜歡用第三種方法。
生4:我喜歡用第四種方法。
師小結:我們今天主要學習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來進行口算,第三種方法在算理上和第二種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然后用這些方法來做下面各題。
分析:在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算法有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選擇合適自己的算法。在這節課中,學生之前所說的方法較多,可以看出,方法2和方法3是同一類,方法4在計算思路比較麻煩,因此我適時引導學生選擇運用普遍口算方法,其實也是幫助學生優化算法,正是教師的有效引領,讓學生經歷了從多樣化到優化的過程,學生擇善而從之,這是“優化”帶來的反應,是學生“選擇”的結果。
新課標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它的目的其實也就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尊重,有利于培養學生高水平的數學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的意識。但是我認為算法多樣化不是沒有目的性的將所有算法堆砌在一起,因此在這節課設計中,我不僅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還要引導學生優化算法,在多中選優,真正學會普遍使用的計算方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