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4
這是乘方教案第二課時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有理數的乘方
一、學什么
1、知道乘方運算與乘法運算的關系,會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2、知道底數、指數和冪的概念,會求有理數的正整數指數冪。
二、怎樣學
歸納概念
n個a相乘aaa=,讀作:。其中n表示因數的個數。
求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作乘方。乘方運算的結果叫冪。
例1:計算
(1)26(2)73(3)(3)4(4)(4)3
例2:(1)()5(2)()3(3)()4
【想一想】1.(1)10,(1)7,()4,()5是正數還是負數?
2.負數的冪的符號如何確定?
思考題:1、(a2)2+(b+3)2=0,求a和b的值。
2、計算(2)2009+(2)2010
3、在右邊的33的方格中,現在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往方格內放硬*,一種每格放100枚,三學怎樣
1.某種細菌在培養過程中,細菌每半小時*一次(由*成兩個),經過兩個小時,這種細菌由1個可*成()
a8個b16個c4個d32個
2.一根長1cm的繩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剪后剩下的繩子長度為()
a()3mb()5mc()6md()12m
3.(3.4)3,(3.4)4,(3.4)5的從小到大的順序是。
4.計算
(1)(3)3(2)(0.8)2(3)02004(4)12004
(5)104(6)()5(7)-()3(8)43
(9)32(3)3+(2)223(10)-18(3)2
5.已知(a2)2+|b5|=0,求(a)3(b)2.
2.6有理數的乘方(第2課時)
一、學什么
會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絕對值較大的數。
二、怎樣學
定義:一般地,一個大于10的數可以寫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數,這種記數法稱為科學記數法。
例題教學
例1:1972年3月美國發*的先驅者10號,是人類發往太陽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測器。截至2003年12月人們最后一次收到它發回的信號時,它已飛離地球12200000000km。用科學記數法表示這個距離。
例2: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1)10000000(2)57000000(3)123000000000
例3.寫出下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的原數。
2.311053.001104
1.281038.3456108
思考:比較大小
(1)9.2531010與1.0021011
(2)7.84109與1.011010
學怎樣
1.用科學記數法表示314160000得()
a.3.1416108b.3.1416109c.3.14161010d.3.1416104
2.稀土元素有獨特的*能和廣泛的應用,我國的稀土資源總儲藏量約為1050000000噸,是全世界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將1050000000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a.1.051010噸b.1.05109噸c.1.05108噸d.0.1051010噸
3.人類的遺傳物質是dna,dna是很大的鏈,最短的22號染*體也長達30000000個核苷*,30000000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a.3108b.3107c.3106d.0.3108
4.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示:我國的總人口已達到13億。請用科學記數法表示13億為。
5.比較大小:
10.91081.11010;1.111089.99107.
6.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1)32000(2)-80000000000(3)2895.8(4)-389999900000000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
2.掌握有理數乘方的運算.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2.滲透轉化思想.
(三)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勤思、認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把記成,顯示了乘方符號的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引導探索法,嘗試指導,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學生學法:探索的性質→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運算.
2.難點:運算的符號法則.
3.疑點:①乘方和冪的區別.
②與的區別.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引導類比,學生討論歸納乘方的概念,教師出示探索性練習,學生討論歸納乘方的性質,教師出示鞏固性練習,學生多種形式完成.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在小學我們已經學過:記作,讀作的平方(或的二次方);記作,讀作的立方(或的三次方);那么可以記作什么?讀作什么?
生:可以記作,讀作的四次方.
師:呢?
生:可以記作,讀作的五次方.
師:(為正整數)呢?
生:可以記作,讀作的次方.
師:很好!把個相乘,記作,既簡單又明確.
【教法說明】教師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發展是不斷進行推廣的,是由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得到的,是由計算正方體和體積得到的,而,……是學生通過類推得到的.
師:在小學對底數,我們只能取正數.進入中學以后我們學習了有理數,那么還可取哪些數呢?請舉例說明.
生:還可取負數和零.例如:0×0×0記,(-2)×(-2)×(-2)×(-2)記作.
非常好!對于中的,不僅可以取正數,還可以取0和負數,也就是說可以取任意有理數,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課題:(板書).
【教法說明】對于的范圍,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動腦參與,并且根據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分層逐步說明可以取正數,可以取零,可以取負數,最后總結出可以取任意有理數.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1.求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結果叫做冪,相同的因數叫做底數,相同的因數的個數叫做指數.一般地,在中,取任意有理數,取正整數.
注意:乘方是一種運算,冪是乘方運算的結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結果時,也可讀作的次冪.
鞏固練習(出示投影1)
(1)在中,底數是__________,指數是_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或讀作___________;
(2)在中,-2是__________,4是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或讀作__________;
(3)在中,底數是_________,指數是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
(4)5,底數是___________,指數是_____________.
【教法說明】此組練習是鞏固乘方的有關概念,及時反饋學生掌握情況.(2)、(3)小題的區別表示底數是-2,指數是4的冪;而表示底數是2,指數是4的冪的相反數.為后面的計算做鋪墊.通過第(4)小題指出一個數可以看作這個數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指數1通常省略不寫.
師:到目前為止,對有理數業說,我們已經學過幾種運算?分別是什么?其運算結果叫什么?
學生活動:同學們思考,前后桌同學互相討論交流,然后舉手回答.
生:到目前為止,已經學習過五種運算,它們是:
運算:加、減、乘、除、乘方;
運算結果:和、差、積、商、冪;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并鼓勵.
【教法說明】注重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思維.主動參與,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得出的知識,比教師的單獨講解要記得牢,同時也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師:我們知道,乘方和加、減、乘、除一樣,也是一種運算,如何進行乘方運算?請舉例說明.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思考,同桌相互討論,并在練習本上舉例.
【教法說明】通過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得出可以利用有理數的乘法運算來進行有理數乘方的運算.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思想.
2.練習:(出示投影2)
計算:1.(1)2, (2), (3), (4).
2.(1),,,.
(2)-2,,.
3.(1)0, (2), (3), (4).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解題過程,請三個學生板演,教師巡回指導,待學生完成后,師生共同評價對錯,并予以鼓勵.
師:請同學們觀察、分析、比較這三組題中,每組題中底數、指數和冪之間有什么聯系?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邊巡視邊做適當提示.然后讓學生討論,老師加入某一小組.
生: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零的任何次冪都是零.
師:請同學們繼續觀察與,與中,底數、指數和冪之間有何聯系?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思考,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互相討論.
生: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奇次冪仍互為相反數,偶次冪相等.
師:請同學思考一個問題,任何一個數的偶次冪是什么數?
生:任何一個數的偶次冪是非負數.
師:你能把上述結論用數學符號表示嗎?
生:(1)當時,(為正整數);
(2)當
(3)當時,(為正整數);
(4)(為正整數);
(為正整數);
(為正整數,為有理數).
【教法說明】教師把重點放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通過學生自己探索,獲取知識.教師要始終給學生創造發揮的機會,注重學生參與.學生通過特殊問題歸納出一般性的結論,既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對法則記得牢,領會的深刻.
再做一組練習(出示投影3)
計算:(1),,;
(2),,;
(3),,.
學生活動: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換,互相糾正.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縱向觀察(1)題和(2)題的形式和計算結果有什么區別?中底數是-3,而題中,底數是3.因此,.可見,以負數作為底數時,這個負數必加括號,而不加括號的底數一定不是負數.
師:哪位同學能用乘方的一般式說明這個問題呢?
生:的底數是,表示個相乘,是的相反數,這就是與的區別.
師:引導學生觀察(3)題,與兩者從意義上截然不同:
,而.因此,要特別注意:當底數是分數時,這個分數一定要加括號,不加括號的底數不是分數.計算帶分數的乘方一般應化為假分數.
【教法說明】同桌之間相互糾正,有時比師生之間的糾正效果會更好.通過學生實際計算、糾錯,讓他們自己體會到負數與分數的乘方要加括號.這樣,學生自己獲得的知識和方法,理解得更深刻,并能靈活運用.
(三)變式訓練,培養能力
(出示投影4)
計算:
(1),,,,;
(2),,,;
(3),,,.
【教法說明】練習題的設計分層次,既注重基礎知識,又注重了能力的培養,組織課內練習,獲取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信息,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回授.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有理數的乘方運算可以利用有理數的.乘法運算來進行.乘方與乘法有聯系也有區別:聯系是乘方本質是乘法,區別是乘方中積的因數要相同.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看下面的對比:
(出示投影5)
作乘法運算看 作乘方運算看
2×2×2=8
因數是2 底數是2
因數的個數為3 指數是3
積是8 冪是8
【教法說明】小結揭示出乘方與乘法這兩個知識點的聯系,并找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將乘方知識與頭腦中乘法的認識結構建立聯系,從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五)思考題
(出示投影6)
1.3的平方是多少?-3的平方是多少?平方得9的數有幾個?有沒有平方得-9的有理數?
2.已知,則.
3.計算.
【教法說明】這組題目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應有所追求,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索的熱情,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2題是非負數和有理數乘方兩知識點的綜合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題向學生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
八、隨堂練習
1.判斷題
(1)中底數是,指數是2( )
(2)一個有理數的平方總是大于0的( )
(3)( )
(4)( )
(5)( )
(6)若,則( )
(7)當時,( )
(8)平方等于本身的數是0和1( )
2.填空題
(1)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
(2)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
(3)若且,則;
(4)若,則,,;
(5)平方小于10的整數有__________個,其和為___________,積為___________.
九、布置作業
課本第113頁4、5.
十、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有理數的乘方
學習目標:
1、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
2、掌握有理數乘方運算
3、經歷探索有理數乘方的運算,獲得解決問題經驗.
學習重點:有理數乘方的'意義
學習難點:冪、底數、指數的概念極其表示
教學方法:觀察、歸納、練習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看下面的故事:從前,有個聰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塊面包。他想,天天要飯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這塊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這樣下去,我就永遠不要去要飯了!
請你們交流討論,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塊面包看成整體1,那第十天他將吃到面包.
2、拉面館的師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條,把兩頭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復多次,就能把這根很粗的面條,拉成許多很細的面條.想想看,捏合 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條.
二、合作探究
1、分小組合作學習P41頁內容,然后再完成好下面的問題
1) 叫乘方,叫做冪,在式子an中,a叫做 ,n叫做 .
2)式子an表示的意義是
3)從運算上看式子an,可以讀作,從結果上看式子an,可以讀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